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犯罪价值论领域的后现代忧思——基于《论犯罪的价值》一书的思考
1
作者 赖早兴 贾健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74-80,共7页
对于犯罪价值问题,《论犯罪的价值》一书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从各个角度批判了目前国内的犯罪有益论和相对主义犯罪价值论,但是,我们还要警惕的是从后现代主义哲学中演化的相对主义犯罪价值观,我们只有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才... 对于犯罪价值问题,《论犯罪的价值》一书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从各个角度批判了目前国内的犯罪有益论和相对主义犯罪价值论,但是,我们还要警惕的是从后现代主义哲学中演化的相对主义犯罪价值观,我们只有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才能对此做出正确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主义犯罪价值 后现代主义 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从社会学角度讨论犯罪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娜 《前沿》 2004年第9期83-84,共2页
犯罪作为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存在有其特有的价值 ,它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平衡器 ,是人类社会的正当性排泄。犯罪虽然具有很大的社会危害性 ,但在促进技术更新、增强社会凝聚力、推动社会进步、维持社会秩序等方面具有在一定范围内的积极作... 犯罪作为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存在有其特有的价值 ,它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平衡器 ,是人类社会的正当性排泄。犯罪虽然具有很大的社会危害性 ,但在促进技术更新、增强社会凝聚力、推动社会进步、维持社会秩序等方面具有在一定范围内的积极作用。本文主要从社会学的角度对犯罪价值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旨在抛砖引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价值 社会学 社会秩序 《刑法》
原文传递
恐怖主义犯罪:理论界定与应对策略 被引量:16
3
作者 姜涛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7-85,共9页
恐怖主义犯罪定义上的诸多分歧,意味着对该犯罪定义的难度,也决定着需要寻找新的问题解决之道。要素分析法不仅可以表征恐怖主义犯罪之形式,而且反映了恐怖主义犯罪的本质,因而是一种可取的定义模式。立足于要素分析法,恐怖主义犯罪就... 恐怖主义犯罪定义上的诸多分歧,意味着对该犯罪定义的难度,也决定着需要寻找新的问题解决之道。要素分析法不仅可以表征恐怖主义犯罪之形式,而且反映了恐怖主义犯罪的本质,因而是一种可取的定义模式。立足于要素分析法,恐怖主义犯罪就是一种以恐怖组织或恐怖分子为主体实施的、旨在制造恐惧或恐怖气氛的各种犯罪的简称。而要合理应对恐怖主义犯罪,中国需要坚持"严而不厉"的刑事政策,并完善反恐方面的刑事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怖主义犯罪 敌人刑法 价值性冲突犯罪
下载PDF
象征性交互作用理论视野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犯罪解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张雨 张红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69-73,共5页
从犯罪行为发生对于犯罪人的价值这一视角出发,深入解读农村留守儿童入室抢劫杀人一案,阐明一部分农村留守儿童通过实施违法犯罪这样的闹剧证明自己的个人能力,以反击个人现实层面中面临的社会地位低下、情感需求不能通过合法途径得到... 从犯罪行为发生对于犯罪人的价值这一视角出发,深入解读农村留守儿童入室抢劫杀人一案,阐明一部分农村留守儿童通过实施违法犯罪这样的闹剧证明自己的个人能力,以反击个人现实层面中面临的社会地位低下、情感需求不能通过合法途径得到满足的持久无能的生存困境与心理困境,是农村留守儿童犯罪行为发生的原因;并在社区矫正的层面提出通过完善司法体系同时建立村落矫正模式,减少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 犯罪价值 象征互动 象征性交互作用理论
下载PDF
刑事被害未成年人检察维权的价值探讨
5
作者 陈强 王志胜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4年第2期17-21,共5页
作为未成年人维权的组成部分,刑事被害未成年人的维权与未成年犯罪人的人权保护同等重要,不可或缺。检察视野中刑事被害未成年人维权的基本价值主要体现为:保护个体的社会化与社会肌体的可持续发展、拓展司法公正与倡导刑事法律观的人... 作为未成年人维权的组成部分,刑事被害未成年人的维权与未成年犯罪人的人权保护同等重要,不可或缺。检察视野中刑事被害未成年人维权的基本价值主要体现为:保护个体的社会化与社会肌体的可持续发展、拓展司法公正与倡导刑事法律观的人本主义化、促进形成刑事法律均衡保护人权的“二元性”理念,以及通过避免犯罪纵容与“恶逆变”而控制犯罪等四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被害未成年人 检察维权工作 检察机关 可持续发展 社会价值 法律价值 刑事法律理念 法律价值 人权价值 犯罪控制价值
下载PDF
基于法益保护位阶的刑法实质解释 被引量:15
6
作者 姜涛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1-112,307-308,共12页
随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施及对法的正义性之期待,现代刑法必须重视法益保护优先性的价值。基于法益保护的优先性以及现代刑法优先保护国家安全、人身权利之规范目的的考虑,犯罪构成解释必须立足于实质解释立场,以法益保护位阶为基本... 随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施及对法的正义性之期待,现代刑法必须重视法益保护优先性的价值。基于法益保护的优先性以及现代刑法优先保护国家安全、人身权利之规范目的的考虑,犯罪构成解释必须立足于实质解释立场,以法益保护位阶为基本划分而有所区别对待:当以侵犯人身权利的犯罪或价值性冲突犯罪在遭遇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区分难题时,刑法解释应该强化一种入罪或罪重解释。这是合理组织对犯罪反应的现代刑法教义学的应有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益保护位阶 刑法实质解释 价值性冲突犯罪
下载PDF
价值性冲突犯罪及其立法策略展开 被引量:4
7
作者 姜涛 《中国刑事法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12,共10页
在犯罪学上,犯罪有物质性冲突犯罪与价值性冲突犯罪之分,前者意味着犯罪目标是追求某种物质利益,而后者则体现为犯罪人对当前法律、制度等之合理性产生了怀疑。对于价值性冲突引发的犯罪,因其涉及犯罪人对自我之社会存在形成了根本否定... 在犯罪学上,犯罪有物质性冲突犯罪与价值性冲突犯罪之分,前者意味着犯罪目标是追求某种物质利益,而后者则体现为犯罪人对当前法律、制度等之合理性产生了怀疑。对于价值性冲突引发的犯罪,因其涉及犯罪人对自我之社会存在形成了根本否定,因而较物质性冲突犯罪而言不仅更难治理,而且具有更大的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与法益侵害性。由此决定,刑法对此类犯罪不能采用结果本位主义,而是应该以行为为中心,确立新惩罚主义刑事政策,重视刑法保护的"三化",并对刑法分则的犯罪归类做出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敌人刑法 抽象危险犯 价值性冲突犯罪
原文传递
论犯罪人罪后行为分析技术的侦查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熊立荣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3-5,共3页
犯罪人罪后行为分析技术奠基于美国新行为主义学派的"三大变量系统理论",其赖以实施的事实基础是犯罪人的成长环境、犯罪人实施的犯罪行为、犯罪人实施犯罪后所面临的社会环境等各种因素以及视频、通信、网络等各种社会监控... 犯罪人罪后行为分析技术奠基于美国新行为主义学派的"三大变量系统理论",其赖以实施的事实基础是犯罪人的成长环境、犯罪人实施的犯罪行为、犯罪人实施犯罪后所面临的社会环境等各种因素以及视频、通信、网络等各种社会监控手段。它能为追逃、顺利收集犯罪证据、制止继续犯罪、确定侦查方向和范围等提供指导性意见。和传统的犯罪心理画像技术比较,它拓宽了工作对象、拓宽了所适用案件的类型、拓宽了利用范围;和信息化侦查比较,它对物质化的侦查条件要求更低,价域也更为宽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人罪后行为分析技术侦查价值犯罪心理画像信息化侦查
原文传递
上游犯罪的价值决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量刑情节 被引量:1
9
作者 万晓佳 刘津坤 《人民司法》 2020年第23期50-52,共3页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本罪所得并不是该罪的构成要件及量刑情节,本罪是否实际获利及获利多少,不影响该罪的定罪量刑。该罪上游犯罪的价值才决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定罪量刑。
关键词 量刑情节 定罪量刑 隐瞒犯罪所得 犯罪价值 构成要件 掩饰 本罪 上游
原文传递
犯罪与秩序——刑事法视野的考察 被引量:18
10
作者 蔡道通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2-51,共10页
犯罪与秩序总是处于一定的紧张关系中。但是 ,犯罪作为人类的不可摆脱的伴生物在给社会带来恶害的同时也给人类展示了它的一定程度的正价值。而对这种价值的研究将有利于我们正确地对待犯罪并形成科学的秩序理念 ;秩序并不意味着没有犯... 犯罪与秩序总是处于一定的紧张关系中。但是 ,犯罪作为人类的不可摆脱的伴生物在给社会带来恶害的同时也给人类展示了它的一定程度的正价值。而对这种价值的研究将有利于我们正确地对待犯罪并形成科学的秩序理念 ;秩序并不意味着没有犯罪 ,面对犯罪而拥有秩序的关键之点就在于制度化安排本身的程序化运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 秩序 价值 刑事政策 制度安排 犯罪价值
原文传递
Problems with the theory of anti-value acts: including a discussion with professor Zhou Guangquan
11
作者 Zhang Mingkai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09年第3期41-57,共17页
The debate between the theory of anti-value acts (Handlungsunwert) and the theory of anti-value consequences (Erfolgsunwer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e main defects of the former are that it focuses on crime as... The debate between the theory of anti-value acts (Handlungsunwert) and the theory of anti-value consequences (Erfolgsunwer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e main defects of the former are that it focuses on crime as a violation of norms, which runs counter to criminal law's aim of protecting legal interests; it highlights criminal law's function in regulating behavior, thus deviating from the essential principle of a legally prescribed punishment for a specified crime; and it gives wide acceptance to subjective elements of illegality, leading to a holistic determination of crime, thus confusing illegality with responsibility. It also blurs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attempted and unrealized offenses, and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the subordination of accomplices. Its focus on subjective legitimized elements not only fails to restrict the application of punishments, but actually expands their scope, and its adoption of rule utilitarianism leads to undue interference in citizens' conduct. The theory of anti-value consequences prevents undue interference and adopts the principle of liberalism, while at the same time taking as the target of its prohibitions those situations that contravene the aims of criminal law. This not only overcomes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theory of anti-value conduct but also achieves general and special prevention while realizing retributive jus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value acts anti-value consequences theory of crime theory of punishmen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