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发性视网膜前膜患者椭圆体带的连续性与最佳矫正视力的关系
1
作者 朱晓博 闫艳妮 +3 位作者 王倩 杨靖妍 周金琼 魏文斌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视网膜前膜(iERM)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CFT)、椭圆体带(EZ)中断比例与最佳矫正视力(BCVA)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了2014年至2018年在开滦集团9个社区医院体检的开滦集团职工iERM患者336例50... 目的探讨特发性视网膜前膜(iERM)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CFT)、椭圆体带(EZ)中断比例与最佳矫正视力(BCVA)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了2014年至2018年在开滦集团9个社区医院体检的开滦集团职工iERM患者336例500眼进行分析,其中男215例(64.0%),女121例(36.0%);年龄31~89(66.4±8.8)岁。按照gass分级分3组:gass 0级组(201例305眼)、gass 1级组(75例101眼)及gass 2级组(60例94眼)。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BCVA(转换为logMAR视力)与gass分级、EZ中断比例、CFT的相关性。结果500眼BCVA(logMAR)和CFT分别为0.45±0.28和(337.6±101.8)μm,共86眼(17.2%)出现EZ中断。gass 0级组、gass 1级组及gass 2级组间BCVA(logMAR)(0.62±0.29、0.48±0.23、0.26±0.32)、CFT[(283.20±79.30)μm、(335.50±84.50)μm、(394.00±135.60)μm]及EZ中断比例(2.6%、20.8%、60.6%)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各级gass分组间,年龄与BCVA无相关性(r^(2)=0.021,P=0.314),BCVA与CFT(r^(2)=0.531,P=0.000)、EZ中断比例(r^(2)=0.304,P=0.000)及gass分级(r^(2)=0.587,P=0.000)均呈正相关。结论EZ连接中断可以出现在iERM的早期阶段。BCVA与CFT、EZ中断比例及gass分级均相关,gass 2级iERM的EZ中断发生率显著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视网膜 椭圆体带 黄斑中心凹厚度 最佳矫正视力
下载PDF
25G+与27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特发性视网膜前膜疗效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马君锴 张庆 +5 位作者 马萧萧 马艺丹 苏绍波 闫琼 曹梓轩 马高恩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22-127,共6页
目的比较25G+与27G+玻璃体切割术(PPV)治疗特发性视网膜前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2年8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特发性视网膜前膜患者50例(50眼)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25... 目的比较25G+与27G+玻璃体切割术(PPV)治疗特发性视网膜前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2年8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特发性视网膜前膜患者50例(50眼)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25眼。对照组患者采用25G+PPV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27G+PPV治疗。比较2组患者玻璃体内手术时间、术后1 d手术切口结膜下出血及水肿范围;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2组患者的黄斑中心凹厚度(CMT),早期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研究组(ETDRS)视力表标准检查流程测2组患者的视力,Callon型非接触眼压计测2组患者的眼压;观察2组患者术中黄斑损伤、视网膜裂孔及术后脉络膜脱离、视网膜出血、视网膜脱离、眼内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玻璃体内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t=2.314,P<0.05)。观察组结膜下出血及水肿范围显著小于对照组(t=13.706,P<0.01)。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术后1 d、1周、1个月和3个月的ETDRS视力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1 d、1周、1个月和3个月,2组患者的ETDRS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观察组患者的眼压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2例患者术后1 d出现一过性低眼压,观察组患者均未出现一过性低眼压。术前,2组患者均有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牵拉伴不同程度视网膜水肿增厚及血管扭曲;术后1 d,2组患者视网膜前膜均解除牵拉,视网膜黄斑区解剖结构较术前有大幅改善。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2组患者的CMT均显著小于术前(P<0.05);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2组患者的C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18眼(72.0%)因穿刺口渗漏而缝合巩膜穿刺口,观察组患者均未行穿刺口缝合。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出现黄斑损伤、视网膜裂孔等并发症。随访3个月,2组患者均未发现脉络膜脱离、视网膜出血、视网膜脱离、眼内感染等术后并发症。结论27G+PPV与25G+PPV治疗特发性视网膜前膜均有较好临床效果,且手术安全性高。与25G+PPV相比较,27G+PPV可缩短手术时间,更好地维持术后眼压稳定,缩小结膜下出血及水肿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7G+玻璃体切割术 特发性视网膜 手术时间 视力 眼压
下载PDF
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视网膜和脉络膜厚度分析:基于扫频源OCT 被引量:4
3
作者 金波 郭菊 +3 位作者 安广琪 杜利平 周朋义 金学民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34-437,共4页
目的采用扫频源OCT(SS-OCT)研究特发性黄斑前膜(IMEM)患者视网膜和脉络膜厚度特点。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IMEM患者60例60眼为试验组,另纳入36例60眼正常眼为对照组。使用SS-OCT测量... 目的采用扫频源OCT(SS-OCT)研究特发性黄斑前膜(IMEM)患者视网膜和脉络膜厚度特点。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IMEM患者60例60眼为试验组,另纳入36例60眼正常眼为对照组。使用SS-OCT测量并分析受检者黄斑中心凹下视网膜厚度(SFRT)、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及过黄斑中心凹直径分别为1 mm圆形(中心区)及直径>1~3 mm(内环)、>3~6 mm(外环)同心环内上侧、下侧、鼻侧、颞侧共9个区域的黄斑区平均视网膜厚度(AMRT)、黄斑区平均脉络膜厚度(AMCT)。对试验组患眼按Gass分期分为不同亚组,行亚组间SFRT、SFCT及各区域AMRT、AMCT的分析。结果SFRT与各区域的AMRT试验组IMEM患眼均大于对照组入选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IMEM患眼除外环颞侧AMCT更薄外,其余8个区域AMCT及SFCT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试验组中,Gass I期、Gass II期IMEM患眼各有8个区域的AMCT及SFCT较Gass 0期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试验组IMEM患眼Gass分期与SFCT、中心区AMCT、内环下侧AMCT、内环鼻侧AMCT、内环颞侧AMCT、外环下侧AMCT、外环鼻侧AMCT均呈显著正相关(均为P<0.05)。结论黄斑前膜可能是IMEM患眼脉络膜厚度的影响因素,IMEM的分期或严重程度与脉络膜厚度呈正相关,但IMEM患眼仅外环颞侧AMCT与正常对照眼表现出了统计学上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黄斑 扫频源OCT 脉络厚度 视网膜厚度
下载PDF
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的立体视功能 被引量:3
4
作者 郭晓萍 夏群 +1 位作者 卢颖毅 龙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1353-1355,共3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的立体视功能状况。方法:检测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71例96眼的视力、视物变形情况,采用同视机随机点图检测患者同时视和融合功能及远立体视功能,采用颜氏随机点《立体视觉检查图》和Titmus立体视觉检查图... 目的:探讨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的立体视功能状况。方法:检测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71例96眼的视力、视物变形情况,采用同视机随机点图检测患者同时视和融合功能及远立体视功能,采用颜氏随机点《立体视觉检查图》和Titmus立体视觉检查图检测患者的近立体视功能;资料采用SPSS11.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采用最小角度对数视力统计患眼的平均LogMAR视力为(0.15±0.21),较非IMEM眼的平均LogMAR视力(0.03±0.09)低下,差异有显著性(P=0.00)。采用Amsler卡检查发现49%(47/96)的患眼有视物变形;4眼有阳性暗点。71例患者均保留双眼同时视知觉和融合功能;立体视功能检测发现15例(21%)患者的各项立体视功能均正常,其中远立体视锐度正常25例(35%),近立体视锐度正常22例(31%),立体视范围正常15例(21%)。56例(79%)患者的远近各项立体视功能中有1项或2项及以上的指标异常。其立体视功能正常与否与视力良莠和两眼视力差等因素有关。结论:随着病情进展IMEM患眼的视力下降,视物变形加重,并且立体视功能可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黄斑视网膜 立体视功能
下载PDF
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患眼的对比敏感度功能 被引量:3
5
作者 卢光 夏群 +1 位作者 李永 高岩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1期2108-2109,共2页
目的:探讨对比敏感度对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idiopathic macular epiretinal membranes,IMEM)的视功能评价。方法:常规检测71例患者96只视网膜前膜(IMEM)患眼的视力,采用对比敏感度检测卡(FACT)检测患眼和健眼的对比敏感度。采用SPSS1... 目的:探讨对比敏感度对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idiopathic macular epiretinal membranes,IMEM)的视功能评价。方法:常规检测71例患者96只视网膜前膜(IMEM)患眼的视力,采用对比敏感度检测卡(FACT)检测患眼和健眼的对比敏感度。采用SPSS11.0软件统计分析资料。结果:患眼的视力为0.15~1.2,健眼视力为0.25~1.5。采用最小角度对数视力统计患眼的平均LogMAR视力为(0.15±0.21),较健眼的平均LogMAR视力(0.03±0.09)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比敏感度检查显示IMEM患眼各频区的平均对比度值较健眼显著低下(P<0.01)。视力的良莠直接影响到对比度值的高低,并且部分IMEM患眼视力虽然与健眼相等,甚至达到1.0,但其对比敏感度值却已显示出了差异。主要表现在高频区的损害。结论: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的视功能损害不仅会有视力下降,还会出现对比敏感度值下降。对比敏感度检查是反映视功能的重要、敏感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黄斑视网膜 对比敏感度
下载PDF
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特征 被引量:2
6
作者 贾丽丽 吴强 +4 位作者 邹俊 朱捷 陈颖 王文清 戴友林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8-210,F0004,共4页
目的观察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IMEM)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的图像特征以及黄斑前膜黄斑中心凹厚度的变化,以评价OCT技术对IMEM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4例180只眼IMEM患者(IMEM组)的OCT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另设正常对照组30名60只... 目的观察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IMEM)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的图像特征以及黄斑前膜黄斑中心凹厚度的变化,以评价OCT技术对IMEM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4例180只眼IMEM患者(IMEM组)的OCT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另设正常对照组30名60只眼。应用OCT观察IMEM的图像特征,并检测IMEM患者黄斑中心凹的厚度,对不同黄斑中心凹形态组的中心凹厚度进行比较。结果①IMEM的OCT图像特征表现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表面厚薄不一的高反光带,部分与视网膜内表面完全紧密粘连或分离。IMEM的中心凹形态改变有4种表现,伴有板层黄斑裂孔8眼(4.44%),伴有假性黄斑裂孔12眼(6.67%),增生性黄斑前膜22眼(12.22%),伴有黄斑水肿138眼(76.67%)。②正常对照组和IMEM组的黄斑中心凹厚度平均值分别为(156.67±11.43)和(337.84±126.58)μm,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增生性黄斑前膜组、黄斑水肿组的黄斑中心凹平均厚度分别为(604.86±213.3)、(328.88±65.58)μm,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值均<0.001);板层黄斑裂孔组、假性黄斑裂孔组的黄斑中心凹平均厚度分别为(114.63±10.46)、(149.08±14.23)μm,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增生性黄斑前膜组的黄斑中心凹厚度显著高于黄斑水肿组、板层黄斑裂孔组和假性黄斑裂孔组(P值均<0.001),黄斑水肿组的黄斑中心凹厚度显著高于板层黄斑裂孔组和假性黄斑裂孔组(P值均<0.001)。结论 OCT能显示IMEM的图像特征,并能定量检测IMEM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的变化,OCT可作为IMEM可靠的诊断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特发性黄斑视网膜 诊断方法
下载PDF
特发性视网膜前膜术后视力恢复的两种预测因素 被引量:6
7
作者 汪向利 马建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6-168,共3页
目的:评估特发性视网膜前膜术后视力恢复的两种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01/2016-10在我院行玻璃体切割联合黄斑前膜剥除术的30例30眼特发性视网膜前膜病例资料,评估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相关参数,记录术前、术后1、3、6mo的最... 目的:评估特发性视网膜前膜术后视力恢复的两种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01/2016-10在我院行玻璃体切割联合黄斑前膜剥除术的30例30眼特发性视网膜前膜病例资料,评估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相关参数,记录术前、术后1、3、6mo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探讨最终最佳矫正视力与黄斑中心光感受器细胞层(椭圆体带)完整性或光感受器外节长度的相关性。结果:特发性视网膜前膜术后1mo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降低,术后3、6mo逐渐好转并提高;黄斑中心厚度在术后1mo较术前增厚,术后6mo明显缓解(P<0.05);而光感受器外节长度在术后1mo较术前缩短(P<0.05),术后3、6mo接近术前。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最终最佳矫正视力与黄斑中心光感受器细胞层完整性和光感受器外节长度明显相关(P=0.023、0.0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视网膜 玻璃体切割手术 最佳矫正视力
下载PDF
视网膜内界膜剥除联合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伴黄斑水肿20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炜 秦伟 +7 位作者 王雪菁 陈一兵 杨宇琦 翟楠 刘春兰 张月 李懿 曾东兴 《四川中医》 2014年第1期99-100,共2页
目的:观察视网膜内界膜剥除联合参苓白术散加味在特发性黄斑前膜伴黄斑水肿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其临床特点。方法:特发性黄斑前膜伴黄斑水肿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0例行玻璃体切割黄斑前膜剥除内界膜剥除术;治疗组20例,在... 目的:观察视网膜内界膜剥除联合参苓白术散加味在特发性黄斑前膜伴黄斑水肿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其临床特点。方法:特发性黄斑前膜伴黄斑水肿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0例行玻璃体切割黄斑前膜剥除内界膜剥除术;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第1天始服用中药参苓白术散加味方,4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对两组患者于术前1天、术后4周、8周行视力、黄斑中心凹厚度检查,分别对每组患者手术前后临床资料、两组间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4周、8周时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4周时治疗组黄斑中心凹厚度较术前明显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黄斑中心凹厚度与术前比较有减少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相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时,两组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较术前均明显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网膜内界膜剥除联合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疗效确切,术后服用参苓白术散可促进黄斑水肿吸收,缩短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黄斑 视网膜内界剥除术 参苓白术散
下载PDF
特发性视网膜前膜患者的多焦视网膜电图改变 被引量:2
9
作者 黄时洲 吴德正 +4 位作者 罗光伟 江福钿 梁炯基 龙时先 吴乐正 《眼科学报》 2005年第2期95-98,共4页
目的:应用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electroretinogram,mfERG)对正常对照眼和特发性视网膜前膜眼进行检测并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方法:用VERISScience4.0视诱发反应图像系统对17例(20只眼)正常对照者和15例(19只眼)特发性视网膜前膜患... 目的:应用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electroretinogram,mfERG)对正常对照眼和特发性视网膜前膜眼进行检测并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方法:用VERISScience4.0视诱发反应图像系统对17例(20只眼)正常对照者和15例(19只眼)特发性视网膜前膜患者进行检测。结果:特发性视网膜前膜患者皆出现程度不同多焦视网膜电图异常,与正常对照组的比较显示视网膜前膜组1~6环的P1波反应密度值和1~6环的N1波潜伏期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视力与第一环振幅无相关但与第一环的潜伏期存在相关。结论:多焦视网膜电图可用于对特发性视网膜前膜患者进行视功能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 视网膜电图改变 特发性 患者 多焦视网膜电图 视网膜电图异常 正常对照组 N1波潜伏期 VERIS 显著性差异 视功能评估 图像系统 诱发反应 密度值 P1波 检测 相关
下载PDF
特发性视网膜前膜的临床分类及胶原测定 被引量:1
10
作者 汪向利 马建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775-777,共3页
目的:通过对特发性视网膜前膜的两种胶原测定决定前膜类型。方法:对25例25眼特发性视网膜前膜依据眼底表现进行分类,包括玻璃体纸样黄斑反射膜(cellophane macular reflex membrane,CMRM)型和视网膜前黄斑纤维膜(preretinal macular fib... 目的:通过对特发性视网膜前膜的两种胶原测定决定前膜类型。方法:对25例25眼特发性视网膜前膜依据眼底表现进行分类,包括玻璃体纸样黄斑反射膜(cellophane macular reflex membrane,CMRM)型和视网膜前黄斑纤维膜(preretinal macular fibrosis membrane,PMFM)型,并对手术获取的该25例25眼特发性视网膜前膜行免疫组织化学,测定组织中Ⅵ型及Ⅰ、Ⅱ型胶原,比较眼底检查与病理检查的符合率。结果:依据眼底表现将特发性视网膜前膜分CMRM型共10例10眼,PMFM型共15例15眼;对手术获取的标本行免疫组化结果:Ⅵ型胶原纤维为主者16例16眼,Ⅰ、Ⅱ型胶原为主者9例9眼。结论:特发性视网膜前膜类型应以病理特征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视网膜 免疫组化 胶原
下载PDF
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的综合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瑶 刘文波 +2 位作者 傅宏 黄德磊 张晶旭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10期1485-1485,共1页
目的观察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的临床特点。方法应用眼底照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对56例(67眼)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进行检查。结果对照相、FFA、OCT检查结果进行描述及临床分析,OCT具有特异性。结论 OCT为特发性黄斑... 目的观察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的临床特点。方法应用眼底照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对56例(67眼)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进行检查。结果对照相、FFA、OCT检查结果进行描述及临床分析,OCT具有特异性。结论 OCT为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特异性检查,必要时可辅助照相及FFA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黄斑视网膜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眼底荧光造影
下载PDF
手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后内界膜的存在和完整性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华 孙佳 +1 位作者 赵霞 白领娣 《临床眼科杂志》 2019年第2期111-114,共4页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IMEM)后内界膜(ILM)的存在和完整性分析。方法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于我院因IMEM行手术治疗的83例(83只眼)患者,所有的患者随机分配到观察组(n=42)或对照组(n=41),所有的患者均予以玻璃体切...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IMEM)后内界膜(ILM)的存在和完整性分析。方法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于我院因IMEM行手术治疗的83例(83只眼)患者,所有的患者随机分配到观察组(n=42)或对照组(n=41),所有的患者均予以玻璃体切除联合台盼蓝染色下黄斑视网膜前膜(MEM)剥除术,而观察组患者额外予以亮蓝G染色下ILM剥除术。术后所有的标本均行组织病理学检验。结果术后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FMT)相比较并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 0. 05),但观察组的IMEM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 623,P=0. 032)。术中经染色剂染色证实76例标本存在ILM的完整性受损,术中应用台盼蓝染色证实MEM存在的敏感度为95. 1%,而术中应用亮蓝G证实ILM存在的敏感度为97. 5%。结论手术过程中单纯剥除MEM而保留ILM的完整性是相对困难的,但剥除ILM后IMEM的复发率明显降低,而应用染色剂证实ILM的存在和完整性与组织病理学结果存在良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黄斑视网膜 内界 存在 完整性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特发性黄斑部视网膜前膜的临床观察
13
作者 王峰 王继群 +3 位作者 徐锦堂 崔浩 苏颖 陈剑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5-205,共1页
关键词 玻璃体切割术 治疗 特发性黄斑部视网膜 临床观察
下载PDF
视网膜内界膜剥除术联合中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伴黄斑水肿14例临床研究
14
作者 秦伟 王雪菁 +7 位作者 陈一兵 王炜 翟楠 刘春兰 张月 李懿 曾东兴 杨宇琦 《江苏中医药》 CAS 2012年第4期27-28,共2页
目的:观察视网膜内界膜剥除术联合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伴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其临床特点。方法:选取特发性黄斑前膜伴黄斑水肿患者28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14例行玻璃体切割黄斑前膜剥除内界膜剥除术;治疗组14例,在对照组治... 目的:观察视网膜内界膜剥除术联合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伴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其临床特点。方法:选取特发性黄斑前膜伴黄斑水肿患者28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14例行玻璃体切割黄斑前膜剥除内界膜剥除术;治疗组1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术后第1天始服用中药参苓白术散加味方,4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对2组患者于术前1天、术后4周、术后8周行视力、黄斑中心凹厚度检查,分别对手术前后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组患者术后4周、术后8周时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术后4周时黄斑中心凹厚度较术前明显减少,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术前比较有减少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2组之间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术后8周时,2组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较术前均明显减少,有统计学意义,2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视网膜内界膜剥除联合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疗效确切,术后服用参苓白术散可促进黄斑水肿吸收,缩短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黄斑 黄斑水肿 视网膜内界剥除术 参苓白术散
下载PDF
特发性黄斑前膜术后中医证型及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临床分析
15
作者 朱海 梁先军 +4 位作者 何锦贤 陈少基 林英杰 杨雪艳 曾胜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黄斑前膜术后中医辨证分型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关系。方法:将75例患者根据辨证分为瘀血阻络型、痰湿蕴结型和肝肾阴虚型3组,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测患者的视力、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CT)测量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结果:... 目的:探讨特发性黄斑前膜术后中医辨证分型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关系。方法:将75例患者根据辨证分为瘀血阻络型、痰湿蕴结型和肝肾阴虚型3组,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测患者的视力、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CT)测量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结果:瘀血阻络型、痰湿蕴结型、肝肾阴虚型的分布频率依次为46.7%、30.7%、22.7%;而瘀血阻络型、痰湿蕴结型黄斑区厚度均明显大于肝肾阴虚型,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特发性黄斑前膜术后以瘀血、痰湿标实证为突出表现,其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明显增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黄斑 术后 中医证候 黄斑区视网膜厚度
下载PDF
视网膜内界膜剥除术联合中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伴黄斑水肿患者的临床研究和护理 被引量:1
16
作者 凌娅娅 《中医临床研究》 2013年第9期103-105,共3页
目的:观察视网膜内界膜剥除术联合中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伴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其临床特点。方法:观察和护理28例(30只眼)特发性黄斑前膜伴黄斑水肿患者,其中14例(15只眼)作为观察组,14例(15只眼)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比较... 目的:观察视网膜内界膜剥除术联合中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伴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其临床特点。方法:观察和护理28例(30只眼)特发性黄斑前膜伴黄斑水肿患者,其中14例(15只眼)作为观察组,14例(15只眼)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比较,术后4周、术后8周时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4周时黄斑中心凹厚度较术前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与术前比较有减少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8周时,两组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较术前均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网膜内界膜剥除联合中药治疗优于单纯视网膜内界膜剥除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黄斑 黄斑水肿 视网膜内界剥除术 参苓白术散
下载PDF
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的易感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祖媛媛 刘铁城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574-576,594,共4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的易感因素,对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的预防以及早期诊断提供临床指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经我院确诊为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单眼发病的患者80例(80眼),作为观察组,患者正常眼(80眼)作... 目的探讨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的易感因素,对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的预防以及早期诊断提供临床指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经我院确诊为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单眼发病的患者80例(80眼),作为观察组,患者正常眼(80眼)作为功能对照组,另选取于我院就诊的≥50岁无黄斑区病变的其他患者80例(160眼)作为对照组,对其进行回顾性病例分析,研究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的易感因素。结果观察组最佳矫正视力均<1.0,功能对照组最佳矫正视力<1.0者14眼(17.5%),对照组最佳矫正视力<1.0者9眼(5.6%);观察组最佳矫正视力较功能对照组及对照组差(P<0.05)。观察组高眼压4眼(5%),功能对照组高眼压4眼(5%),对照组高眼压2眼(1.25%),观察组与功能对照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年龄及性别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有糖尿病51例,高脂血症59例,较对照组患病人数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是特发性黄斑前膜的易感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黄斑视网膜 糖尿病 高脂血症
下载PDF
特发性视网膜前膜与血管旁内层视网膜异常(PIRA)的关系以及前膜剥除手术对PIRA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文鹏 刘昕笛 +3 位作者 廖丁莹 姚静 刘倩影 郑玉萍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62-364,368,共4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视网膜前膜(idiopathic epiretinal membrane,IERM)和血管旁内层视网膜异常(paravascular inner retinal abnormalities,PIRA)的关系以及前膜剥除手术对PIRA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1月至2018年5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 目的探讨特发性视网膜前膜(idiopathic epiretinal membrane,IERM)和血管旁内层视网膜异常(paravascular inner retinal abnormalities,PIRA)的关系以及前膜剥除手术对PIRA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1月至2018年5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IERM患者49例49眼。将21例同时具有IERM和PIRA的患者作为PIRA病变组;28例有IERM但不伴有PIRA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每例患者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检测黄斑部视网膜厚度(macular retinal thickness,MRT)和PIRA病变等级,分析两组间MRT的差异;对于接受视网膜前膜剥除手术的患者,比较手术前后MRT和PIRA病变的变化情况。结果PIRA病变组患者MRT为(250.05±54.34)μm,对照组为(218.89±17.64)μm,PIRA病变组MRT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29,P<0.05)。PIRA病变组中,8眼为1级病变,6眼为2级病变,7眼为3级病变。1级病变组患者MRT小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级病变组及3级病变组患者MRT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15眼IERM伴有牵拉性黄斑水肿的患者接受玻璃体切除+黄斑前膜剥除+内界膜剥除术,手术后伴有PIRA的IERM患者黄斑水肿消退且PIRA亦消失。结论2级以上PIRA病变与IERM显著相关,并可通过前膜剥除手术修复病变,提示PIRA病变的加重与IERM对视网膜的切向牵拉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旁内层视网膜异常 特发性视网膜 黄斑部视网膜厚度
下载PDF
上海地区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程鹤 夏风华 +2 位作者 王君红 陈志义 曹郁晨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75-877,共3页
目的 探讨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idiopathic macular epiretinal membrane,IMEM)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门诊初次就诊的年龄≥50岁的上海地区居民,所有患者均否认有MEM病史,并排除眼科手术史、... 目的 探讨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idiopathic macular epiretinal membrane,IMEM)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门诊初次就诊的年龄≥50岁的上海地区居民,所有患者均否认有MEM病史,并排除眼科手术史、眼外伤史及眼内血管性和炎症性疾病等病史,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确诊为IMEM者295例(346眼)纳入研究组;经眼科检查仅有屈光不正和(或)晶状体不同程度混浊者261例(302眼)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眼部及全身多个临床数据差异性。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眼压及角膜内皮细胞计数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研究组中年龄50-60岁49例(16.61%)、〉60-70岁90例(30.51%)、〉70-80岁143例(48.47%)、〉80岁13例(4.41%),排除由于80岁以上就诊患者少的缘故,总体呈现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步递增趋势。研究组眼轴长度为(27.34±3.70)mm、伴玻璃体后脱离者237眼(68.50%),对照组分别为(24.76±3.00)mm和144眼(47.68%),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研究组高血压(65.42%)及糖尿病(18.64%)发病率均高于对照组(49.04%、11.11%),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肌酐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研究组血脂水平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上海地区居民IMEM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逐步升高的趋势;50岁及以上人群中IMEM的眼轴显著延长、玻璃体后脱离率显著增加;其全身可能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病、糖尿病、肾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黄斑视网膜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玻璃体后脱离 内皮细胞计数
下载PDF
特发性视网膜前膜术后视力预测因素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王令达 彭惠 《临床眼科杂志》 2022年第6期558-562,共5页
特发性视网膜前膜(iERM)是一种与年龄相关,以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眼底疾病。目前,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方式,但不同的患者术后视功能的差异很大。随着医学的进步,iERM患者手术预后的影响因素有了... 特发性视网膜前膜(iERM)是一种与年龄相关,以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眼底疾病。目前,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方式,但不同的患者术后视功能的差异很大。随着医学的进步,iERM患者手术预后的影响因素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本文就近年iERM术后视力的预测因素进行综述,以期为患者的手术时机及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视网膜 术后视力 预测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