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通过NLRP3细胞焦亡对特应性皮炎样小鼠模型的作用
1
作者 袁慧敏 骈雪 +5 位作者 崔健 张淑静 俞彦如 李奥柔 闫淑鑫 郑丰杰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CAS 2023年第4期461-469,525,共10页
目的:探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Mahuang Lianqiao Chixiaodou decoction,MLCD)通过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角质形成细胞焦亡途径干预特应性皮炎样(atopic dermatitis-like,AD样)小鼠皮肤屏障功能障碍与免疫炎... 目的:探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Mahuang Lianqiao Chixiaodou decoction,MLCD)通过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角质形成细胞焦亡途径干预特应性皮炎样(atopic dermatitis-like,AD样)小鼠皮肤屏障功能障碍与免疫炎症“内外串扰”的疗效及机制。方法:用2,4-二硝基氟苯诱导AD样模型小鼠,分别用MLCD或糠酸莫米松凝胶(mometasone furoate,MF,阳性对照组)处理7天。采用马松染色法、甲苯胺蓝染色法检测皮肤组织的病理变化与肥大细胞浸润情况。采用智能皮肤分析仪、流式细胞术、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印迹法观察和评估AD样小鼠的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免疫炎症反应和皮肤细胞焦亡。结果:MLCD和MF均可不同程度地改善AD样小鼠的皮损状态,减少病理组织损伤和肥大细胞浸润。MLCD显著降低皮肤色素沉着和炎症状态(P=0.005,P=0.038),增加脾脏中CD4^(+)CD3^(+)T细胞的百分比(P=0.022),降低CD8^(+)CD3^(+)T细胞百分比(P=0.044),降低CD8^(+)CD3^(+)/CD3^(+)的比值(P=0.031),并增加CD4^(+)CD3^(+)/CD8^(+)CD3^(+)的比值(P=0.027)。MLCD还可显著降低角质形成细胞焦亡相关因子NLRP3、casp-1、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18得mRNA相对表达水平(P=0.027、P<0.001、P=0.012和P=0.039)以及NLRP3、casp-1、凋亡相关斑点蛋白和IL-1β的蛋白表达水平(P=0.002、P=0.006、P=0.004和P=0.035)。结论:MLCD通过干预NLRP3角质形成细胞焦亡介导的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和免疫炎症的“内外串扰”机制,对AD样小鼠的治疗具有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NOD受体蛋白3 细胞焦亡 角质形成细胞
下载PDF
拘束应激对特应性皮炎样小鼠模型皮肤炎症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谭琦 任发亮 +1 位作者 杨欢 王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39-441,共3页
目的:观察拘束应激对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样小鼠皮肤炎症的影响。方法:将28只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分为4组:2,4-二硝基氯苯(2,4-dinitrochlorobenzene,DNCB)诱导-拘束应激组、DNCB诱导-对照组、丙酮诱导-拘束应激组和丙... 目的:观察拘束应激对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样小鼠皮肤炎症的影响。方法:将28只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分为4组:2,4-二硝基氯苯(2,4-dinitrochlorobenzene,DNCB)诱导-拘束应激组、DNCB诱导-对照组、丙酮诱导-拘束应激组和丙酮诱导-对照组,每组7只。第14天评估小鼠皮肤中炎症细胞浸润程度,Q-PCR方法检测皮损组织中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和白细胞介素-13(interleukin-13,IL-13)等细胞因子的m RNA表达变化。结果:DNCB诱导-拘束应激组的真皮炎症细胞浸润数为42.710±3.944个,DNCB诱导-对照组的真皮炎症细胞浸润数为26.000±2.410个,有统计学差异(P<0.01);相对于DNCB诱导-对照组,DNCB诱导-拘束应激组皮损组织中IL-4、IL-13等细胞因子的m RNA表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拘束应激加剧AD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 疾病模型
下载PDF
特应性皮炎样小鼠模型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的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路雪艳 李云珠 +3 位作者 门月华 刘静 赵暕 姜薇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3年第3期164-167,共4页
目的:建立二硝基氯苯(DNCB)诱导的小鼠AD样模型,观察角质形成细胞的分化和脱落相关基因的表达,探讨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的分子机制。方法:皮炎组用DNCB两次致敏和两次激发。最后1次致敏后24 h测定各项观察指标。结果:皮炎组小鼠背部经表皮... 目的:建立二硝基氯苯(DNCB)诱导的小鼠AD样模型,观察角质形成细胞的分化和脱落相关基因的表达,探讨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的分子机制。方法:皮炎组用DNCB两次致敏和两次激发。最后1次致敏后24 h测定各项观察指标。结果:皮炎组小鼠背部经表皮水分丢失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角质层含水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皮炎组小鼠表皮FLG、IVL、TG-M1荧光强度下降,表皮最外层KLK7荧光强度稍有增强。FLG、IVL、TGM1和KLK7 mRNA的表达出现炎症后修复性改变。结论:DNCB诱导的BALB/c小鼠特应性皮炎样模型存在皮肤屏障功能异常及表皮分化脱落相关基因表达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屏障 皮炎 动物模型 表皮分化脱落相关基因
下载PDF
IL-35在特应性皮炎样小鼠模型中的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倩 刘伟 +2 位作者 薛竞 王勤 张丽霞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8年第8期453-456,共4页
目的:检测IL-35在特应性皮炎样小鼠模型中的表达。方法:将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及对照组,每组15只,使用丙酮∶橄榄油3∶1溶液作为基质配置0.5%2,4-二硝基氟苯(DNFB)经皮致敏建立特应性皮炎样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使用ELISA法检... 目的:检测IL-35在特应性皮炎样小鼠模型中的表达。方法:将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及对照组,每组15只,使用丙酮∶橄榄油3∶1溶液作为基质配置0.5%2,4-二硝基氟苯(DNFB)经皮致敏建立特应性皮炎样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使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IL-35、IL-4、IFN-γ、IL-17的水平,采用RT-PCR法检测皮肤组织中IL-12p35 mRNA及EBI3 mRNA水平。结果:模型组小鼠背部皮肤出现明显炎症,病理表现为表皮增厚、海绵水肿、真皮浅层炎细胞浸润。模型组小鼠血清中IL-35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L-4、IL-1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IL-35与IL-17水平呈负相关(P<0.05);模型组小鼠背部皮损组织中IL-12p35及EBI3mRN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IL-35可能在特应性皮炎发病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35 皮炎 小鼠模型
下载PDF
2,4-二硝基氟苯和粉尘螨诱导的特应性皮炎样小鼠模型皮损中固有淋巴样细胞的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冯树晶 王宇 +2 位作者 高翠娥 刘文英 宋志强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38-1045,共8页
目的 本研究以半抗原和过敏原建立特应性皮炎(AD)样小鼠模型,并初步观察固有淋巴样细胞的数量和表面标志。方法 将2,4-二硝基氟苯(2,4-dinitrofluorobenzene, DNFB)和粉尘螨(dermatophagoides farina, DfE)提取物交替涂擦于Balb/c小鼠... 目的 本研究以半抗原和过敏原建立特应性皮炎(AD)样小鼠模型,并初步观察固有淋巴样细胞的数量和表面标志。方法 将2,4-二硝基氟苯(2,4-dinitrofluorobenzene, DNFB)和粉尘螨(dermatophagoides farina, DfE)提取物交替涂擦于Balb/c小鼠的背部皮肤8周。记录小鼠皮损临床特征,观察固有淋巴样细胞的变化。结果 致敏小鼠背部出现严重的红斑、糜烂和表皮剥落,Th2型免疫反应因子在皮损中升高,具有典型特应性皮炎临床特征。模型组皮损中总固有淋巴样细胞数量显著升高,分泌IL-10的类调节型固有淋巴细胞数量显著降低。II型固有淋巴细胞(typy two innate lymphoid cells, ILC2s)在模型小鼠皮肤中数量显著升高,激活的ILC2细胞数量增多。在模型组与对照组小鼠脾中,ILC2细胞数量、激活标志以及胞内炎症因子IL-12、IL-13无明显差异。结论 DNFB和粉尘螨提取物能够诱导特应性皮炎样皮损,总固有淋巴样细胞在皮损中显著增加,激活的ILC2细胞在皮损中显著增加。该研究对于深入了解半抗原和变应原同时致敏的AD样小鼠模型病理机制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 2 4-二硝基氟苯 粉尘螨 BALB/C小鼠 固有淋巴细胞
下载PDF
尘螨诱导特应性皮炎小鼠模型和哮喘小鼠模型的构建
6
作者 罗承慧 高江瑞 +3 位作者 陈俊威 魏春洁 韦双双 裴业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57-1267,共11页
旨在构建尘螨诱导的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 AD)小鼠模型和哮喘小鼠模型。本研究利用3种主要尘螨螨种(屋尘螨、粉尘螨、热带无爪螨)的主要变应原Der p 1、Der f 1、Blo t 5等比混合,分别诱导AD小鼠模型和哮喘小鼠模型,并通过皮... 旨在构建尘螨诱导的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 AD)小鼠模型和哮喘小鼠模型。本研究利用3种主要尘螨螨种(屋尘螨、粉尘螨、热带无爪螨)的主要变应原Der p 1、Der f 1、Blo t 5等比混合,分别诱导AD小鼠模型和哮喘小鼠模型,并通过皮肤及肺组织的相关炎症细胞因子水平(IFN-γ、IL-4、IL-10、IL-17A)、血清总IgE水平等指标对AD小鼠的过敏程度进行评估;通过IgE水平、耳朵点刺试验、肺部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HE)等指标评估哮喘小鼠模型。结果表明,AD模型中致敏区域皮肤出现破损后结痂现象,皮肤及肺组织中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表明小鼠体内反应偏向Th2反应,IgE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升高;哮喘模型组小鼠血清总IgE水平显著升高,变应原激发后模型小鼠体温下降明显,且90 min后仍未恢复初始温度,耳朵点刺试验中,抗原的攻击使模型组小鼠耳朵染料渗漏增加,肺组织HE染色显示模型组小鼠炎症细胞浸润增加。本研究成功诱导尘螨AD小鼠模型和尘螨哮喘小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 哮喘 细胞因子 动物模型
下载PDF
敷和汤对特应性皮炎小鼠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通路调控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7
作者 青千裕 赵乐 +3 位作者 赵子苇 姜楚洋 王兆南 李艳彦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1507-1511,I0001,共6页
目的基于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探讨敷和汤对特应性皮炎(AD)小鼠模型的作用及辅助性T细胞1(Th1)/辅助性T细胞2(Th2)免疫平衡的机制。方法将40只BALB/c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对照组、模型组、地氯雷他定... 目的基于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探讨敷和汤对特应性皮炎(AD)小鼠模型的作用及辅助性T细胞1(Th1)/辅助性T细胞2(Th2)免疫平衡的机制。方法将40只BALB/c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对照组、模型组、地氯雷他定组、敷和汤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用2,4-二硝基氟苯(DNFB)刺激。在DNFB刺激后的第14天各组给予相应药物治疗14 d。治疗后观察各组小鼠皮损变化;记录10 min内小鼠搔抓次数;测量胸腺、脾脏指数;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皮肤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TLR4阳性蛋白;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中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和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小鼠皮肤组织中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TLR4、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β(IL-1β)、干扰素-γ(IFN-γ)的mRNA水平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皮损严重、表皮明显增生、角化过度、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小鼠搔抓次数(12.80±1.32)次/10分钟和皮损评分(4.00±0.67)分、脾脏和胸腺指数分别为42.53±2.04和35.76±2.01,免疫组化检测TLR4阳性蛋白为97.20±12.19;血清IgE、IL-4、IL-6和TNF-α水平分别为(302.39±46.60)μg/L、(239.54±29.23)ng/L、(249.94±33.62)ng/L、(310.01±50.09)ng/L,皮损NF-κB P65、TLR4、IL-2、IL-10、IFN-γ、IL-1β的mRNA表达分别为(6.70±0.38、7.45±0.30、4.03±0.57、3.35±0.35、5.31±0.12、41.21±1.17)显著升高(均P<0.05);敷和汤组给药14 d后小鼠搔抓次数(4.30±0.67)次/10分钟和皮损评分(1.40±0.52)分、脾脏和胸腺指数分别为29.11±1.61和22.02±1.15,免疫组化检测TLR4阳性蛋白为70.85±7.76;血清IgE、IL-4、IL-6和TNF-α水平分别含量为(183.89±11.74)μg/L、(112.67±9.233)ng/L、(121.88±10.84)ng/L、(153.24±12.78)ng/L,皮损NF-κB P65、TLR4、IL-2、IL-10、IFN-γ、IL-1β的mRNA表达分别为(2.87±0.15、2.23±0.31、2.57±0.46、2.39±0.19、2.35±0.21、23.27±2.44)低于模型组(均P<0.05);地氯雷他定组给药14 d后小鼠搔抓次数(5.30±0.67)次/10分钟和皮损评分(1.80±0.63)分、脾脏和胸腺指数分别为27.23±1.19和20.10±1.20,免疫组化检测TLR4阳性蛋白为77.28±5.77;血清IgE、IL-4、IL-6和TNF-α水平含量分别为(175.97±13.12)μg/L、(116.07±9.48)ng/L、(112.11±8.89)ng/L、(143.90±10.83)ng/L,皮损NF-κB P65、TLR4、IL-2、IL-10、IFN-γ、IL-1β的mRNA表达分别为(2.53±0.08、3.46±0.28、2.03±0.11、1.52±0.22、2.15±0.19、23.52±1.24)低于敷和汤组(均P<0.05)。结论敷和汤通过NF-κB通路的激活抑制相关炎症因子反应以及调节Th1/Th2发挥免疫稳定的作用,促进皮损修复,从而达到治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 敷和汤 2 4-二硝基氟苯 TOLL受体4 炎症因子
下载PDF
特应性皮炎的细胞、皮肤模型构建方法研究进展
8
作者 邵钲超 魏明镜 +2 位作者 万昊悦 王奕恒 陈文琦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111-115,共5页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表皮屏障破坏和辅助性T细胞2免疫反应失调被认为在该疾病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体外疾病模型已成为研究AD越来越流行的方法,最简单的模型是单细胞培养模型,可揭示不同细胞类型在AD病理过程...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表皮屏障破坏和辅助性T细胞2免疫反应失调被认为在该疾病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体外疾病模型已成为研究AD越来越流行的方法,最简单的模型是单细胞培养模型,可揭示不同细胞类型在AD病理过程中的参与程度、调节网络和信号通路,有助于理解AD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过程。二维共培养模型将不同类型的细胞在二维培养基质上共同培养以模拟表皮细胞与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三维模型则提供了更为复杂与真实的生理环境,在三维空间中模仿人类皮肤特征,再现细胞因子与药物在真实皮肤组织中的输送和分布。随着对神经—免疫—皮肤相互作用在AD炎症反应中作用的认识不断加深,一种芯片上皮肤系统装置正在开发中。目前还没有一种体外疾病模型能够完全模拟AD的整体特征。在进行AD相关研究时需要考虑多种可用模型优缺点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 皮肤模型 细胞模型 芯片上皮肤 人体皮肤等效物
下载PDF
特应性皮炎脾虚湿蕴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9
作者 钟婷靖 刘秦 +4 位作者 黎雄 刘俊峰 莫秀梅 陈达灿 晏烽根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62-869,共8页
目的通过比较2,4-二硝基氯苯(2,4-Dinitrochlorobenzene,DNCB)诱导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小鼠疾病模型、“外湿+饮食失节+番泻叶灌胃”复合因素诱导脾虚湿蕴证小鼠模型,以及两者病证结合模型,建立特应性皮炎脾虚湿蕴病证结... 目的通过比较2,4-二硝基氯苯(2,4-Dinitrochlorobenzene,DNCB)诱导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小鼠疾病模型、“外湿+饮食失节+番泻叶灌胃”复合因素诱导脾虚湿蕴证小鼠模型,以及两者病证结合模型,建立特应性皮炎脾虚湿蕴病证结合小鼠研究模型,探索该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外湿+饮食失节+番泻叶灌胃”复合因素造模方法,探索构建小鼠(Balb/c)脾虚湿蕴证,进一步应用DNCB诱导Balb/c小鼠出现特应性皮炎样病变,建立脾虚湿蕴证特应性皮炎病证结合模型。观察各组小鼠一般情况及体质量,进行脾虚、湿证症状评分;通过比较各组皮损程度、EASI评分、经皮水分散失(TEWL)值、脾脏系数和胸腺系数评价小鼠特应性皮炎严重程度;测定小鼠肌酐、葡萄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胃泌素、淀粉酶水平。结果(1)在脾虚湿蕴证造模期间,与正常组比较,脾虚湿蕴证组、脾虚湿蕴型特应性皮炎组小鼠出现肥胖、精神萎靡、毛发污秽油腻、腹泻、肛周清洁度差等情况。在结合施加特应性皮炎模型后,与正常组比较,特应性皮炎组(P<0.001)、脾虚湿蕴证组(P<0.05)、脾虚湿蕴型特应性皮炎组(P<0.001)的体质量都有所降低。(2)与特应性皮炎组比较,脾虚湿蕴型特应性皮炎组的皮损程度更严重,EASI评分(P<0.05)、TEWL值(P>0.05)更高。(3)与正常组比较,特应性皮炎组的脾脏系数升高(P<0.001)、胸腺系数降低(P<0.001);与特应性皮炎组比较,脾虚湿蕴型特应性皮炎组脾脏系数(P>0.05)、胸腺系数都降低(P<0.05)。(4)血清生化指标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脾虚湿蕴证组小鼠肌酐(P<0.01)、葡萄糖(P<0.001)、总胆固醇(P>0.05)、甘油三酯(P>0.05)、胃泌素(P<0.001)水平升高,淀粉酶水平降低(P<0.01);与特应性皮炎组比较,脾虚湿蕴型特应性皮炎组小鼠肌酐(P>0.05)、葡萄糖(P<0.05)、总胆固醇(P>0.05)、甘油三酯(P>0.05)、胃泌素(P<0.001)水平升高,淀粉酶水平降低(P>0.05)。结论“外湿+饮食失节+番泻叶灌胃”复合因素结合DNCB诱导特应性皮炎脾虚湿蕴病证结合小鼠模型既可表现出明显的脾虚湿蕴证中医指征,也可表现出特应性皮炎病样特征,可作为可靠的特应性皮炎脾虚湿蕴证中医病证结合动物模型,为后续脾虚湿蕴型特应性皮炎病理机制探讨、中药复方药效评价、药理机制探讨等方面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 脾虚湿蕴证 病症结合 动物模型 高脂饲料 小鼠
下载PDF
青刺果油对特应性皮炎样小鼠模型表皮通透屏障及抗菌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7
10
作者 尤艺璇 涂颖 +3 位作者 刘海洋 郭振宇 马骁 何黎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32-637,共6页
目的探讨青刺果油在修复表皮通透屏障功能的同时对表皮抗菌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A)组8只、正常+2%青刺果油(B)组6只、模型(C)组8只、模型+2%青刺果油(D)组6只、模型+基质(E)组6只、模型+2%橄榄油(F)组6只。... 目的探讨青刺果油在修复表皮通透屏障功能的同时对表皮抗菌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A)组8只、正常+2%青刺果油(B)组6只、模型(C)组8只、模型+2%青刺果油(D)组6只、模型+基质(E)组6只、模型+2%橄榄油(F)组6只。利用1-氯-2,4-二硝基苯(DNCB)和4-乙氧基亚甲基-2-苯基-2-唑啉-5-酮(OX)于C、D、E、F组小鼠背部构建特应性皮炎样模型,然后在B、D组小鼠背部涂抹2%青刺果油,在E组小鼠背部涂抹基质(辛酸/癸酸甘油三酯),在F组小鼠背部涂抹2%橄榄油。分别于干预前、干预3、7、15天用无创性皮肤生理功能测试仪测定小鼠背部受试区经表皮水分流失(TEWL)及皮肤水分,15天后取小鼠背部受试区皮损,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cathelicidin和β-防御素(MBD1、2、3、4)的表达。结果无创性皮肤生理功能测试结果显示,用2%青刺果油干预后,D组TEWL值均明显下降,皮肤水分均明显上升;与C组相比,D组TEWL值干预3、15天后明显下降;与E组相比,D组TEWL值干预3、7、15天后均明显下降;D组皮肤水分干预7、15天后明显上升;与F组相比,D组TEWL值干预7、15天后明显下降,D组皮肤水分干预7、15天后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用2%青刺果油干预后,D组cathelicidin和MBD3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A、B、C、E、F组,D组MBD1、2、4蛋白的表达高于C、E、F组。结论青刺果油在修复表皮通透屏障功能的同时可通过增加cathelicidin和β-防御素的表达来增加表皮抗菌肽的表达,从而可用于AD的辅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刺果油 皮炎 特应性皮炎样小鼠模型 表皮通透屏障 抗菌肽 Cathelieidin Β-防御素
下载PDF
经皮诱导特应性皮炎小鼠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冯树晶 宋志强 《皮肤科学通报》 2023年第1期76-80,共5页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的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比较复杂,涉及遗传和环境因素、皮肤屏障功能障碍、皮肤微生物菌群失调及异常的免疫反应等。为了更便捷、更深入地研究其发病机制,人们一直努力构建AD的小鼠模...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的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比较复杂,涉及遗传和环境因素、皮肤屏障功能障碍、皮肤微生物菌群失调及异常的免疫反应等。为了更便捷、更深入地研究其发病机制,人们一直努力构建AD的小鼠模型,由于AD发病机制的复杂性和临床表现的多样性,涌现出种类繁多的AD小鼠模型,我们对常见外源物质经皮诱导的AD小鼠模型进行了整理归纳,阐述其相关机制和临床表现,并对其优缺点进行初步的分析,为研究者选择合适的AD小鼠模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 小鼠模型 尘螨 氟苯 卵清蛋白
下载PDF
青鹏软膏对皮肤干燥志愿者及特应性皮炎样小鼠模型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云珠 路雪艳 +1 位作者 姜薇 李邻峰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 探讨青鹏软膏对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 招募12名小腿伸侧皮肤干燥的女性志愿者,青鹏软膏涂于右小腿伸侧(青鹏侧)、青鹏软膏基质涂于左小腿伸侧(基质侧),用药7 d。分别于用药前、用药3 d及用药7 d测定皮肤屏... 目的 探讨青鹏软膏对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 招募12名小腿伸侧皮肤干燥的女性志愿者,青鹏软膏涂于右小腿伸侧(青鹏侧)、青鹏软膏基质涂于左小腿伸侧(基质侧),用药7 d。分别于用药前、用药3 d及用药7 d测定皮肤屏障功能相关指标,如,经表皮失水量(TEWL)及角质层含水量。2,4-二硝基氟苯诱导小鼠背部产生特应性皮炎样改变,分别外用青鹏软膏基质(基质组),50%、75%、100%青鹏软膏治疗(50%、75%、100%青鹏组),每天2次,用药2周后,进行组织病理检查,背部皮褶厚度、TEWL的测定,免疫组化测定表皮丝聚蛋白,外皮蛋白及激肽释放酶7含量。 结果 志愿者外用青鹏软膏及其基质,3 d、7 d后均较治疗前TEWL显著下降(青鹏侧t = 2.651、3.615;基质侧t = 2.996、3.586,均P 〈 0.05),含水量显著上升(青鹏侧t = 9.029、13.842;基质侧t = 5.830、11.299,均P 〈 0.001)。青鹏侧及基质侧TEWL、含水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从外观、皮褶厚度及组织病理看,基质组小鼠与模型组相比,皮炎程度差异不大,各青鹏组小鼠皮炎均有不同程度缓解。基质组、青鹏组TEWL均较模型组下降(P 〈 0.05),而基质组与青鹏组TEW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基质组、青鹏组KLK7表达均较模型组下降(P 〈 0.05),但各治疗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青鹏软膏基质有改善皮肤屏障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 模型 动物 小鼠 皮肤 志愿者 青鹏软膏 皮肤屏障
原文传递
血清LECT2、TL1A水平对特应性皮炎患儿病情的诊断价值
13
作者 赵瑞雪 刘岩 +2 位作者 凌琬茗 刘晓霞 陈银肖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8期2240-2243,2249,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白细胞衍生趋化因子2(LECT2)、肿瘤坏死因子样配体1A(TL1A)水平检测对特应性皮炎(AD)患儿病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在该院就诊的83例AD患儿作为AD组,另选同期在该院体检的83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 目的探究血清白细胞衍生趋化因子2(LECT2)、肿瘤坏死因子样配体1A(TL1A)水平检测对特应性皮炎(AD)患儿病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在该院就诊的83例AD患儿作为AD组,另选同期在该院体检的83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LECT2、TL1A表达水平,Spearman法分析血清LECT2、TL1A与AD积分指数(SCORAD)评分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D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LECT2、TL1A水平对AD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诊断效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D组血清LECT2、TL1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低度组相比,中度组、重度组血清LECT2、TL1A、SCORAD评分、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EOS)、总免疫球蛋白E(IgE)均依次显著升高(P<0.05)。根据Spearman相关性分析,AD组患儿血清LECT2、TL1A水平均与SCORAD评分呈正相关(r=0.776、0.693,均P<0.05)。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可以发现,血清LECT2、TL1A、EOS、总IgE是影响AD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LECT2、TL1A二者联合诊断AD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曲线下面积(AUC)优于血清LECT2、TL1A各自单独诊断(Z=2.249、1.989,P=0.025、0.047)。结论AD患儿血清LECT2、TL1A表达水平升高,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二者联合可以更好地评估AD患儿病情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 白细胞衍生趋化因子2 肿瘤坏死因子配体1A 病情诊断
下载PDF
空气污染物对兰州市儿童特应性皮炎门诊人次的影响
14
作者 李璨 王菲 +1 位作者 何苑 石春蕊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1-369,共9页
目的分析兰州市空气污染物与儿童特应性皮炎门诊人次的关系,为患儿的生活指导和相关部门的疾病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广义相加模型在控制长期趋势、假期效应、星期几效应和气象因素等混杂因素的基础上,分析兰州市空气污染物对儿童... 目的分析兰州市空气污染物与儿童特应性皮炎门诊人次的关系,为患儿的生活指导和相关部门的疾病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广义相加模型在控制长期趋势、假期效应、星期几效应和气象因素等混杂因素的基础上,分析兰州市空气污染物对儿童特应性皮炎门诊人次的影响和滞后效应。结果NO_(2)、PM_(2.5)、PM_(10)、SO_(2)对儿童特应性皮炎门诊人次的影响在滞后当天(Lag0)最显著,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O也在Lag0影响最显著,其浓度每升高10μg/m^(3),儿童特应性皮炎门诊人次增加的超额危险度(ER)值为0.05%(95%CI=0~0.10%,P=0.049);O 3在累积滞后第7天(Lag07)影响最显著,其浓度每升高10μg/m^(3),儿童特应性皮炎门诊人次增加的ER值为7.40%(95%CI=5.31%~9.53%,P<0.001)。年龄分层显示,0~3岁特应性皮炎患儿对CO最敏感,其浓度每升高10μg/m^(3),门诊人次增加的ER值为0.09%(95%CI=0.04%~0.15%,P<0.001);7~14岁特应性皮炎患儿对O 3最敏感,其浓度每升高10μg/m^(3),门诊人次增加的ER值为8.26%(95%CI=4.99%~11.64%,P<0.001)。季节分层显示,CO在夏季和秋季对儿童特应性皮炎门诊人次的影响较强,ER值分别为0.45%和0.16%(P均<0.001);而O 3在冬季对门诊人次影响明显,ER值为20.48%(P<0.001)。结论兰州市空气污染物CO、O 3日平均浓度的升高与儿童特应性皮炎的门诊人次呈正相关,具有显著的季节效应和年龄分层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 空气污染物 广义相加模型
下载PDF
2,4-二硝基氯苯诱导BN大鼠慢性特应性皮炎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15
作者 陈文培 杨威 +1 位作者 戴锦龙 郭健敏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8-54,共7页
目的建立2,4-二硝基氯苯诱发的Brown Norway(BN)大鼠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模型,并评估验证其在药效试验中的应用。方法BN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他克莫司组。分别于1、3、7、9、12、14、16、19、21、23和25 d对模型... 目的建立2,4-二硝基氯苯诱发的Brown Norway(BN)大鼠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模型,并评估验证其在药效试验中的应用。方法BN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他克莫司组。分别于1、3、7、9、12、14、16、19、21、23和25 d对模型组和他克莫司组BN大鼠双耳涂布0.5%2,4-二硝基氯苯(DNCB)溶液,每耳40μL。对照组在相同时间给予等容积的基质溶液。他克莫司组在造模期间给予他克莫司软膏涂抹右耳,连续25 d。试验期间对耳部皮肤进行炎症评分和耳厚度测定;造模26 d后取耳片进行称重;部分耳片组织行苏木素-伊红染色和甲基胺蓝染色,剩余耳片匀浆测定IgE含量。结果模型组自造模9 d起耳厚度明显增加,12 d出现明显的耳组织炎症症状,16~25 d处于高峰阶段;造模26 d,模型组耳重量明显增加,IgE含量明显升高,耳组织呈表皮增厚、表皮内和真皮层炎细胞浸润、肥大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他克莫司软膏明显改善上述指标。结论DNCB诱导BN大鼠发展出稳定的AD样症状,适用于药物药效作用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 BN大 2 4二硝基氯苯 IGE 肥大细胞
下载PDF
度普利尤治疗特应性皮炎出现银屑病样皮损并文献复习
16
作者 郭哲 郑松 邱里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3年第6期539-543,共5页
特应性皮炎和银屑病是和免疫相关的2种常见皮肤病。本文报告1例特应性皮炎患者使用度普利尤单抗治疗,8周后出现银屑病样皮疹,病理支持特应性皮炎诊断后,继续原治疗,目前皮损消退。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复习国内外文献的相关报道,发... 特应性皮炎和银屑病是和免疫相关的2种常见皮肤病。本文报告1例特应性皮炎患者使用度普利尤单抗治疗,8周后出现银屑病样皮疹,病理支持特应性皮炎诊断后,继续原治疗,目前皮损消退。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复习国内外文献的相关报道,发现关于银屑病样皮损的产生原因、发病机制和处理方法均有所差别,特别是发病机制和处理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度普利尤单抗 皮炎 银屑病 银屑病皮损
下载PDF
2,4-二硝基氯苯诱导的特应性皮炎样小鼠模型的皮肤菌群特征研究
17
作者 门月华 韩慧璞 +8 位作者 艾克德·阿力甫 姚义凡 黄婷婷 康佳蕊 王铁山 张明波 鞠延娇 初明 王月丹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05-611,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2,4-二硝基氯苯(DNCB)诱导的特应性皮炎(AD)样小鼠模型特点及皮肤菌群改变。方法将30只雄性、无特定病原级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3组:阴性对照组小鼠背部涂抹200μl丙酮和橄榄油(体积比为3∶1)每周2次,连续6周...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2,4-二硝基氯苯(DNCB)诱导的特应性皮炎(AD)样小鼠模型特点及皮肤菌群改变。方法将30只雄性、无特定病原级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3组:阴性对照组小鼠背部涂抹200μl丙酮和橄榄油(体积比为3∶1)每周2次,连续6周;高、低浓度DNCB组小鼠于第1周的第1、3天均涂抹1%DNCB 200μl,第2周起分别涂抹0.5%、0.1%DNCB 200μl,每周2次,连续5周。末次给药24 h后评估皮损严重程度,测量经表皮水分丢失和角质层含水量。实验结束后处死小鼠,切取背部皮肤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每组取3只小鼠背部全层皮肤组织样本,通过Illumina Miseq PE300型高通量测序仪检测小鼠背部皮肤菌群16S rRNA基因V3-V4可变区,并分析皮肤菌群的组成结构及不同菌属相对丰度变化。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组间各指标的差异,Games-Howell法进行两两多重比较。结果高、低浓度DNCB组小鼠皮损严重程度评分分别为(9.83±2.45)分、(2.71±0.56)分,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0.51±0.12)分],t值分别为-7.19、-2.85,均P<0.05。高、低浓度DNCB组经表皮水分丢失值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t值分别为-7.72,-2.68,均P<0.05),而角质层含水量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t值分别为6.77、5.99,均P<0.05);高浓度DNCB组经表皮水分丢失值显著高于低浓度DNCB组(t=2.76,P<0.05),而高、低浓度DNCB组间角质层含水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棒状杆菌属相对丰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9.85,P<0.001),高浓度DNCB组棒状杆菌属丰度显著升高。3组小鼠皮肤样本observed species和Chao1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高浓度DNCB组Shannon指数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和低浓度DNCB组(t值分别为6.96、-6.37,均P<0.05)。结论DNCB可诱导小鼠皮肤形成AD样皮炎,其皮损严重程度、屏障功能受损程度与DNCB浓度相关;高浓度DNCB组小鼠皮肤菌群物种多样性明显下降,高浓度DNCB造模对研究AD的微生物学变化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 疾病模型 动物 二硝基氯苯 棒杆菌属 皮肤菌群 皮肤屏障
原文传递
低剂量红光对DNFB诱导的特应性皮炎样小鼠模型的影响
18
作者 王倩 王浩霖 +1 位作者 张丽霞 刘伟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94-1001,共8页
目的初步探讨(635±3)nm的低剂量红光对DNFB诱导的特应性皮炎样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15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红光组,每组5只,使用2,4-二硝基氟苯(DNFB)经皮致敏建立特应性皮炎样小鼠模型。予以... 目的初步探讨(635±3)nm的低剂量红光对DNFB诱导的特应性皮炎样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15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红光组,每组5只,使用2,4-二硝基氟苯(DNFB)经皮致敏建立特应性皮炎样小鼠模型。予以6 J/cm~2的低剂量红光干预,计算皮炎严重程度评分、搔抓频率;HE染色观察皮损组织病理学变化并计算表皮厚度,甲苯胺蓝染色计数肥大细胞;测量脾脏重量;ELISA法检测血清及脾脏组织匀浆上清液中IgE和细胞因子IL-4、IFN-γ、IL-17的水平。结果造模完成后,模型组皮炎严重程度评分及搔抓频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红光组皮炎严重程度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搔抓频率也较模型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表皮厚度及肥大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红光组能显著改善表皮的增厚及减少肥大细胞数量(P<0.05);红光组的脾脏重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血清及脾脏组织上清液中IgE、IL-4、IL-17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IFN-γ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红光组血清中IL-4水平及脾脏组织上清液中IL-17水平均得到恢复,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血清及脾脏上清液中IgE、IFN-γ水平经红光干预后在模型组及红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剂量红光干预可减轻特应性皮炎样动物模型的皮损症状,并可能有助于改善特应性皮炎的组织学特征及部分异常细胞因子水平,可作为一种对特应性皮炎潜在有效的光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水平光治疗 光生物调节 红光 皮炎 小鼠模型
下载PDF
痒不停,当心特应性皮炎
19
作者 黄雪凌 《漫科学(新健康)》 2024年第8期159-159,共1页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常伴有皮肤干燥、湿疹样皮损和剧烈的瘙痒,不仅影响皮肤的外观,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那难以忍受的瘙痒更是让人苦不堪言。那么,这种“痒”究竟是从何而来呢?
关键词 皮炎 炎症皮肤病 皮肤干燥 复发 瘙痒 湿疹皮损
下载PDF
牛乳儿童霜对特应性皮炎动物模型损伤缓解效果的评价
20
作者 羡志明 董强 +2 位作者 陈萍 郑超 吴伯岳 《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8期193-196,共4页
目的 观察某品牌儿童霜中鲜牛乳成分对特应性皮炎动物模型皮肤损伤的缓解效果。方法 项目于2019年3—6月,采用2,4-二硝基氯苯涂抹致敏的方法对SD大鼠进行特应性皮炎模型建立。对59只实验动物进行随机分组,分别建立使用含鲜牛乳的实验样... 目的 观察某品牌儿童霜中鲜牛乳成分对特应性皮炎动物模型皮肤损伤的缓解效果。方法 项目于2019年3—6月,采用2,4-二硝基氯苯涂抹致敏的方法对SD大鼠进行特应性皮炎模型建立。对59只实验动物进行随机分组,分别建立使用含鲜牛乳的实验样品组并与使用不含牛乳的基质样品组、凡士林及健康大鼠进行对照。采用Berth-Jones在六区域六体征评分法(six area six sign atopic dermatitis,SASSAD)中推荐的界定方法对患部红肿、苔藓化及表皮脱落情况进行打分;通过检测各组动物血清中白三烯B4(leukotriene B4,LTB4)、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cysteinyl leukotriene receptor,CysLTR)水平,评价实验样品组缓解特应性皮炎引发的急、慢性炎症效果;通过模型部位皮肤组织染色观察不同实验组预后表皮增厚修复情况。结果 根据SASSAD打分,实验样品组对特应性皮炎干预后打分优于基质样品组和凡士林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检测结果显示含鲜牛乳成分的实验样品对皮肤炎症产生抑制效果;组织染色观察结果显示实验样品组预后表皮增厚程度减轻且淋巴细胞浸润减少,进一步提示鲜牛乳成分对炎症的缓解作用。结论 使用含鲜牛乳成分儿童霜对预防及缓解儿童特应性皮炎具有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 鲜牛乳成分 动物模型 红肿 表皮脱落 苔藓化 组织染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