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区环境感知对居民犯罪恐惧感的影响——以广州市为例
1
作者 古杰 陈建国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01-1808,共8页
选取广州市74个典型社区,通过入户调查的方式共计发放1 568份问卷,研究社区环境感知(环境失序感知、集体效能感知和社会控制感知)对犯罪恐惧感的影响。结果表明:除性别、年龄和犯罪受害经历对犯罪恐惧感具有显著性影响之外,社区环境感... 选取广州市74个典型社区,通过入户调查的方式共计发放1 568份问卷,研究社区环境感知(环境失序感知、集体效能感知和社会控制感知)对犯罪恐惧感的影响。结果表明:除性别、年龄和犯罪受害经历对犯罪恐惧感具有显著性影响之外,社区环境感知对犯罪恐惧感也具有重要影响。其中,社会环境失序感知和物理环境失序感知对犯罪恐惧感具有显著性正向作用;集体效能感知对犯罪恐惧感的影响不具有显著性;社会控制包括正式社会控制和非正式社会控制2个方面,其中正式社会控制对犯罪恐惧感具有显著的抑制性作用,非正式控制对犯罪恐惧感的影响不具有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恐惧 社区环境感知 环境失序 社会控制 集体效能
下载PDF
从因变量到自变量——犯罪恐惧感研究的发展与启示 被引量:8
2
作者 姜兰昱 杨学峰 《晋阳学刊》 CSSCI 2013年第6期79-85,共7页
中国研究者多认为"公众安全感"概念与西方研究者的"犯罪恐惧感"概念相同或相近。从适用语境和内涵、二者出现背离的情形以及实务部门的观点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出这两个词并非相同的概念。从最初的犯罪恐惧感形成、... 中国研究者多认为"公众安全感"概念与西方研究者的"犯罪恐惧感"概念相同或相近。从适用语境和内涵、二者出现背离的情形以及实务部门的观点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出这两个词并非相同的概念。从最初的犯罪恐惧感形成、影响因素分析到后来的恐惧感对人行为和社会的影响研究,对恐惧感的研究日见其深;对安全感的研究却驻足不前。不囿于因变量研究而视恐惧感为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影响因素,将为警察工作拓宽视角,极大提升警察机构的工作作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恐惧 安全感 比较研究 自变量 启示
下载PDF
论犯罪恐惧的测量标准 被引量:8
3
作者 彭玉伟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6,共6页
犯罪恐惧是犯罪率之外评价社会治安状况的另一重要指标。社会治安治理应追求对犯罪率和犯罪恐惧的双重控制,而要控制犯罪恐惧,首先需要合理设定犯罪恐惧的测量标准,准确掌握犯罪恐惧的真实状况。国内外犯罪恐惧调查主要从认知层面、认... 犯罪恐惧是犯罪率之外评价社会治安状况的另一重要指标。社会治安治理应追求对犯罪率和犯罪恐惧的双重控制,而要控制犯罪恐惧,首先需要合理设定犯罪恐惧的测量标准,准确掌握犯罪恐惧的真实状况。国内外犯罪恐惧调查主要从认知层面、认知—情绪层面、行为层面测量犯罪恐惧,但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测量困难性和条件现实性考虑,建议从认知—情绪层面测量犯罪恐惧,但要进一步细化和补充其他测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恐惧 测量标准 评价 合理设定
下载PDF
老年人高犯罪恐惧与低被害风险的矛盾 被引量:2
4
作者 彭玉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7277-7279,共3页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犯罪恐惧成为国外犯罪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1〕。老年人以其生理上、心理上、经济上易受犯罪侵害的属性,成为国外犯罪恐惧研究重点关注的社会群体之一。相关研究〔2〕发现,老年人有着较低的被害风险,但却有着较高...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犯罪恐惧成为国外犯罪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1〕。老年人以其生理上、心理上、经济上易受犯罪侵害的属性,成为国外犯罪恐惧研究重点关注的社会群体之一。相关研究〔2〕发现,老年人有着较低的被害风险,但却有着较高的犯罪恐惧。围绕这一'恐惧-被害'矛盾,犯罪学、老年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进行了热烈的研讨,形成了多种矛盾解释的路径,但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恐惧 低被害风险
下载PDF
犯罪恐惧感对居民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夏春 俞瑶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123-128,共6页
犯罪恐惧感不仅是犯罪学的核心议题,也是备受瞩目的社会和公共健康问题,因为犯罪恐惧感对居民健康有长期的负面影响。身体健康方面,犯罪恐惧感导致居民有更糟糕的睡眠、更高的心血管和免疫疾病风险,甚至带来更高的自杀率和死亡率;心理... 犯罪恐惧感不仅是犯罪学的核心议题,也是备受瞩目的社会和公共健康问题,因为犯罪恐惧感对居民健康有长期的负面影响。身体健康方面,犯罪恐惧感导致居民有更糟糕的睡眠、更高的心血管和免疫疾病风险,甚至带来更高的自杀率和死亡率;心理健康方面,犯罪恐惧感使得居民有更多焦虑、抑郁和孤独感。回避假说从社会资本视角解释犯罪恐惧感与健康的联系,而锻炼假说和健康行为假说则从生活习惯视角分析犯罪恐惧感的负面效应。未来要进一步分析犯罪恐惧感影响健康的机制,同时探索削弱其消极效应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恐惧 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 回避 健康行为
下载PDF
降低公众犯罪恐惧感之策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郑海 杨涵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年第2期87-91,共5页
犯罪恐惧感即由犯罪引发的恐惧感,缘于相关社会治理制度的设计和运行等问题。降低犯罪恐惧感,从宏观上讲,应解决有关社会治理制度问题;从微观上讲,即在具体制度设计上,应完善警务机制、突出被害预防作用、强化警务公众参与,改善民居环境。
关键词 犯罪恐惧 降低 策略 公众
下载PDF
论城镇景观的环境意象与犯罪恐惧感 被引量:3
7
作者 周详 《广东园林》 2014年第4期25-30,共6页
根据心理学理论,城镇景观的环境意象涵盖空间形态和空间氛围两大内容。空间形态的不良设计和缺陷会为犯罪主体提供犯罪机会和条件,从而使犯罪目标产生犯罪恐惧感;空间形态的设计主要关注景观学和社会学的关系,对犯罪恐惧感的产生构成间... 根据心理学理论,城镇景观的环境意象涵盖空间形态和空间氛围两大内容。空间形态的不良设计和缺陷会为犯罪主体提供犯罪机会和条件,从而使犯罪目标产生犯罪恐惧感;空间形态的设计主要关注景观学和社会学的关系,对犯罪恐惧感的产生构成间接影响。对于犯罪目标而言,空间氛围设计的失误和不足将直接对其造成心理影响;空间氛围设计主要关注景观学和心理学的关系,对犯罪恐惧感的产生构成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意象 空间形态 空间氛围 犯罪机会 犯罪恐惧
下载PDF
犯罪恐惧感的群体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上海调查数据的分析
8
作者 李峰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7-134,共8页
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重要目标,犯罪恐惧感是安全感的核心内容。国内学界鲜有基于随机抽样数据的犯罪恐惧感分析,少有的成果缺乏深入的理论对话。基于弱势群体易受攻击模型、受害与司法经历模型和社区模型之逻辑,... 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重要目标,犯罪恐惧感是安全感的核心内容。国内学界鲜有基于随机抽样数据的犯罪恐惧感分析,少有的成果缺乏深入的理论对话。基于弱势群体易受攻击模型、受害与司法经历模型和社区模型之逻辑,并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利用上海调查数据对犯罪恐惧感的群体分布和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民众的犯罪恐惧感较低;财产犯罪恐惧感要高于人身伤害犯罪恐惧感;警察效能、社会融入和阶层认同是影响民众犯罪恐惧感的最主要因素。文章借此还与西方的发现进行对话,探讨影响我国民众犯罪恐惧的本土化特征,为提升社会的安全感,推动我国高质量社会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恐惧 弱势群体易受攻击模型 受害与司法经历模型 社区模型
下载PDF
犯罪恐惧感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孤独感的中介作用
9
作者 俞瑶 夏春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23年第4期417-420,共4页
目的探索犯罪恐惧感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分析孤独感的中介效应,为提高老年人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于2021年6-7月使用犯罪恐惧感量表、孤独感量表(UCLA)和自评健康量表对安徽省使用分层随机抽样选出的624名老年人进行测量,在描述其犯... 目的探索犯罪恐惧感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分析孤独感的中介效应,为提高老年人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于2021年6-7月使用犯罪恐惧感量表、孤独感量表(UCLA)和自评健康量表对安徽省使用分层随机抽样选出的624名老年人进行测量,在描述其犯罪恐惧感、孤独感和自评健康现状基础上,基于t检验比较这些变量的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和城乡差异,采用Pearson积差相关探索犯罪恐惧感、孤独感和自评健康之间的联系,使用M-plus 7.4考察犯罪恐惧感对老年人自评健康的影响,并探索孤独感的中介作用。结果老年人的犯罪恐惧感存在性别、年龄和受教育水平差异(P<0.01)。犯罪恐惧感与孤独感呈正相关(r=0.233,P<0.001),与自评健康呈负相关(r=-0.169,P<0.001),孤独感与自评健康呈负相关(r=-0.202,P<0.001)。老年人的犯罪恐惧感对其自评健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P<0.001),孤独感在其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为16.32%。结论犯罪恐惧感对老年人自评健康有显著的负效应,并部分通过孤独感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恐惧 孤独感 自评健康 中介效应 老年居民
下载PDF
犯罪恐惧感与犯罪活动空间分布的匹配关系及其影响因素——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延吉 游永熠 +1 位作者 朱春武 郭华贵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24-1033,共10页
利用北京社会调查、法律文书、兴趣点、路网、定位数据,发现盗窃及暴力犯罪密度对犯罪恐惧感并无显著关联或影响偏弱,犯罪活动与犯罪恐惧感存在“匹配且具高安全性”“匹配且具高危险性”“不匹配且比主观感知更危险”“不匹配且比主观... 利用北京社会调查、法律文书、兴趣点、路网、定位数据,发现盗窃及暴力犯罪密度对犯罪恐惧感并无显著关联或影响偏弱,犯罪活动与犯罪恐惧感存在“匹配且具高安全性”“匹配且具高危险性”“不匹配且比主观感知更危险”“不匹配且比主观感知更安全”等类型。脆弱人群更易高估安全风险;防卫空间及街道眼理论分别适用于解释客观犯罪和主观感知,高密度、混合型、密路网的可渗透环境容易产生比主观感知更危险的情形;物理与社会失序、居住不稳定性会产生比主观感知更安全的情形;高人员流动性及高地位社区的居民则易低估安全风险;出入管控和环境维护能起到减犯罪、降恐惧的双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恐惧 防卫空间 街道眼 失序 社会解组
下载PDF
犯罪恐惧感对警察信任的影响——以辽宁省大学生为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许博洋 王薇 《犯罪研究》 2019年第1期35-44,共10页
公民对于警察的信任程度的高低是决定当下警察能否正常执法、社区警务等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而公众的犯罪恐惧感,即对于成为犯罪侵害对象的风险预知程度以及城市安全状况的预知程度,往往成为其评价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主观指标... 公民对于警察的信任程度的高低是决定当下警察能否正常执法、社区警务等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而公众的犯罪恐惧感,即对于成为犯罪侵害对象的风险预知程度以及城市安全状况的预知程度,往往成为其评价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主观指标。基于对辽宁地区1318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研究,发现:在引入性别、年级、对他人普遍信任、对警察文化素质程度认知、社会现状满意度、个人生活满意度这些控制变量后,公众的犯罪恐惧感高低会显著影响其对警察的信任程度,即认为城市越不安全的人,其对警察信任程度越低;对成为犯罪被害人担心程度越高的人,其也越不信任警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恐惧 认知测量 情感测量 警察信任度
下载PDF
犯罪恐惧的解释模型与指标体系探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邵奇聪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63-70,共8页
犯罪恐惧相对独立于犯罪率,其对民众的日常生产生活危害极大,因此是各国重点要解决的社会治安问题之一。对犯罪恐惧的研究不同于安全感,常用的理论工具是犯罪恐惧的解释模型,包括犯罪被害模型、治安失序模型与社区关注模型。用问卷检测... 犯罪恐惧相对独立于犯罪率,其对民众的日常生产生活危害极大,因此是各国重点要解决的社会治安问题之一。对犯罪恐惧的研究不同于安全感,常用的理论工具是犯罪恐惧的解释模型,包括犯罪被害模型、治安失序模型与社区关注模型。用问卷检测情绪具有的天然局限性,而我国当前研究中的提问方式又有诸多缺陷。随着研究的深入,犯罪恐惧构念效度不足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并动摇着研究本身的科学性。对此,宜从情绪维度建立指标体系,设置情绪的识别与过滤性问题,增加恐惧情绪的频率、强度、持续性与紧张度等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恐惧 解释模型 指标体系 情绪测量
下载PDF
广州市不同类型犯罪受害经历与犯罪恐惧感的相关性研究
13
作者 古杰 宋广文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90-698,共9页
选取广州市74个典型社区,通过入户调查的方式共计发放1568份调查问卷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具有犯罪受害经历的被访者犯罪恐惧感高于无犯罪受害经历的被访者;在选取的12项犯罪经历相关指标中,有5项指标与犯罪恐惧感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选取广州市74个典型社区,通过入户调查的方式共计发放1568份调查问卷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具有犯罪受害经历的被访者犯罪恐惧感高于无犯罪受害经历的被访者;在选取的12项犯罪经历相关指标中,有5项指标与犯罪恐惧感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按照比值比从大到小分别为自身经历的扒窃和入室盗窃、亲朋好友在公交地铁和其它公共场所犯罪受害、社区内发生的扒窃见闻,其余7项指标不显著;个体属性方面,仅教育水平与犯罪恐惧感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性别、年龄、婚姻状态和家庭收入的影响不显著。此外,不同社区类型对被访者犯罪恐惧感的影响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恐惧 受害模型 不同类型犯罪 社区类型
下载PDF
犯罪恐惧感的空间格局、影响因素及其与犯罪活动的异同——基于街景图像深度学习的北京案例
14
作者 张延吉 黄佳玲 游永熠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71-2283,共13页
犯罪地理研究始终存在重视客观犯罪、轻视主观感知的缺憾。论文以北京为案例,采用深度学习中的图像回归算法,大规模识别不同街景环境下的犯罪恐惧感,以弥补社会调查在空间覆盖率、空间分辨率以及信度效度等方面的不足。研究表明:①犯罪... 犯罪地理研究始终存在重视客观犯罪、轻视主观感知的缺憾。论文以北京为案例,采用深度学习中的图像回归算法,大规模识别不同街景环境下的犯罪恐惧感,以弥补社会调查在空间覆盖率、空间分辨率以及信度效度等方面的不足。研究表明:①犯罪恐惧感的空间格局呈现出由中心向郊区逐渐递增的圈层式、多组团、放射状结构,盗窃及暴力犯罪量的空间分布与之大相径庭。②由犯罪恐惧感与犯罪活动的空间分布匹配关系可见,在北京市中心,主客观安全性具有低匹配度且客观形势比主观感知更危险;至近郊,两者匹配度提高;至远郊,两者仍具低匹配度但客观形势比主观感知更安全。③主客观安全性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高密度、混合型环境有利于降低恐惧感却会诱发犯罪;增设尽端路、提升围合感、增加绿视率、整治物理失序则能发挥抑制恐惧感和犯罪量的双重功效;弱势社区兼具高恐惧感与高暴力犯罪量,人员流动性有助弱化恐惧感,居民异质性仅会加剧犯罪行为。研究结果有助于厘清经典犯罪地理理论对主客观安全性的差异化解释力,以全面评估环境干预政策的安全性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恐惧 建成环境 社会环境 街景图像 深度学习算法
原文传递
高校校园学生治安感知及犯罪恐惧的地理空间研究——以珠海市香洲区四所校园为例 被引量:9
15
作者 曾敏玲 莫文彬 +1 位作者 李家豪 黄伟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1-60,共10页
近年随着高校的迅猛发展,校园扩张、开放性加大,其"社会生态性"愈发显著,校园治安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从空间层面切入,选取珠海市香洲区四所新建高校展开研究,结合实际案发情况、学生治安感知及犯罪恐惧等综合分析校园治安... 近年随着高校的迅猛发展,校园扩张、开放性加大,其"社会生态性"愈发显著,校园治安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从空间层面切入,选取珠海市香洲区四所新建高校展开研究,结合实际案发情况、学生治安感知及犯罪恐惧等综合分析校园治安问题。研究通过问卷采集基础数据,利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学生治安感知与犯罪恐惧的情况,并运用GIS分析犯罪恐惧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发现学生对校园治安感知情况与实际案发情况基本相符,而犯罪恐惧与之并不完全一致;不同校园的犯罪恐惧案件类型和恐惧空间具有相似性,犯罪恐惧空间呈现昼夜差异。研究最后总结出犯罪恐惧集中的若干场所类型及其主要特征,并提出相应的提升安全感的普适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问题 犯罪恐惧 高校校园 犯罪 空间研究 珠海市
原文传递
犯罪恐惧感的测量标准与原因模型之实证检验 被引量:9
16
作者 杨学锋 姜兰昱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37-43,共7页
为比较不同的犯罪恐惧感测量方式及脆弱模型与失序模型两种原因模型的解释效力,以警察院校和综合大学的学生为样本,利用列联表、相关分析等方法进行了统计描述与检验。基于认知和情感测量法的两种犯罪恐惧感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 为比较不同的犯罪恐惧感测量方式及脆弱模型与失序模型两种原因模型的解释效力,以警察院校和综合大学的学生为样本,利用列联表、相关分析等方法进行了统计描述与检验。基于认知和情感测量法的两种犯罪恐惧感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在两种原因模型中,脆弱模型得到了经验支持;对照之下,失序模型的预测效度相对不足。此外,许多因素影响着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而偏相关分析发现了后者具有不可忽视的潜在影响。既往的实证研究对于犯罪恐惧感的争议性结论很可能缘于测量标准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恐惧 认知测量 情感测量 脆弱模型 失序模型
原文传递
老年居民的犯罪恐惧感对其警察信任度的影响——基于安徽省微观调查数据和CSS 2017年数据的实证研究
17
作者 夏春 俞瑶 《老龄科学研究》 2022年第9期66-78,共13页
与中青年人相比,老年人体验到更多的犯罪恐惧感,这些体验给老年人的健康和福祉带来潜在风险。基于警察责任模型,通过两项实证研究,探讨老年居民的犯罪恐惧感是否影响他们对警察的信任度。基于对463名老年居民的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一发现... 与中青年人相比,老年人体验到更多的犯罪恐惧感,这些体验给老年人的健康和福祉带来潜在风险。基于警察责任模型,通过两项实证研究,探讨老年居民的犯罪恐惧感是否影响他们对警察的信任度。基于对463名老年居民的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一发现:在控制人口学变量、生活质量等因素之后,体验到较高犯罪恐惧感的老年居民对警察的信任水平更低。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2017年数据的实证研究二发现: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老年居民,犯罪恐惧感均可以显著负向预测其警察信任度,稳健性分析也支持该结果。两项实证研究结果均支持警察责任模型的核心观点:犯罪恐惧感对老年居民的警察信任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恐惧 警察信任度 警察责任模型 老年人
原文传递
食品犯罪恐惧的控制机制
18
作者 王肖飞 《经济研究导刊》 2015年第18期329-331,共3页
基于犯罪恐惧理论,提出食品犯罪可以引起恐惧的假设。然后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亲身经历食品犯罪受害与从网络获取食品犯罪信息的人中,恐惧比例最高,并且他们认为通过公众参与和完善立法可以有效地消除或缓解其恐惧。基于调查的结果,探究... 基于犯罪恐惧理论,提出食品犯罪可以引起恐惧的假设。然后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亲身经历食品犯罪受害与从网络获取食品犯罪信息的人中,恐惧比例最高,并且他们认为通过公众参与和完善立法可以有效地消除或缓解其恐惧。基于调查的结果,探究食品犯罪恐惧与控制恐惧措施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由于食品犯罪恐惧是有食品犯罪引起的,不论是直接控制食品犯罪恐惧还是控制食品犯罪的措施,产生的效果往往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犯罪 食品犯罪恐惧 控制机制
下载PDF
破窗效应阻断及犯罪治理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皓翔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6-38,共13页
破窗效应揭示了失序与犯罪之间的因果机制,破窗效应阻断意味着切断了犯罪产生的因果链条,以达到防控犯罪的目的。分析破窗效应演化的过程,探究失序、犯罪恐惧感、正式社会控制和非正式社会控制之间的关系。运用问卷调查法,对1185份样本... 破窗效应揭示了失序与犯罪之间的因果机制,破窗效应阻断意味着切断了犯罪产生的因果链条,以达到防控犯罪的目的。分析破窗效应演化的过程,探究失序、犯罪恐惧感、正式社会控制和非正式社会控制之间的关系。运用问卷调查法,对1185份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失序、犯罪恐惧感、正式社会控制和非正式社会控制两两之间均显著相关;失序不仅可以直接影响非正式社会控制,还能通过正式社会控制和犯罪恐惧感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非正式社会控制。研究结论旨在为切断失序与犯罪之间的传导机制提供治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窗效应 失序 犯罪恐惧 社会控制 犯罪治理
下载PDF
以白银案为例分析犯罪信号媒介传播机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邱雅娴 《新闻传播》 2018年第22期20-22,共3页
本文以甘肃白银市连环杀人案(下称白银案)为例,分析犯罪信号的媒介传播形式和对公众恐惧犯罪心理的影响,提出应对媒体传播犯罪信号的方法,有助于完善理解公众恐惧犯罪心理和社会舆情形成机制。
关键词 犯罪信号 媒介传播 传播机制 恐惧犯罪心理 白银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