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阿里札达盆地上新统中犀类化石的发现及意义 被引量:24
1
作者 孟宪刚 朱大岗 +7 位作者 邵兆刚 杨朝斌 孙立倩 王建平 韩同林 杜建军 韩建恩 余佳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09-612,共4页
首次在西藏阿里札达盆地上新世河湖相沉积地层中发现了犀类化石,对其基本特征进行了描述,初步鉴定为犀类额鼻角犀亚科第三?骨化石,在同一层位中还采集了大量孢粉、微体古生物和植物化石。结合区域地质特征和产出犀类化石地层的沉积学特... 首次在西藏阿里札达盆地上新世河湖相沉积地层中发现了犀类化石,对其基本特征进行了描述,初步鉴定为犀类额鼻角犀亚科第三?骨化石,在同一层位中还采集了大量孢粉、微体古生物和植物化石。结合区域地质特征和产出犀类化石地层的沉积学特征等的分析,认为札达盆地上新世时代表着温暖湿润向寒冷潮湿—温和干旱的气候变化过程。这一发现有助于进一步认识青藏高原新近纪上新世的生物演化、气候变化和构造活动,为研究青藏高原新近纪以来的生物进化、湖泊与河流演化、气候变化、古地理与古环境变迁,以及新生代地层的划分对比等提供了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里札达 青藏高原 犀类化石 上新统
下载PDF
安徽嘉山凹凸棒石粘土矿中发现的犀类化石 被引量:2
2
作者 房迎三 李汪晴 《安徽地质》 1994年第3期62-65,共4页
本文记述了1987年在嘉山县官山凹凸棒石粘土中发现的犀类化石,包括同一个体的犀类下颔骨和部分椎骨等,从而讨论了产出化石的粘土矿层的时代。
关键词 晚第三纪 犀类化石 安徽嘉山
下载PDF
神农架高冠板齿犀化石被定为新属新种
3
作者 尹笋君 《江汉考古》 1986年第S1期24-24,共1页
近年来,在神农架林区阳日镇孙家坡出土的一块重达六斤半(3250克)的高冠板齿犀牙齿化石,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人类研究所专家鉴定,属于首次发现的板齿犀新属新种,被命名为“高冠神农犀”。板齿犀是古哺乳动物的一亚科,是犀类中一个... 近年来,在神农架林区阳日镇孙家坡出土的一块重达六斤半(3250克)的高冠板齿犀牙齿化石,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人类研究所专家鉴定,属于首次发现的板齿犀新属新种,被命名为“高冠神农犀”。板齿犀是古哺乳动物的一亚科,是犀类中一个高度特化的分支,身体巨大。板齿犀化石,目前仅发现于亚洲北部和欧洲的少数地区,限于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早期历史 板齿 新属新种 神农架林区 首次发现 犀类化石 哺乳动物 古脊椎动物 专家鉴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