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8篇文章
< 1 2 8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膜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1
作者 齐慧君 黎晓新 +2 位作者 尹虹 梁健宏 钱彤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94-498,共5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单中心非随机对照临床回顾性研究,对经间接检眼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以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确诊的特发性CNV患者共43例(45眼),病程5d...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单中心非随机对照临床回顾性研究,对经间接检眼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以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确诊的特发性CNV患者共43例(45眼),病程5d~3年,均为中心凹下CNV和旁中心凹下CNV。行bevacizumab玻璃体腔注射1.25mg(0.05mL),注射次数为1~5次,间隔6周,治疗后随访3~12个月,对比分析术前术后的视力、眼底、FFA及OCT表现。结果平均logMAR视力,术前为0.66±0.35,术后为0.29±0.27,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视力平均提高(3.5±2.4)行。OCT显示平均中央视网膜厚度(CFT),术前为(358±103)μm,术后为(229±114)μm,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FT平均下降(129±116)μm。FFA显示渗漏消失者24眼,减少者17眼,渗漏持续者4眼。眼局部除3例有小片结膜下出血外,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治疗特发性CNV安全有效,但其长期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尚需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vacizumnab 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长期疗效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明 邸瑢 +1 位作者 康前雁 樊小娟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99-703,共5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IVR)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ICNV)的长期疗效,探索影响疗效的指标。方法采用回顾性自身对照研究,收集经IVR治疗的确诊为ICNV的61例61眼患者数据资料,对比IVR治疗前后其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视...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IVR)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ICNV)的长期疗效,探索影响疗效的指标。方法采用回顾性自身对照研究,收集经IVR治疗的确诊为ICNV的61例61眼患者数据资料,对比IVR治疗前后其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RT)、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脱离(PED)高度以及椭圆体带(EZ)缺失长度的变化,分析不同IVR治疗次数以及不同ICNV分型初诊时各项临床指标的情况。结果患者随访时间平均为(41.5±4.6)个月。治疗前和末次随访时患者BCVA(LogMAR)分别为0.59±0.32和0.17±0.12,CRT分别为(331.18±80.42)μm和(245.07±44.67)μm,PED高度分别为(246.73±104.75)μm和(205.78±117.01)μm,EZ缺失长度分别为(2 315.10±1 233.77)μm和(1 325.98±1 157.30)μm,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1年内结束治疗例数为53例,3次注药内完成治疗例数为53例,均占总例数的86.89%;IVR治疗≥3次组CRT显著高于IVR治疗2次组和IVR治疗1次组,IVR治疗≥3次组PED高度显著高于IVR治疗1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黄斑中心凹下型、黄斑中心凹旁型和黄斑中心凹外型患者平均注药次数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982,P>0.05)。结论IVR治疗ICNV后患者BCVA、CRT、PED高度及EZ缺失长度均有明显改善,绝大多数患者疗程为1年以内,治疗次数≤3次,患者初诊时的CRT及PED高度值可能是影响其最终行IVR治疗次数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珠单抗 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 长期疗效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 被引量:6
3
作者 杜伟 解正高 +1 位作者 朱俊 陈放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24期50-52,79,共4页
目的评价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疗效。方法对经间接检眼镜、FFA及OCT检查确诊的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患者31例(32眼)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注射策略为1+PRN,治疗后1 d,2周,1、3个月复查,比较注射前后BCV... 目的评价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疗效。方法对经间接检眼镜、FFA及OCT检查确诊的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患者31例(32眼)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注射策略为1+PRN,治疗后1 d,2周,1、3个月复查,比较注射前后BCVA(Log MAR视力)、OCT及FFA变化。结果术后1个月BCVA及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均较注射前有明显改善。FFA检查脉络膜新生血管渗漏明显改善。注射后2例一过性眼压轻度升高以及部分病人有小片结膜下出血,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是治疗特发性脉络膜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珠单抗 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 玻璃体腔注射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 被引量:4
4
作者 周朋义 金学民 尹玉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50-452,共3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贝伐单抗(Bevacizumab,Avastin)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idiopathic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ICNV)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2例(32眼)ICNV患者行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1.25mg(0.05mL)。根据复查裂隙灯、眼...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贝伐单抗(Bevacizumab,Avastin)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idiopathic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ICNV)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2例(32眼)ICNV患者行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1.25mg(0.05mL)。根据复查裂隙灯、眼底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luorescence fundus angiography,FFA)及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visual acuity,BCVA)情况决定是否重复注射。对比观察治疗前后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眼压及FFA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前BCVA为0.309±0.244,治疗2周后及末次复查时BCVA分别为0.477±0.223、0.670±0.24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前黄斑中心凹厚度为(383.280±110.797)μm,治疗2周后及末次复查分别为(296.360±87.850)μm、(264.000±82.978)μm,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前FFA显示有CNV及荧光渗漏,治疗后新生血管萎缩,无荧光渗漏;治疗前后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眼内炎。结论 Avastin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ICNV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VACIZUMAB 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玻璃体腔注射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睿 雷春灵 +1 位作者 孙文涛 毕春潮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62-765,共4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临床回顾性研究,对经直接或间接检眼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吲哚青绿脉络膜血管造影以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确诊的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患...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临床回顾性研究,对经直接或间接检眼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吲哚青绿脉络膜血管造影以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确诊的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患者共32例(32眼),病程10d~1a,行玻璃体腔注射25g.L-1Bevacizumab治疗,注射次数为1~3次,间隔4周,治疗后随访4~18个月,对比分析术前与末次随访的视力、眼底、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吲哚青绿脉络膜造影检查显示的渗漏以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显示的平均中央视网膜厚度的变化。结果术前和末次随访时平均logMAR视力分别为0.23590±0.19751和0.39750±0.27287,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5.530,P<0.001)。OCT显示术前平均中央视网膜厚度为(317.72±75.01)μm,末次随访为(206.28±31.56)μm,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8.857,P<0.001)。造影显示渗漏消失者18眼,减少者12眼,渗漏持续者2眼。随访期间有5眼出现小片结膜下出血,1眼出现少量玻璃体腔出血,注射后第2天3眼眼压有明显下降,未见其他并发症。2例病情复发,复发率为6.25%,复发病例进行再次注射治疗仍有疗效。结论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安全有效,但其长期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尚需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腔注射 BEVACIZUMAB 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
下载PDF
凉血化瘀中药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临床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学晶 唐由之 张海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1期2195-2197,共3页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观察凉血化瘀中药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idiopathic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ICNV)的疗效。方法:对46例46眼确诊的ICNV病变患者服凉血化瘀中药治疗,服中药3mo,总观察时间9mo。观察比较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观察凉血化瘀中药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idiopathic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ICNV)的疗效。方法:对46例46眼确诊的ICNV病变患者服凉血化瘀中药治疗,服中药3mo,总观察时间9mo。观察比较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荧光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 coherent tomography,OCT)图像。结果:末次随访时,中药治疗46眼中,视力平均提高0.21,较治疗前有统计意义;FFA检查发现:显效(CNV闭合)34眼(73.9%),有效(CNV部分闭合)7眼(15.2%),进步(CNV小部分闭合)4眼(8.7%),无效(CNV扩大)0眼,较治疗前显著改善。OCT检查发现:CNV型别由治疗前活动期38眼(82.6%)、中间期8眼(17.4%),转变为有效(瘢痕期)38眼(82.6%),进步(中间期)6眼(13.1%),无效(活动期)2眼(4.4%),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凉血化瘀可以促进ICNV中CNV闭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脉络膜新生血管 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 凉血化瘀
下载PDF
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学晶 唐由之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08年第2期105-108,共4页
从定义、预后、病理、检查、治疗等方面描述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特点,以期对临床工作有所裨益。
关键词 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 光动力疗法 吲哚氰绿造影
下载PDF
由“黄斑病变从脾论治”谈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治疗 被引量:3
8
作者 魏伟 《江苏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7,共2页
黄斑部,位于眼底视神经乳头的颞侧,主要有视网膜的各层组织,并与相应处的脉络膜密切相关。黄斑区是我们人类视网膜产生视信号最主要的部位,也就是所谓“中心视力”之所在。黄斑部的任何病变都会影响我们的视力,甚至导致失明的严重后果... 黄斑部,位于眼底视神经乳头的颞侧,主要有视网膜的各层组织,并与相应处的脉络膜密切相关。黄斑区是我们人类视网膜产生视信号最主要的部位,也就是所谓“中心视力”之所在。黄斑部的任何病变都会影响我们的视力,甚至导致失明的严重后果。根据黄斑部疾病对视觉的不同影响,中医眼科将其分别归入“暴盲”、“视瞻昏渺”、“视物异色”等范畴。随着医学的发展进步,“白内障”等传统致盲性眼病的危害大大减轻,而黄斑部疾病对于视力的严重影响显得尤为突出,如老年性黄斑变性在发达国家已经占到致盲眼病的前二位。为此我们组织部分眼科专家对这一日益重要的问题加以讨论,希望对广大同道有所帮助,并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 中医病机 从脾论治
下载PDF
光动力疗法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婷婷 牛彤彤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2期31-33,共3页
目的评价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idiopathic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简称特发性CNV)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确诊为活动期特发性CNV患者30例30眼,随机分为PDT治疗... 目的评价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idiopathic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简称特发性CNV)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确诊为活动期特发性CNV患者30例30眼,随机分为PDT治疗组(PDT组)及PDT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组(联合组)。对比分析治疗前及治疗后1,3mo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及黄斑中心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变化。结果治疗后1mo,3 mo分别与治疗前相比:PDT组及联合组BCVA平均值均提高,CMT平均值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BCVA变化及CMT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mo与1mo相比:PDT组与联合治疗组BCVA平均值、CMT平均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T治疗与PDT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均可减少CNV引起的视力下降;联合治疗的效果及稳定性要优于单纯的PDT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疗法 雷珠单抗 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
下载PDF
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抗VEGF治疗前、后光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的特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武炳慧 李婵 陆慧琴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29期4-6,共3页
目的分析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患者经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前、后光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OCTA)的特征,并应用OCTA的变化来指导抗VEGF治疗。方法对22例(23眼)特发性CNV患者接受抗VEGF治疗前、后进行OCTA检... 目的分析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患者经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前、后光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OCTA)的特征,并应用OCTA的变化来指导抗VEGF治疗。方法对22例(23眼)特发性CNV患者接受抗VEGF治疗前、后进行OCTA检查,比较治疗前、后B-scan图像、扫描范围3 mm×3 mm的OCT血流成像及En face图像上CNV的变化。结果抗VEGF治疗后,所有患眼OCTA的B-scan图像可测量病灶处视网膜厚度减小,病灶缩小;扫描范围3 mm×3 mm的OCT血流成像显示18只眼存在肉眼可见的病灶部位异常血管网的血流信号减弱;16只眼En face图像上CNV病灶区不规则中低反射面积缩小。结论 OCTA可以作为特发性CNV抗VEGF治疗后的有效观察手段,且可根据OCTA的变化指导抗VEGF治疗,具有无创、方便、简洁、高效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NV) 光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OCTA)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下载PDF
光动力疗法治疗50例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疗效观察及护理
11
作者 吴静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175-176,共2页
目的:评价护理在光动力疗法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方法:观察50例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患者接受PDT治疗的过程,做好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的护理。结果:患者PDT治疗后1周来复诊的有43例,视力较治疗前提高的有32例... 目的:评价护理在光动力疗法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方法:观察50例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患者接受PDT治疗的过程,做好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的护理。结果:患者PDT治疗后1周来复诊的有43例,视力较治疗前提高的有32例,视力与治疗前保持不变的有8例,有3例视力较治疗前下降一行,因故未来复诊的7例。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治疗前精心准备,做好心理护理,治疗中严格规范操作,及时观察和处理不良反应,治疗后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定期复诊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疗法 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 护理
下载PDF
玻璃体腔内注射Bevacizumab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病变 被引量:9
12
作者 吕春燕 高磊 +2 位作者 刘文杰 姜凯 林旭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7期1220-1223,共4页
目的:评估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Bevacizumab(Avastin)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病变(idiopathic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ICNV)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40例接受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2.5mg)治疗的ICNV患... 目的:评估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Bevacizumab(Avastin)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病变(idiopathic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ICNV)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40例接受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2.5mg)治疗的ICNV患者进行回顾分析,主要评价指标包括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 foveal thickness,CFT)。对注射后1mo症状无改善或病情反复者并经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undus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和/或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coherence tomography,OCT)证实者进行眼内重复注射。结果:所有40例40眼患者均完成至少6mo的随访,其中男19例,女21例,平均年龄33.0±6.8岁。治疗前患者的基线平均对数BCVA为0.66±0.35,CFT为275.39±107.59μm。注药后1mo平均对数BCVA为0.30±0.29(P=0.000),CFT为185.39±45.77μm(P=0.000);本组患者经平均9.2mo的随访,平均对数BCVA提高至0.31±0.38(P=0.000),CFT降至192.38±55.52μm(P=0.000),均较基线水平有显著改善。终末随访时符合视力提高者为27眼(67.5%),稳定者8眼(20.0%)。本组患者共接受了52次玻璃体腔内注射,平均注射次数为1.30次/眼,有63.6%患者在再注射术后1mo视力提高两行或两行以上。结论: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能够快速有效地改善或稳定多数ICNV的病情,但术后定期随访以及根据病情变化进行再次注射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药物疗法 脉络膜新生血管化/药物疗法 抗体 单克隆/治疗应用 BEVACIZUMAB
下载PDF
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经光动力治疗后病灶扩大1例
13
作者 王蓓 彭锡嘉 +1 位作者 张文芳 王雅东 《甘肃医药》 2015年第3期239-241,共3页
目的:探讨1例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患者光动力治疗(PDT)后病灶扩大的可能因素。方法:对1例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患者经PDT治疗前后的荧光素眼底造影(FFA)和脉络膜血管造影(ICGA)进行对比。结果:PDT治疗后FFA和ICGA影像均提示病灶扩大。... 目的:探讨1例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患者光动力治疗(PDT)后病灶扩大的可能因素。方法:对1例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患者经PDT治疗前后的荧光素眼底造影(FFA)和脉络膜血管造影(ICGA)进行对比。结果:PDT治疗后FFA和ICGA影像均提示病灶扩大。结论:部分特发性脉络膜新手血管PDT治疗可能无效,需结合其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 光动力治疗
下载PDF
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善瑶 姜涛 +3 位作者 翟改霞 李慧 曹红 高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76-578,共3页
目的观察雷珠单抗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idiopathic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ICNV)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临床回顾性研究,对18例18眼经间接眼底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OCT)、... 目的观察雷珠单抗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idiopathic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ICNV)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临床回顾性研究,对18例18眼经间接眼底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OCT)、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FFA)检查确诊的ICNV患者,行玻璃体内注射0.5 mg雷珠单抗治疗。术后每个月随访1次,6个月后若病情稳定可改为每2个月随访一次,随访时经OCT、FFA证实病情反复者则眼内重复注射。统计分析治疗期间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entral retina thickness,CRT)、眼部及全身不良反应。结果 18例18眼患者均完成6~12个月的随访,治疗前患者的BCVA为45.00±1.00,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BCVA分别为55.89±4.23、64.22±9.35、73.00±7.44、76.17±6.62、73.72±5.9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患者的CRT为(338.44±37.85)μm,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CRT分别是(289.22±32.53)μm、(237.67±32.45)μm、(216.06±25.11)μm、(215.39±20.41)μm、(200.39±15.10)μm,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过程中未发现全身不良反应及眼部严重并发症。结论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能快速有效地提高ICNV患者的BCVA,稳定病情,但必要时需重复注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珠单抗 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 疗效观察
下载PDF
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 被引量:4
15
作者 翟改霞 王少鹏 +2 位作者 苏元镇 王作芬 信兆亭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idiopathic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ICNV)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6月至2017年10月于我院确诊并行玻璃体内注射0.05 mL(0.5 mg)康柏西普治疗的20例20眼ICNV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观察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idiopathic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ICNV)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6月至2017年10月于我院确诊并行玻璃体内注射0.05 mL(0.5 mg)康柏西普治疗的20例20眼ICNV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1+PRN治疗策略,第1次随访时间为首次注射后1周,以后每月随访1次,均完成6个月的随访。记录CNV病灶渗漏情况、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entral macular retinal thickness,CRT)、眼部及全身不良反应等。结果20眼中,玻璃体内注射1~3(1.60±0.68)次,其中注射1次者10眼,注射2次者8眼,注射3次者2眼。治疗前BCVA为(55.15±6.82)个字母数,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为(61.50±6.16)个字母数、(71.00±5.10)个字母数、(73.90±6.75)个字母数、(77.95±5.12)个字母数,治疗前患者CRT为(342.75±36.39)μm,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为(301.15±32.16)μm、(231.85±30.25)μm、(240.05±56.99)μm、(229.75±48.18)μm,治疗后各时间点BCVA及CRT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随访6个月时,17眼病灶渗漏停止,3眼病灶渗漏面积明显缩小,20眼均未出现新的病灶。所有患眼在随访期间均未发生青光眼、眼内炎、白内障进展、视网膜脱离等眼部严重并发症或全身不良反应。结论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ICNV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柏西普 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护理 被引量:5
16
作者 顾琪 陈琰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第18期74-75,共2页
目的:总结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临床检查确诊的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22例患者行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注射时默契配合,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尤其是眼压... 目的:总结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临床检查确诊的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22例患者行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注射时默契配合,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尤其是眼压、角膜上皮损伤、结膜下充血的监测。结果:本组22例患者22只眼中,末次随访视力提高16只眼。注射后次日眼压≥21 mmHg 3只眼,1 d后测眼压恢复正常;角膜上皮损伤1只眼,1周后检查时恢复正常;结膜下充血5只眼,1个月随访时均已吸收。随访期间未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玻璃体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加强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患者注射前、中、后护理,确保该注射的顺利是非常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 玻璃体腔内注射 护理
下载PDF
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患者视觉相关生活质量问卷调查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姝妍 邸瑢 +1 位作者 康前雁 樊小娟 《临床眼科杂志》 2018年第5期442-445,共4页
目的评估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ICNV)患者的视觉相关生活质量。方法采用美国国立眼科研究院视功能相关的生存质量量表-25 (NEI-VFQ-25)翻译中文版测量确诊患有ICNV患者54例和正常对照者40例,对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运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 目的评估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ICNV)患者的视觉相关生活质量。方法采用美国国立眼科研究院视功能相关的生存质量量表-25 (NEI-VFQ-25)翻译中文版测量确诊患有ICNV患者54例和正常对照者40例,对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运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数据运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在病例组54份问卷中,纳入52份进行最终的数据分析,问卷中除一般健康亚项外,余各亚项与正常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 <0. 05)。病例组评分最低的是一般视力,该项平均分为(51. 92±18. 4)分,评分最高的是色觉,该项评分为(93. 8+13. 0)分。病例组各亚项在男女分组、视力分组(≤0. 3组和> 0. 3组)、受教育程度(大学及以上组和大学以下组)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ICNV患者的视觉相关生活质量较健康人群相比有明显下降,发病的性别、视力、受教育程度与患者的视觉相关生活质量的高低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 问卷调查 视觉相关生活质量
下载PDF
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与康柏西普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16
18
作者 郑元建 韩慧 朱月莹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7-179,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与康柏西普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idiopathic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ICNV)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ICNV患者90例(90眼),依据患者治疗情况分为雷珠单抗组及康... 目的对比分析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与康柏西普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idiopathic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ICNV)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ICNV患者90例(90眼),依据患者治疗情况分为雷珠单抗组及康柏西普组,每组患者各45例(45眼)。康柏西普组患者采取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0.05 mL进行治疗,雷珠单抗组采取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0.05 mL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6个月后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厚度以及治疗结束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康柏西普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6个月后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厚度分别为0.34±0.10、0.60±0.25、0.80±0.20和(374.10±1.18)μm、(289.02±1.30)μm、(215.06±1.20)μm;雷珠单抗组分别为0.33±0.11、0.57±0.24、0.78±0.23和(373.55±1.15)μm、(288.97±1.23)μm、(215.11±1.17)μm。治疗前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3个月、6个月后最佳矫正视力均高于治疗前,黄斑中心凹厚度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不同时间后,康柏西普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厚度与雷珠单抗组相差均不大(均为P>0.05)。治疗结束后康柏西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雷珠单抗组为8.89%,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74,P>0.05)。结论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与康柏西普治疗ICNV后,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均提高,黄斑中心凹厚度变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 玻璃体内注射 雷珠单抗 康柏西普
下载PDF
吲哚青绿介导的光栓疗法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鹏 王雨生 +4 位作者 王海燕 胡丹 贺竹宁 白净 倪娜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1期2260-2262,共3页
目的:吲哚青绿(indocyannine green,ICG)的吸收峰(805nm)与810nm半导体激光波长相近,使其可成为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光敏剂,该方法被称为吲哚青绿介导的光栓疗法(indocyannine green mediated... 目的:吲哚青绿(indocyannine green,ICG)的吸收峰(805nm)与810nm半导体激光波长相近,使其可成为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光敏剂,该方法被称为吲哚青绿介导的光栓疗法(indocyannine green mediated photothrombosis,IMP)。为了探讨IMP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效果,我们对22例特发性CNV进行了治疗。方法:将2mLICG溶液通过肘前静脉快速注射,使用I-RIS810nm半导体激光器于注射后3min对CNV进行照射。参数:光斑直径0.8~2.0mm,功率80~300mW,照射时间60s。用同样参数于ICG注射后20min进行第二次激光照射。随访时间2~24(平均3.15)mo,通过视力、直接眼底镜、海德堡共焦眼底血管造影仪(Heidelberg retina angiograph,HRA)实施的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eein angiography,FFA)及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nine green angiograph,ICGA)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至最后一次随访,经IMP治疗的22只患眼中视力提高者有16眼(73%),视力无变化者有4眼(18%),视力下降者2眼(9%)。FFA显示22例特发性CNV中19例(86%)CNV面积缩小,荧光素渗漏减弱或停止,3例(14%)CNV面积较治疗前略增加,但CNV荧光素渗漏明显减弱。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IMP对特发性CNV有一定治疗效果,该方法安全、经济。但IMP的治疗参数、远期疗效及并发症需更大样本的长期临床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吲哚青绿 脉络膜新生血管
下载PDF
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治疗 被引量:8
20
作者 田蓉 陈有信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94-797,共4页
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是导致年龄<50岁的眼病患者中心视力丧失的常见原因,其病因多种多样,常见病因包括病理性近视、特发性CNV(idiopathic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ICNV)、眼拟组织包浆菌病综合... 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是导致年龄<50岁的眼病患者中心视力丧失的常见原因,其病因多种多样,常见病因包括病理性近视、特发性CNV(idiopathic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ICNV)、眼拟组织包浆菌病综合征、眼底血管样条纹以及外伤等。其中,年龄<50岁的CNV患者不伴有明显的眼内炎症反应或存在其他促使新生血管发生的因素,则将此类CNV称为ICNV。ICNV的常见症状包括视物模糊、视物变形、视野固定暗点等。虽然多数患者的自然预后相对良好,但较大面积的CNV常导致中心视力丧失,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有必要对其进行及时治疗。目前ICNV的治疗方法包括光动力疗法、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激光光凝治疗、手术治疗、经瞳孔温热疗法以及联合治疗等,其中主要治疗方法为光动力疗法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光动力疗法联合皮质类固醇类药物治疗是一种极具前景的治疗方法;对旁中心凹ICNV亦可以考虑进行激光光凝治疗。本文将就ICNV的各项治疗方法做一综述,以期对临床工作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 光动力疗法 激光光凝治疗 经瞳孔温热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