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2
1
作者 肖进 王楠 +1 位作者 巴利民 齐鹏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7-29,共3页
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是体外检测T淋巴细胞功能的一种方法。淋巴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与特异性抗原或非特异性有丝分裂原共同培养,使淋巴细胞的代谢和形态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可以使较小的淋巴细胞转化为体积较大、代谢旺盛,且能进行有... 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是体外检测T淋巴细胞功能的一种方法。淋巴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与特异性抗原或非特异性有丝分裂原共同培养,使淋巴细胞的代谢和形态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可以使较小的淋巴细胞转化为体积较大、代谢旺盛,且能进行有丝分裂的淋巴母细胞。转化的淋巴细胞不仅能呈现出成熟的母细胞形态及蛋白质和核酸的增加,还能合成和释放细胞因子。因此可以使用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反映机体的免疫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t淋巴细胞 增殖试验 体外培养条件 淋巴细胞转化 有丝分裂原 优化 异性抗原 细胞功能
下载PDF
外周血特异性T淋巴细胞IFN-γ释放试验在辅助AIDS病人合并活动性TB感染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刘丽改 伦文辉 +2 位作者 赵红心 肖江 刘龙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14年第10期708-710,715,共4页
目的对怀疑合并结核(TB)的艾滋病(AIDS)病人的特异性外周血T淋巴细胞γ干扰素(IFN-γ)的检测结果,与临床及实验室诊断结果进行比较,探讨该方法在AIDS合并活动性TB中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怀疑合并TB的AIDS病人的临床资料,对其TB患病... 目的对怀疑合并结核(TB)的艾滋病(AIDS)病人的特异性外周血T淋巴细胞γ干扰素(IFN-γ)的检测结果,与临床及实验室诊断结果进行比较,探讨该方法在AIDS合并活动性TB中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怀疑合并TB的AIDS病人的临床资料,对其TB患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同时运用特异性外周血T淋巴细胞IFN-γ释放试验,对怀疑合并TB的AIDS病人进行检测。结果 22例AIDS病人中,确诊合并活动性TB的共9例(临床确诊TB 6例,实验室确诊TB 3例),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阳性6例,其中临床确诊的活动性TB病人5例。暂未诊断活动性TB的11例病人中,7例Elispot阳性。结论特异性外周血T淋巴细胞IFN-γ释放试验,在AIDS合并活动性TB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异性外周血t淋巴细胞ifn-γ释放试验 结核病 结核杆菌 艾滋病
原文传递
SARS康复者特异性细胞免疫和免疫记忆T细胞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利桃 朱兆玲 +6 位作者 刘惠萍 李刚 黄子通 迟秀文 Richard A.Koup Bob Bailer 吴长有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4-217,共4页
目的 观察完全康复期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外周血针对SARS冠状病毒(SARS CoV)S抗原多肽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方法 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经混合S抗原多肽刺激后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和酶联免疫斑点试验 ... 目的 观察完全康复期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外周血针对SARS冠状病毒(SARS CoV)S抗原多肽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方法 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经混合S抗原多肽刺激后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和酶联免疫斑点试验 (ELISPOT)检测 ,分析完全康复期SARS患者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应答反应。结果 当SARS CoV的S抗原混合多肽刺激后 ,只有SARS康复期患者的PBMC分泌大量的IFN γ。同时 ,IFN γ产生细胞的阳性率也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5)。此外 ,当用多克隆刺激剂 (PMA +ionomycin)刺激后 ,正常人和康复期SARS患者的PBMC产生等量的IFN γ及IFN γ产生细胞 ,两者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结论SRAS CoV不仅能诱导中和抗体的产生 ,而且还可诱导抗原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反应 ,并可在体内长期维持免疫记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功能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免疫记忆 康复者 异性细胞免疫反应 ifn-γ SARS冠状病毒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 SARS-CoV SARS患者 抗原异性细胞 细胞应答反应 经统计学处理
原文传递
C57BL/6小鼠胶原诱导关节炎的特异性细胞及体液免疫反应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晓燕 朱平 +3 位作者 樊春梅 王彦宏 贾俊峰 郑朝晖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15-218,共4页
目的观察并比较C57BL/6小鼠初次和加强免疫Ⅱ型胶原后的特异性细胞及体液免疫应答,探讨特异性免疫应答在胶原诱导关节炎发病中的意义。方法用鸡Ⅱ型胶原(CⅡ)在C57BL/6小鼠尾部皮内注射,诱导胶原性关节炎(CIA)。分别取初次免疫后19d及... 目的观察并比较C57BL/6小鼠初次和加强免疫Ⅱ型胶原后的特异性细胞及体液免疫应答,探讨特异性免疫应答在胶原诱导关节炎发病中的意义。方法用鸡Ⅱ型胶原(CⅡ)在C57BL/6小鼠尾部皮内注射,诱导胶原性关节炎(CIA)。分别取初次免疫后19d及加强免疫后7、28dCIA小鼠脾脏淋巴细胞,CⅡ体外刺激扩增后,采用5-溴脱氧尿嘧啶(BrdU)掺入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其扩增情况和表型;并通过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中细胞内细胞因子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4的水平分析Th1和Th2亚群的变化;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不同时期CIA模型血清中抗CⅡ抗体的表达。结果①免疫后不同时间,CIA模型组外周血中CD4+IFN-γ+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但CIA模型组内不同时间CD4+IFN-γ+细胞百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特异性增生实验显示,CIA模型组CD4+T细胞中BrdU+细胞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加强免疫后BrdU+细胞率明显低于初次免疫(72±6)%,并且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初次免疫后CD4+IFN-γ+细胞百分率为(13±4)%,加强免疫后阳性细胞百分率也下降;③ELISA法测定不同时间血清中CIA模型组抗CⅡ抗体水平,28d吸光度(A)值达到最高,其后逐渐减低,到35d左右(即加强免疫后14d)出现较低的抗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57BL/6小鼠 异性细胞 胶原诱导 体液免疫反应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C57BL/6小鼠 干扰素(IFN)-Γ 5-溴脱氧尿嘧啶 ifn-γ 异性免疫应答 细胞细胞因子 CD4+t细胞 流式细胞 体液免疫应答 胶原性关节炎 脾脏淋巴细胞
原文传递
转染肿瘤mRNA的树突状细胞疫苗诱导抗肝癌免疫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彭宝岗 梁力建 +2 位作者 谢斌辉 陈祖兵 何强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32-434,共3页
目的 探讨转染原发性肝癌(HCC)mRNA的树突状细胞(DC)能否诱导抗肿瘤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方法 采用HCC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体外刺激分化为DC细胞;从人肝癌HepG 2细胞和3例HCC患者的肝癌组织中体外扩增mRNA。以mRNA转... 目的 探讨转染原发性肝癌(HCC)mRNA的树突状细胞(DC)能否诱导抗肿瘤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方法 采用HCC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体外刺激分化为DC细胞;从人肝癌HepG 2细胞和3例HCC患者的肝癌组织中体外扩增mRNA。以mRNA转染DC细胞,并与PBMC混合培养诱导扩增CTL。流式细胞计数仪检测培养细胞中CD3 +、CD4+、CD8+细胞的比例。51Cr释放法测定CTL的杀瘤活性。结果 经扩增人肝癌HepG 2mRNA和2例AFP(+ )患者的AFP(+ )HCCmRNA诱导3周后,CD3 +、CD8+细胞占淋巴细胞总数由诱导前的2 7.8%、2 6.5 %、2 9.6%升高至89.3 %、73 .6%、86.8% ;而经扩增AFP(-)HCCmRNA诱导3周后,CD3 +、CD8+细胞占淋巴细胞总数由诱导前的2 5 .4%升高至5 3 .6%。转染HepG 2细胞和AFP(+ )的患者HCCmRNA的DC诱导的CTL对HepG 2细胞杀瘤活性明显高于AFP(-)的患者,其杀瘤特性由MHC I限制的CD8+T细胞所介导。结论 HCCmRNA体外转染DC能诱导肿瘤特异性CTL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MRNA 免疫研究 疫苗诱导 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HepG-2细胞 CD8^+细胞 抗肝癌 ^51Cr释放 CD8^+t细胞 肿瘤异性CtL CD3^+ 外周血单核细胞 流式细胞计数仪 DC细胞 杀瘤活性 细胞总数 原发性肝癌 RNA转染 CD4^+ MHC-I 体外刺激 体外扩增 肝癌组
原文传递
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口服免疫BALB/c小鼠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郭桐生 邹全明 +4 位作者 郭刚 解庆华 刘开云 曾韦锟 高志刚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9-242,共4页
目的 研究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口服免疫BALB/c小鼠后免疫保护效果和维持时间 ,并初步探讨其免疫机制。方法 ELISA检测特异性抗体水平 ;同时ELISPOT检测派伊尔结特异性抗体分泌细胞 ;RT PCR显示T淋巴细胞IFN γ、IL 4mRNA表达差异 ;以... 目的 研究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口服免疫BALB/c小鼠后免疫保护效果和维持时间 ,并初步探讨其免疫机制。方法 ELISA检测特异性抗体水平 ;同时ELISPOT检测派伊尔结特异性抗体分泌细胞 ;RT PCR显示T淋巴细胞IFN γ、IL 4mRNA表达差异 ;以培养、组织切片、尿素酶试验结果判断攻毒保护率。结果  ( 1 )疫苗组在胃、肠、气管冲洗液和血清产生高水平抗体 ;( 2 )疫苗组小鼠派伊尔结特异性抗体分泌细胞显著升高 (P =0 ) ;( 3)抗原刺激后 ,免疫组T淋巴细胞的IFN γ、IL 4mRNA表达量升高 ;( 4 )免疫组攻毒保护率为 86 .7%~ 92 .8% ,且至少维持 30周。结论 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口服免疫小鼠后有良好的预防Hp感染作用 ;疫苗诱导的可能是TH1 /TH2型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 BALB/C小鼠 口服免疫 异性抗体分泌细胞 BALB/C小鼠 tH2型免疫应答 异性抗体水平 ELISA检测 ELISPOt MRNA表达量 ifn-γ t淋巴细胞 免疫保护效果 Rt-PCR IL-4 尿素酶试验 免疫机制 初步探讨 表达差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