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动与特异性免疫细胞
1
作者 秦莉 陆耀飞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z1期144-146,共3页
采用文献综述的研究方法,论述了特异性免疫细胞的特点及适度运动和过度训练对它的影响,从而更好地指导运动训练。
关键词 适度运动 过度运动 特异性免疫细胞
下载PDF
特异性T细胞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核病的临床应用
2
作者 王兰兰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79-81,共3页
目的:探究特异性T细胞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核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疑似发生结核病患者128例进行临床研究,患者均在医护人员辅助下完成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特异性T细胞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法、结核分枝杆菌分离培养检验,以结核... 目的:探究特异性T细胞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核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疑似发生结核病患者128例进行临床研究,患者均在医护人员辅助下完成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特异性T细胞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法、结核分枝杆菌分离培养检验,以结核分枝杆菌分离培养结果为金标准,统计前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与诊断效能。结果:结核分枝杆菌分离培养结果如下,阳性、阴性检出率分别是62.50%与37.50%。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特异性T细胞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法的阳性率、阴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性T细胞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大于结核菌素皮肤试验(P<0.05)。结论:结核病临床诊断中应用特异性T细胞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法,诊断效能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异性T细胞体外释放酶联免疫 结核分枝杆菌分离培养检验 诊断结果 诊断效能
下载PDF
结核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试验在结核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晓梅 张兴旺 +4 位作者 叶华 马华瑜 王平 李德红 魏莲花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1568-1570,共3页
目的通过对结核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TB-IGRA)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探讨TB-IGRA在结核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甘肃省人民医院2014年1~12月住院的肺结核、疑似肺结核及肺外结核患者共1 366例,采用TB-IGRA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相关... 目的通过对结核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TB-IGRA)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探讨TB-IGRA在结核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甘肃省人民医院2014年1~12月住院的肺结核、疑似肺结核及肺外结核患者共1 366例,采用TB-IGRA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相关γ-干扰素,进行敏感度和特异性指标分析,与涂片镜检、结核抗体检测及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检测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TB-IGRA在肺结核及肺外结核病中的阳性检出率高达85.40%及86.20%,同时与涂片镜检、结核抗体检测及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检测比较,其阳性率分别为82.90%、36.60%、11.00%和31.70%。TB-IGRA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另3种方法。结论 TB-IGRA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快速敏感指标,且优于传统方法,在临床结核病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异性细胞免疫反应 结核性疾病 敏感度 异性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与特异性细胞免疫 被引量:12
4
作者 陈向荣 陆京伯 石汉平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1-234,共4页
树突状细胞是目前发现的递呈功能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 ,它在抗原摄取与递呈方面的独特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同时 ,它通过提供双信号刺激、细胞辅助作用、细胞因子等直接和间接地启动特异性细胞免疫 ,在免疫应答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 树突状细胞是目前发现的递呈功能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 ,它在抗原摄取与递呈方面的独特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同时 ,它通过提供双信号刺激、细胞辅助作用、细胞因子等直接和间接地启动特异性细胞免疫 ,在免疫应答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异性细胞免疫 免疫应答
下载PDF
艾滋病猴特异性细胞免疫的胞内细胞因子检测方法优化与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吴芳新 王卫 +3 位作者 丛喆 刘克剑 熊竞 魏强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1期18-23,共6页
目的为准确检测艾滋病猴模型特异性细胞免疫,优化、确定胞内细胞因子染色(ICS)影响因素和条件。方法使用三种多克隆激活剂分别刺激SIV感染猴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确定最佳阳性刺激物和刺激时间;然后使用五种浓度SIVmac239混合肽库分... 目的为准确检测艾滋病猴模型特异性细胞免疫,优化、确定胞内细胞因子染色(ICS)影响因素和条件。方法使用三种多克隆激活剂分别刺激SIV感染猴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确定最佳阳性刺激物和刺激时间;然后使用五种浓度SIVmac239混合肽库分别刺激SIV感染猴PBMC,体外培养,不同时间点进行细胞染色和流式检测,确定肽库的最适刺激浓度和最佳刺激时间。最后,初步应用该方法检测SIV感染猴细胞免疫水平。结果 PMA+离子霉素组合可用作本实验的阳性刺激物;2μg/mL肽库,37℃5%CO2培养16 h,能更有效的刺激T细胞分泌TNF-α、IL-2、IFN-γ。结论该方法的优化对艾滋病药物的临床前评价和疫苗研发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V 异性细胞免疫 胞内细胞因子染色 优化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虚实辨证与机体特异性细胞免疫及病毒复制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6
6
作者 冯建英 邵建国 +2 位作者 陈琳 张玲燕 吴月平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8期136-139,共4页
目的:通过对虚实不同证型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HBV特异性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及T淋巴细胞亚群及病毒复制水平的检测,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虚实辨证分型与机体特异性细胞免疫及病毒复制的关系。方法:抗原特异性CTL及T淋巴细胞亚... 目的:通过对虚实不同证型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HBV特异性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及T淋巴细胞亚群及病毒复制水平的检测,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虚实辨证分型与机体特异性细胞免疫及病毒复制的关系。方法:抗原特异性CTL及T淋巴细胞亚群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BV病毒学指标由ABBOTT I2000检测;HBVDNA由ABI荧光定量PCR仪完成。结果 (:1)虚实两组患者特异性CTL细胞的阳性率存在差异(P<0.05),实证组患者特异性CTL细胞阳性率较虚证组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虚实两组CD3+、CD4+以及CD4+/CD8+值均较正常对照有所下降,其中虚证组患者CD4+、CD4+/CD8+水平下降较正常组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虚实两组之间CD4+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实证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虚实两组患者CD8+水平均高于正常组,虚证组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虚实两组患者病毒复制程度不同,实证组中高病毒载量患者所占比例较大,约为62.2%,虚证组高病毒载量患者所占比例仅为40%,较前者明显减少,虚证组患者病毒复制处于低复制水平,二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虚实两组患者的外周血特异性CTL细胞阳性率、T淋巴细胞亚群及病毒复制水平存在有统计学差异,可以为指导临床辨证分型提供一定的客观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虚实辨证 异性细胞免疫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
下载PDF
慢性HBV感染患者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与病毒载量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韩海霞 吴玉兰 +2 位作者 陈琳 吴月平 邵建国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4年第18期2571-2572,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与病毒载量的关系。方法选择5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A组)、43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B组)和40例体检健康者(C组)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人类白细胞抗原A2(HLA-A2),采用H...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与病毒载量的关系。方法选择5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A组)、43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B组)和40例体检健康者(C组)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人类白细胞抗原A2(HLA-A2),采用HLA-A2限制的HBVcore18-27抗原表位肽五聚体(Pro5MHC)法检测Pro5MHC、CD8双阳性细胞[HBV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并比较不同HBV DNA水平患者各指标检测结果。结果 A组、B组HLA-A2阳性率均明显高于C组(P〈0.05)。随着HBV DNA水平的升高,HBV特异性CTL水平逐渐减低(P〈0.05),但CD8+细胞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HBV DNA水平大于105 copies/mL的患者,Pro5MHC/CD8+水平明显低于HBV DNA水平为103-105 copies/mL的患者以及HBV DNA水平小于103 copies/mL的患者(P〈0.05)。结论 HLA-A2是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易感基因之一。HBV感染患者体内HBV特异性CTL水平随着病毒复制程度的升高而减低。Pro5MHC/CD8+可作为判断病毒复制程度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性细胞免疫 人类白细胞抗原A2 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
下载PDF
健康成人狂犬病特异性细胞免疫作用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邵荣标 王海燕 +5 位作者 王荣堂 黄连章 王志伟 王瑶 吴巨飞 殷俊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42-142,144,共2页
目的:了解健康成人在自然状态下对狂犬病毒的细胞免疫作用。方法:运用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检测自发淋巴细胞转化率和狂犬病疫苗剌激后的狂犬病毒淋巴细胞转化率,以后者减前者计算出狂犬病毒特异性淋巴细胞转化率。结果: 94名健康成人的狂... 目的:了解健康成人在自然状态下对狂犬病毒的细胞免疫作用。方法:运用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检测自发淋巴细胞转化率和狂犬病疫苗剌激后的狂犬病毒淋巴细胞转化率,以后者减前者计算出狂犬病毒特异性淋巴细胞转化率。结果: 94名健康成人的狂犬病毒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数为8.95%,自发淋巴细胞转化率的均数为8 .81%,两者无显著性差异。狂犬病毒特异性淋巴细胞转化率的平均值为0 .138%,标准差为2 6.34%;其正常值范围为≤5%。结论:自然状态下健康成人缺乏对狂犬病毒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毒 健康成人 淋巴细胞转化率 异性细胞免疫 作用研究 正常值范围 狂犬病疫苗 自然状态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缺乏
下载PDF
HIFU治疗前列腺癌对血清PMSA水平及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骆益宙 廖辉 +4 位作者 黄璜 刘曼佳 赵怡 于浩 张一芳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8年第2期172-173,共2页
目的:研究超声聚能刀(HIFU)治疗前列腺癌对血清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水平变化及特异性激活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8例确诊前列腺癌患者,ELISA法检测HIFU治疗前后血清PSMA,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目的:研究超声聚能刀(HIFU)治疗前列腺癌对血清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水平变化及特异性激活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8例确诊前列腺癌患者,ELISA法检测HIFU治疗前后血清PSMA,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增殖。结果:HIFU治疗后,血清PSMA升高,并可显著刺激特异性T淋巴细胞增殖,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HIFU治疗可有效激活机体PSMA特异性的T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超声聚能刀 T细胞异性免疫 前列腺异性膜抗原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特异性细胞免疫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冯建英 邵建国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年第1期54-57,共4页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呈世界流行趋势,是一个全球关注的健康问题,HBV作为一种非侵袭性嗜肝病毒,感染人体后并不直接损害肝脏,而是由其表达的抗原系统及其抗体所介导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和非特异性的以细胞因子为主的炎性介质导致的肝细胞...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呈世界流行趋势,是一个全球关注的健康问题,HBV作为一种非侵袭性嗜肝病毒,感染人体后并不直接损害肝脏,而是由其表达的抗原系统及其抗体所介导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和非特异性的以细胞因子为主的炎性介质导致的肝细胞损伤。特异性细胞免疫是清除机体内病毒的重要因素,针对HBV各类抗原表位的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作为主要的效应细胞,与病毒清除和细胞损伤有关,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近年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特异性细胞免疫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异性细胞免疫 细胞毒T淋巴细胞
下载PDF
氩氦刀治疗前列腺癌对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骆益宙 顾小强 +2 位作者 钱建新 武清 王杰军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07年第3期295-296,共2页
研究氩氦刀治疗前列腺癌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水平变化及特异性激活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效应。12例确诊前列腺癌患者,氩氦刀治疗前后EIA法检测PSMA,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增殖。结果表明:氩氦刀治疗... 研究氩氦刀治疗前列腺癌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水平变化及特异性激活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效应。12例确诊前列腺癌患者,氩氦刀治疗前后EIA法检测PSMA,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增殖。结果表明:氩氦刀治疗后,血清PSMA升高,并可显著刺激特异性T淋巴细胞增殖,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氩氦刀治疗可有效激活机体PSMA特异性的T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氩氦刀 T细胞异性免疫 前列腺异性膜抗原 酶联免疫分析 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下载PDF
重组MAGE-A1/EGFP质粒转染人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MAGE-A1特异性T细胞免疫
12
作者 于津浦 任秀宝 +2 位作者 刘虹 曹水 郝希山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9-52,57,共5页
目的:应用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MAGE-A1/EGFP转染的树突状细胞(DCs)在体外诱导MAGE-A1特异性T 细胞免疫。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MAGE-A1/EGFP,体外电转染该质粒入DCs,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和胞内染色法LDH法比较转染前后DCs在蛋白表达、细胞... 目的:应用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MAGE-A1/EGFP转染的树突状细胞(DCs)在体外诱导MAGE-A1特异性T 细胞免疫。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MAGE-A1/EGFP,体外电转染该质粒入DCs,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和胞内染色法LDH法比较转染前后DCs在蛋白表达、细胞成熟度和诱导MAGE-A1特异性T细胞免疫能力的差异。结果:成功构建pMAGE-A1/EGFP 真核表达质粒,电穿孔法导入DCs后观察到MAGE-A1与EPFG实现等效表达,分别为8.8%±0.9%和8.47%±0.78%。 pMAGE-A1/EGFP转染的DCs表面CD86、CD40L和CD83表达水平显著升高,提示DCs的成熟度增加;同时表达的MAGE-A1 蛋白可与小鼠来源抗MAGE-A1的单抗发生特异性结合,并在体外诱导MAGE-A1特异性CD4+T细胞克隆扩增,当再次接触 MAGE-A1抗原时大量分泌IFN-γ。结论:pMAGE-A1/EGFP转染的DCs不仅能在体外诱导MAGE-A1特异性T细胞免疫,还可通过流式细胞仪进行快速检测,为临床开展MAGE-A1为基础的免疫治疗奠定了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真核表达载体 树突状细胞 MAGE-A1 EGFP 异性T细胞免疫
下载PDF
麻疹疫苗免疫力的体外细胞免疫功能测定—特异性玫瑰花试验
13
作者 朱圣禾 顾克洲 +1 位作者 严佩珩 楼方贺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1982年第S1期30-30,共1页
本文用37℃处理麻疹病毒和活病毒作为抗原,与麻苗1973年免疫一次、1976年或1979年再次免疫及痊愈病人142份微血淋巴细胞进行特异性玫瑰花试验,以了解受试者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 37℃处理麻疹病毒抗原能增进活性玫瑰花的形成,再免组... 本文用37℃处理麻疹病毒和活病毒作为抗原,与麻苗1973年免疫一次、1976年或1979年再次免疫及痊愈病人142份微血淋巴细胞进行特异性玫瑰花试验,以了解受试者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 37℃处理麻疹病毒抗原能增进活性玫瑰花的形成,再免组及痊愈病人组淋巴细胞在以抗原处理后,A—RFC%比未加抗原的对照管有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花 功能 抗原 病人 蔷薇属 异性细胞免疫 淋巴细胞 细胞
下载PDF
自体特异性免疫效应淋巴细胞抑制转HBV基因小鼠HBV复制的研究
14
作者 杨柳 王绕绕 +6 位作者 尹明丽 杨洋 刘涛 李代红 王政禄 沈中阳 宋红丽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11-16,31,共7页
目的:探讨经乙型肝炎病毒(HBV)转基因小鼠树突状细胞(DCs)体外诱导的特异性免疫效应细胞(IECs)对自体HBV复制的影响。方法:从转HBV基因小鼠体内提取DCs,体外诱导为成熟DCs,与淋巴细胞共培养,诱导为特异性IECs,将其经阴茎背静脉注入小鼠... 目的:探讨经乙型肝炎病毒(HBV)转基因小鼠树突状细胞(DCs)体外诱导的特异性免疫效应细胞(IECs)对自体HBV复制的影响。方法:从转HBV基因小鼠体内提取DCs,体外诱导为成熟DCs,与淋巴细胞共培养,诱导为特异性IECs,将其经阴茎背静脉注入小鼠体内。实验分为2组:生理盐水(NS)组、IEC组,观察6个时间点:0 h、2、4、6、8周和12周;通过生化检测肝功能,PCR检测血清中HBV DNA水平、ELISA检测细胞因子、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内的HBs Ag和HBc Ag,评估IECs对小鼠体内HBV复制的影响。结果:IEC组小鼠于6、8周和12周时,肝功能明显改善,HBV DNA水平明显降低,HBs Ag和HBc Ag明显减少,且均优于NS组(P<0.05)。结论:特异性IECs可修复转HBV基因小鼠肝脏功能、抑制HBV复制,相关的细胞因子参与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树突状细胞 淋巴细胞 异性免疫效应细胞
下载PDF
甲泼尼龙作用下特异性免疫效应细胞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绕绕 杨柳 +4 位作者 赵华 尹明丽 郑卫萍 沈中阳 宋红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3489-3493,共5页
目的:探讨体外甲泼尼龙(MP)作用下,特异性免疫效应细胞(IECs)对乙肝病毒稳定复制的HepG2.2.15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分离人树突状细胞、负载HBs Ag诱导成熟;后与自体淋巴细胞共孵,形成IECs与HepG2.2.15共培养,MP处... 目的:探讨体外甲泼尼龙(MP)作用下,特异性免疫效应细胞(IECs)对乙肝病毒稳定复制的HepG2.2.15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分离人树突状细胞、负载HBs Ag诱导成熟;后与自体淋巴细胞共孵,形成IECs与HepG2.2.15共培养,MP处理各组细胞,采用生物化学、PCR、流式细胞仪和ELISA等方法检测肝功能、HBV DNA、T细胞亚群和炎症相关因子。结果:48 h后,IECs作用于HepG2.2.15,可抑制上清HBV DNA表达(P<0.01),IFN-γ升高,IL-10、IL-17、IL-23下降(P<0.01)。MP作用于HepG2.2.15,可抑制HBV DNA表达(P<0.01);MP使IECs对HBV DNA抑制作用减弱,但仍较单纯HepG2.2.15的HBV DNA降低。结论 :IECs可显著抑制HepG2.2.15的HBV DNA表达;MP作用下,IECs仍能抑制HepG2.2.15的HBV DNA表达,发挥抗病毒作用;其酶学和合成功能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树突状细胞 HEPG2.2.15 异性免疫效应细胞 甲泼尼龙
下载PDF
宫颈癌NY-ESO-1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袁源亮 刘凯 +1 位作者 冯亚宁 王若峥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9期1136-1142,共7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癌症-睾丸抗原(cancer-testis antigen,CTA)中纽约食管鳞状上皮癌抗原1(New York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1,NY-ESO-1)的特异性T细胞免疫应答及其临床相关性,为其在宫颈癌免疫治疗中的初步应用提供科学...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癌症-睾丸抗原(cancer-testis antigen,CTA)中纽约食管鳞状上皮癌抗原1(New York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1,NY-ESO-1)的特异性T细胞免疫应答及其临床相关性,为其在宫颈癌免疫治疗中的初步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8年8月-2019年6月收治的31例宫颈癌初治患者,用合成的NY-ESO-1抗原重叠肽刺激宫颈癌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采用胞内细胞因子染色(intracellular cytokine staining,ICS)技术同时检测γ-干扰素(interferon-gamma,IFN-γ)等5种细胞因子,FlowJo10.6流式细胞软件分析宫颈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胞内细胞因子分泌和共表达水平,再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1)宫颈癌患者外周血对NY-ESO-1抗原肽刺激产生免疫应答率为67.4%(21/31),其中CD4+T细胞免疫应答阳性率为32.3%(10/31),CD8+T细胞免疫应答阳性率为54.8%(17/31)。(2)宫颈癌NY-ESO-1特异性CD4+T细胞免疫反应频率中无流产史者(63.6%)明显高于有流产史者(15.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宫颈癌NY-ESO-1特异性CD8+T细胞免疫反应频率中≤52岁者(70.6%)明显高于>52岁者(35.7%),二者统计学差异为临界值(P=0.052)。结论NY-ESO-1抗原肽能在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产生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NY-ESO-1 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 胞内细胞因子染色
下载PDF
晚期鼻咽癌患者特异性细胞免疫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微雅 曾毅 周玲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3年第11期1041-1043,共3页
目的探讨晚期鼻咽癌患者对EB病毒晚期潜伏膜蛋白(EBV-LMP)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问题。方法提取鼻咽癌患者自体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加入EBV-LMP2抗原制成致敏淋巴细胞,致敏淋巴细胞经患者皮内注射,观察其细胞免疫指标水平的变化。结果经... 目的探讨晚期鼻咽癌患者对EB病毒晚期潜伏膜蛋白(EBV-LMP)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问题。方法提取鼻咽癌患者自体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加入EBV-LMP2抗原制成致敏淋巴细胞,致敏淋巴细胞经患者皮内注射,观察其细胞免疫指标水平的变化。结果经致敏淋巴细胞注射后的鼻咽癌患者其EB病毒特异性细胞免疫水平随注射次数的增加而明显增高。结论鼻咽癌患者特异性细胞免疫治疗可作为鼻咽癌治疗的有效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异性细胞免疫
下载PDF
结核杆菌特异性细胞免疫与结核抗体辅助诊断男性生殖系统结核的价值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春雷 丁豪帅 +5 位作者 康亚芬 孟冬冬 徐东波 杨琦 周逢海 常德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2670-2674,共5页
目的评价结核杆菌特异性细胞免疫与结核抗体辅助诊断男性生殖系统结核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174例男性生殖系统结核及炎症病例,通过比较各种检验方式(方法A:结核杆菌特异性细胞免疫检测;方法B:结核抗... 目的评价结核杆菌特异性细胞免疫与结核抗体辅助诊断男性生殖系统结核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174例男性生殖系统结核及炎症病例,通过比较各种检验方式(方法A:结核杆菌特异性细胞免疫检测;方法B:结核抗体检测;方法C:串联检测;方法D:并联检测)的诊断效能评估其辅助诊断男性生殖系统结核的价值。结果两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较差(kappa=0.022),诊断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7,P<0.001)。方法A(81.6%)及方法D(84.2%)的敏感性高于方法B(21.1%,χ^(2)=19.4,P<0.01)及方法C(18.4%,χ^(2)=22.0,P<0.01),方法B(93.9%)及方法C(100.0%)的特异性高于方法A(59.2%,χ^(2)=11.1,P<0.01)及方法D(57.1%,χ^(2)=18.1,P<0.01);方法C具有最高的敏感度(Se)、阳性预测值(PPV)及阳性似然比(LR+),具有最低的误诊率(α),方法D具有最高的特异度(Sp)、阴性预测值(NPV)、约登指数,具有最低的漏诊率(β)及阴性似然比(LR-);方法A-D的AUC面积依次为0.704、0.575、0.592以及0.686。结论两种检验方法同时为阳性时患有生殖系统结核的可能性最大,此时误诊率最低;两种检验方法同时为阴性时患有生殖系统结核的可能性最小,此时漏诊率最低;单独检测时,结核杆菌特异性细胞免疫检测比结核抗体检测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联合检测时,并联诊断效能高于串联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男性 生殖系统 结核杆菌异性细胞免疫 结核抗体 诊断
下载PDF
诱导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的HIV疫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进 郭军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9期820-822,共3页
随着HIV特异性T淋巴细胞在控制体内HIV复制方面的作用被认可,HIV疫苗研究的重点越来越多地集中在诱导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的HIV疫苗上,这类疫苗可能通过诱导或增强体内针对HIV的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有效控制HIV在体内的复制。本文对近... 随着HIV特异性T淋巴细胞在控制体内HIV复制方面的作用被认可,HIV疫苗研究的重点越来越多地集中在诱导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的HIV疫苗上,这类疫苗可能通过诱导或增强体内针对HIV的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有效控制HIV在体内的复制。本文对近年来诱导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的HIV疫苗在健康和感染机体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 HIV疫苗
下载PDF
脑胶质瘤患者血清黑色素瘤相关抗原-A3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免疫反应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俊 孙继程 杜国新 《癌症进展》 2020年第22期2295-2299,共5页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组织中黑色素瘤相关抗原-A3(MAGE-A3)蛋白表达和甲基化状态,血清中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免疫应答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和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PCR)技术检测56例脑胶质瘤组...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组织中黑色素瘤相关抗原-A3(MAGE-A3)蛋白表达和甲基化状态,血清中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免疫应答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和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PCR)技术检测56例脑胶质瘤组织和15例正常脑组织中MAGE-A3蛋白表达和基因甲基化状态,采用Gultured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检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MAGE-A3特异性CTL免疫反应,并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56例脑胶质瘤组织中MAGE-A3蛋白的表达量为(2.26±1.09),明显高于15例正常脑组织中的(0.44±0.18)(P﹤0.01)。脑胶质瘤组织中MAGE-A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为55.36%(31/56),明显低于正常脑组织的100%(15/15)(P﹤0.01)。脑胶质瘤患者血清MAGE-A3特异性CTL免疫应答阳性率为33.93%(19/56),平均反应强度为(2301.70±560.33)SFC/106 PBMC。同一患者脑胶质瘤组织中MAGE-A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与MAGE-A3蛋白高表达结果一致性一般(Kappa=0.679,P﹤0.01)。同一患者血清MAGE-A3特异性CTL免疫应答阳性与组织中MAGE-A3蛋白高表达结果一致性一般(Kappa=0.464,P﹤0.01)。脑胶质瘤患者血清中MAGE-A3特异性CTL免疫反应强度与组织中MAGE-A3蛋白表达量呈正相关(r=0.788,P﹤0.01)。不同肿瘤大小及临床分期的脑胶质瘤患者血清MAGE-A3特异性CTL免疫反应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胶质瘤组织中MAGE-A3基因启动子区DNA去甲基化导致MAGE-A3蛋白表达量升高,进而刺激机体产生MAGE-A3特异性CTL免疫应答反应,参与肿瘤生长和恶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相关抗原-A3 脑胶质瘤 基因甲基化 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免疫应答 临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