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日本血吸虫膜蛋白特异性单链抗体的构建及表达 被引量:3
1
作者 俞小淙 蒋欣 +4 位作者 黄浩旻 张众 林晴 管晓虹 黄华樑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35-140,共6页
目的 用基因工程抗体技术构建抗日本血吸虫膜蛋白特异的单链抗体。 方法 用抗体框架区的通用引物 PCR扩增抗日本血吸虫膜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NP11- 4的 VH 及 VL 基因 ,测序分析其核苷酸序列。用VH 和 VL 基因在 p THA90质粒载体... 目的 用基因工程抗体技术构建抗日本血吸虫膜蛋白特异的单链抗体。 方法 用抗体框架区的通用引物 PCR扩增抗日本血吸虫膜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NP11- 4的 VH 及 VL 基因 ,测序分析其核苷酸序列。用VH 和 VL 基因在 p THA90质粒载体中构建成单链抗体基因并诱导表达。 结果 扩增获得 NP11- 4的 VH 和 VL基因 ,经测序分析确定为新发现的抗体可变区序列 ,构建成排列顺序为 VH- linker- VL 的单链抗体基因 ,经诱导表达出与硫氧环蛋白融合的单链抗体 ,大小约为 36 .2 k Da,以包涵体形式存在。 结论 成功地构建和表达了抗日本血吸虫膜蛋白特异性单链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链抗体 可变区基因 日本血吸虫病 抗日本血吸虫膜蛋白特异性单链抗体
下载PDF
荧光磁性纳米粒子与PSA单链抗体复合探针对前列腺癌的靶向显像和治疗 被引量:7
2
作者 韩月东 崔大祥 +7 位作者 宦怡 李智铭 刘贺亮 宋华 刘彬 杜彤 高峰 贺蓉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406-411,共6页
目的:研究荧光磁性纳米粒子与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prostate cancer specific antigen,PSA)单链抗体片段结合的复合纳米探针作为前列腺癌核磁共振靶向显像剂与治疗剂的可行性。方法:荧光磁性纳米粒子(FMCNPs)与前列腺癌特异性单链抗体片... 目的:研究荧光磁性纳米粒子与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prostate cancer specific antigen,PSA)单链抗体片段结合的复合纳米探针作为前列腺癌核磁共振靶向显像剂与治疗剂的可行性。方法:荧光磁性纳米粒子(FMCNPs)与前列腺癌特异性单链抗体片段(ScFv)桥联制备成复合纳米探针(FMCNPs-ScFv),应用高分辨电镜、荧光光谱仪与磁强度计进行鉴定。将FMCNPs-ScFv与前列腺癌LNCaP细胞共培养,观察其进入癌细胞的靶向性;采用MTT法评价复合纳米探针的细胞毒性。建立裸鼠前列腺癌细胞移植模型,进行免疫组化和病理学鉴定;荷前列腺癌裸鼠尾静脉注射复合纳米探针,采用荧光成像系统观察纳米探针在裸鼠体内的分布消除过程;利用核磁共振观察复合纳米探针肿瘤靶向显像效果;给予体外磁场照射(100W功率)30min,观察肿瘤体积的变化。结果:成功制备复合纳米探针FMCNPs-ScFv;细胞培养实验显示复合纳米探针能够进入前列腺癌细胞质;在显像浓度范围内复合纳米探针细胞毒性很低,不影响细胞增殖。成功制备裸鼠前列腺癌模型。荧光成像系统显示复合纳米探针快速地在裸鼠各重要器官分布,并逐渐集中于肿瘤部位;核磁共振显示纳米探针在24h内能够清晰显示前列腺癌图像;体外磁场照射4d后,注射复合纳米探针的裸鼠肿瘤组织生长显著慢于对照裸鼠的肿瘤组织(P<0.05)。结论:制备的复合纳米探针FMCNPs-ScFv能有效地靶向前列腺癌组织,可用于前列腺癌的核磁共振成像,也能用于体外磁场作用下的肿瘤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荧光磁性纳米粒子 前列腺癌异性抗原单链抗体 纳米探针 核磁共振成像 靶向治疗
下载PDF
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筛选HCBP6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 被引量:9
3
作者 钟彦伟 成军 +7 位作者 张忠东 孙敏 李强 李克 王琳 李莉 张玲霞 陈菊梅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389-393,共5页
目的:制备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蛋白的肝细胞结合蛋白6(HCBP6)的特异性人源化单链可变区抗体(scFv)。方法:采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将生物合成的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得到的HCV核心蛋白的肝细胞结合蛋白6(HCBP6)16肽固相包被于Nunc板... 目的:制备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蛋白的肝细胞结合蛋白6(HCBP6)的特异性人源化单链可变区抗体(scFv)。方法:采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将生物合成的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得到的HCV核心蛋白的肝细胞结合蛋白6(HCBP6)16肽固相包被于Nunc板,从噬菌体单链可变区抗体库中经过5轮“黏附-洗脱-扩增”筛选过程,随机挑选出48个克隆,利用酶联免疫黏附法(ELISA)、交叉反应和竞争抑制实验,对其进行免疫学检测,获得与HCBP6结合活性较强的单链可变区抗体片段的阳性克隆,并对HCBP6特异性scFv的编码序列进行序列测定分析。结果:对噬菌体单链可变区抗体库经过5轮“黏附-洗脱-扩增”的筛选后,结合到包被平皿的噬菌体与第一轮相比,富集了162倍。用酶联免疫黏附法测定第5轮筛选后上清液中含有的噬菌体抗体与HCBP6结合活性。其中有30株克隆ELISA的吸光度(A450 nm)值较高(P8 nm 0.77,P240.714,P26 0.728,P29 0.723,P38 0.803,P39 0.762,P43 0.747等)。对这些噬菌体抗体进行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交叉反应后,确定其中有7株交叉反应较弱(P80.145,P24 0.119,P26 0.17,P29 0.186,P38 0.118,P39 0.138,P43 0.178),结合2次ELISA重复实验的/4值及竞争抑制实验结果,最后确定1株(P24)阳性克隆。提取质粒,SfiI/NotI双酶切后,将片段亚克隆到pCANTABSE载体,进行DNA序列测定,DNA大小为771 bp,符合人源化单链可变区抗体典型的骨架区(FR)及互补决定区(CDR)的序列结构。结论: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能够成功地获得HCBP6的scF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核心蛋白 肝细胞结合蛋白6 异性人源化单链可变区抗体 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 酵母双杂交技术
下载PDF
源于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并表达脑啡肽酶2的巨噬细胞可降解β淀粉样蛋白
4
作者 黄翠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14-614,共1页
近日,日本科学家发现人诱导多能干细胞(iP S细胞)衍生的巨噬细胞在阿尔茨海默病(AD)的治疗中具有应用前景。在前期研究中,他们建立了从人iP S细胞生成具有增殖活性的巨噬细胞样髓系细胞(iP S-ML)的技术,并发现iP S-ML能降低加入... 近日,日本科学家发现人诱导多能干细胞(iP S细胞)衍生的巨噬细胞在阿尔茨海默病(AD)的治疗中具有应用前景。在前期研究中,他们建立了从人iP S细胞生成具有增殖活性的巨噬细胞样髓系细胞(iP S-ML)的技术,并发现iP S-ML能降低加入到培养基中的Aβ水平,且iP S-ML的培养上清液能减轻Aβ的神经毒性。在该研究中,他们又构建了表达Aβ特异性单链抗体Fc受体融合形式(anti-AβscF v)的iP S-ML;此外,还让iP S-ML表达脑啡肽酶2(NEP2;一种能够降解Aβ的蛋白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啡肽酶 诱导多能干细胞 巨噬细胞 Β淀粉样蛋白 特异性单链抗体 阿尔茨海默病 髓系细胞 日本科学家 细胞生成 神经毒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