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评价治安状况的“犯罪” 被引量:1
1
作者 廖志恒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8-12,共5页
评价治安状况的“犯罪”应该以犯罪学视野中的犯罪定义为理论依据,以公安机关的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立案为标准,以公安机关立案统计资料为基础较为适宜和合理。公安机关“犯罪案件”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有限,在评价治安状况时需要... 评价治安状况的“犯罪”应该以犯罪学视野中的犯罪定义为理论依据,以公安机关的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立案为标准,以公安机关立案统计资料为基础较为适宜和合理。公安机关“犯罪案件”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有限,在评价治安状况时需要通过社会调查加以核实。“犯罪”不能仅按犯罪案件数一种方式进行计量,而应该根据治安状况评价的目的和条件,选取不同的计量方法。运用“犯罪指标”对治安秩序状况进行评判,以综合值为标准最为科学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安状况 犯罪指标 犯罪界定 犯罪计量 治安评判
下载PDF
假释适用中检察机关量化评估再犯罪危险的方式与思考
2
作者 刘舒媛 《中国检察官》 2023年第24期3-6,共4页
检察机关应当发挥“派驻+巡回”检察机制优势,充分运用巡回检察成果,以“巡回切入、派驻跟进”的方式,依法推进假释制度适用。可以将大数据作为筛选假释案件线索的实现路径,有效提高检察监督质效。对既符合减刑又符合假释条件的案件,监... 检察机关应当发挥“派驻+巡回”检察机制优势,充分运用巡回检察成果,以“巡回切入、派驻跟进”的方式,依法推进假释制度适用。可以将大数据作为筛选假释案件线索的实现路径,有效提高检察监督质效。对既符合减刑又符合假释条件的案件,监狱未优先提请假释的,应依法监督监狱优先提请假释。办理假释监督案件时,可以对“再犯罪的危险”进行指标量化评估,增强判断的客观性、科学性,并坚持以证据为中心,提升假释监督案件的实质化审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派驻+巡回”检察机制 大数据监督模型 线索发现 犯罪危险指标量化评估 优先适用假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