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州半岛“07.8”致洪特大暴雨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羽 牛生杰 +2 位作者 于华英 张录青 劳汉琼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7-57,共11页
利用中尺度非静力数值模式MM5,结合降水实况、红外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资料,对2007年8月8—11日发生在雷州半岛的致洪特大暴雨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模拟分析和研究,包括雨量、动力热力特征、三维结构以及发展变化。结果表明,模拟雨带与实况... 利用中尺度非静力数值模式MM5,结合降水实况、红外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资料,对2007年8月8—11日发生在雷州半岛的致洪特大暴雨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模拟分析和研究,包括雨量、动力热力特征、三维结构以及发展变化。结果表明,模拟雨带与实况位置吻合,中心强度与实况基本一致,强降水中心出现的时间略偏迟。此次强降水是由于受"帕布"减弱后的外围环流及其西南伸展的辐合槽带的天气形势影响,具有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特征。强降水落区与涡度场、散度场和垂直速度场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强降水发生落区表现为明显的螺旋结构。在低层为正涡度区和负散度区,到中层后转为负涡度区和正散度区,强降水区域内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强烈的上升运动是导致强降水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5模式 雷州半岛 特大暴雨 数值模拟 形成机理
下载PDF
“03.7”湘西北特大致洪暴雨的触发机制数值研究 被引量:30
2
作者 叶成志 潘志祥 +1 位作者 刘志雄 黄小玉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68-478,共11页
利用常规、地面加密观测资料、GMS卫星云图和常德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结合MM5中尺度数值模式模拟结果对"03.7"湘西北特大致洪暴雨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并探讨其可能的触发机制。研究表明:"03.7"湘西北特大暴雨与边界... 利用常规、地面加密观测资料、GMS卫星云图和常德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结合MM5中尺度数值模式模拟结果对"03.7"湘西北特大致洪暴雨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并探讨其可能的触发机制。研究表明:"03.7"湘西北特大暴雨与边界层内多个中尺度辐合扰动的移动和发展密切相关,且伴随着中尺度雨团的强烈发展,由此诱发的β-中尺度涡旋是此次特大暴雨过程的直接影响系统;有组织的多单体风暴活动是张家界这一特大暴雨中心形成的主要原因;等熵面上的位涡下滑和倾斜涡度的发展可能是导致β-中尺度气旋涡度急剧发展的重要因素;低空急流扰动、对流层高层强辐散形成的抽吸作用以及湘西北特殊地形对此次暴雨过程有明显的触发和增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暴雨 β-中尺度气旋 触发机制
下载PDF
2005年6月广西特大致洪暴雨过程成因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陈见 林宗桂 +2 位作者 高安宁 陈翠敏 吴毅杰 《广西气象》 2006年第A01期8-10,共3页
通过对2005年6月18-23日广西特大致洪暴雨过程的环流形势和影响系统分析,认为造成这次暴雨过程的主要原因是:在大气环流出现异常的背景条件下,孟加拉湾季风低压活动超常活跃,季风爆发所输送的充沛水汽不断向广西上空输送,与准静止维持... 通过对2005年6月18-23日广西特大致洪暴雨过程的环流形势和影响系统分析,认为造成这次暴雨过程的主要原因是:在大气环流出现异常的背景条件下,孟加拉湾季风低压活动超常活跃,季风爆发所输送的充沛水汽不断向广西上空输送,与准静止维持在华南上空的长云带及中低空切变相遇,先后生成了7个中尺度暴雨云团持续影响了广西,这些强暴雨云团生命史最长达到30h。与通常的暴雨过程相比,这次暴雨过程的中尺度暴雨云团具有生成个数多、生命史长、活动范围集中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暴雨 成因分析 中尺度
下载PDF
异常环流背景下贺兰山地形对8.21特大致洪暴雨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杨侃 纪晓玲 +3 位作者 毛璐 张成军 杨婧 张肃诏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2-142,共11页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8月21日傍晚到夜间贺兰山沿山特大致洪极值暴雨展开研究,分析了异常大气环流形势及其影响,并利用天气研究和预报模式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进行数值模拟和地形敏感...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8月21日傍晚到夜间贺兰山沿山特大致洪极值暴雨展开研究,分析了异常大气环流形势及其影响,并利用天气研究和预报模式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进行数值模拟和地形敏感性试验,研究了贺兰山地形对暴雨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强厄尔尼诺结束后的盛夏,大气环流形势发展异常,8月南亚高压和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强,西北地区东部处于高温、高湿、高能控制,副高的快速进退和冷平流的入侵,触发暖湿不稳定能量强烈聚集与快速释放,导致特大暴雨的爆发。其发生在200hPa高空急流分流区即强辐散区、中空西南气流的高温高湿区、低空偏南急流轴左侧流场最大弯曲处的强暖平流区、850hPa偏东大风速轴南侧的风速辐合区,天气尺度强迫作用相对较弱的环境中,500hPa短波槽与700hPa、850hPa低涡切变线和偏南偏东急流以及地面气旋式切变辐合线共同作用是其发生的主要影响系统。贺兰山地形对特大暴雨的发生有明显的增幅效应,主要是贺兰山地形阻挡与强迫抬升作用,促使低涡切变强烈发展从而影响了降水范围、强降水落区及其中心位置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环流形势 贺兰山地形 特大暴雨 影响 敏感性试验
下载PDF
贺兰山两次特大致洪暴雨的数值模拟与地形影响对比 被引量:14
5
作者 杨侃 纪晓玲 +1 位作者 毛璐 张肃诏 《干旱气象》 2020年第4期581-590,共10页
基于天气研究和预报模式WRF,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NCAR全球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8月21日和2018年7月22日2次贺兰山东麓特大致洪暴雨进行数值模拟和地形影响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2次暴雨过程发生时的大气环流形势基本相似,西北地区... 基于天气研究和预报模式WRF,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NCAR全球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8月21日和2018年7月22日2次贺兰山东麓特大致洪暴雨进行数值模拟和地形影响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2次暴雨过程发生时的大气环流形势基本相似,西北地区东部处于高温、高湿、高能环境下,宁夏东侧有副热带高压阻挡,西侧有弱冷空气东移影响,中低空受偏南和偏东暖湿气流控制;(2)在高湿高能和极不稳定的大气层结条件下,当宁夏北部出现风速达12 m·s-1以上的低空急流,且风向与贺兰山东麓迎风坡夹角达60°~90°,因地形阻挡触发强对流,使得暖湿不稳定能量强烈聚集与快速释放,低空急流的维持时间决定了暴雨的持续时间;(3)贺兰山苏峪口的喇叭口地形和其北侧的贺兰山主峰对低空急流的共同作用,造成水汽在此处大量聚集并强烈抬升,决定暴雨的中心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地形 特大暴雨 数值模拟 敏感性试验 影响
下载PDF
三次西江特大致洪暴雨环流形势特征比较分析
6
作者 何华庆 彭端 +2 位作者 唐洁 郭媚媚 苏秋霞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7年第A02期84-86,共3页
采用1994年、1998年、2005年西江发生特大致洪暴雨期间的NCEP再分析的2.5°×2.5°位势高度、温度、风矢量、地面海平面气压,对1994年、1998年和2005年6月特大致洪暴雨过程的500hPa、850hPa高度场,风场等进行研究,分析其异... 采用1994年、1998年、2005年西江发生特大致洪暴雨期间的NCEP再分析的2.5°×2.5°位势高度、温度、风矢量、地面海平面气压,对1994年、1998年和2005年6月特大致洪暴雨过程的500hPa、850hPa高度场,风场等进行研究,分析其异同点,得出形成特大致洪暴雨的环流形势特征,旨在提高致洪暴雨的预报准确率,为政府部门防洪抗灾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西江特大暴雨 环流形势特征 比较分析
下载PDF
6月西江特大致洪暴雨物理量场特征
7
作者 彭端 林展新 +1 位作者 唐洁 郭媚媚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2年第A01期12-13,共2页
采用2005年6月西江发生特大致洪暴雨期间的NCEP再分析的2.5°×2.5°500hPa位势高度场资料,分析其高度场以及流场的散度、涡度、垂直速度特征,并与1994年、1998年6月的西江特大致洪暴雨期间的物理量场进行分析比较,得出一... 采用2005年6月西江发生特大致洪暴雨期间的NCEP再分析的2.5°×2.5°500hPa位势高度场资料,分析其高度场以及流场的散度、涡度、垂直速度特征,并与1994年、1998年6月的西江特大致洪暴雨期间的物理量场进行分析比较,得出一些特征,对6月西江特大致洪暴雨的预报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西江特大暴雨 物理量场特征
下载PDF
渭干河流域特大致洪暴雨成因分析及预报指标探讨
8
作者 彭江良 《新疆气象》 2003年第2期8-11,共4页
洪水是夏季一种突发性强的自然灾害,天山山区暴雨落区预报十分困难。本文对2002年7月下旬渭干河流域特大致洪暴雨的成因进行天气动力学分析和诊断,试图建立该地区盛夏暴雨落区的预报指标。
关键词 渭干河流域 特大暴雨 成因分析 夏季 自然灾害 天气动力学分析 灾情 雨情
下载PDF
灾情百年不遇 党性熠熠生辉——鹰潭市四万党员抗洪救灾纪实
9
作者 殷祖文 《当代江西》 2010年第7期12-13,共2页
大雨,暴雨,特大暴雨!雨情,水情,特大灾情!从6月17日开始,鹰潭市经历了一次大范围、长时间的强降雨,导致各河流水库水位猛涨、水库出险、村庄被淹、人员被困、地质灾害时有发生。
关键词 特大暴雨 创先 水库水位 地质灾害 被困群众 先锋模范作用 战斗堡垒作用 组工干部 受灾群众 特大洪
原文传递
简讯
10
《时代主人》 2011年第1期47-47,共1页
九江市人大常委会近日就"百件为民实事"工作进展情况,组织视察组进行专题视察。视察组在听取市政府的情况汇报后,分3个小组实地查看了乡镇文化站建设。
关键词 文化站建设 执法检查 未成年人保护 乐平市 深水井 检测中心 白鹭乡 企业发展环境 农民生计 特大洪
原文传递
On the geo-basis of river regulation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被引量:3
11
作者 LIU GuoWei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2年第4期530-544,共15页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important scientific problem of river regulation strategies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and discusses the "geo-basis" of river regulation. The concept of a geo-basi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important scientific problem of river regulation strategies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and discusses the "geo-basis" of river regulation. The concept of a geo-basis to river regulation in the lower Yellow River was discussed in terms of subsidence and sedimentation features of the fiver plain; channel features, eros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oess Plateau and storm-flood features of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The geographic features of the lower Yellow River have gradually changed since the Holocene but there has been no fundamental change.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the geo-attributes of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several conclusions on its river regulation were made. The release of sediment should be the first measure of river regulation because of deposition in the lower reaches. The fiver channels should be provided with adequate space for wandering in the lower reaches. The tail river should be also provided with necessary wandering space because of weak marine dynamics in the estuary area and changes in the delta. Because the erosion environ- ment of the Loess Plateau will not fundamentally change, river harnessing of the middle reaches should focus on improving the plateau morphology, which can be done by reducing the fragmentation of terrain and building a planation surface. Eco- remediation should focus on converting farmland to grassland. There may be extreme floods in the future, as has occurred pre- viously, thus an extreme flood defense system should be considered for the lower reaches. A periodic law for regulation in the Yellow River is discussed. We also discuss how the current use of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is unsustainable and it is urgent to research artificial rechanneling and the creation of new flow paths for the lower reach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VER geo-attributes river regulation the Yellow River flood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