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质激活理论视角下基层公安民警工作绩效模型的实证研究
1
作者 苏诗宇 李辉 《山西警察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71-82,共12页
文章基于特质激活理论(TAT,trait activation theory),引入工作投入、人际关系作为中介变量,以组织公平感、组织政治知觉作为调节变量,构建了外倾性人格水平影响基层民警工作绩效的理论模型。以340名基层公安民警为样本进行的实证分析... 文章基于特质激活理论(TAT,trait activation theory),引入工作投入、人际关系作为中介变量,以组织公平感、组织政治知觉作为调节变量,构建了外倾性人格水平影响基层民警工作绩效的理论模型。以340名基层公安民警为样本进行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外倾性人格特质对基层民警工作绩效具有正向影响;第二,基层民警的工作投入、人际关系,在外倾性人格与工作绩效之间具有链式中介作用;第三,组织公平感正向调节了外倾性人格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但对外倾性人格与工作投入之间的关系不具有调节作用,组织政治知觉对人际关系和工作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但负向调节了工作投入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根据上述结论,基于基层民警工作绩效的提升要求,应从民警人格特质的优势发挥、工作情境的优化改善、工作行为的正向引导三个层面做出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质激活理论 基层公安民警 工作绩效
下载PDF
何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特质激活理论的缘起、现状和未来 被引量:30
2
作者 刘玉新 陈晨 +2 位作者 朱楠 张建卫 王帅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1-177,共17页
特质激活理论旨在阐明适宜的外部情境如何激活个体的内在特质,以及这种激活如何促使潜藏的隐性特质表达出显性的行为。文章综述了特质激活理论,剖析了其从思想诞生到基准模型,再到拓展模型的两次飞跃,重点阐释了情境分层、情境特征、激... 特质激活理论旨在阐明适宜的外部情境如何激活个体的内在特质,以及这种激活如何促使潜藏的隐性特质表达出显性的行为。文章综述了特质激活理论,剖析了其从思想诞生到基准模型,再到拓展模型的两次飞跃,重点阐释了情境分层、情境特征、激活后果的反馈等系统,辨析了特质激活的内涵及其与"人-环境"匹配理论、与情境强度理论的异同,从深化验证、拓展现有理论模型等视角提出未来研究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质激活 特质激活理论 特质表达行为 特质相关线索 情境分层系统
下载PDF
人文社会学科硕士研究生学术志趣的激活机制与提升路径——基于特质激活理论的分析
3
作者 周玉容 王辰琛 《现代教育科学》 2022年第3期127-132,共6页
学术志趣是学术创新的动力,对创新学术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生群体学术志趣缺失是目前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生培养面临的难题,需要有效激发研究生的学术志趣,才能培养更多高质量的学术人才。以特质激活理论为基础构建学术志趣的激... 学术志趣是学术创新的动力,对创新学术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生群体学术志趣缺失是目前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生培养面临的难题,需要有效激发研究生的学术志趣,才能培养更多高质量的学术人才。以特质激活理论为基础构建学术志趣的激活模型,探析人文社会学科硕士研究生学术志趣的激活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任务能力匹配度、注重对组织情境的调节、对个体的认知及情感反应进行干预,以及适度激励的4条激活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硕士研究生 学术志趣 特质激活理论 任务能力匹配度
下载PDF
积极追随特质一定能提升工作产出吗——仁慈领导的激活作用 被引量:28
4
作者 彭坚 王霄 +1 位作者 冉雅璇 韩雪亮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5-146,共12页
以往学界和商界将焦点投向领导力,相对不注重考察追随力在组织中的功效。本文基于追随力的特质观,整合社会交换理论和特质激活理论,探讨了积极追随特质对工作产出(任务绩效和情感承诺)的影响效果、内部机理和边界条件。采用多层线性模型... 以往学界和商界将焦点投向领导力,相对不注重考察追随力在组织中的功效。本文基于追随力的特质观,整合社会交换理论和特质激活理论,探讨了积极追随特质对工作产出(任务绩效和情感承诺)的影响效果、内部机理和边界条件。采用多层线性模型(HLM)对119个工作团队的上下级配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积极追随特质正向影响任务绩效和情感承诺。(2)领导—成员交换(LMX)中介积极追随特质与任务绩效和情感承诺的关系。(3)仁慈领导正向调节上述中介模型的直接路径和第一阶段:在低仁慈领导下,积极追随特质对任务绩效和情感承诺的影响(直接路径)不显著,对LMX的正向影响(第一阶段)较弱;在高仁慈领导下,积极追随特质对任务绩效、情感承诺和LM X的正向影响被激活得更强。(4)仁慈领导正向调节积极追随特质与情感承诺之间经由LM X的间接效应,积极追随特质与任务绩效之间经由LMX的间接效应并未受仁慈领导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追随特质 工作产出 领导一成员交换 仁慈领导 特质激活理论
下载PDF
老年群体数字技术学习的人格特质效应研究
5
作者 苏绚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14-21,共8页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考察特定样本中人格特质与数字技术课程学习成效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大五人格维度中,开放性对学习成效的影响不显著;责任感与学习成效呈显著正相关;神经质则与理论知识掌握、手机设置能力及生活应用...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考察特定样本中人格特质与数字技术课程学习成效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大五人格维度中,开放性对学习成效的影响不显著;责任感与学习成效呈显著正相关;神经质则与理论知识掌握、手机设置能力及生活应用技能呈现负相关;宜人性正向影响数字化艺术娱乐、手机设置及生活应用模块的学习;外倾性与学习成效关联不显著。在此基础上,研究进一步探讨了人格特质与数字技术学习成效之间的因果路径,强调了自我效能感及社交互动等调节因素的作用,并据此提出了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教育 人格特质 自我效能感 特质激活理论
下载PDF
主动下属如何展现高水平创造力——领导谦逊的激活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栾贞增 张晓东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146-153,共8页
现有研究对主动性人格与创造力的关系存在一定分歧。从知识整合意愿角度探讨下属主动性人格对创造力的心理影响机制。结合调节焦点理论和特质激活理论,分别引入促进性调节焦点动机和领导谦逊行为两个变量,从二元互动视角探讨谦逊型领导... 现有研究对主动性人格与创造力的关系存在一定分歧。从知识整合意愿角度探讨下属主动性人格对创造力的心理影响机制。结合调节焦点理论和特质激活理论,分别引入促进性调节焦点动机和领导谦逊行为两个变量,从二元互动视角探讨谦逊型领导对下属主动性人格与创新行为关系影响机制。通过三阶段问卷调查,对237份配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下属主动性人格正向影响其创造力;主动性人格通过促进性调节焦点间接对创造力产生影响;领导谦逊行为在下属主动性人格影响创新行为过程中发挥有中介的调节效应。从知识整合意愿视角揭示主动性人格对创造力的心理影响机制,为团队领导激活主动性下属展现高水平创造力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焦点理论 特质激活理论 主动性人格 创造力 领导谦逊
下载PDF
害羞与进谏行为的关系:管理开放性与心理授权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3
7
作者 凌斌 段锦云 朱月龙 《应用心理学》 CSSCI 2010年第3期235-242,共8页
包括进谏行为在内的角色外行为研究近来广受关注。基于特质激活理论,本研究探索了害羞特质与进谏行为之间的关系,及管理开放性和心理授权对它们的调节作用。以华东地区369名企业员工为样本,采用配对成组的问卷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开放性... 包括进谏行为在内的角色外行为研究近来广受关注。基于特质激活理论,本研究探索了害羞特质与进谏行为之间的关系,及管理开放性和心理授权对它们的调节作用。以华东地区369名企业员工为样本,采用配对成组的问卷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开放性和心理授权均对害羞与进谏行为之间的关系存在调节效应,即当处于高管理开放性和高心理授权水平时,害羞特质与进谏行为之间的消极关系减弱,而当处于低管理开放性和低心理授权水平时,害羞特质与进谏行为之间的消极关系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害羞 进谏行为 管理开放性 心理授权 特质激活理论
下载PDF
主动性人格对员工工作投入与利他行为的影响研究——团队自主性的跨水平调节作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刘伟国 施俊琦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54-63,162,共10页
近年来,员工主动性人格这一议题逐渐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和探讨。市场的复杂性和动态性,使得团队绩效取决于是否可以灵活快速地做出正确决策,为此,团队成员能否自主解决问题、积极发挥主动性就显得非常必要。企业首先需运用一系列科学的甄... 近年来,员工主动性人格这一议题逐渐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和探讨。市场的复杂性和动态性,使得团队绩效取决于是否可以灵活快速地做出正确决策,为此,团队成员能否自主解决问题、积极发挥主动性就显得非常必要。企业首先需运用一系列科学的甄选技术,招聘具有高主动性人格的员工。这样的员工具备一些特质,如积极搜寻工作与组织信息、获得工作相关支持、制订职业计划、坚持不懈地清除职业生涯中的障碍。企业还需要给予团队决策的自主权,最重要的是让每个团队成员切实感到团队自主性的真实存在。这些致力于提高团队自主性的举措可以大大激发高主动性人格的员工做出组织希望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性人格 团队自主性 工作投入 利他行为 特质激活理论
下载PDF
海归知识员工组织支持和主动性人格对归国适应的影响研究
9
作者 闫燕 《心理学进展》 2015年第6期355-364,共10页
本文以重返文化为研究背景,以海归知识员工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组织支持和主动性人格对归国适应的影响和作用边界。本研究从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和沟通环境这三方面分别考察了组织支持和主动型人格对归国适应的直接影响。特别地,本文以特... 本文以重返文化为研究背景,以海归知识员工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组织支持和主动性人格对归国适应的影响和作用边界。本研究从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和沟通环境这三方面分别考察了组织支持和主动型人格对归国适应的直接影响。特别地,本文以特质激活理论为理论基础考察了组织支持和主动型人格的交互作用对归国适应的影响。对229名海归知识员工的调查数据显示,经济支持能够帮助他们适应生活环境;职业支持对工作环境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而适应支持有利于海归知识员工更加适应沟通环境。本研究还发现主动性人格对归国适应有促进作用,特别是当职业支持和适应支持高时,主动性人格对工作适应和互动适应的促进作用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归 组织支持感 主动性人格 归国适应 特质激活理论
下载PDF
创造性人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7
10
作者 于海云 向娇娇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2-80,共9页
基于特质激活理论,探索了创造性人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通过对8家企业343份配对问卷的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研究结论:创造性人格对员工的创新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工作意义感部分中介了创造性人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变革型领导... 基于特质激活理论,探索了创造性人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通过对8家企业343份配对问卷的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研究结论:创造性人格对员工的创新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工作意义感部分中介了创造性人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变革型领导对创造性人格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起显著的调节作用;工作意义感部分中介了变革型领导对创造性人格与员工创新行为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质激活理论 创造性人格 员工创新行为 工作意义感 变革型领导
下载PDF
销售人员多任务时间取向对消费者溢价支付意愿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付蕾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74-76,共3页
本文基于特质激活理论,构建销售人员多任务时间取向对消费者溢价支付意愿的理论模型,通过分析收集到的342份来自不同行业销售人员与客户的匹配数据,探索了执行服务-销售二元性行为的销售人员的驱动因素和创造性价值,以期为企业招聘和培... 本文基于特质激活理论,构建销售人员多任务时间取向对消费者溢价支付意愿的理论模型,通过分析收集到的342份来自不同行业销售人员与客户的匹配数据,探索了执行服务-销售二元性行为的销售人员的驱动因素和创造性价值,以期为企业招聘和培训销售人员、组建多元性销售团队和创造企业价值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任务时间取向 服务-销售二元性行为 组织创新氛围 溢价支付意愿 特质激活理论
下载PDF
AI时代非认知能力何以促进个体职业发展
12
作者 韩君花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2年第18期141-143,共3页
本文运用“大五”人格模型构造非认知能力指标,基于组织行为学特质激活理论即“情景-人格特质-行为结果”,演绎推理出AI时代非认知能力等无形技能会对个体职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另外,探讨非认知能力影响个体职业地位获得的四个可能机制... 本文运用“大五”人格模型构造非认知能力指标,基于组织行为学特质激活理论即“情景-人格特质-行为结果”,演绎推理出AI时代非认知能力等无形技能会对个体职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另外,探讨非认知能力影响个体职业地位获得的四个可能机制,并结合马克思主义观点加以阐释,最终尝试为社会的人力资本投资及个体的职业发展提出建设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AI) 非认知能力 “大五”人格 特质激活理论
下载PDF
国企员工组织政治知觉下的行为选择——基于中国政治文化—人情社会内洽情境的整合性解释 被引量:18
13
作者 瞿皎姣 赵宜萱 赵曙明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43-160,共18页
根植中国政治文化—人情社会内洽情境,立足国有企业,基于功能主义和交互主义的行为解释传统,本文整合印象管理、社会分析、特质激活理论,以印象管理动机为中介、自我监控为调节,考察了组织政治知觉与工作行为的关系。研究发现,不同印象... 根植中国政治文化—人情社会内洽情境,立足国有企业,基于功能主义和交互主义的行为解释传统,本文整合印象管理、社会分析、特质激活理论,以印象管理动机为中介、自我监控为调节,考察了组织政治知觉与工作行为的关系。研究发现,不同印象管理动机对不同维度组织政治知觉—工作行为关系起着不同中介作用,自我监控对不同中介路径的调节作用也不尽相同,揭示出组织政治的双刃剑效应机理及情境特性。研究结果不仅为组织政治知觉与工作行为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还为国企管理变革、中国式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带来启示。最后总结了研究设计和理论建构上的不足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政治知觉 印象管理动机 中国情境 社会分析理论 特质激活理论
原文传递
底线心态研究述评与展望 被引量:8
14
作者 段成钢 刘新梅 +1 位作者 邓程 彭坚 《外国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8-120,共13页
底线心态作为个体为了功利性目标而忽视其他目标的单一思维方式,其对员工的工作态度、行为和绩效产生显著影响,近年来愈加得到了学者和管理者的关注。但相关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研究梳理与系统性述评。为此,本文阐释了底线心态概念... 底线心态作为个体为了功利性目标而忽视其他目标的单一思维方式,其对员工的工作态度、行为和绩效产生显著影响,近年来愈加得到了学者和管理者的关注。但相关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研究梳理与系统性述评。为此,本文阐释了底线心态概念起源过程,比较了底线心态与短期取向、绩效证明目标导向等相似概念的相同点和差异,为清晰认识和理解底线心态的内涵奠定了基础。分析了现有底线心态的测量工具,指出了当前量表的适用范围和不足之处,为后续实证研究在测量工具的开发上提供了方向。基于理论视角对底线心态前因和结果的实证研究进行归纳,揭示了底线心态与其影响因素和结果变量之间的逻辑链条。最后,针对现有研究不足,从概念拓展、量表开发、形成机理、影响结果及边界条件进行了展望,并提炼出一个整合性理论框架。本文能为国内学者把握底线心态研究的当前脉络与发展趋势提供参考,同时有助于企业正确认识和有效干预管理者和员工底线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线心态 特质激活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信息加工理论
原文传递
主动性人格与建言行为的关系——一个被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
15
作者 栾贞增 王海宁 任华亮 《南大商学评论》 2019年第3期151-166,共16页
基于特质激活理论,本研究引入了上下级关系和内部人身份感知两个情境因素,系统探讨主动性人格特质如何被激活并表达为员工的建言行为。通过两阶段的追踪调查,对227份配对数据分析发现:主动性人格对建言行为产生正向影响;上下级关系和内... 基于特质激活理论,本研究引入了上下级关系和内部人身份感知两个情境因素,系统探讨主动性人格特质如何被激活并表达为员工的建言行为。通过两阶段的追踪调查,对227份配对数据分析发现:主动性人格对建言行为产生正向影响;上下级关系和内部人身份感知在主动性人格与建言行为的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此外,上下级关系通过内部人身份感知对主动性人格与建言行为关系产生影响,表现为一种被中介的调节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性人格 建言行为 上下级关系 内部人身份感知 特质激活理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