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胶东沿海地区山村民居建构特征及气候适应性实证探究
1
作者 程征 陈德阳 +1 位作者 李佐龙 余中奇 《住宅科技》 2024年第11期55-63,共9页
挖掘传统民居生态价值,不仅是保护和传承中国乡村建筑文化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文章以胶东沿海地区某山村民居为研究对象,梳理山村地形气候、村落布局、建造历史及建构特征等,并进一步对现存的3类典型农宅进... 挖掘传统民居生态价值,不仅是保护和传承中国乡村建筑文化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文章以胶东沿海地区某山村民居为研究对象,梳理山村地形气候、村落布局、建造历史及建构特征等,并进一步对现存的3类典型农宅进行热环境实测,记录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黑球温度和CO_(2)浓度等参数,研究不同建构方式对建筑热湿环境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传统围护结构与多种气候缓冲措施相结合使传统农宅具有最佳的室内热环境和热舒适水平。说明传统建构方式具有良好的气候适应性,传统智慧与现代技术的有机结合有助于乡村农宅改造更新的进一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民居 建构特征 气候适应性 胶东地区 现场测试
下载PDF
乡村地区传统民居建构与装饰特征——以山西孝义贾家庄为例
2
作者 武晓刚 《石材》 2024年第3期4-6,27,共4页
乡村地区传统民居通常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研究其建构与装饰特征有助于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确保它们不会被遗忘或破坏。此外,乡村地区传统民居的建构与装饰特征反映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社会结构。通过研究这些特征,可... 乡村地区传统民居通常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研究其建构与装饰特征有助于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确保它们不会被遗忘或破坏。此外,乡村地区传统民居的建构与装饰特征反映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社会结构。通过研究这些特征,可以深入了解不同社区和文化的差异。本次研究中,相关工作人员以孝义贾家庄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该村传统民居建构与装饰特征,以期促进社会和文化发展,提高旅游业的吸引力,推动建筑设计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民居 建构特征 装饰特征
下载PDF
智慧教育之“为何”与“何为”——关于智能时代教育的表现性与建构性特征分析 被引量:24
3
作者 黄荣怀 刘梦彧 +1 位作者 刘嘉豪 张定文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12,35,共9页
智慧教育作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高端形态,契合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发展目标,已经成为各个国家教育期待发展的目标和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赋予了智慧教育全新的特征,体现为一个国家或区域智慧教育生态的表现性特征即... 智慧教育作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高端形态,契合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发展目标,已经成为各个国家教育期待发展的目标和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赋予了智慧教育全新的特征,体现为一个国家或区域智慧教育生态的表现性特征即智慧教育的“发展目标”和智慧教育系统的建构性特征即智慧教育的“实践取径”,其中表现性特征应符合共识性、指向性和稳定性原则,具体表现为(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2)全面发展的学习评估,(3)泛在的智慧学习环境,(4)持续改进的教育文化,(5)教育包容与公平的坚守,这也是智慧教育的五个关键特征。建构性特征应符合操作性、阶段性和多样性原则,具体表现为(1)积极性学生社交社群建构,(2)教师发展的优先支持计划,(3)合乎科技伦理的技术应用,(4)可持续的教育改革规划,(5)有效的跨部门跨域协同,这也是智慧教育的五个辅助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教育 数字化转型 表现性特征 建构特征 教育信息化
下载PDF
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其建构特征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冰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7-48,共2页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有别于社会整体文化和其他文化现象的组织文化,从文化学的角度向人们揭示了学校教育的重要意义以及教育与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相对于社会文化大系统来说,它既具有社会文化的共性,又具有自身的个性。当前,对于...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有别于社会整体文化和其他文化现象的组织文化,从文化学的角度向人们揭示了学校教育的重要意义以及教育与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相对于社会文化大系统来说,它既具有社会文化的共性,又具有自身的个性。当前,对于什么是高校校园文化,人们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偏颇,往往把它看作是校园文艺活动和形式的简单放大,而对它缺乏应有的认识深度,没有把它提升到塑造人格、培养人才的高度上来加以足够的重视。这就需要我们首先要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有个清楚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校园文化 建构特征 社会文化 教育与文化 组织文化 文化现象 整体文化 学校教育
下载PDF
论高校科学教育选修课程的跨学科价值和建构特征 被引量:2
5
作者 黄梅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3-105,共3页
科学教育课程的跨学科价值体现在社会价值、知识价值和个人价值等方面。课程内容体现出整体性、跨学科或超学科性特点;课程结构采取融合的形式,强调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均居科学... 科学教育课程的跨学科价值体现在社会价值、知识价值和个人价值等方面。课程内容体现出整体性、跨学科或超学科性特点;课程结构采取融合的形式,强调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均居科学教育课程的跨学科建构特征。而师资队伍、思想观念与理论基础、课程建构与分科教育的关系、课程的评估和逻辑体系等问题是科学教育课程建构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教育课程 跨学科 价值 建构特征
下载PDF
河洛文化导扬——试论河洛文化建构特征 被引量:6
6
作者 杨作龙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5-9,共5页
河洛为古豫州腹地 ,禀中和之气 ,性理安舒 ,尤其适合人类的发展与繁衍。古人讲天人合一 ,是“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的理念源发和成就了河洛文化的主流文化 ,即易文化。易文化缘启于河图洛书 ,河图的最初采撷者是上古圣人伏羲氏 ,河图发明... 河洛为古豫州腹地 ,禀中和之气 ,性理安舒 ,尤其适合人类的发展与繁衍。古人讲天人合一 ,是“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的理念源发和成就了河洛文化的主流文化 ,即易文化。易文化缘启于河图洛书 ,河图的最初采撷者是上古圣人伏羲氏 ,河图发明的最后完成在黄帝时期。北宋学者在汉代研究的基础上还了古河图洛书的本来面目。孔子说 ,伏羲氏没 ,神农氏作 ;神农氏没 ,黄帝尧舜氏作。这些“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的圣人 ,都曾活动于河洛大地。伏羲氏发明原始饲养业 ,袭神农之号的炎帝则把原始农业推向顶峰 ,黄帝则是因洪水而利导之 ,发明了原始的畜牧业。此后 ,经禹、汤的经营和周公的制礼作乐 ,进一步完成了人文递嬗的教化与垂范。河洛古圣贤所发现的“天得之揭日月而常运 ,地得之载河岳而不倾”的弥纶天地之道 ,就是古代易学的理论基础 ,这些被周代的柱下史老子继承了下来。“德者道之功” ,道为本 ,德为用 ,道与德为河洛文化建构了内核与灵魂。程颐说 ,“人之蕴蓄 ,由学而大”。河洛文化的蕴蓄亦是如此。其以易为源 ,礼乐为根 ,以汉学、洛学为流 ,实惟由学而致。至于因“清议”而一风俗 ,明至道而存天理 ,使“忠义叠见”、“民性安舒”的高风蕴成 ,则是河洛文化的又一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洛文化 河图洛书 道德 建构特征
下载PDF
教师教学行为设计的建构性特征 被引量:2
7
作者 马会梅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9-71,共3页
教学具有建构性,建构性是教学的一个基本特征。而建构性教学行为的基本原则如下:教学要建构学生的认知结构;教学要建构学生的多元智力结构;教学要提供合适的学习支持;教学要促进学习的广泛迁移。另外,建构性教学行为设计的具体策略主要... 教学具有建构性,建构性是教学的一个基本特征。而建构性教学行为的基本原则如下:教学要建构学生的认知结构;教学要建构学生的多元智力结构;教学要提供合适的学习支持;教学要促进学习的广泛迁移。另外,建构性教学行为设计的具体策略主要有教学目标确定的融合性;教学内容组织的网络化;教学方法选择的启发式;教学环境创设的开放性;教学评价趋向的情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教学行为 教学设计 建构特征
下载PDF
谈探究式教学过程建构性特征 被引量:2
8
作者 董英华 《物理教学探讨(中教版)》 2003年第8期7-9,共3页
近年,我国兴起以探究式教学方式为主的教学改革热潮,正是在这种教学理念下,为适应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时代要求所做的必然选择.本文讨论的是物理学科教学过程中实施的那种较为广义的探究性学习,并用建构主义教学理念,探讨探究式教学过... 近年,我国兴起以探究式教学方式为主的教学改革热潮,正是在这种教学理念下,为适应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时代要求所做的必然选择.本文讨论的是物理学科教学过程中实施的那种较为广义的探究性学习,并用建构主义教学理念,探讨探究式教学过程各环节的建构性教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究式教学 建构特征 教学过程 教学改革 物理教学 探究式学习
下载PDF
《城市画报》对城市文化的建构特征研究
9
作者 吴秀娟 《新闻世界》 2017年第6期66-69,共4页
本文以《城市画报》为例,通过探析它的文化建构特征,从城市文化的三个层面:表层的物质文化层面、中层的行为制度层面和深层的精神文化层面分别研究了城市杂志对城市文化的建构及其重要意义,以期给今后大众传媒,特别是城市杂志如何更好... 本文以《城市画报》为例,通过探析它的文化建构特征,从城市文化的三个层面:表层的物质文化层面、中层的行为制度层面和深层的精神文化层面分别研究了城市杂志对城市文化的建构及其重要意义,以期给今后大众传媒,特别是城市杂志如何更好地传播和建构城市文化,建设健康公平而多元的城市文化传播生态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文化 《城市画报》 建构特征
下载PDF
论白·达瓦《马头琴演奏法》内容建构特征及其理论价值
10
作者 娜布其 《戏剧之家》 2023年第1期104-106,共3页
白·达瓦(1945—1995)是蒙古族著名马头琴演奏家,二级演员,出生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内蒙古音乐家协会理事。白·达瓦将自己多年的马头琴演奏经验归纳整理,编写了一本马头琴教材《马头琴演奏法》。本论... 白·达瓦(1945—1995)是蒙古族著名马头琴演奏家,二级演员,出生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内蒙古音乐家协会理事。白·达瓦将自己多年的马头琴演奏经验归纳整理,编写了一本马头琴教材《马头琴演奏法》。本论文通过简析白·达瓦的《马头琴演奏法》的内容,从而总结出白·达瓦《马头琴演奏法》内容建构特征及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达瓦 《马头琴演奏法》 建构特征 理论价值
下载PDF
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文化建设纲领及其建构特征
11
作者 黄南珊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1-10,共10页
本文比较全面而深入地阐明了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纲领的体系建构和建构特征 ,并指出这一文化建设纲领是对毛泽东的文化建设思想和邓小平的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继承、坚持、丰富和发展。
关键词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中国共产党 文化建设纲领 体系建构 建构特征 思想道德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继承 创新
下载PDF
新媒体境域下大学生价值观的建构特征与引导策略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泉清 毛波杰 《求知导刊》 2014年第10期65-66,共2页
新媒体的发展,对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新媒体的环境下,这种变化对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说可谓喜忧参半。喜在利用新媒体,大学生能够开阔自己的视野,满足自身的求知欲;忧在新媒体传播的信息虽丰富但内容鱼目混杂,容易... 新媒体的发展,对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新媒体的环境下,这种变化对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说可谓喜忧参半。喜在利用新媒体,大学生能够开阔自己的视野,满足自身的求知欲;忧在新媒体传播的信息虽丰富但内容鱼目混杂,容易导致大学生思想上的偏离等。在新媒体境域下,该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选择价值观?对此,本文从新媒体自身的特点出发给出了引导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大学生价值观 建构特征 引导策略
下载PDF
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特征与演迁逻辑 被引量:6
13
作者 黄鑫权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7-156,207,共11页
在信息技术日趋发达和移动自媒体迅速发展的新时代,网络空间成为话语权利和话语权力争夺的主战场和主阵地。“现实、实体、线下”维度的传统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模式逐渐演迁为“线上线下、实体互动、现实虚拟”维度的现代网络意识形态... 在信息技术日趋发达和移动自媒体迅速发展的新时代,网络空间成为话语权利和话语权力争夺的主战场和主阵地。“现实、实体、线下”维度的传统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模式逐渐演迁为“线上线下、实体互动、现实虚拟”维度的现代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治理模式。从话语主体模式的转型、话语客体状态的转变、话语空间建构的转换三重维度深刻把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演迁逻辑,对有效防范和化解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主要风险点、不断提升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 建构特征 演迁逻辑
下载PDF
社交媒体时代大众文化的建构特征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洪忠 兰朵 《传媒》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7-19,共3页
“大众文化”(mass culture或popular culture)概念诞生已久。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语境和社会实践当中,各国学者皆对这一概念的理论路径进行过思考。加塞特从精英主义立场出发,认为现代大众文化是工业发展带来的大众(mass-man)所创造... “大众文化”(mass culture或popular culture)概念诞生已久。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语境和社会实践当中,各国学者皆对这一概念的理论路径进行过思考。加塞特从精英主义立场出发,认为现代大众文化是工业发展带来的大众(mass-man)所创造的社会风俗与所践行的生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文化 建构特征 社交媒体 CULTURE POPULAR 社会实践 文化语境 理论路径
下载PDF
红河迤萨山地聚落建构特征及历史变迁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玲 杨大禹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1-61,共11页
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人居环境学和人文地理学的视角出发,针对地处山地环境的云南红河县迤萨古镇建构特征进行分析;并借助地方志、民族志等文史资料记载的相关信息,结合现场调查中的实体空间样本,试图探讨迤萨独特的山地聚落空间形成... 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人居环境学和人文地理学的视角出发,针对地处山地环境的云南红河县迤萨古镇建构特征进行分析;并借助地方志、民族志等文史资料记载的相关信息,结合现场调查中的实体空间样本,试图探讨迤萨独特的山地聚落空间形成与发展变迁的历史成因,进而总结出影响迤萨聚落空间建构和演变的关键因素。将有助于传统聚落的保护传承与持续发展,为探求一条适合于传统山地聚落更新发展之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迤萨古镇 聚落形态 建构特征 历史变迁
下载PDF
在线英语教师身份建构特征的个案研究
16
作者 张倩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41-44,共4页
文章运用内容分析法分析某个案中在线英语教师的发帖数量、类型、时间及帖子交互模式和交互质量,研究其在线学习过程中的身份建构特征。研究发现,在线英语教师采用不同技术策略建构了社会关系型和教学型身份,其中第一种身份尤为突显。此... 文章运用内容分析法分析某个案中在线英语教师的发帖数量、类型、时间及帖子交互模式和交互质量,研究其在线学习过程中的身份建构特征。研究发现,在线英语教师采用不同技术策略建构了社会关系型和教学型身份,其中第一种身份尤为突显。此外,教师身份还具备多重性、阶段性和延续性特点,对在线学习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英语教师 在线学习 帖子 身份建构特征
下载PDF
论人文素质教育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兼论高师院校校园文化的建构特征及其功能
17
作者 孙早 《煤炭高等教育》 2002年第3期50-52,共3页
从人与文化的结构关系角度、素质教育思想角度和高师院校特殊定位角度透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人本特征、功能特征和建构特征 ,着重探讨了人文教育和隐性课程教育与校园文化的关系 。
关键词 高师院校 校园文化 人文教育 隐性课程 建构特征
下载PDF
化学“过渡性”概念的建构特征及教学策略
18
作者 王胤琪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7-79,共3页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将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目标定位于“不要过分强调定义的严密性,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发展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依据这一总体原则,在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教科书中,对于不同化学概念教学内容的编制进行了区别...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将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目标定位于“不要过分强调定义的严密性,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发展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依据这一总体原则,在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教科书中,对于不同化学概念教学内容的编制进行了区别化处理,其中相当一部分概念采取的是一种“过渡性”认知处理的办法,对于这些“过渡性”概念的正确认识与灵活有效把握是顺利实现中学化学课程目标的重要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概念 过渡性 教学策略 建构特征 化学课程标准 教学目标定位 初中化学 实验教科书
下载PDF
多重体验 丰富表象 建构特征——苏教版二上“认识线段”教学设计
19
作者 芮金芳 《新教师》 2019年第9期74-75,共2页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59~60页例1,“想想做做”第1~5题。【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学生初步认识线段,能正确识别线段,会选择合适的工具画线段。2.学生在认、找、画、连等数学活动中培养观察、操作、比较及数学语言表达能...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59~60页例1,“想想做做”第1~5题。【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学生初步认识线段,能正确识别线段,会选择合适的工具画线段。2.学生在认、找、画、连等数学活动中培养观察、操作、比较及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发展数学思维。3.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愿,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对数学的亲近感与认同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教版 线段 教学设计 建构特征 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数学活动 表象 二年级上册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构理路
20
作者 毕顺堂 张勇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11,共7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提出,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设的又一升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范畴的界定,应当从实践和理论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轨迹,是一个由浅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提出,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设的又一升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范畴的界定,应当从实践和理论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轨迹,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萌芽到成熟、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个过程集中体现了党的历代领导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构,表现为基础宽厚,重点突出,发展开放的螺旋式上升的鲜明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范畴界定 发展轨迹 建构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