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特异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姚登福 姚敏 +2 位作者 蔚丹丹 严晓娣 陈洁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202-205,共4页
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ocarcinoma,PHC)预后极差,早期诊断和转移监测极为重要。肝癌组织合成和分泌多种肝癌相关的蛋白、同工酶、基因标志等。循环血中的PHC特异性标志有助于肝癌的早期诊断、转移监测和复发预测。本文述评了PHC特异... 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ocarcinoma,PHC)预后极差,早期诊断和转移监测极为重要。肝癌组织合成和分泌多种肝癌相关的蛋白、同工酶、基因标志等。循环血中的PHC特异性标志有助于肝癌的早期诊断、转移监测和复发预测。本文述评了PHC特异性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早期诊断 特异标志
下载PDF
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分化为脊髓神经元的代表性标志物的鉴定 被引量:1
2
作者 卞菁 郑娇 +5 位作者 朱明健 袁玉华 邓宏健 孙思茂 朱肖 陈俊均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年第1期51-56,共6页
近期引起广泛关注的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的成功开发为神经再生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由病毒或非病毒的方法传输重要的转录因子对体细胞进行重编程而产生的iPS细胞,除了拥有胚胎干细胞所具有的各种分化... 近期引起广泛关注的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的成功开发为神经再生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由病毒或非病毒的方法传输重要的转录因子对体细胞进行重编程而产生的iPS细胞,除了拥有胚胎干细胞所具有的各种分化潜能外,它还绕开了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所带来的伦理问题,为再生医学和组织移植提供充足的细胞来源。然而多能性的干细胞注射至体内并不能自动分化为各种成体细胞,因此移植多能性干细胞的关键一步就是需要在体外优化分化条件使之达到最恰当、最适宜移植的程度,这样才能够在移植后迁移至神经受损部位,达到在结构和功能上的修复或替代。本篇综述以细胞治疗神经损伤中的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疾病模型为出发点,以iPS细胞向脊髓神经元分化为方向,综述探讨鉴定与区别脊髓中的神经元的各类特定标志物。该篇文章的重要研究意义在于一方面利用这些特定的标志物可以区分从多能干细胞分化为各类神经细胞的混合细胞鉴定筛选出分化为神经元细胞的比例,从而找出最优分化条件;而在另一方面利用这些标志蛋白在体内鉴定已经移植的神经细胞前体如何可以进一步分化为神经元细胞,从而可以进一步探讨移植的不同神经细胞在再生修复中的作用与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诱导多功能干细胞 神经定向分化 神经元特异标志
下载PDF
代谢组学与中医证候标志物 被引量:2
3
作者 于卓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年第4期15-15,共1页
中医证候与代谢组学研究技术通常先进行疾病中医辨证分型,然后通过采集证候样本或模型动物血浆、尿样品或其他体液并进行代谢产物分析,得到各自代谢产物图谱,找出特异标志性代谢产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生物标志物功能,筛选、鉴定与... 中医证候与代谢组学研究技术通常先进行疾病中医辨证分型,然后通过采集证候样本或模型动物血浆、尿样品或其他体液并进行代谢产物分析,得到各自代谢产物图谱,找出特异标志性代谢产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生物标志物功能,筛选、鉴定与各证型相关生物标志物群,以确定证候相关代谢谱群,探讨中医证候与代谢组学的关系。代谢组学为研究中医证候提供新思路,并从客观本质上解释二者关系,为中医药现代化搭建了重要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辨证分型 证候 特异标志性代谢产物 标志 辨证论治
下载PDF
代谢组学在中医学中的现代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袁博 杜小正 +3 位作者 王金海 张星华 田亮 朱博雯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2期57-59,共3页
代谢组学与中医以及针灸在整体性、动态性、即时性的特点上有明显的趋同性,因此代谢组学可为研究中医证候、针灸治疗提供新思路,即运用代谢组学方法寻找中医证候以及针灸干预后的标志性代谢产物或代谢通路,初步揭示证候的分子生物学诊... 代谢组学与中医以及针灸在整体性、动态性、即时性的特点上有明显的趋同性,因此代谢组学可为研究中医证候、针灸治疗提供新思路,即运用代谢组学方法寻找中医证候以及针灸干预后的标志性代谢产物或代谢通路,初步揭示证候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指标,明确证候中发生的相应变化物质,从而为中医药现代化搭建了重要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中医证候 特异标志性代谢产物 辨证论治 针灸
下载PDF
牙髓干细胞在组织工程研究中的应用
5
作者 商丽娟 吴岩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9期3596-3602,共7页
背景:牙髓干细胞是来源于牙髓组织中的一种成体干细胞,该种细胞具有高度增殖、自我更新的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通过对牙髓干细胞的深入研究,有助于人类为组织工程研究提供可能的细胞来源,进而指导临床相关治疗与预防。目的:就牙髓干细... 背景:牙髓干细胞是来源于牙髓组织中的一种成体干细胞,该种细胞具有高度增殖、自我更新的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通过对牙髓干细胞的深入研究,有助于人类为组织工程研究提供可能的细胞来源,进而指导临床相关治疗与预防。目的:就牙髓干细胞的研究现状及其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作一综述。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2000年1月至2012年5月关于牙髓干细胞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牙髓干细胞,诱导,培养,分化"或"dental pulp stem cells,culture,induced,differentiation"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牙髓干细胞有关者,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初检得到205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关于牙周局部缓释剂的44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相比较其他成体干细胞,牙髓干细胞的研究尚面临许多问题。但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随着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和逐步解决,牙髓干细胞的研究将日趋完善。牙髓干细胞有望成为牙组织工程、骨组织工程和神经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在牙髓再生、牙体的修复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干细胞学术探讨 牙髓干细胞 组织工程 多向分化 增殖 种子细胞 特异标志 分化潜能 分化调节 牙髓修复 牙齿再生 省级基金
下载PDF
蛋白质组学技术及其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6
作者 钱碧云 张维铭 陈可欣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2004年第2期105-107,110,共4页
蛋白质组学是近年来生命科学领域里继基因组学之后的全球研究热点 ,目前它在肿瘤学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中正蓬勃开展。本文综述了蛋白质组学的经典与新兴技术手段以及它在寻找肿瘤特异标志物、肿瘤早期诊断与分类判别。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 抗癌药物 肿瘤特异标志 肿瘤生物学 预后 早期诊断
下载PDF
代谢组学在儿科学的应用
7
作者 蔺湘宁 王小荣 +5 位作者 王鹏飞 王凤仪 张弢 尚菁 王强 李玉霞 《甘肃医药》 2017年第1期16-19,共4页
儿科疾病的发病、病理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早期诊断和及时干预对疾病治疗有积极作用。代谢组学作为系统生物学研究的终端,对生物体不同情况下产生的小分子代谢产物进行分析,获得疾病特异性指标,为儿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本文... 儿科疾病的发病、病理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早期诊断和及时干预对疾病治疗有积极作用。代谢组学作为系统生物学研究的终端,对生物体不同情况下产生的小分子代谢产物进行分析,获得疾病特异性指标,为儿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本文就代谢组学在儿科学的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代谢组学 特异标志性代谢产物
下载PDF
Hepatic angiosarcoma:an analysis of 7 cases 被引量:1
8
作者 Dongzhi Yin Qichang Zheng Youneng Yuan 《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AS 2011年第8期484-486,共3页
Objective: The aim of our study was to evaluate and sum up the experience with hepatic angiosarcoma. Methods: Retrospective study of 7 patients with hepatic angiosarcoma. Results: Symptoms and signs such as abdomin... Objective: The aim of our study was to evaluate and sum up the experience with hepatic angiosarcoma. Methods: Retrospective study of 7 patients with hepatic angiosarcoma. Results: Symptoms and signs such as abdominal pain were extremely nonspecific. The levels of the tumor markers were within the normal range. Four cases were positive for hepatitis B viruses. Among the 5 patients who received chemotherapy, improvement in survival was seen in 3 cases which also received surgery. Conclusion: Hepatic angiosarcoma is a rare and diffficult-to-diagnose malignant liver tumor. Surgery is the definitive treatment and adjuvant chemotherapy after surgery may improve surviv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ic angiosarcoma TREATMENT
下载PDF
Screening study on new tumor marker periplakin for lung cancer
9
作者 Shuqin Dai Wei Li +4 位作者 Mian Kong Yuzhen Zheng Shuying Chen Junye Wang Linquan Zang 《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AS 2013年第7期305-309,共5页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use lung cancer targeting binding polypeptide ZS-9 to screen cDNA library of human lung cancer and obtain ZS-9 specific ligand to confirm tumor marker of non small-cell lung can...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use lung cancer targeting binding polypeptide ZS-9 to screen cDNA library of human lung cancer and obtain ZS-9 specific ligand to confirm tumor marker of non small-cell lung cancer. Methods: Artificially synthesize biotin labeled peptide ZS-9, anchored ZS-9 in the enzyme label plate coupled by avidin, used ZS-9 as probe to screen cDNA library of human lung cancer, after screening, obtained bacteriophage clone specifically binding with anchored polypeptide ZS-9. Extracted plasmid of bacteriophage and performed sequencing after amplified by PCR. Results: It was demonstrated by bioinformatic analysis on the sequence of ligand binded by lung cancer specific peptide ZS-9 that the ligand was the cytoskeletal protein periplakin on the surface of lung cancer cells, suggesting that periplakin might be a new marker for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in lung cancer. Conclusion: Use specific lung cancer binding peptide to screen new tumor marker periplakin in lung cancer and further studies on its biologic functions in genesis and development of lung cancer are still need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NA library lung cancer PEPTIDE phage display BIOMARKER
下载PDF
电针对大鼠胃黏膜损伤相关信号分子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严洁 张英进 +4 位作者 田浩梅 易受乡 陈斌国 常小荣 林亚平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02-1005,共4页
目的探索电针对胃黏膜损伤大鼠胃黏膜细胞损伤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刺治疗组,每组10只,应用乙醇灌胃法造成胃黏膜损伤大鼠模型,用电针对胃黏膜损伤大鼠治疗10天,采用链霉蛋白酶消化法分离胃黏膜细胞,... 目的探索电针对胃黏膜损伤大鼠胃黏膜细胞损伤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刺治疗组,每组10只,应用乙醇灌胃法造成胃黏膜损伤大鼠模型,用电针对胃黏膜损伤大鼠治疗10天,采用链霉蛋白酶消化法分离胃黏膜细胞,用表面加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SELDI-TOF-MS)及WCX2蛋白芯片获得各组大鼠胃黏膜细胞的蛋白质指纹图谱,对比分析各组的差异蛋白质质/荷比峰。结果模型组大鼠胃黏膜细胞蛋白质SELDI-TOF-MS蛋白指纹图谱与正常组比较有4个蛋白质质/荷比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中两个蛋白质质/荷比峰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两个蛋白质质/荷比峰明显降低(P<0.05);针刺治疗组与正常组比较共有4个蛋白质质/荷比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中1个蛋白质质/荷比峰明显升高(P<0.05),3个蛋白质质/荷比峰明显降低(P<0.05或P<0.01);针刺治疗组与正常组比较亦有4个蛋白质质/荷比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4个蛋白质质/荷比均为降低(P<0.05或P<0.01)。结论电针对胃黏膜损伤的修复可能不是单纯针地对某一个或两个蛋白的调节发挥治疗作用的,而可能是多个蛋白质参与的复杂的链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胃黏膜损伤修复 表面加强激光解析电离子飞行时间质诱技术 蛋白芯片技术 特异生物标志
原文传递
Application of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imaging technique for i PSCs identification
11
作者 Deependra Tyagi Javier Batista Perez +3 位作者 Amita Nand 王培哲 那洁 朱劲松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4期483-485,M0004,共4页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Cs) are an attractive cell source for regenerative medicine through cell therapy or drug screening. But application of iPSCs in regenerative medicine requires rapid and accurate ch...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Cs) are an attractive cell source for regenerative medicine through cell therapy or drug screening. But application of iPSCs in regenerative medicine requires rapid and accurate charac- terization of iPSCs. Here, we demonstrate the detection of multiple antigens present in iPSC lysate using rapid, label- free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imaging (SPRi) assay. Validation of pluripotency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iPSC research. In this study, we fabricated antibody array against pluripotency biomarkers and found that our array suc- cessfully detect corresponding antigens in stem cell lysate. Each antibody recognized its specific antigens presented in iPSC lysates and a certain degree of variability was observed in comparison with other cell lysates.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SPRi is a versatile technology feasible for the detection of multiple antigens presented in iPSC lysate. Further extension of this method may be applied in the characterization and high-throughput biomarker profiling of iPS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imagingAntibody array IPSCS Embryonic stem cells Fibroblast cell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