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移动主成分分析特征的智能损伤诊断方法 被引量:6
1
作者 梁杰明 刘逸平 +3 位作者 陈敬松 周立成 刘泽佳 汤立群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662-1667,共6页
文章在移动主成分分析(mov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MPCA)基础上,提出一种优化的MPCA特征——特征向量差方向角(directional angle of eigenvector variation,DAEV),并将其作为机器学习的输入建立损伤识别模型。利用双跨连续... 文章在移动主成分分析(mov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MPCA)基础上,提出一种优化的MPCA特征——特征向量差方向角(directional angle of eigenvector variation,DAEV),并将其作为机器学习的输入建立损伤识别模型。利用双跨连续梁的仿真应变监测数据验证了以DAEV建立机器学习模型诊断结构损伤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与MPCA特征向量相比,DAEV能更好地表征桥梁状态的变化,以DAEV为输入的机器学习模型损伤识别能力更强;对于早期损伤,以DAEV特征为输入的模型识别准确率比以MPCA特征向量为输入的模型高38%~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主成分分析(MPCA) 特征向量差方向(DAEV) 机器学习 桥梁损伤识别
下载PDF
复合材料层合板的颤振预测和模态交叉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战玺 秦现生 +1 位作者 白晶 李靖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7-11,共5页
根据颤振分析的有限元理论,将特征向量定位法应用到复合材料层合板的颤振预测和模态交叉分析。该方法利用特征向量正交性的衰减性质,以特征向量角作为依据来判定颤振临界值。建立了复合材料壁板的有限元空气动力模型,编制了相应的算法,... 根据颤振分析的有限元理论,将特征向量定位法应用到复合材料层合板的颤振预测和模态交叉分析。该方法利用特征向量正交性的衰减性质,以特征向量角作为依据来判定颤振临界值。建立了复合材料壁板的有限元空气动力模型,编制了相应的算法,分别使用频率耦合法和特征向量定位法进行颤振预测分析。结果表明,所得的颤振频率和临界气动压力参数与传统颤振分析方法计算结果精度相当,能够实现模态的实时追踪,并从本质上避免了模态交叉对颤振预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颤振 特征向量定位法 模态交叉 有限元 特征向量角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