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7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犯罪概念二元论之提倡——基于比较法的视角 被引量:1
1
作者 郭世杰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46-49,共4页
由于对犯罪概念的研究视角和侧重点不同,导致了犯罪概念的纷繁复杂。形式的犯罪概念过于关注刑法的技术性特征,而忽略了其实质性内涵——正义;实质的犯罪概念则没有涉及量的规定,不具有区分罪与非罪的功能,且容易导致当权者的滥用;混合... 由于对犯罪概念的研究视角和侧重点不同,导致了犯罪概念的纷繁复杂。形式的犯罪概念过于关注刑法的技术性特征,而忽略了其实质性内涵——正义;实质的犯罪概念则没有涉及量的规定,不具有区分罪与非罪的功能,且容易导致当权者的滥用;混合的犯罪概念存在着逻辑缺陷,并且违背了形式合理性处于优位的价值冲突准则。应从立法和司法两个层面上来考察犯罪概念,犯罪是"违反刑法的,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犯罪概念 实质犯罪概念 混合犯罪概念 二元犯罪概念
下载PDF
欧洲大陆国家的实质犯罪概念与俄中实质犯罪概念之不同
2
作者 孙倩 赵晓耕 《金陵法律评论》 2014年第1期257-263,共7页
形式犯罪概念与实质犯罪概念的争论,只是在苏联刑法典中规定实质犯罪概念后出现的。欧洲大陆国家也有关于实质犯罪概念的论述,并提出立法层面与司法层面双重结构的犯罪概念,但并没有在刑法典中规定实质的犯罪概念,这是欧洲大陆国家实质... 形式犯罪概念与实质犯罪概念的争论,只是在苏联刑法典中规定实质犯罪概念后出现的。欧洲大陆国家也有关于实质犯罪概念的论述,并提出立法层面与司法层面双重结构的犯罪概念,但并没有在刑法典中规定实质的犯罪概念,这是欧洲大陆国家实质犯罪概念与俄中实质犯罪概念的本质不同。俄中实质犯罪概念是法定犯罪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犯罪概念 法定概念 实质犯罪概念 混合犯罪概念 双层结构 犯罪概念
下载PDF
欧洲大陆国家的实质犯罪概念与俄中实质犯罪概念之不同
3
作者 孙倩 赵晓耕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48-52,共5页
形式犯罪概念与实质犯罪概念的争论,只是在苏联刑法典中规定实质犯罪概念后出现的。欧洲大陆国家也有关于实质犯罪概念的论述,并提出立法层面与司法层面双重结构的犯罪概念,但并没有在刑法典中规定实质的犯罪概念,这是欧洲大陆国家实质... 形式犯罪概念与实质犯罪概念的争论,只是在苏联刑法典中规定实质犯罪概念后出现的。欧洲大陆国家也有关于实质犯罪概念的论述,并提出立法层面与司法层面双重结构的犯罪概念,但并没有在刑法典中规定实质的犯罪概念,这是欧洲大陆国家实质犯罪概念与俄中实质犯罪概念的本质不同。俄中实质犯罪概念是法定犯罪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犯罪概念 法定概念 实质犯罪概念 混合犯罪概念 双层结构犯罪概念
下载PDF
对现行犯罪概念的反思——兼论混合犯罪概念之提倡 被引量:1
4
作者 杨俊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7-157,共11页
对犯罪概念的界定一直都是刑法学研究中的一个基础性理论问题。长期以来,在犯罪成立的认定上,实质犯罪概念的观点和形式犯罪概念的观点存在着相持不下的争论。无论实质犯罪概念还是形式犯罪概念,固然各有优点,但都有着自身无法克服的片... 对犯罪概念的界定一直都是刑法学研究中的一个基础性理论问题。长期以来,在犯罪成立的认定上,实质犯罪概念的观点和形式犯罪概念的观点存在着相持不下的争论。无论实质犯罪概念还是形式犯罪概念,固然各有优点,但都有着自身无法克服的片面性和狭隘性。为了平息两者间的对立和争议,应当积极提倡兼采实质与形式的混合犯罪概念。经过对《刑法》第13条的分析,目前通说所主张的现行犯罪概念属于混合犯罪概念的定论应予否定,实际上其仍属于实质犯罪概念,与真正的、纯粹的混合犯罪概念存有差别。基于此,应当对现行犯罪概念进行反思,并明确混合犯罪概念乃是未来科学界定犯罪概念的应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质犯罪概念 形式犯罪概念 社会危害性 刑事违法性 混合犯罪概念
下载PDF
犯罪概念的新展开:从定义到本质再到本质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马荣春 《关东学刊》 2024年第1期93-112,共20页
犯罪概念问题的重新讨论,是刑法学基础理论及其所包含的犯罪论丰富与发展的重要尝试。犯罪概念可予以法律定义和理论定义。其中,犯罪的理论定义是对其法律定义的“照应”或理论回应。继犯罪概念的定义,可通过“形式与实质相结合性”和... 犯罪概念问题的重新讨论,是刑法学基础理论及其所包含的犯罪论丰富与发展的重要尝试。犯罪概念可予以法律定义和理论定义。其中,犯罪的理论定义是对其法律定义的“照应”或理论回应。继犯罪概念的定义,可通过“形式与实质相结合性”和“主客观相结合性”来对犯罪概念予以结构性把握。对于犯罪(本质)特征的把握,须先对“犯罪本质”这一前提性问题作出妥当解答,且可得出:“对社会秩序的极端蔑视性”是犯罪本质。在对“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的犯罪本质特征证伪之后,可得出:“应受刑罚惩罚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而只有“对社会秩序的极端蔑视性”与“应受刑罚惩罚性”才能分别从“里”和“外”两个层面将犯罪与非犯罪现象从根本上区分开来。于是,“对社会秩序的极端蔑视性”与“应受刑罚惩罚性”的对应,便构成了犯罪的本质与犯罪本质特征的对应。在“应受刑罚惩罚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得到正面证成后,“应受刑罚惩罚性”可赋予刑法学最高范畴的理论地位,且其可得到“应罚性论”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概念 社会危害性 刑事违法性 社会秩序极端蔑视性 应受刑罚惩罚性
下载PDF
刑法现代化视野下犯罪概念之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关振海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1期46-49,共4页
贯穿刑法现代化的思想主线是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的融合、社会保护与人权保障的统一。三大法系国家"形式与实质相统一"的犯罪概念结构,体现了刑法现代化的价值理念。犯罪概念的不同立法模式,决定了不同国家犯罪概念内容的... 贯穿刑法现代化的思想主线是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的融合、社会保护与人权保障的统一。三大法系国家"形式与实质相统一"的犯罪概念结构,体现了刑法现代化的价值理念。犯罪概念的不同立法模式,决定了不同国家犯罪概念内容的差异和犯罪圈大小的不同。犯罪概念的结构体现刑法现代化的价值理念,应当一致;而犯罪概念内容则体现不同国情,可有适当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现代化 犯罪概念 犯罪概念结构 犯罪概念内容
下载PDF
论犯罪学犯罪概念与刑法犯罪概念的区别 被引量:3
7
作者 张远煌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6期18-23,共6页
在研究犯罪问题时,人们习惯于以刑法犯罪定义作为思考的逻辑出发点。事实上,除了通行的刑法犯罪概念外,还有犯罪学中的犯罪概念。只有正确认识两种犯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的实质所在,才能避免认识上的误区并形成科学的犯罪观念。两种犯罪... 在研究犯罪问题时,人们习惯于以刑法犯罪定义作为思考的逻辑出发点。事实上,除了通行的刑法犯罪概念外,还有犯罪学中的犯罪概念。只有正确认识两种犯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的实质所在,才能避免认识上的误区并形成科学的犯罪观念。两种犯罪概念虽有联系,但区别是根本性的,这就是二者对犯罪的本质特征——社会危害性是从各自的立场去理解和把握的。较之刑法犯罪概念,犯罪学中的犯罪只遵从于危害社会行为的客观性,既不受刑事违法性要素的制约,也不对应于刑罚处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犯罪概念 刑法犯罪概念 社会危害性
下载PDF
百年来贝林的“犯罪论”:因果性犯罪概念在国际层面的复兴?
8
作者 凯.安博斯 张志钢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2017年第4期143-152,共10页
在贝林的《犯罪论》出版百年之际,回顾由该书所奠基的构成要件论和犯罪论百年来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德国,与贝林客观、价值中立的构成要件概念不断的主观化和规范化相对应,犯罪概念也从因果性犯罪概念发展至奠基于目的行为论... 在贝林的《犯罪论》出版百年之际,回顾由该书所奠基的构成要件论和犯罪论百年来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德国,与贝林客观、价值中立的构成要件概念不断的主观化和规范化相对应,犯罪概念也从因果性犯罪概念发展至奠基于目的行为论的(后)目的论犯罪概念。但直到今天,贝林的理论在世界范围一直都流行着:在大陆法传统中,除德国外,可明确归属于(后)目的论犯罪概念阵营的,也只有奥地利、葡萄牙和西班牙;而在英美法传统与国际刑法中采用的依然是因果性的犯罪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成要件 犯罪概念 因果性犯罪概念 目的行为论 (后)目的论犯罪概念
下载PDF
犯罪概念形式与实质的理论建构 被引量:7
9
作者 张小虎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29-137,共9页
犯罪概念的形式与实质,是刑法理论犯罪界说的焦点,并且由此涉及到对于罪刑法定原则的贯彻。在刑法规范的框架内,犯罪的形式界定与实质界定并不是冲突的;大陆法系、英美法系犯罪成立条件的形式也贯穿着实质的判断。犯罪实质与形式的划分... 犯罪概念的形式与实质,是刑法理论犯罪界说的焦点,并且由此涉及到对于罪刑法定原则的贯彻。在刑法规范的框架内,犯罪的形式界定与实质界定并不是冲突的;大陆法系、英美法系犯罪成立条件的形式也贯穿着实质的判断。犯罪实质与形式的划分,既是立法实际的复写,也是理论分析的必要。行为的犯罪评价可以通过肯定判断与否定判断来具体实现。基于犯罪的“形式与实质双面统一”的理念,犯罪概念与罪刑法定原则具有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概念 理论建构 罪刑法定原则 刑法理论 刑法规范 大陆法系 成立条件 英美法系 肯定判断 犯罪评价 界定 立法
下载PDF
犯罪概念的诉讼法角度辨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宗林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4-156,共3页
犯罪是刑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同时也是刑事诉讼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从刑事诉讼法的角度来看,认定犯罪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全面反映犯罪概念的本质,就应当在诉讼法的视野下,立足于立法到司法整个过程来加以考虑。
关键词 犯罪概念 诉讼法 分类
下载PDF
界定恐怖主义犯罪概念应注意的问题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爱鲜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64-69,123,共6页
对于恐怖主义犯罪的定义,因各国的见解并不相同,导致对恐怖活动的预防和打击不力,因此,应就如何界定恐怖犯罪的概念达成共识。在界定恐怖主义犯罪概念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其一,应当正确认定恐怖行为的实施者;其二,对恐怖行为的鉴别... 对于恐怖主义犯罪的定义,因各国的见解并不相同,导致对恐怖活动的预防和打击不力,因此,应就如何界定恐怖犯罪的概念达成共识。在界定恐怖主义犯罪概念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其一,应当正确认定恐怖行为的实施者;其二,对恐怖行为的鉴别应符合全人类保护人权的观念;其三,界定恐怖行为应认清当代恐怖主义犯罪的共同点;其四,恐怖主义犯罪的定义应体现本国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怖主义 犯罪概念 恐怖行为 人权观念
下载PDF
三种语境下的犯罪概念 被引量:2
12
作者 董玉庭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0-66,共7页
犯罪概念的含义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会有变化。无论在犯罪学语境,刑法学语境抑或刑诉法语境中,犯罪概念均为该学科的基石性范畴。其理应具有相对稳定的相对明确的基本语义,如果这三个学科之间连犯罪这样的基石范畴的语义边界都不能清晰... 犯罪概念的含义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会有变化。无论在犯罪学语境,刑法学语境抑或刑诉法语境中,犯罪概念均为该学科的基石性范畴。其理应具有相对稳定的相对明确的基本语义,如果这三个学科之间连犯罪这样的基石范畴的语义边界都不能清晰地加以厘定,这势必会影响到犯罪学、刑法学及刑诉法学的发展。在刑法学语境中罪刑法定原则决定了犯罪的边界,任何一个行为,无论在本质上其具有多大的社会危害,只要没有被立法规定为犯罪,只要不符合刑法中规定的某个罪名的成立要件,此行为就不能称之为刑法上的犯罪。在犯罪学语境中犯罪概念的边界是弹性的,不确定的,此边界是社会危害性划定的。犯罪学与刑法学的犯罪形成外延交叉,在刑诉法学语境中,犯罪概念的语义场是由无罪推定原则确定的,犯罪概念只有在定罪程序完全走完才能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概念 刑法学语境 犯罪学语境 刑诉法学语境
下载PDF
论我国现行刑法中的犯罪概念 被引量:1
13
作者 梁楚 熊晓倩 任学军 《高教研究(西南科技大学)》 2004年第3期39-41,55,共4页
犯罪概念一直是我国刑法学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因为整个刑法学理论以犯罪及其刑事责任为研究对象,整个刑事司法活动也以认定犯罪并追究其刑事责任为主要任务。但从我国近年来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情况来看,一直将犯罪的形式概念与实... 犯罪概念一直是我国刑法学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因为整个刑法学理论以犯罪及其刑事责任为研究对象,整个刑事司法活动也以认定犯罪并追究其刑事责任为主要任务。但从我国近年来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情况来看,一直将犯罪的形式概念与实质概念对立起来。认为两者之间属于完全不同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概念 刑法学 行刑法 刑事责任 刑事司法 追究 实质概念 中国 热点问题 研究对象
下载PDF
对犯罪概念的再认识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明琪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4-76,共3页
犯罪概念是犯罪学研究中的关键概念,社会学、刑法学等学科虽然就什么是犯罪都有 各自的表述,但囿于学科性质和研究目的,不能满足犯罪学的研究需要。犯罪学需要有自己的犯罪概念。 而犯罪学意义上的犯罪概念应当以犯罪的社会学概念和刑... 犯罪概念是犯罪学研究中的关键概念,社会学、刑法学等学科虽然就什么是犯罪都有 各自的表述,但囿于学科性质和研究目的,不能满足犯罪学的研究需要。犯罪学需要有自己的犯罪概念。 而犯罪学意义上的犯罪概念应当以犯罪的社会学概念和刑法学概念为基础,既要兼顾行为的性质和社会文 化内容,也要兼顾本学科功能和任务的理论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概念 犯罪
下载PDF
犯罪学中的犯罪概念研究之比较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燕飞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39-50,共12页
在国外犯罪学中,对于犯罪学概念的研究集中在两个方面,即对于犯罪概念的界定,以及在此基础上对于犯罪概念界定视角的探讨;我国犯罪学界则主要集中在是否择取刑法的犯罪定义与对于犯罪学所采纳的非刑法犯罪概念如何界定。我国犯罪学犯罪... 在国外犯罪学中,对于犯罪学概念的研究集中在两个方面,即对于犯罪概念的界定,以及在此基础上对于犯罪概念界定视角的探讨;我国犯罪学界则主要集中在是否择取刑法的犯罪定义与对于犯罪学所采纳的非刑法犯罪概念如何界定。我国犯罪学犯罪概念研究应从拓展视域、注重国内与国外刑法犯罪概念的差异、坚持学科一致的方法论立场、联系犯罪变化趋向四个维度展开进一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 犯罪概念 比较研究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论犯罪概念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格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9-33,共5页
马克思恩格斯对犯罪的概念在不同场合、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论述。其中有典型意义的表述有:犯罪是蔑视社会秩序最明显最极端的表现;犯罪——孤立的个人反对统治关系的斗争。前一种表述不仅回答了什么是犯罪,大什么是犯罪,而且规定了将... 马克思恩格斯对犯罪的概念在不同场合、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论述。其中有典型意义的表述有:犯罪是蔑视社会秩序最明显最极端的表现;犯罪——孤立的个人反对统治关系的斗争。前一种表述不仅回答了什么是犯罪,大什么是犯罪,而且规定了将某行为作为犯罪处理的客观标准及主观依据。后一表达揭示了“孤立的个人反对统治关系的斗争”,一般是指刑事犯罪而不是指“政治性质”的犯罪。这两种表述是与当代刑法学中关于犯罪概念及其特征的表述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犯罪概念
下载PDF
理性的犯罪概念质疑——“犯罪是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之提倡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运才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42-45,共4页
通说认为犯罪是违反刑法、严重危害社会的和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并认为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但这个犯罪概念将犯罪的形式概念和实质概念统一在一起是虚幻的。从形式理性和实质理性的角度得出的形式的犯罪概念和实质... 通说认为犯罪是违反刑法、严重危害社会的和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并认为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但这个犯罪概念将犯罪的形式概念和实质概念统一在一起是虚幻的。从形式理性和实质理性的角度得出的形式的犯罪概念和实质的犯罪概念,由于其理论基础存在争议,都不可能揭示犯罪的本质。二元的犯罪概念在方法论上存在弊端;在实践论上会导致犯罪概念的四分五裂、支离破碎。对犯罪概念的理解,要顾及实然的犯罪与应然的犯罪,过去的犯罪与现在的犯罪以及将来的犯罪,从经验和直觉的角度,犯罪是应当受刑罚惩罚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概念 形式 实质 应受刑罚惩罚性
下载PDF
犯罪化与犯罪概念关系之辨证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战国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5-118,共4页
犯罪化又被称为入罪化,是指将不是犯罪的行为在法律上作为犯罪,使其成为刑事制裁的对象。所以,何种行为能够入罪,也就是犯罪化的标准问题就成为犯罪化的核心,而犯罪化的标准就是指犯罪概念如何界定。犯罪化与犯罪概念关系密切,犯罪概念... 犯罪化又被称为入罪化,是指将不是犯罪的行为在法律上作为犯罪,使其成为刑事制裁的对象。所以,何种行为能够入罪,也就是犯罪化的标准问题就成为犯罪化的核心,而犯罪化的标准就是指犯罪概念如何界定。犯罪化与犯罪概念关系密切,犯罪概念的界定决定着犯罪圈的大小,实质的犯罪概念对于犯罪化具有前提性的作用,犯罪概念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对于刑事立法犯罪化具有指导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 犯罪概念 相对性 绝对性
下载PDF
走出观念误区,重塑犯罪概念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兰英 《河北法学》 2001年第1期114-115,共2页
对于司法实践中部分强奸案件的定罪存在着证据不足的现象作了深层次的剖析。指出这是由于司法人员先入为主、有罪推定的观念所致。认为应当以刑法和刑诉法相结合的全方位的犯罪概念来指导司法实践.最大程度实现对人权的保障。
关键词 有罪推定 犯罪概念 人权保障 刑法
下载PDF
我国犯罪概念的反思与重构 被引量:2
20
作者 狄世深 《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年第6期11-14,共4页
我国刑法修订以来,理论界围绕犯罪概念问题开展了激烈的争论。在对多种观点进行分析和进一步思考的基础上,认为我国刑法中混合的犯罪概念已远不适应当前新形势的发展,建议将犯罪概念分为三个阶段予以把握,即:立法上的犯罪概念、司... 我国刑法修订以来,理论界围绕犯罪概念问题开展了激烈的争论。在对多种观点进行分析和进一步思考的基础上,认为我国刑法中混合的犯罪概念已远不适应当前新形势的发展,建议将犯罪概念分为三个阶段予以把握,即:立法上的犯罪概念、司法上的犯罪概念和执行上的犯罪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概念 中国 刑法 立法 司法 执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