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久不衰的爱情神曲《特里斯丹和绮瑟》
1
作者 叶齐华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27-28,66,共3页
约瑟夫·贝迪耶(JosephBedier)的TheRomanceofTristanandIseult是一部经久不衰的佳作.它通过男女主人翁的生死恋鞭苔封建骑士社会的一些压迫人的个性、窒息自由和人的情感的等级和宗教的伦理观念。TheRomanceofTristanandIseult... 约瑟夫·贝迪耶(JosephBedier)的TheRomanceofTristanandIseult是一部经久不衰的佳作.它通过男女主人翁的生死恋鞭苔封建骑士社会的一些压迫人的个性、窒息自由和人的情感的等级和宗教的伦理观念。TheRomanceofTristanandIseult的写作技艺高超.作者贝迪耶独具匠心地运用写作技巧.成功地叙说了一个美妙动人、传奇的生死恋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迪耶 语言 结构 艺术手法 特里斯丹和绮瑟》 小说 文学评论
下载PDF
论《亚瑟王之死》与《特里斯丹和绮瑟殉情记》的同源性和变异性
2
作者 陈莉 《陇东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74-77,共4页
特里斯丹和绮瑟的爱情故事在西方盛极一时,源远流长。但因年代久远,文本大多散佚,难以对这一爱情故事进行细致的梳理、逐一考察其流变过程。论文致力于对《亚瑟王之死》中崔思痛和绮秀的爱情故事与《特里斯丹和绮瑟殉情记》中特里斯丹... 特里斯丹和绮瑟的爱情故事在西方盛极一时,源远流长。但因年代久远,文本大多散佚,难以对这一爱情故事进行细致的梳理、逐一考察其流变过程。论文致力于对《亚瑟王之死》中崔思痛和绮秀的爱情故事与《特里斯丹和绮瑟殉情记》中特里斯丹和绮瑟的爱情故事之同源性和变异性的探讨,以期能对这一爱情故事的演变过程起到管中窥豹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瑟王之死》 特里斯丹和绮瑟殉情记》 同源性 变异性
下载PDF
不彻底的叛逆者──特里斯丹、金竹形象的比较研究
3
作者 叶齐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1期62-64,97,共4页
不彻底的叛逆者──特里斯丹、金竹形象的比较研究叶齐华关键词特里斯丹;金竹;约瑟夫·贝迪耶;林语堂法国著名学者约瑟夫·贝迪耶(JosephBedier)成功地在不朽的TheRomanceofTristanand... 不彻底的叛逆者──特里斯丹、金竹形象的比较研究叶齐华关键词特里斯丹;金竹;约瑟夫·贝迪耶;林语堂法国著名学者约瑟夫·贝迪耶(JosephBedier)成功地在不朽的TheRomanceofTristanandIseult诗篇中塑造了一个因为追求其挚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里斯丹 金竹 约瑟夫·贝迪耶 林语堂
下载PDF
纯洁、坚贞的生死恋──《特里斯丹和绮瑟》和《梁山伯与祝英台》爱情描写特点比较
4
作者 叶齐华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2期129-132,共4页
纯洁、坚贞的生死恋──《特里斯丹和绮瑟》和《梁山伯与祝英台》爱情描写特点比较叶齐华TheRomanceofTristanandIseult的故事起源于遥远的古代。它是中世纪酉欧人民最喜爱和流传最广的作品,曾经风靡欧洲... 纯洁、坚贞的生死恋──《特里斯丹和绮瑟》和《梁山伯与祝英台》爱情描写特点比较叶齐华TheRomanceofTristanandIseult的故事起源于遥远的古代。它是中世纪酉欧人民最喜爱和流传最广的作品,曾经风靡欧洲达三四个世纪之久。特里斯丹和绮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里斯丹 梁山伯与祝英台 爱情描写 生死恋 封建制度 爱情悲剧 绮瑟 封建婚姻制度 封建礼教 《外国文学史》
下载PDF
“愚忠”与软弱的悲剧产儿──特里斯丹、梁孟嘉男性形象比较研究
5
作者 叶齐华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53-56,共4页
“愚忠”与软弱的悲剧产儿特里斯丹、梁孟嘉男性形象比较研究叶齐华约瑟夫·贝迪耶(JosephBedier,1864-1938)是法国著名学者。以其TheRomanceofTristanandIseult和《罗兰之歌... “愚忠”与软弱的悲剧产儿特里斯丹、梁孟嘉男性形象比较研究叶齐华约瑟夫·贝迪耶(JosephBedier,1864-1938)是法国著名学者。以其TheRomanceofTristanandIseult和《罗兰之歌》的著述为中世纪的法国文学作出了很大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里斯丹 男性形象 性格特征 绮瑟 孟嘉 红牡丹 林语堂 封建礼教 人物形象 悲剧
下载PDF
爱与死的文学主题 被引量:1
6
作者 余凤高 《浙江学刊》 CSSCI 1995年第1期85-89,共5页
爱与死的文学主题余凤高死亡与爱情被认为是文学、艺术的"永恒主题"不是没有道理的。死亡是一切生物、一切人的不可避免的归宿,是人的一生所必然经历的过程,以表现人为对象的文学、艺术家自然不能不面对这一亘古不变的现象,把它纳... 爱与死的文学主题余凤高死亡与爱情被认为是文学、艺术的"永恒主题"不是没有道理的。死亡是一切生物、一切人的不可避免的归宿,是人的一生所必然经历的过程,以表现人为对象的文学、艺术家自然不能不面对这一亘古不变的现象,把它纳入自己思考和表现的范畴。从欧洲的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情 爱与死 文学作品 特里斯丹 莎士比亚 文学主题 莎乐美 朱丽叶 人民文学出版社 爱情悲剧
下载PDF
图尔尼埃短篇小说的现代主义色彩 被引量:2
7
作者 唐珍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84-88,70,共6页
法国当代作家米歇尔·图尔尼埃(Mi-chel Tournier,1924)被认为是“既有出色的画面,又有深邃的思想、隽永的寓意的哲人作家。”他年轻时攻读哲学,得过法学学士学位,通晓康德、黑格尔、萨特的唯心主义理论。这些都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 法国当代作家米歇尔·图尔尼埃(Mi-chel Tournier,1924)被认为是“既有出色的画面,又有深邃的思想、隽永的寓意的哲人作家。”他年轻时攻读哲学,得过法学学士学位,通晓康德、黑格尔、萨特的唯心主义理论。这些都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哲理基础。然而还不仅如此,他有自己的创作个性。他擅长把自己的精神活动和美学意识融进文学创作。他表现主体意识的手法不象许多现代派小说家那样,把自己的精神活动和激情冲动直接通过文字宣泄在变化多端的图象上,而是照传统现实主义的作法安排人物、情节、事件,由他自己随意调遣人物的行动,支配他们的情绪,赋予他们不同的感情色彩。这种随心所欲的安排,既包含着传统写作上的顺理成章,前因后果,又掺杂着错位混乱,行为失态的现代派手法。因而使作品色彩斑斓、充满魅力,令人迷惑。读者往往会在阅读中误入歧途,陷入迷宫。掩卷沉思后方觉豁然开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 超短篇小说 现代派小说 比奈 文学创作 沃克 特里斯丹 精神活动 和谐美 世界文学
下载PDF
冲出樊笼 生死归一——绮瑟和牡丹人物形象的比较研究
8
作者 叶齐华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14-117,共4页
《特里斯丹和绮瑟》(The Romance of Tristan and lseult)的故事是在中世纪西欧人民中流传最广和最受人喜爱的作品之一。它描写了两个恋人生死相依的热烈而悲剧性的爱情故事。经过无数个世纪,流传到后人手里的文体已残缺不全,为了再现... 《特里斯丹和绮瑟》(The Romance of Tristan and lseult)的故事是在中世纪西欧人民中流传最广和最受人喜爱的作品之一。它描写了两个恋人生死相依的热烈而悲剧性的爱情故事。经过无数个世纪,流传到后人手里的文体已残缺不全,为了再现这个动人的故事,二十世纪初叶,法国著名学者约瑟夫·贝迪耶(Joseph Bedier,1864—1938)从事恢复《特里斯丹和绮瑟》的工作,因而让我们读到了被他复原的小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里斯丹 绮瑟 小说《红牡丹》 人物形象 林语堂 约瑟夫·贝迪耶 封建婚姻制度 金竹 婚姻自主 封建制度
下载PDF
学院派诗人的艺术风貌——读黄国彬九三年出版的四部诗集
9
作者 王剑丛 《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评论和研究》 1995年第3期32-34,共3页
黄国彬是香港的学院派诗人.在学院派作家中,写诗者寥若晨星,有成就者就更少了,在少数有成就的作家中,黄国彬是最突出的一个.他对诗歌的虔诚已近乎宗教的境界.他的整个生活都为写诗、译诗、教诗、论诗和编诗这“五诗”所支配,故有人戏称... 黄国彬是香港的学院派诗人.在学院派作家中,写诗者寥若晨星,有成就者就更少了,在少数有成就的作家中,黄国彬是最突出的一个.他对诗歌的虔诚已近乎宗教的境界.他的整个生活都为写诗、译诗、教诗、论诗和编诗这“五诗”所支配,故有人戏称他为“五马分诗”.黄国彬诗作的题材广阔多样.国族大事、生活琐事、爱情友谊、名胜古迹、历史文化、人生哲理、为人处事等无不成为他抒写的领域.若再换一角度说,他的作品既写人、咏物、述事,也记游、谈禅、绘景、抒怀、说理,甚至有神仙主题.黄国彬是一位敏感的有才情的诗人,一个意象、一丝感触、一点哲思,哪怕在别人看来司空见惯,他都能投入感情,细加体味,发而为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国彬 艺术风貌 学院派 九三年 特里斯丹 历史文化 大运河 天安门广场 为人处事 现实主义
下载PDF
托·斯·艾略特“荒原意识”的演绎与构筑
10
作者 袁素华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1998年第1期222-232,共11页
托·斯·艾略特“荒原意识”的演绎与构筑袁素华托·斯·艾略特(ThomasStearnsEliot1888-1965),当代西方有重大影响的诗人和批评家,后期象征主义诗歌的杰出代表,他的代表作《荒原》〔... 托·斯·艾略特“荒原意识”的演绎与构筑袁素华托·斯·艾略特(ThomasStearnsEliot1888-1965),当代西方有重大影响的诗人和批评家,后期象征主义诗歌的杰出代表,他的代表作《荒原》〔1〕十分传神地表达了一次大战后的西方人对过去传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斯·艾略特 荒原意识 荒原人 《荒原》 “客观对应物” 西方现代主义 特里斯丹 莱茵河 主体意象 现代人
下载PDF
《神曲·地狱篇》第五章 被引量:1
11
作者 但丁 田德望 《国外文学》 1984年第3期140-151,共12页
我就这样从第一圈下到第二圈,这一圈面积较小,其中的痛苦却大得多,以至激起一片哭声。米诺斯站在那里,猙狞可怖,咆哮如雷:他在入口处审查罪行,作出判决,把尾巴绕在自己身上,表示怎样发落亡灵,勒令他们下去。我是说,不幸生在世上的人的... 我就这样从第一圈下到第二圈,这一圈面积较小,其中的痛苦却大得多,以至激起一片哭声。米诺斯站在那里,猙狞可怖,咆哮如雷:他在入口处审查罪行,作出判决,把尾巴绕在自己身上,表示怎样发落亡灵,勒令他们下去。我是说,不幸生在世上的人的灵魂来到他面前时,就供出自己的一切罪行:那位判官就判决他该在地獄中什么地方受苦,把尾巴在自己身上绕几遭,就表明要让他到第几圈去。在他面前总站着许多亡灵:个个都依次受审判,招供罪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里斯丹 埃涅阿斯 罪行 爱情 意大利语 译文 抒情诗 骑士传奇 荷马史诗 海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