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40篇文章
< 1 2 1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酵母β-葡聚糖载体的口服OVA疫苗(WGP-OVA疫苗)诱导体液免疫及抗原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
1
作者 白煜 戚春建 +2 位作者 夏蕾 何树燕 何流漾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79-1583,1589,共6页
目的:探讨口服WGP-OVA疫苗对C57BL/6小鼠体液免疫及抗原特异性T细胞免疫的诱导作用。方法:分别连续给予C57BL/6小鼠口服PBS、WGP及WGP-OVA 17 d后,使用LEGENDplexTM多因子流式检测试剂盒检测给药后小鼠血清中IgG1、IgG2a、IgG3及IgM的含... 目的:探讨口服WGP-OVA疫苗对C57BL/6小鼠体液免疫及抗原特异性T细胞免疫的诱导作用。方法:分别连续给予C57BL/6小鼠口服PBS、WGP及WGP-OVA 17 d后,使用LEGENDplexTM多因子流式检测试剂盒检测给药后小鼠血清中IgG1、IgG2a、IgG3及IgM的含量;HE染色比较各组小鼠脾脏淋巴小结的大小。取小鼠腹股沟淋巴结(ILNs)制备单细胞悬液,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淋巴结内F4/80+巨噬细胞及F4/80+SIINFEKL+巨噬细胞比例,分析WGP-OVA对巨噬细胞在ILNs内的浸润及抗原提呈情况;同时通过MHC Tetramer染色检测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比例,明确WGP-OVA疫苗对T细胞免疫的诱导作用。结果:与PBS组相比,WGP-OVA能显著诱导IgG1、IgG2a、IgG3及IgM的分泌,增大脾脏内淋巴小结。此外,口服WGPOVA疫苗能促进F4/80+巨噬细胞向淋巴结浸润,诱导巨噬细胞对OVA的抗原提呈,同时增加淋巴结内OVA特异性CD8+CTLs的数量。结论:口服WGP-OVA疫苗能诱导C57BL/6小鼠体液免疫及抗原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β-葡聚糖颗粒 鸡卵清蛋白 口服疫苗 免疫球蛋白 抗原异性T细胞
下载PDF
结核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试验在结核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晓梅 张兴旺 +4 位作者 叶华 马华瑜 王平 李德红 魏莲花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1568-1570,共3页
目的通过对结核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TB-IGRA)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探讨TB-IGRA在结核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甘肃省人民医院2014年1~12月住院的肺结核、疑似肺结核及肺外结核患者共1 366例,采用TB-IGRA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相关... 目的通过对结核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TB-IGRA)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探讨TB-IGRA在结核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甘肃省人民医院2014年1~12月住院的肺结核、疑似肺结核及肺外结核患者共1 366例,采用TB-IGRA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相关γ-干扰素,进行敏感度和特异性指标分析,与涂片镜检、结核抗体检测及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检测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TB-IGRA在肺结核及肺外结核病中的阳性检出率高达85.40%及86.20%,同时与涂片镜检、结核抗体检测及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检测比较,其阳性率分别为82.90%、36.60%、11.00%和31.70%。TB-IGRA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另3种方法。结论 TB-IGRA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快速敏感指标,且优于传统方法,在临床结核病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异性细胞免疫反应 结核性疾病 敏感度 异性
下载PDF
新疆维、汉族鼻咽癌患者LMP2A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谭遥 陈婷 +1 位作者 李亚伟 王若峥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汉族鼻咽癌患者外周血潜伏膜蛋白2 A(LMP2 A)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的差异性。方法选择114例鼻咽癌初治患者(维吾尔族48例,汉族66例)及120例健康志愿者(维吾尔族50例,汉族70例),治疗前抽取肘静脉血,分...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汉族鼻咽癌患者外周血潜伏膜蛋白2 A(LMP2 A)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的差异性。方法选择114例鼻咽癌初治患者(维吾尔族48例,汉族66例)及120例健康志愿者(维吾尔族50例,汉族70例),治疗前抽取肘静脉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检测外周血中LMP2 A特异性T细胞(CTL)水平。比较鼻咽癌患者与健康志愿者、维吾尔族患者与维吾尔族健康志愿者、汉族患者与汉族健康志愿者、维吾尔族患者与汉族患者外周血 LMP2 A特异性 CTL频数的差异。结果鼻咽癌患者的外周血 LMP2A特异性CTL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志愿者(P=0.0316);维吾尔族鼻咽癌患者和汉族鼻咽癌患者分别与同民族健康志愿者比较,外周血 LMP2 A特异性 CTL频数均低于同民族健康志愿者(P=0.0329,P =0.04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汉族鼻咽癌的外周血中 LMP2A特异性 CTL水平亦高于维吾尔族鼻咽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227)。结论鼻咽癌患者对于 LMP2A特异性的T细胞免疫反应明显低于健康人群,这可能是 EBV潜伏感染,最终导致鼻咽癌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酶联免疫斑点法 异性T细胞 LATENT membrane protein 2
下载PDF
扩散性抗原决定簇特异性Th2/Tr1细胞被动免疫治疗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尹岭 宋春杰 +1 位作者 朱克 王鲁宁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84-186,190,共4页
目的 :研究用扩散性抗原决定簇特异性Th2 /Tr1细胞被动免疫治疗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EAE)的有效性和可能性。方法 :应用髓鞘蛋白脂质蛋白 (PLP) 139 15 1诱发EAE小鼠模型 ,通过转染方式建立具有高效表达IL 10特性的抗原特异性Th2 ... 目的 :研究用扩散性抗原决定簇特异性Th2 /Tr1细胞被动免疫治疗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EAE)的有效性和可能性。方法 :应用髓鞘蛋白脂质蛋白 (PLP) 139 15 1诱发EAE小鼠模型 ,通过转染方式建立具有高效表达IL 10特性的抗原特异性Th2 /Tr1样T细胞系 ,在EAE小鼠发病 6d后给予静脉注射。小鼠每天称体重并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实验结束时 ,取脊髓进行PLP免疫组化染色 ,应用数字化图像分析技术进行图像分析。结果 :注射扩散性抗原决定簇MBP87 99特异性Th2 /Tr1样T细胞的治疗组小鼠的临床评分明显改善 ,并伴有复发率的下降、首次复发时间的延迟 (P <0 0 5 )。PLP免疫组化染色的图像分析结果显示 ,接受MBP87 99特异性Th2 /Tr1样T细胞治疗组小鼠脊髓内PLP像素水平为正常值的 94 37%± 0 5 2 %,而对照组小鼠为正常PLP水平的 91 94%± 0 5 0 %(P <0 0 0 1) ,与对照组比较 ,治疗组小鼠脊髓内脱髓鞘病变下降 30 %。结论 :扩散性抗原决定簇特异性Th2 /Tr1细胞被动免疫治疗可明显减少脱髓鞘病变 ,改善EAE的临床症状 ,为多发性硬化的免疫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T淋巴细胞 Trl细胞 表位扩散 免疫治疗 被动免疫 多发性硬化 MS 扩散性抗原决定簇异性Th2/Trl
下载PDF
基于Th1/Th2表达探究特异性免疫对哮喘小鼠肺泡灌洗液炎性反应的影响
5
作者 陶俊 柯晶 +3 位作者 陈琳 陈卓 谢辉辉 李金泉 《实验动物科学》 2024年第3期33-39,共7页
目的 基于Th1/Th2表达探究特异性免疫对哮喘小鼠肺泡灌洗液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40只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SIT组及地塞米松组,每组10只。除了对照组外均建立哮喘小鼠模型,激发阶段后SIT组注射1 mg的OVA,地塞米松组灌胃0.075 mg... 目的 基于Th1/Th2表达探究特异性免疫对哮喘小鼠肺泡灌洗液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40只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SIT组及地塞米松组,每组10只。除了对照组外均建立哮喘小鼠模型,激发阶段后SIT组注射1 mg的OVA,地塞米松组灌胃0.075 mg/mL溶液,其余大鼠注射等体积的PBS溶液。采用肺功能仪检测气道反应;经瑞氏-吉姆萨染色观察肺泡灌洗液(BALF)炎性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BALF中细胞因子IL-13、IL-4、IL-5及INF-γ;HE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PAS染色观察肺气道上皮杯状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组织中Th1及Th2占比。结果 特异性免疫可显著降低模型小鼠气道高反应性、减少BALF内炎性细胞活性,并可通过升高Th1降低Th2而抑制哮喘发生发展。结论 特异性免疫可缓解哮喘小鼠气道高反应性,抑制炎性反应,并通过改善气道上皮杯状细胞增生而缓解通气,可能与调节Th1/Th2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异性免疫 炎性反应 辅助性T细胞1 辅助性T细胞2
下载PDF
COVID-19型与非COVID-19型ARDS患者炎症反应和细胞免疫的差异性研究
6
作者 乐婷 刘超 +1 位作者 邢孟宣 娄萍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5期2156-2161,共6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与非COVID-19型ARDS患者炎症反应和细胞免疫的差异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COVID-19型ARDS患者120例纳入观察组(中度89例,重度31例),...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与非COVID-19型ARDS患者炎症反应和细胞免疫的差异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COVID-19型ARDS患者120例纳入观察组(中度89例,重度31例),根据1∶1配对原则,另选取同期其他肺部致病菌导致ARDS患者120例纳入对照组,同期健康体检者120例纳入健康组。比较三组受检者及不同病情程度COVID-19型ARDS患者血清炎性相关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及细胞免疫相关因子[T细胞亚群(CD3^(+)、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水平,采用Spearman分析炎性及细胞免疫相关因子与COVID-19感染及COVID-19型ARD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采用偏回归分析COVID-19型患者ARDS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IL-6、IL-4、TNF-α、CRP水平[(47.52±6.25)ng/L、(21.53±3.59)ng/L、(1.55±0.36)ng/L、(20.69±3.81)mg/L]明显高于对照组[(15.83±2.67)ng/L、(13.68±2.46)ng/L、(1.27±0.30)ng/L、(12.35±2.67)mg/L],且对照组明显高于健康组[(3.12±0.79)ng/L、(2.76±0.54)ng/L、(0.88±0.25)ng/L、(3.98±1.12)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CD3^(+)、CD4^(+)、CD8^(+)、NK细胞水平[(59.03±3.03)%、(19.56±1.04)%、(27.81±3.97)%、(22.59±3.40)%]明显低于对照组[(64.42±3.26)%、(28.10±1.91)%、(40.11±4.05)%、(35.31±3.97)%],且对照组明显低于健康组[(70.35±4.18)%、(43.38±3.06)%、(50.88±4.67)%、(40.64±4.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VID-19型ARDS重度患者的血清IL-6、IL-4、TNF-α、CRP水平[(66.58±6.10)ng/L、(30.66±5.47)ng/L、(1.92±0.45)ng/L、(28.96±3.70)mg/L]明显高于中度患者[(40.88±4.62)ng/L、(18.35±3.07)ng/L、(1.42±0.33)ng/L、(17.81±2.93)mg/L],而CD3^(+)、CD4^(+)、CD8^(+)、NK细胞水平[(52.54±4.07)%、(15.20±1.09)%、(22.13±1.81)%、(18.03±1.46)%]明显低于中度患者[(61.29±3.62)%、(21.08±1.35)%、(29.79±2.02)%、(24.18±2.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分析结果显示,IL-6(r=0.675、0.609)、IL-4(r=0.632、0.614)、TNF-α(r=0.585、0.566)、CRP(r=0.619、0.587)水平与COVID-19感染及COVID-19型ARD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P<0.05),CD3^(+)(r=-0.539、-0.505)、CD4^(+)(r=-0.592、-0.554)、CD8^(+)(r=-0.588、-0.570)、NK细胞(r=-0.601、-0.592)水平与COVID-19感染及COVID-19型ARD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均呈负相关(P<0.05);偏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6、IL-4、TNF-α、CRP、CD3^(+)、CD4^(+)、CD8^(+)、NK细胞水平均是COVID-19型患者发生ARDS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炎症及细胞免疫相关因子表达在COVID-19型及非COVID-19型ARDS患者中存在差异性,且与COVID-19感染及COVID-19型ARDS病情严重程度均具有一定相关性,可辅助临床识别COVID-19感染,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炎症反应 细胞免疫 异性 相关性
下载PDF
屋尘螨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支气管哮喘和(或)变应性鼻炎患儿全身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
7
作者 张立 魏金凤 吴素玲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9-43,共5页
目的:探讨屋尘螨过敏的支气管哮喘和(或)变应性鼻炎患儿接受屋尘螨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发生全身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杭州市儿童医院诊断为哮喘和(或)变应性鼻炎并进行屋尘螨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的患... 目的:探讨屋尘螨过敏的支气管哮喘和(或)变应性鼻炎患儿接受屋尘螨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发生全身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杭州市儿童医院诊断为哮喘和(或)变应性鼻炎并进行屋尘螨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的患儿共110例。记录皮下免疫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儿相关病史资料并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入组患儿中15例出现全身不良反应。共注射2 250例次,发生全身不良反应43例次(1.91%)。43例次全身不良反应中,Ⅰ级占79.07%(34/43),Ⅱ级占16.28%(7/43)。15例患儿共发生了43例次全身不良反应,其中97.67%发生在注射后30 min内,69.77%发生在剂量递增阶段,95.35%发生在高浓度变应原疫苗,注射阶段全身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合并哮喘组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非哮喘组,变应原检测高敏组高于非高敏组,4号瓶注射组高于1~3号瓶注射组,注射时发生局部不良反应组高于未发生局部不良反应组(P均<0.05)。结论:全身不良反应更易发生在合并哮喘组、高敏体质、既往发生过局部不良反应以及4号瓶注射患儿。此外,近期感染、药物中断、注射时间延长、注射前后发生特殊事件(剧烈运动、饥饿等)、新发过敏症状等可能和发生全身不良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屋尘螨 异性免疫治疗 全身不良反应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与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反应
8
作者 蒋卫民 潘孝彰 康来仪 《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 2002年第6期16-18,23,共4页
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是一种能直接杀伤病毒及抗细胞内感染的效应细胞。大多数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为CD8细胞,其反应是控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重要免疫反应,但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不能完全清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这与病毒在体内的高... 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是一种能直接杀伤病毒及抗细胞内感染的效应细胞。大多数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为CD8细胞,其反应是控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重要免疫反应,但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不能完全清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这与病毒在体内的高度变异及病毒攻击人体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功能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病毒载量 CTL 免疫反应
下载PDF
特异性T细胞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核病的临床应用
9
作者 王兰兰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79-81,共3页
目的:探究特异性T细胞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核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疑似发生结核病患者128例进行临床研究,患者均在医护人员辅助下完成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特异性T细胞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法、结核分枝杆菌分离培养检验,以结核... 目的:探究特异性T细胞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核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疑似发生结核病患者128例进行临床研究,患者均在医护人员辅助下完成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特异性T细胞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法、结核分枝杆菌分离培养检验,以结核分枝杆菌分离培养结果为金标准,统计前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与诊断效能。结果:结核分枝杆菌分离培养结果如下,阳性、阴性检出率分别是62.50%与37.50%。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特异性T细胞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法的阳性率、阴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性T细胞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大于结核菌素皮肤试验(P<0.05)。结论:结核病临床诊断中应用特异性T细胞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法,诊断效能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异性T细胞体外释放酶联免疫 结核分枝杆菌分离培养检验 诊断结果 诊断效能
下载PDF
白细胞内HBV-DNA的存在与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的关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金凤 熊诗松 +5 位作者 王力争 申庆红 寇平原 赵国龙 王滨 买凯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1989年第4期203-205,共3页
慢性HBV携带者免疫功能损害,可能导致肝细胞损伤和病毒长期存留。T淋巴细胞功能的缺陷致使特异性免疫功能低下,病毒不能清除而持续存在,这是乙型肝炎转为慢性化的主要原因。最近国内外不少学者应用分子杂交技术证实,在乙型肝炎患者的单... 慢性HBV携带者免疫功能损害,可能导致肝细胞损伤和病毒长期存留。T淋巴细胞功能的缺陷致使特异性免疫功能低下,病毒不能清除而持续存在,这是乙型肝炎转为慢性化的主要原因。最近国内外不少学者应用分子杂交技术证实,在乙型肝炎患者的单核细胞中存在HBV DNA,并对细胞亚群作了分析。外周血单核细胞被感染可能是HBV感染过程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DNA 异性细胞 免疫反应
下载PDF
宫颈癌NY-ESO-1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袁源亮 刘凯 +1 位作者 冯亚宁 王若峥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9期1136-1142,共7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癌症-睾丸抗原(cancer-testis antigen,CTA)中纽约食管鳞状上皮癌抗原1(New York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1,NY-ESO-1)的特异性T细胞免疫应答及其临床相关性,为其在宫颈癌免疫治疗中的初步应用提供科学...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癌症-睾丸抗原(cancer-testis antigen,CTA)中纽约食管鳞状上皮癌抗原1(New York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1,NY-ESO-1)的特异性T细胞免疫应答及其临床相关性,为其在宫颈癌免疫治疗中的初步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8年8月-2019年6月收治的31例宫颈癌初治患者,用合成的NY-ESO-1抗原重叠肽刺激宫颈癌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采用胞内细胞因子染色(intracellular cytokine staining,ICS)技术同时检测γ-干扰素(interferon-gamma,IFN-γ)等5种细胞因子,FlowJo10.6流式细胞软件分析宫颈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胞内细胞因子分泌和共表达水平,再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1)宫颈癌患者外周血对NY-ESO-1抗原肽刺激产生免疫应答率为67.4%(21/31),其中CD4+T细胞免疫应答阳性率为32.3%(10/31),CD8+T细胞免疫应答阳性率为54.8%(17/31)。(2)宫颈癌NY-ESO-1特异性CD4+T细胞免疫反应频率中无流产史者(63.6%)明显高于有流产史者(15.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宫颈癌NY-ESO-1特异性CD8+T细胞免疫反应频率中≤52岁者(70.6%)明显高于>52岁者(35.7%),二者统计学差异为临界值(P=0.052)。结论NY-ESO-1抗原肽能在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产生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NY-ESO-1 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 胞内细胞因子染色
下载PDF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中的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反应(二) 被引量:3
12
作者 胡小芸 李太生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 2001年第3期192-192,F003,181,共3页
(接上期) 2.4粘膜中的细胞免疫由于HIV主要是通过性接触传播,病毒通过粘膜入侵机体,对于暴露部位局部的免疫功能的研究也是目前的一个热点.现在认为粘膜处抗HIV免疫反应主要有以下特点[9]:(1)经典的粘膜免疫反应是由特异性IgA介导的,但... (接上期) 2.4粘膜中的细胞免疫由于HIV主要是通过性接触传播,病毒通过粘膜入侵机体,对于暴露部位局部的免疫功能的研究也是目前的一个热点.现在认为粘膜处抗HIV免疫反应主要有以下特点[9]:(1)经典的粘膜免疫反应是由特异性IgA介导的,但在HIV感染中,对病毒env特异性的IgG在口腔、鼻粘膜及生殖道处占了优势.但是,由于这类特异抗体并无中和保护作用,其出现于疾病的进展无一定的联系.(2)与体内其它部位相似,细胞免疫是粘膜处抗HIV的主要免疫反应.CTL反应对控制病毒数量起决定作用.(3)由于HIV在粘膜处的传播主要是通过嗜巨噬细胞毒株来实现的,妇女在暴露后仅有一部分入血.可能是由于这个原因,生殖道粘膜中的CTL反应可识别的病毒表位谱较血中窄,具有更强的限制性.(4)在人类唾液腺中存在一种称为唾液白细胞蛋白酶的抑制因子.该因子在体外可以有效地控制HIV,同时,在唾液中HIV通常呈阴性,这说明该物质可以有效地抑制HIV通过口腔粘膜传播,其机制可能是妨碍病毒与靶细胞的接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HIV 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反应
下载PDF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中的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反应(一)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小芸 李太生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 2001年第2期126-127,共2页
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ytoxic T Lymphocyte,CTL)是一类可以杀伤表达特异性抗原靶细胞的T细胞亚群.CTL是抗细胞内感染(病毒、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等)、急性同种异型移植物排斥反应和杀伤肿瘤的重要效应细胞[1].
关键词 艾滋病 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 CTL HIV 免疫应答
下载PDF
Tetramer和Elispot方法在评价特异性HIV-1细胞免疫反应中的应用和临床意义
14
作者 王怡瑞 张政 王福生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5年第1期70-72,共3页
关键词 Tetramer方法 Elispot方法 评价 异性HIV-1 细胞免疫反应 应用 艾滋病病毒1型
下载PDF
弓形虫速殖子细胞质、细胞膜、排泄-分泌抗原蛋白分子测定及特异性免疫反应的试验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世海 熊美华 +1 位作者 王秀珍 刘露霞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3年第3期144-146,共3页
目的 研究弓形虫速殖子各类抗原的蛋白组分 ,主要蛋白分子的抗原性和用于血清学诊断的价值。 方法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弓形虫速殖子各类抗原的蛋白组分和主要蛋白分子 ,用免疫印渍技术以弓形虫患者血清识别弓形虫各类抗原的免... 目的 研究弓形虫速殖子各类抗原的蛋白组分 ,主要蛋白分子的抗原性和用于血清学诊断的价值。 方法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弓形虫速殖子各类抗原的蛋白组分和主要蛋白分子 ,用免疫印渍技术以弓形虫患者血清识别弓形虫各类抗原的免疫反应靶位。 结果 弓形虫速殖子细胞质抗原、细胞膜抗原和分泌代谢抗原的主要蛋白分子分别为 85、5 2、38ku;4 8、35、16、14 ku和 15 8、95、2 7、15、13ku及弓形虫患者特异性血清识别速殖子各类抗原的免疫反应靶位分别是 32、4 0和 2 7ku。 结论 弓形虫速殖子各类抗原间存在各自独特的抗原决定簇和可被特异性记忆抗体识别的免疫反应受体。此对于提高弓形虫感染的免疫学诊断及免疫学预防均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速殖子 细胞 细胞 排泄-分泌抗原蛋白 分子测定 异性免疫反应 试验
下载PDF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发生免疫相关不良事件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16
作者 吴琼 黄其春 +1 位作者 覃忠于 廖柳凤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2784-2788,共5页
目的探讨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发生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利用中国医院药物警戒系统回顾性收集我院2023年1月1日至5月31日使用ICIs的130例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资料,记录所有... 目的探讨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发生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利用中国医院药物警戒系统回顾性收集我院2023年1月1日至5月31日使用ICIs的130例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资料,记录所有患者治疗期间irAEs的发生情况及激素使用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irAEs发生的因素。结果纳入的130例患者中,有32例患者发生了38例次irAEs,发生率为24.6%,严重程度为1~3级;以皮肤症状(8.4%)最为常见,且集中发生在治疗的第1个周期;5例患者发生多器官系统irAEs。发生irAEs患者的激素使用不合理率为23.1%(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除外)。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为影响irAEs发生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ICIs所致的irAEs发生率较高,可累及全身各个器官系统,以皮肤症状发生最早;NSE是影响irAEs发生的独立因素,可一定程度预测irAEs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相关不良事件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 神经元异性烯醇化酶 影响因素
下载PDF
EB病毒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
17
作者 陈小毅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439-440,424,共3页
机体感染了EB病毒(EBV)后,血清中可测出各种抗EBV抗原的抗体(抗—MA,抗—VCA,抗—EA和抗—EBNA)。但这种特异性体液免疫反应对EBV的感染几乎没有防御作用,中和抗体的产生不足以抵御病毒的感染。随着免疫技术的发展,对EBV特异性细胞免疫... 机体感染了EB病毒(EBV)后,血清中可测出各种抗EBV抗原的抗体(抗—MA,抗—VCA,抗—EA和抗—EBNA)。但这种特异性体液免疫反应对EBV的感染几乎没有防御作用,中和抗体的产生不足以抵御病毒的感染。随着免疫技术的发展,对EBV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的研究愈来愈深入,今天已经从细胞水平发展到了T细胞克隆和分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异性 细胞免疫反应
下载PDF
诱导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的HIV疫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进 郭军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9期820-822,共3页
随着HIV特异性T淋巴细胞在控制体内HIV复制方面的作用被认可,HIV疫苗研究的重点越来越多地集中在诱导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的HIV疫苗上,这类疫苗可能通过诱导或增强体内针对HIV的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有效控制HIV在体内的复制。本文对近... 随着HIV特异性T淋巴细胞在控制体内HIV复制方面的作用被认可,HIV疫苗研究的重点越来越多地集中在诱导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的HIV疫苗上,这类疫苗可能通过诱导或增强体内针对HIV的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有效控制HIV在体内的复制。本文对近年来诱导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的HIV疫苗在健康和感染机体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 HIV疫苗
下载PDF
外周血指标对鼻息肉患者黏膜中IL-5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阳性表达的预测价值
19
作者 郑铭 司马宇彤 +3 位作者 普晓瑜 庄梦岩 王向东 张罗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7期440-445,共6页
目的借助外周血指标预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2型生物标志物。方法收集2020年6月~2022年5月在北京同仁医院鼻科住院的CRSwNP患者临床资料,检测外周血中嗜酸粒细胞百分比(Eos%)、Eos计数、骨膜蛋白和总IgE以及CRSwNP黏膜中白细胞介... 目的借助外周血指标预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2型生物标志物。方法收集2020年6月~2022年5月在北京同仁医院鼻科住院的CRSwNP患者临床资料,检测外周血中嗜酸粒细胞百分比(Eos%)、Eos计数、骨膜蛋白和总IgE以及CRSwNP黏膜中白细胞介素5(IL-5)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taphylococcus aureus enterotoxinimmunoglobulin E,SE-IgE)。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每个外周血指标对黏膜IL-5/SE-IgE阳性表达预测价值,利用Logistic回归筛选对黏膜IL-5/SE-IgE阳性有预测价值的外周血指标,构建诺模图模型。结果CRSwNP患者哮喘比例、血中Eos%、骨膜蛋白和总IgE在IL-5/SE-IgE阳性和阴性两组之间,均具有统计学差异。ROC曲线单因素分析显示血Eos%、Eos计数、骨膜蛋白和总IgE对黏膜IL-5和SE-IgE阳性预测的AUC分别波动在0.655~0.784和0.721~0.802,Logistic回归确认血中Eos%、总IgE和血中骨膜蛋白、总IgE可分别作为IL-5和SE-IgE阳性的独立预测因素。构建预测CRSwNP黏膜IL-5/SE-IgE阳性的诺模图模型,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804和0.81,提示具有很好的预测准确性。结论血中Eos%、总IgE和血中骨膜蛋白、总IgE分别构建的诺模图,对CRSwNP黏膜IL-5和SE-IgE阳性表达具有很好的预测价值,可以预判CRSwNP内型和表型严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 鼻息肉 预测 细胞介素5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异性免疫球蛋白E 受试者工作 诺模图
下载PDF
鼻咽癌病人的EB病毒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变化
20
作者 孙宁 陈小毅 吴枫 《广东医学院学报》 1989年第3期166-169,239,共5页
体外培养的已感染 ER 病毒的正常人和鼻咽癌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经再次用 EB 病毒剌激后,可出现 EB 病毒特异性 T 细胞的杀伤作用,表现为转化细胞团的退变。本文观察 VCA-IgA 阴性和阳性正常人各11例和20例,以及 VCA-IgA阳性鼻咽癌病... 体外培养的已感染 ER 病毒的正常人和鼻咽癌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经再次用 EB 病毒剌激后,可出现 EB 病毒特异性 T 细胞的杀伤作用,表现为转化细胞团的退变。本文观察 VCA-IgA 阴性和阳性正常人各11例和20例,以及 VCA-IgA阳性鼻咽癌病人11例(分别称为阴性组、阳性组和 NPC 组)的 EB 病毒特异性 T 细胞免疫反应转化,所有受试标本都出现了淋巴细胞转化,出现的平均时间三组分别是5.91、8.10和4.73d,转化孔分别是90.74%、93.4%和97.17%;而出现大部分退变的例数分别为2/11、20/20和4/11,孔数分别为16/95(16.84%)、172/177(97.18%)和44/98(44.90%);出现退变的平均时间三组分别为18.25、18.30和26.67d,大部分退变出现的平均时间阳性组和 NPC 组分别为19.05和28.25d(阴性组2例,分别为25和30d)。NPC 组和各组的差别显著。结果表明鼻咽癌患者这种 EB 病毒特异性 T 细胞细胞免疫功能是下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免疫反应 EB病毒 病毒异性 鼻咽癌病人 淋巴细胞转化 体外培养 转化细胞 异性杀伤 记忆细胞 外周血淋巴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