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拟空间犯罪盲区分析及治理策略
1
作者 蔡栋 蒋晓玲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51-57,共7页
虚拟空间犯罪活动有基于网络空间的犯罪、基于移动通信空间的犯罪、基于地理位置服务的犯罪、其他衍生的犯罪等四类表现形式。犯罪盲区的产生是出于资源信息的高价值性、空间形态的易侵害性、虚拟空间作案的隐蔽性、侦查破案的滞后性、... 虚拟空间犯罪活动有基于网络空间的犯罪、基于移动通信空间的犯罪、基于地理位置服务的犯罪、其他衍生的犯罪等四类表现形式。犯罪盲区的产生是出于资源信息的高价值性、空间形态的易侵害性、虚拟空间作案的隐蔽性、侦查破案的滞后性、管理主体的孤立性与模糊性等五点原因。对虚拟空间犯罪盲区的综合防控和治理可以从净化虚拟空间环境,提高治理防控意识;加强虚拟空间内部与外部设防,推进技术进步;完善法律支撑,增强动态控制能力;加强沟通协作,多方位建筑防护体系等方面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空间 犯罪盲区 网络安全
下载PDF
北京市重大刑事犯罪时空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史安 刘庆芳 宋金平 《地理空间信息》 2023年第7期23-26,64,共5页
基于中国裁判文书网,获取北京市2018年8类重大刑事犯罪数据,采用文本分析、空间自相关和相关分析等方法识别犯罪时空分布特征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2月案件数量减少,夏季强奸案、抢劫案增多,工作日夜晚为案发高峰;②故意杀人案和... 基于中国裁判文书网,获取北京市2018年8类重大刑事犯罪数据,采用文本分析、空间自相关和相关分析等方法识别犯罪时空分布特征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2月案件数量减少,夏季强奸案、抢劫案增多,工作日夜晚为案发高峰;②故意杀人案和放火案趋向随机分布,强奸案在城市中心和边缘部分地区均有聚集,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案、抢劫案聚集于城乡结合部,贩卖毒品案聚集于市中心,总体案件数量从市中心向外先升后降,案件高密度区主要位于城六区;③不同类型犯罪对场所开放状况的需求不同,总体而言随着空间隐蔽度的提高,案件数量呈“U”形变化;④犯罪时空分布特征主要受居民出行规律、犯罪相关因素变化、特定社会经济特征人群分布等因素影响。根据犯罪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需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犯罪 空间自相关 城市犯罪空间盲区 北京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