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自动化技术推动石油化工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被引量:31
1
作者 林融 《自动化仪表》 CAS 2020年第6期1-7,共7页
通过分析我国石化工业在未来5~15年的发展趋势与挑战,聚焦石化企业对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大需求。剖析了当前石化企业在信息感知和集成、数据挖掘与分析、生产运行、经营决策和安全环保能效等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提出了基于新一代... 通过分析我国石化工业在未来5~15年的发展趋势与挑战,聚焦石化企业对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大需求。剖析了当前石化企业在信息感知和集成、数据挖掘与分析、生产运行、经营决策和安全环保能效等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提出了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前沿发展技术,并结合过程自动化技术而产生的“智能自动化”新概念。其次,从工程角度出发,提出了如何利用智能自动化技术,从工程、生产、管理以及营销全过程,优化推进以集约化、高效化、绿色化和智能化为目的的石化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愿景目标、特征和路径。第三,采用需求驱动、应用驱动、问题导向的分析思路,进一步论述了当前亟须研究解决的五大核心工程技术问题,即:①以工业大数据平台为基础的智能工程数字化交付——数字孪生工厂;②生产与运营全过程信息智能感知与集成;③生产过程全流程协同控制与操作优化;④知识驱动的生产过程计划调度优化与经营管理决策;⑤基于自主感知与融合知识的过程风险智能化管理。最后,对智能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自动化 石化工业 数字化转型 智能化目标 特征和路径 数字孪生工厂 智能工程数字化交付 开放过程自动化论坛
下载PDF
夏季风期间南海对流活动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霍利微 郭品文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1-110,共10页
利用1979-2008年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NOAA的OLR逐日资料和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TC)资料,分析了夏季风期间南海(105~120°E,5-20°N)对流活动的季节内振荡(ISO)特征及其对西北太平洋TC的生成及路径的影响,并采... 利用1979-2008年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NOAA的OLR逐日资料和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TC)资料,分析了夏季风期间南海(105~120°E,5-20°N)对流活动的季节内振荡(ISO)特征及其对西北太平洋TC的生成及路径的影响,并采用TC路径模式从大尺度环境场角度初步探讨了ISO对TC运动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夏季风期间的南海对流活动存在活跃期、不活跃期交替更迭的ISO现象,与之对应的季风环流型存在显著差异:南海对流活跃(不活跃)表示南海夏季风活跃(不活跃),南海.西北太平洋季风槽强(弱)且向东伸展(向西撤退),副热带高压偏东(西),季风环流强(弱)。(2)南海夏季风活跃(不活跃)期,TC生成频数多(少)且生成位置偏西(东)。(3)针对西行进入135°E以西,25°N以南的这类西北太平洋TC(WNP-TC),在活跃期,多以偏西或西北路径直行进入南海;而不活跃期时,多转向北上不进入南海。(4)路径模式模拟结果显示:南海季风活跃(不活跃)时,大尺度环境场的引导作用有利于WNP-TC直行进入南海(转向北上,不进入南海)。同时,WNP-TC的生成位置越偏西越有利于WNP-TC进入南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学 热带气旋生成和路径特征 南海对流活动 季节内振荡 季风槽 路径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