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癌复发相关基因预测疾病的特异生存率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叶云 黄临凌 +2 位作者 钟英英 孙宇飞 张倩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62-766,共5页
目的复发是导致乳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通过研究与乳腺癌复发相关的分子标记有助于预测乳腺癌的预后。方法本研究采用BRB-ArrayTools分析了两组乳腺癌基因芯片(GSE1456和GSE2034),筛选与复发相关的差异基因,并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 目的复发是导致乳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通过研究与乳腺癌复发相关的分子标记有助于预测乳腺癌的预后。方法本研究采用BRB-ArrayTools分析了两组乳腺癌基因芯片(GSE1456和GSE2034),筛选与复发相关的差异基因,并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基因表达的单因素分析得到与生存显著相关的基因,用于GSE1456中肿瘤特异生存率的预测,通过留一法交叉验证计算错误分类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预测结果。结果用于预测的29个基因中,交叉验证准确率均超过96%,ROC曲线下面积为0.803,分类预测结果良好。通过基因功能注释,发现这些基因与细胞周期、细胞增殖、细胞运动与黏着及DNA修复等生物学功能相关,具有较强的肿瘤细胞特征。结论基因表达谱分析为研究乳腺癌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思路,也为转移性乳腺癌的分子诊断和个体化治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复发 分子标记 特异生存率
下载PDF
外科切缘状况对口腔和口咽癌复发及疾病特异生存率的影响
2
作者 张世周 郑家伟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89-189,共1页
关键词 外科切缘状况 口腔 口咽癌 疾病特异生存率 死亡率 外科手术
下载PDF
淋巴血管侵犯独立预测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疾病特异生存率
3
作者 袁建峰(摘译) 周利群(校)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4-144,共1页
作者通过总结手术治疗的上尿路移行细胞癌(TCC)大宗病例,分析了淋巴血管侵犯(LV1)和传统预后因素对生存的预后影响.创建了上尿路TCC危险因素分析的预后模型。选取1980—2002年连续173例上尿路TCC手术患苔.比较LV1和其他病理特征... 作者通过总结手术治疗的上尿路移行细胞癌(TCC)大宗病例,分析了淋巴血管侵犯(LV1)和传统预后因素对生存的预后影响.创建了上尿路TCC危险因素分析的预后模型。选取1980—2002年连续173例上尿路TCC手术患苔.比较LV1和其他病理特征.以确定疾病特异性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移行细胞癌 疾病特异生存率 血管侵犯 淋巴 预测 手术治疗 预后模型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预测小肝癌患者生存率列线图的建立和验证 被引量:6
4
作者 李传红 胡鹏 +2 位作者 欧晏娇 王宏 张雷达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2046-2056,共11页
目的构建预测小肝癌患者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和癌症特异性生存率(cancer-specific survival,CSS)的列线图。方法从SEER数据库中提取1916例2000-2014年诊断的小肝癌病例,采用随机数表法以1∶1比例分为训练组(n=958)和验证组(n=... 目的构建预测小肝癌患者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和癌症特异性生存率(cancer-specific survival,CSS)的列线图。方法从SEER数据库中提取1916例2000-2014年诊断的小肝癌病例,采用随机数表法以1∶1比例分为训练组(n=958)和验证组(n=958)。运用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与预后相关的因素,lasso Cox回归分析进一步筛选独立影响因素,并引入AIC信息准则进行评价,基于筛选后的影响因素建立预测小肝癌患者OS和CSS的列线图。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运用C指数、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校准曲线对列线图的预测能力进行验证。结果小肝癌患者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1.3%、60.7%、49.2%,1、3、5年癌症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85.2%、66.9%、56.9%。与OS相关的6个独立影响因素构建预测OS的列线图;与CSS相关的6个独立影响因素和1个相关因素构建预测CSS的列线图。训练组中,预测OS列线图的C指数为0.727(95%CI:0.705~0.750),1、3、5年生存率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4、0.783、0.795,预测CSS列线图的C指数为0.753(95%CI:0.729~0.777),1、3、5年生存率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1、0.806、0.818;在验证组中,预测OS列线图的C指数为0.725(95%CI:0.702~0.749),1、3、5年生存率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2、0.770、0.799,预测CSS列线图的C指数为0.772(95%CI:0.748~0.795),1、3、5年生存率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6、0.815、0.837。在两组队列中,1、3、5年OS及CSS的校准曲线显示两个列线图的预测值和实际观察值一致。基于建立的列线图对患者进行了风险分层,能够准确地将小肝癌患者分成预后有显著差异的两个风险亚组。结论建立的列线图能较好预测小肝癌患者的OS和CSS,有助于外科医师进行临床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肝癌 预测模型 列线图 生存率 癌症特异生存率
下载PDF
单中心24年1915例口腔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陈树伟 杨安奎 +8 位作者 张诠 陈文宽 李浩 李秋梨 陈艳峰 陈伟超 杨中元 张星 宋明 《口腔疾病防治》 2020年第8期487-493,共7页
目的探讨中国口腔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率的变化趋势。方法分析1990~2013年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初次治疗和随访的1915例口腔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期、治疗模式及5年疾病特异生存率(disease-specific survival,DSS)... 目的探讨中国口腔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率的变化趋势。方法分析1990~2013年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初次治疗和随访的1915例口腔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期、治疗模式及5年疾病特异生存率(disease-specific survival,DSS),并分别分析1990~1999年、2000~2009年及2010~2013年3个时期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期、治疗模式、5年DSS及其变化趋势。结果1990~2013年该癌症中心收治的全部口腔鳞癌患者的发病年龄为(54.8±12.6)岁,男女性别比约2∶1;舌是口腔鳞癌最好发的部位,占63.6%;Ⅰ-Ⅱ期和Ⅲ-Ⅳ期病例比例相当;治疗模式中以手术为主的治疗方法占80.4%。全部口腔鳞癌的5年DSS为57%;生存率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女性、非吸烟者、非饮酒者的生存率高于男性、吸烟者、饮酒者;唇、舌、口腔其他部位鳞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1%、63%、42%;接受以手术为主、非手术的治疗方法的患者的5年DSS分别为66%、19%。从变化趋势上看,1990~1999年与2010~2013年,发病年龄和男女性别比相对稳定;唇和舌鳞癌所占比例逐渐下降,口腔其他部位鳞癌所占比例逐渐上升;治疗模式中以手术为主的治疗方法所占比例从77.7%提高到91.3%;5年DSS从53%逐渐提高至64%,其中女性患者的生存率显著提高,从55%逐渐提高至78%,男性患者的5年DSS则相对基本稳定;接受以手术为主的治疗方法的患者的5年DSS从62%逐渐提高至69%。结论1990~2013年该癌症中心收治的口腔鳞癌患者的5年DSS稳步提高,尤其是女性患者的生存率显著提高;舌鳞癌患者的生存率达到全球发达国家口腔鳞癌患者的生存率水平;接受以手术为主的治疗方法的患者所占比例及生存率逐渐提高;口腔其他部位鳞癌患者的生存率显著低于唇和舌鳞癌患者,提示今后需进一步加强对口腔其他部位鳞癌的治疗与研究,提高其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 口腔 临床病理特征 生存 疾病特异生存率 治疗模式
下载PDF
合并微血管侵犯的肝癌肝移植受者的预后评价 被引量:9
6
作者 梁梓明 叶林森 +3 位作者 唐晖 宋来恩 顾世杰 易述红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50-355,共6页
目的探讨合并微血管侵犯(MVI)的肝细胞癌(肝癌)肝移植受者的预后情况。方法通过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提取行肝移植术的3447例肝癌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受者有否MVI分为MVI组(376例)和无MVI组(3071... 目的探讨合并微血管侵犯(MVI)的肝细胞癌(肝癌)肝移植受者的预后情况。方法通过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提取行肝移植术的3447例肝癌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受者有否MVI分为MVI组(376例)和无MVI组(3071例)。分析比较两组肝移植受者的预后情况,包括术后1、3、5年总生存率(OS)及肝癌特异生存率(LCSS)。纳入两组受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人种、病理分化、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肿瘤-淋巴结-转移(TNM)分期、MVI,采用多因素Cox模型分析肝癌肝移植受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预测受者预后的列线图,通过一致性指数评价模型准确度。结果无MVI组受者术后1、3、5年OS和LCSS分别为93.5%、82.1%、75.3%和98.3%、93.8%、90.7%,明显高于MVI组的88.8%、72.1%、68.4%和95.3%、83.1%、80.4%(均为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病理分化、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以及MVI均是影响肝癌肝移植受者OS与LCSS的独立危险因素(均为P<0.05)。列线图一致性指数为0.624(0.602~0.648)。结论MVI是肝癌肝移植受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受者预后不良显著相关,以此为基础构建的列线图可预测患者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肝移植 微血管侵犯 预后 危险因素 生存率 肝癌特异生存率
下载PDF
Hepatic angiosarcoma:an analysis of 7 cases 被引量:1
7
作者 Dongzhi Yin Qichang Zheng Youneng Yuan 《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AS 2011年第8期484-486,共3页
Objective: The aim of our study was to evaluate and sum up the experience with hepatic angiosarcoma. Methods: Retrospective study of 7 patients with hepatic angiosarcoma. Results: Symptoms and signs such as abdomin... Objective: The aim of our study was to evaluate and sum up the experience with hepatic angiosarcoma. Methods: Retrospective study of 7 patients with hepatic angiosarcoma. Results: Symptoms and signs such as abdominal pain were extremely nonspecific. The levels of the tumor markers were within the normal range. Four cases were positive for hepatitis B viruses. Among the 5 patients who received chemotherapy, improvement in survival was seen in 3 cases which also received surgery. Conclusion: Hepatic angiosarcoma is a rare and diffficult-to-diagnose malignant liver tumor. Surgery is the definitive treatment and adjuvant chemotherapy after surgery may improve surviv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ic angiosarcoma TREATMENT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