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特异相互作用分析及其应用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陈执中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828-830,共3页
生物特异相互作用分析是 2 0世纪 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应用生物传感芯片上配位体与生物分子的特异相互作用以表面等离子共振为检测系统的新的分析方法。本文综述生物特异相互作用与检测系统的原理、分析仪器及其在基因组学和基因工程... 生物特异相互作用分析是 2 0世纪 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应用生物传感芯片上配位体与生物分子的特异相互作用以表面等离子共振为检测系统的新的分析方法。本文综述生物特异相互作用与检测系统的原理、分析仪器及其在基因组学和基因工程药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特异相互作用分析 表面等离子共振 基因工程药物
下载PDF
微量中性红对变形虫、车轮虫的特异性致死作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项贤媛 吴少芳 汪安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5014-5016,5030,共4页
[目的]为水生动物的人工养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中性红溶液分别处理变形虫和车轮虫,观察其死亡过程中细胞器的生理活动。分析中性红溶液对草履虫、绿眼虫、轮虫等常见水生动物生长的影响,对微量中性红对变形虫和车轮虫的特... [目的]为水生动物的人工养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中性红溶液分别处理变形虫和车轮虫,观察其死亡过程中细胞器的生理活动。分析中性红溶液对草履虫、绿眼虫、轮虫等常见水生动物生长的影响,对微量中性红对变形虫和车轮虫的特异性致死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0.5 mg/L中性红溶液破坏了车轮虫伸缩泡的生理机能,对车轮虫有特异性致死作用,但对非寄生性原生动物和轮虫等的生长和繁殖均无影响。一定浓度的中性红溶液能导致变形虫的消化、排异等生理机能的紊乱,是致死变形虫的主要因素。[结论]中性红具有靶向性、安全、易氧化分解等优点,是治疗变形虫和车轮虫病的理想药物,适宜浓度为0.5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红 变形虫 车轮虫 特异致死作用
下载PDF
水稻组织特异性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构建方法
3
作者 邢林林 郭茂祖 +1 位作者 刘晓燕 李傲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9,共9页
组织特异的基因表达和蛋白质相互作用是研究基因调控、蛋白质功能、细胞过程的重要部分.相较于其他模式生物在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方面的进展,高等模式植物水稻中组织特异性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十分缺乏.因此,提出了一种用于水稻组织特... 组织特异的基因表达和蛋白质相互作用是研究基因调控、蛋白质功能、细胞过程的重要部分.相较于其他模式生物在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方面的进展,高等模式植物水稻中组织特异性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十分缺乏.因此,提出了一种用于水稻组织特异性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构建的计算方法.该方法主要包含三部分:第一,在统一标准下融合多数据识别组织特异的基因;第二,提出了新的同源映射方法,并集成6种模式生物相互作用数据构建和评估目标物种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第三,构建不同组织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子网,并筛选高可靠的蛋白质相互作用.为了验证方法的有效性,构建并分析了水稻首个组织特异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TSN4R:Predicted Tissue-Specific Network for Rice). PTSN4R包含了水稻23个组织的组织特异基因及对应的组织特异蛋白质相互作用子网,为分析组织特异的基因表达和蛋白质相互作用提供了便利条件. PTSN4R有助于理解水稻的生长调控机制,为水稻增产提供线索.同时,提出的方法能够方便的应用到其他物种,促进组织特异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特异基因 同源映射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 组织特异的蛋白质相互作用
下载PDF
抗菌肽HP(2-20)与POPE脂膜相互作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2
4
作者 吴建华 刘黎 +1 位作者 方颖 黄庆生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11-218,共8页
作为传统抗生素有力的候选者,抗菌肽是先天免疫体系中的重要组成成分.抗菌肽从起初的接触至随后稳定地吸附到细菌CC的质膜之上,是抗菌肽发挥其抗菌功能的关键初始事件.为揭示这一尚未明了的过程,文中使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通过构建抗... 作为传统抗生素有力的候选者,抗菌肽是先天免疫体系中的重要组成成分.抗菌肽从起初的接触至随后稳定地吸附到细菌CC的质膜之上,是抗菌肽发挥其抗菌功能的关键初始事件.为揭示这一尚未明了的过程,文中使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通过构建抗菌肽HP(2-20)与POPE脂双层的体系,模拟了HP(2-20)与POPE脂膜间的非特异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抗菌肽的N端最先与脂膜接触,随后抗菌肽将维持一种倾斜的姿态,经历一个旋动插入脂膜的过程;同时,抗菌肽将束缚膜上与其邻近的磷脂分子的运动,导致膜的不均匀性,增强脂膜磷脂分子的无序波动,为其它自由的抗菌肽分子更深的插入提供了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脂双层 分子动力学模拟 细胞膜 特异相互作用
下载PDF
Optimality of Group Testing with Differential Misclassification
5
作者 LI Yiming ZHANG Hong LIU Aiyi 《应用概率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44-662,共19页
Group testing is a method that can be used to estimate the prevalence of rare infectious diseases,which can effectively save time and reduce costs compared to the method of random sampling.However,previous literature ... Group testing is a method that can be used to estimate the prevalence of rare infectious diseases,which can effectively save time and reduce costs compared to the method of random sampling.However,previous literature only demonstrated the optimality of group testing strategy while estimating prevalence under some strong assumptions.This article weakens the assumption of misclassification rate in the previous literature,considers the misclassification rate of the infected samples as a differentiable function of the pool size,and explores some optimal properties of group testing for estimating prevalence in the presence of differential misclassification conforming to this assumption.This article theoretically demonstrates that the group testing strategy performs better than the sample by sample procedure in estimating disease prevalence when the total number of sample pools is given or the size of the test population is determined.Numerical simulation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group tests in estimating prevalence in the presence of dilution eff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oup testing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dilution effect differential misclassification PREVALENCE
下载PDF
激发得气感放大元气特异生物效应的研究
6
作者 杨宝堂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58-63,共6页
得气感是一种感觉体验,是以感觉显示受激元气的转化方式、运行通路及其产生的特异生物效应,也是得到气即能量流入的心理与躯体行为反应的模式。气功外气使受试者得气感,表明外气激活放大了元气的特异生物效应。同时依据得气感有混元气... 得气感是一种感觉体验,是以感觉显示受激元气的转化方式、运行通路及其产生的特异生物效应,也是得到气即能量流入的心理与躯体行为反应的模式。气功外气使受试者得气感,表明外气激活放大了元气的特异生物效应。同时依据得气感有混元气感和循经感传两种类型,提示存在元气受激转化的两种转换方式,即通经式转换与通三焦式转换。前者为特异式转化,经肾转化为经气,走经脉,后者是泛化式转化,经丹田转化为混元气,走三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感 生物效应 混元 转换方式 感觉体验 气至 经络实质 循经感传 自然呼吸 特异作用
下载PDF
粘膜康乳剂的药效试验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小铭 倪立 +1 位作者 孙维林 谈恒山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4-76,共3页
目的 :研究粘膜康乳剂治疗放疗后口腔糜烂、咽痛溃疡的药效。方法 :应用动物实验评价粘膜康乳剂的抗炎镇痛作用及对毛细血管通透性 ,非特异性免疫作用和邻苯三酚自氧化速率的影响。结果 :粘膜康乳剂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 ,能显著降低组... 目的 :研究粘膜康乳剂治疗放疗后口腔糜烂、咽痛溃疡的药效。方法 :应用动物实验评价粘膜康乳剂的抗炎镇痛作用及对毛细血管通透性 ,非特异性免疫作用和邻苯三酚自氧化速率的影响。结果 :粘膜康乳剂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 ,能显著降低组胺所致毛细血管通透性 ,抑制PY自氧化速率 ,保护细胞膜免遭自由基损伤 ,对单核细胞吞噬功能有明显的增强、激活作用。结论 :粘膜康乳剂对临床放疗引起的口腔糜烂 ,咽痛溃疡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膜康乳剂 抗炎 镇痛 特异免疫作用
下载PDF
益髓生血方对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红系特异反式作用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柴立民 陈惠民 吴志奎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7-200,共4页
目的探讨益髓生血方治疗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作用机制。方法观察30例患儿用益肾活血方(山萸肉、熟地黄、补骨脂、何首乌、阿胶、鳖甲、黄芪等)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网织红细胞计数(Ret)、胎儿血红蛋白(HbF)的改变;通... 目的探讨益髓生血方治疗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作用机制。方法观察30例患儿用益肾活血方(山萸肉、熟地黄、补骨脂、何首乌、阿胶、鳖甲、黄芪等)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网织红细胞计数(Ret)、胎儿血红蛋白(HbF)的改变;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该药对10例患者骨髓有核细胞中转录因子GATA模序结合蛋白(GATA-1和GATA-2)、红细胞Krüppel样因子(EKLF)、与EKLF结构相近的红系特异转录因子(FKLF)和红细胞核因子(NF-E2)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治疗后患者各项血液学参数均有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骨髓有核细胞GATA-1、GATA-2和NF-E2基因表达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治疗前后EKLF、FKLF基因表达没有明显差异。结论益髓生血方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通过调节红系特异反式作用因子基因的表达、调控珠蛋白基因簇的表达、促进有效红细胞生成而达到治疗该病的作用,这也是益髓生血方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益髓生血方 红系特异反式作用因子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帝王之行与“文学自觉”之例析
9
作者 王庆锋 《绥化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59-61,共3页
对汉魏六朝时期文学存在一个"自觉"的过程,学界持较为肯定的态度,但帝王(侯)在"文学自觉"进程中的推动作用并没有得到广泛注意。其实他们或实行积极的文学政策,或组织文人们一同进行身体力行的创作,或提出最前沿的... 对汉魏六朝时期文学存在一个"自觉"的过程,学界持较为肯定的态度,但帝王(侯)在"文学自觉"进程中的推动作用并没有得到广泛注意。其实他们或实行积极的文学政策,或组织文人们一同进行身体力行的创作,或提出最前沿的理论批评,都有效地推动了文学走向"自觉的时代"。相较于对"文学自觉"这一提法的质疑,溯源这一说法的本意,并正视帝王在其中所起的特异作用显得更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帝王 文学自觉 文人创作集团 特异作用
下载PDF
BIA/MS联用技术及其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继鸣 姜宁 陈执中 《化学传感器》 CAS 2004年第1期5-10,共6页
综述近几年发展起来应用表面等离子共振(SPR)检测的生物特异相互作用分析(BIA)与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法(MALDI-TOF-MS)联用技术的分析方法及其在生物技术药物和蛋白质组学分析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关键词 生物特异相互作用分析 BIA/MS MALDI-TOF-MS 蛋白质组学 生物技术药物
下载PDF
登革2型病毒PrM基因对不同型登革病毒复制的特异抑制作用
11
作者 秦鄂德 于曼 +5 位作者 赵月峨 陈水平 胡志君 范宝昌 段鸿元 杨佩英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 :将我国登革 2型病毒PrM(D2 _PrM)基因导入甲病毒载体系统 ,探讨含正、反义PrM基因的重组病毒对不同血清型登革病毒复制的特异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体外转录和电穿孔的方法 ,首先分别将构建的含正、反义PrM基因的重组质粒DNA和辅... 目的 :将我国登革 2型病毒PrM(D2 _PrM)基因导入甲病毒载体系统 ,探讨含正、反义PrM基因的重组病毒对不同血清型登革病毒复制的特异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体外转录和电穿孔的方法 ,首先分别将构建的含正、反义PrM基因的重组质粒DNA和辅助载体DNA转录成RNA ,然后将这两种RNA共转染BHK细胞 ,进而包装成重组病毒颗粒。再将经激活的重组病毒感染宿主细胞 ,分别用不同型登革病毒攻击 ,然后通过免疫荧光法 ,观察对不同型登革病毒复制的抑制作用。结果 :含登革 2型正、反义PrM基因的重组甲病毒 ,不仅可完全抑制该型病毒在宿主细胞中的复制 ,而且对其他 3个型病毒的复制也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含反义PrM基因的重组病毒对 4个型登革病毒复制的抑制作用最强。结论 :登革 2型病毒的正、反义PrM基因在宿主细胞中通过重组甲病毒 ,可介导对登革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病毒载体 抗病毒作用 登革2型病毒 PrM基因 不同型登革病毒复制 特异抑制作用
原文传递
新的生物活性测定法及其在民族药中蛋白质多肽类成分分析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执中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1年第6期312-314,共3页
新的生物活性测定法是 2 0世纪 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测定蛋白质多肽成分活性的方法 。
关键词 生物特异相互作用 民族药 成分分析 蛋白质 多肽 活性测定
下载PDF
生物农药简介
13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9-109,共1页
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或其代谢产物对害虫、病菌、杂草、线虫、鼠类等有害生物进行防治的一类农药制剂,或者是通过仿生合成具有特异作用的农药制剂。关于生物农药的范畴,国内外尚无十分准确统一的界定。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 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或其代谢产物对害虫、病菌、杂草、线虫、鼠类等有害生物进行防治的一类农药制剂,或者是通过仿生合成具有特异作用的农药制剂。关于生物农药的范畴,国内外尚无十分准确统一的界定。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生物农药一般是天然化合物或遗传基因修饰剂,主要包括生物化学农药(信息素、激素、植物调节剂、昆虫生长调节剂)和微生物农药(真菌、细菌、昆虫病毒、原生动物,或经遗传改造的微生物)2个部分,农用抗生素制剂不包括在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农药 农药制剂 特异作用 抗生素制剂 昆虫生长调节剂 生物活体 仿生合成 联合国粮农组织 昆虫病毒 植物调节剂
下载PDF
生产性噪声对作业工人健康影响的研究
14
作者 伍郁静 《华南预防医学》 1993年第3期92-94,共3页
已往的研究表明,生产性噪声对人体的影响分特异作用(对听觉系统)和非特异作用(包括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等)两种。其中以对听觉系统损害尤为突出。为了验证这一结论,于1992年6月对某纺织厂96名生产工人进行了有关的调查研究... 已往的研究表明,生产性噪声对人体的影响分特异作用(对听觉系统)和非特异作用(包括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等)两种。其中以对听觉系统损害尤为突出。为了验证这一结论,于1992年6月对某纺织厂96名生产工人进行了有关的调查研究,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噪声 工人健康 生产工人 听觉系统 接触噪声 特异作用 噪声性耳聋 听力损伤 接触组 听力测定
下载PDF
KN-93,a specific inhibitor of CaMKⅡ inhibits human hepatic stellate cell proliferation in vitro 被引量:3
15
作者 Ping An Jun-Yong Zhu +4 位作者 Yan Yang Peng Lv Yi-Hao Tian Ming-Kai Chen He-Sheng Luo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9期1445-1448,共4页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KN-93, a CaMKⅡ selective inhibitor on cell proliferation and the expression of p53 or p21 protein in human hepatic stellate cells. METHODS: Human hepatic stellate cells (LX-2) w...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KN-93, a CaMKⅡ selective inhibitor on cell proliferation and the expression of p53 or p21 protein in human hepatic stellate cells. METHODS: Human hepatic stellate cells (LX-2) were incubated with various concentrations (0-50 μmol/L) of KN-93 or its inactive derivative, KN-92. Cell proliferation was measured by CCK-8 assay, and the expression of two cell cycle regulators, p53 and p21, was determined by SDS-PAGE and Western blotting. RESULTS: KN-93 (5-50 μmol/L) decreased the proliferation of human hepatic stellate cells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from 81.76% (81.76% ± 2.58% vs 96.63% ± 2.69%, P 〈 0.05) to 27.15% (27.15% ± 2.86% vs 96.59% ± 2.44%, P 〈 0.01) after 24 h treatment. Incubation of 10 μmol/L KN-93 induced the cell growth reduction in a time-dependent manner from 78.27% at 8 h to 11.48% at 48 h. However, KN-92, an inactive derivative of KN-93, did not inhibit cell proliferation effectively. Moreover, analysis of cell cycle regulator expression revealed that KN-93 rather than KN-92 reduced the expression of p53 and p21. CONCLUSION: KN-93 has potent inhibitory effect on proliferation of LX-2 cells by modulating the expression of two special cell cycle regulators, p53 and p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N-93 Human hepatic stellate cells LX-2 Cell proliferation
下载PDF
Specific killing effect of diphtheria toxin A fragment under control of DF3 promotor on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s
16
作者 Ming Cai Wenguang Huang Wei Luo Sheng Pan Tao Yin 《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AS 2007年第2期200-203,共4页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recombinant expression vector containing human breast cancer DF3 promotor and diphtheria toxin A fragment on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s. Methods: Constructing recombinant expression v...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recombinant expression vector containing human breast cancer DF3 promotor and diphtheria toxin A fragment on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s. Methods: Constructing recombinant expression vector PGL3-DF3-DTA and transfecting it into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s of DF3 positive and negative. By means of RT-PCR to measure the expression of DTA in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s. MTT color-imetry was used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PGL3-DF3-DTA on growth of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s. By experiment on nude mice to observe the killing effect of PGL3-DF3-DTA on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s. Results: Recombinant expression vector PGL3-DF3-DTA was highly expressed in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 line of DF3 positive, and it could kill the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s not only in vitro but also in vivo. Conclusion: Recombinant expression vector PGL3-DF3-DTA could produce specific killing effect on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 line of DF3 posi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F3 diphtheria toxin A fragment gene expression gene therapy breast cancer
下载PDF
选择性地杀死癌细胞成为可能
17
《中国高校技术市场》 2001年第11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特异杀伤作用 中国 毒副作用 治疗 药物开发
下载PDF
A stage-specific protein factor binding to a CACCC motif in both human β-globin gene promoter and 5'-HS2region
18
作者 SUN TONG- YADI CHEN YULONG HU +1 位作者 CHANGHONGDAI RUOLAN QIAN.(Shanghai Institute of Cell Biology, Academia Sinica,Shanghai 200031- China) 《Cel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35-143,共9页
The DNasel hypersensitive site 2 (HS2) of human β-globin locus control region (LCR) is required fOr the high level expression of human d-globin genes. In the present study, a stage-specific protein factor (LPF-β) wa... The DNasel hypersensitive site 2 (HS2) of human β-globin locus control region (LCR) is required fOr the high level expression of human d-globin genes. In the present study, a stage-specific protein factor (LPF-β) was identified in the nuclear extract prepared from mouse fetal liver at d 18 of gestation, which could bind to the HS2 region of humanβ-globin LCRt We also found that the shift band of LPF-βfactor could be competed by humanβ-globin promoter. However, it couldn’t be competed by human E-globin promoter or by human Aβ-globin promoter. Furthermore, our data demonstrated that the binding-sequence of LPF-d factor is 5’CACACCCTA 3’,which is located at the HS2 region ofβ-LCR (from -10845 to -10853 bp) and humanβ-globin promoter (from -92 to -84 bp). We speculated that these regions containing the CACCC box in both the humallβ-globin promoter and HS2 might function as stage selector elements in the regulation of humanβd-globin switching and the LPF-βfactor might be a stage-specific protein factor involved in the regulation of humanβ-globin gene expre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globin promoter HS2 of β-globin LCR trans-acting factor
下载PDF
Step-Loading Characteristics of Gas Engine Cogeneration System Using 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 in Stand-Alone Operation
19
作者 Tetsuji Daido Yushi Miura +1 位作者 Toshifumi Ise Yuki Sato 《Journa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2014年第3期530-542,共13页
Application of a DFIG (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 which is one of adjustable speed generators, to a gas engine cogeneration system has been investigated. To operate during a blackout as an emergency power supp... Application of a DFIG (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 which is one of adjustable speed generators, to a gas engine cogeneration system has been investigated. To operate during a blackout as an emergency power supply is one of important roles for the gas engine eogeneration system. In the case of conventional constant speed of synchronous generator, the amount of the allowed step load is limited to around 30% of the rated power. On the other hand, DFIG is expected to increase the amount of step load during the stand-alone operation. In this paper, it has been demonstrated that an increase in the gas engine speed resulted in an increase in the maximum amount of step load using experimental equipment with a real gas engine. It has been concluded that the proposed system can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an emergency power supply at step-loa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p load change 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 gas engine cogeneration system stand-alone operation.
下载PDF
光动力疗法对胃肠道间质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及机制
20
作者 章忠强 齐海智 +6 位作者 邓小峰 刘志鹏 刘忠涛 文宇 熊力 苗雄鹰 姚宏亮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5期252-252,共1页
目的:(1)探索光动力疗法(Photod)rnamic Therapy,PDT)对胃肠道问质瘤GIST—T1细胞有无特异杀伤作用;(2)比较普通Photosan及负载光敏剂Photosan的空心氧化硅纳米粒子(以下简称纳米化Photosan)介导的PDT对GIST—T1细胞杀伤效... 目的:(1)探索光动力疗法(Photod)rnamic Therapy,PDT)对胃肠道问质瘤GIST—T1细胞有无特异杀伤作用;(2)比较普通Photosan及负载光敏剂Photosan的空心氧化硅纳米粒子(以下简称纳米化Photosan)介导的PDT对GIST—T1细胞杀伤效果的差异;(3)初步研究PDT对胃肠道间质瘤细胞杀伤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瘤细胞杀伤 特异杀伤作用 光动力疗法 Photosan GIST 杀伤效果 纳米粒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