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五脏相通”论治特异性肺纤维化相关咳嗽
1
作者 刘思思 贾博涵 +4 位作者 蒋耶凯·依尔江 梁煜烽 徐芳梅 张娜 王若冲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681-684,共4页
通过研究《黄帝内经》中五脏相通的内容和五脏咳嗽的特点,结合肺纤维化相关咳嗽的病因病机,探讨从“五脏相通”论治特异性肺纤维化(IPF)相关咳嗽的治疗方法。根据“五脏相通”的思想,从整体观念出发,结合“五脏六腑皆令人咳”审证求因,... 通过研究《黄帝内经》中五脏相通的内容和五脏咳嗽的特点,结合肺纤维化相关咳嗽的病因病机,探讨从“五脏相通”论治特异性肺纤维化(IPF)相关咳嗽的治疗方法。根据“五脏相通”的思想,从整体观念出发,结合“五脏六腑皆令人咳”审证求因,认为肺虚是IPF相关咳嗽的根本病机,肝郁气滞是其重要诱因,肺肾俱虚是疾病日久不愈的关键,脾虚生痰、虚实夹杂是重要致病因素,心肺共症是常见的病机发展。治疗上,以补肺为根本原则,根据他脏之变兼以润肺、清肺、温肺、燥肺等法,使五脏得安,病得渐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脏相通 特异性肺纤维化 咳嗽 辨证论治
下载PDF
聚焦解决模式对特异性肺纤维化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运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欣 张乐 +2 位作者 张妮 王锐娜 王妍华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253-256,共4页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特异性肺纤维化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特异性肺纤维化患者分为对照组(n=60)及观察组(n=60)。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聚焦解决护理模式。3个月后测定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特异性肺纤维化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特异性肺纤维化患者分为对照组(n=60)及观察组(n=60)。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聚焦解决护理模式。3个月后测定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分别采用改良健康促进策略量表(SUPPH)、6min步行试验(6MWT)评估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运动能力。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肺活量(FVC)、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及肺总量(TLC)均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氧分压(PO_(2))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PCO_(2))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01)。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减轻压力、积极态度、决策及SUPPH总分均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5),6MWT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01)。结论:聚焦解决模式的应用有利于改善特异性肺纤维化患者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异性肺纤维化 聚焦解决模式 功能 自我管理能力 运动能力
下载PDF
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新药—尼达尼布 被引量:7
3
作者 魏娜 李桂霞 毕宇鑫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97-1000,共4页
目的评价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药物尼达尼布的作用机制、药效学、安全药理学、临床前毒理学、药动学和临床疗效。方法根据已报道的关于尼达尼布药理毒理学相关文献10篇,按照临床前药效学、安全药理学、临床前毒理学、药动学、临床研究等... 目的评价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药物尼达尼布的作用机制、药效学、安全药理学、临床前毒理学、药动学和临床疗效。方法根据已报道的关于尼达尼布药理毒理学相关文献10篇,按照临床前药效学、安全药理学、临床前毒理学、药动学、临床研究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分类综述。结果尼达尼布是迄今为止FDA批准的首个用于IPF治疗的药物,能够通过与VEGFR、PDGFR、FGFR酪氨酸激酶的ATP结合位点特异性结合,有效缓解肺纤维化进程。结论尼达尼布可有效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达尼布 特异性肺纤维化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下载PDF
甲泼尼龙联合环孢素A对百草枯中毒的防治 被引量:20
4
作者 张锡刚 鲁晓霞 何跃忠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51-356,共6页
目的 在建立百草枯(paraquat,PQ)中毒致肺纤维化大鼠模型的基础上,探讨早期大剂量甲泼尼龙联合环孢素A治疗对PQ中毒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氧化-抗氧化指标和肺纤维化特异性指标的影响,以判断疗效。方法(1)PQ中毒致肺纤维化大鼠模... 目的 在建立百草枯(paraquat,PQ)中毒致肺纤维化大鼠模型的基础上,探讨早期大剂量甲泼尼龙联合环孢素A治疗对PQ中毒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氧化-抗氧化指标和肺纤维化特异性指标的影响,以判断疗效。方法(1)PQ中毒致肺纤维化大鼠模型的建立: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5组,分别采用20mg/kg,25mg/kg,30mg/kg,35mg/kg和40mg/kg5个PQ剂量水平进行染毒。计算各组大鼠的两周死亡率及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以肺组织病理表现为纤维化、死亡率在可接受范围之内作为模型染毒剂量,并以生化指标验证。(2)甲泼尼龙联合环孢素A对PQ中毒大鼠肺纤维化的疗效观察:7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模型组(16只)、药物干预组(48只)3组。正常对照组注射25mg/kg生理盐水;其余组PQ25mg/kg染毒。药物干预组再随机分为3组(每组16只),分别于染毒后2h,24h,72h三个时间点单次应用甲泼尼龙(90mg/kg)联合环孢素A(22.5mg/kg)。染毒后7d,14d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采用碱水解法、黄嘌呤氧化酶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法分别定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羟脯氨酸(HPY)的含量。组间比较采用两因素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组内比较采用单因素3水平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25mg/kg为肺纤维化大鼠模型的PQ染毒剂量。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干预组大鼠肺组织肺泡数量明显增多,成纤维细胞增生程度较轻,胶原及纤维含量较少。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干预组大鼠肺组织SOD含量增加,HPY和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72h药物干预组比较,2h,24h药物干预组大鼠肺组织成纤维细胞增生程度较轻,胶原、纤维较少,肺组织SOD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早期联合应用大剂量甲泼尼龙和环孢素A治疗PQ中毒大鼠,可以显著减轻PQ中毒所致的肺组织氧化损伤和肺纤维化程度,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枯 中毒 纤维 甲泼尼龙 环孢素A 组织病理 -抗氧指标 纤维异性指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