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艾特玛托夫《第一个教师》赏析
- 1
-
-
作者
冯辉
-
出处
《中州大学学报》
1995年第1期36-41,共6页
-
文摘
艾特玛托夫(1928—)是吉尔吉斯著名作家,也是前苏联当代文坛杰出作家之一。其父是十月革命后吉尔吉斯人最早的共产党员,曾担任州的领导工作,在肃反运动中不幸受镇压,使艾特玛托夫饱尝了人间寒凉。二次大战爆发后,14岁的艾特玛托夫担任了村苏维埃秘书,以后当过税收员、计工员。战后先后在江布尔市畜牧专科学校和吉尔吉斯农学院学习。
-
关键词
特玛托夫
女主人公
共产党员
开学典礼
白杨树
教师
苏维埃政权
吉尔吉斯人
小说
孩子们
-
分类号
I512.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
-
题名当代苏联文学道德主题的深化和托尔斯泰传统的发展
- 2
-
-
作者
倪蕊琴
-
出处
《文艺评论》
1986年第6期112-116,共5页
-
文摘
车尔尼雪夫斯基早在托尔斯泰的处女作问世时就发现这位未来的伟大作家创作的独特之处在于:一、道德的纯洁感。二、心灵辩证法。确实,从最早的自传体三部曲到最后一篇论文为止,在托尔斯泰的全部著作中自始至终贯穿着一个道德探索的主题。青年托尔斯泰以切身感受和卢梭的理论确立了自己的信念:只有大自然、土地以及生活劳动在其中的农民才是道德的源泉,而远离大自然和土地的有闲阶级——贵族、地主和其他寄生阶级(特别是接近宫廷的官吏)普遍精神空虚、道德腐败。于是,作家终身实践“道德的自我完善”,终于从一个出身上层贵族地主阶级的作家转变到“千百万宗法农民的代言人”,并且为个人、为本阶级、为整个“有教养阶级”(知识分子)向人民忏悔、赎罪。托尔斯泰处于俄国封建农奴制向资本主义过渡的时代,他立足于俄国的大多数人口——农民,人类的大多数人口——东方民族。
-
关键词
托尔斯泰
苏联文学
道德主题
科技革命
陀思妥耶夫斯基
作家
特玛托夫
主人公
邦达列夫
人道主义
-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当代苏联小说中的纪实与虚拟
被引量:4
- 3
-
-
作者
张捷
-
出处
《文艺评论》
1988年第2期114-120,共7页
-
文摘
在苏联当代小说创作中,可以明显地看出两种相反的倾向。一是纪实的倾向,愈来愈重视写真人真事,愈来愈多地把各种实际材料纳入小说的艺术结构之中;二是虚拟的倾向,愈来愈多地求助于大胆的想象和离奇的编织。
-
关键词
纪实文学
苏联小说
特玛托夫
纪实小说
实与虚
文学作品
艺术虚构
《大师和玛格丽特》
文学创作
露天开采
-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根与信念——关于“寻根”的思考
被引量:2
- 4
-
-
作者
樊星
-
出处
《文艺评论》
1986年第6期18-23,共6页
-
文摘
这一代人终于面对着那个古老而永恒的问题了:寻找自己的根。这是历史的要求。 是时候了。应该由这一代人去评说千秋功罪。当他们沿着先贤开辟的大路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时候,当他们看到未来和世界也在迎着他们走来的时候,他们怎能不为一种伟大的历史感所激动!
-
关键词
中国文化
民族文化
托尔斯泰
贾平凹
王安忆
文化意识
特玛托夫
传统文化
《了不起的盖茨比》
法国启蒙思想家
-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