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叙事分析在犯罪社会学中的发展脉络与多重可能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东 《犯罪研究》 2023年第3期73-81,共9页
叙事对于理解人类经验和社会生活至为关键,近年来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已将叙事放置在愈发重要的位置,而拥有最多复杂曲折叙事的犯罪学领域尤其具备发展叙事分析路径的潜力。通过回顾不同阶段犯罪叙事研究的发展脉络与演变历程,同时梳理... 叙事对于理解人类经验和社会生活至为关键,近年来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已将叙事放置在愈发重要的位置,而拥有最多复杂曲折叙事的犯罪学领域尤其具备发展叙事分析路径的潜力。通过回顾不同阶段犯罪叙事研究的发展脉络与演变历程,同时梳理可能影响叙事形态的微观机制,以整合并探索犯罪叙事分析的实际运用及其发展图景中的多重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分析 犯罪质性研究 发展脉络 多重可能
下载PDF
试析城市闲散未成年人的犯罪易感质
2
作者 王志强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8,共8页
犯罪易感质是社会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种特殊状态。在一定意义上,犯罪易感质的形成是决定一个常态的行为人衍变为反社会的犯罪人的关键。与普通未成年人相比,城市闲散未成年人犯罪易感质形成的可能性较大,而其特有的生活情境... 犯罪易感质是社会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种特殊状态。在一定意义上,犯罪易感质的形成是决定一个常态的行为人衍变为反社会的犯罪人的关键。与普通未成年人相比,城市闲散未成年人犯罪易感质形成的可能性较大,而其特有的生活情境往往又促成了这种可能性的实现。预防城市闲散未成年人犯罪易感质的形成,不仅在于控制犯罪行为,更根本的是提高未成年人适应社会的健康能力,这是预防犯罪过程中以人为本位思想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闲散未成年人 犯罪易感 预防犯罪
下载PDF
2000—2008年中国犯罪现象分析 被引量:21
3
作者 郝英兵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4-157,共4页
2000~2008年,我国犯罪的基本状况、特点与趋势有所变化。从犯罪量的分析看,犯罪数量居高不下,犯罪形势趋于平缓;从犯罪质的分析看,侵财犯罪居于首位,严重暴力犯罪明显下降,经济犯罪突出,犯罪手段科技含量升级;从犯罪主体结构分析看,青... 2000~2008年,我国犯罪的基本状况、特点与趋势有所变化。从犯罪量的分析看,犯罪数量居高不下,犯罪形势趋于平缓;从犯罪质的分析看,侵财犯罪居于首位,严重暴力犯罪明显下降,经济犯罪突出,犯罪手段科技含量升级;从犯罪主体结构分析看,青少年犯罪稳中有降,流动人口犯罪突出,公职人员犯罪形势趋缓,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危害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现象 犯罪 犯罪质 犯罪主体结构 分析
下载PDF
检审亲近与职务犯罪侦查
4
作者 王蕊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12年第3期10-14,共5页
监督权与公诉权集于一身、检察机关设置职务犯罪侦查机构造成检审亲近和司法腐败。在近期应采取职务犯罪侦查公开制度、设置立案跟踪制、加强错案追究制度等措施,远期可将职务犯罪侦查机构予以分离,独立于检察院,并完善人员选择机制。
关键词 机构设置 检审亲近 职务犯罪质查机构改革 近期目标 远期目标
下载PDF
“江歌案”与日本的司法文化 被引量:4
5
作者 王云海 《法律适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6-115,共10页
司法文化的相异是造成中国和日本对江歌案反应不同的原因之一。本案被告人没有被判处死刑,属于日本独特的死刑政策的正常结果;日本的监狱行刑极为严厉,被判处20年徒刑的被告人面临严格的服刑生活;日本的法律与文化具有一体性,即使道德... 司法文化的相异是造成中国和日本对江歌案反应不同的原因之一。本案被告人没有被判处死刑,属于日本独特的死刑政策的正常结果;日本的监狱行刑极为严厉,被判处20年徒刑的被告人面临严格的服刑生活;日本的法律与文化具有一体性,即使道德问题也首先诉诸司法;司法独立也包括从媒体舆论的独立,日本司法对于违反宪法和法律的"民意"会坚决予以排斥;日本法院一般情况下都会在检察"求刑"范围内量刑;日本的陪审制面临着进退两难局面;日本奉行无罪推定,被告人狡辩不能重判,但认罪悔罪则可以轻判;日本的司法与社会都注重区分被害人与加害人;日本强调"司法权威",审判公开不得影响司法公正;解决犯罪问题的国家化等正在成为主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山标准 行刑密行主义 刑务作业 ”的犯罪定义 比例原则 诉因
原文传递
Legislation on the New Types of Cybercrime and Its Application
6
作者 Pi Yong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19年第3期152-173,共22页
The new types of cybercrime have different features from traditional“cumulative crimes.”The application of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the Criminal Law has run into difficulties,and the relevant theoretical explanati... The new types of cybercrime have different features from traditional“cumulative crimes.”The application of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the Criminal Law has run into difficulties,and the relevant theoretical explanations of substantive preparatory crime and being an accomplice in crime find it hard to achieve self-consistency.Legislation on the new types of cybercrime is a legitimate response to recent changes in this area.Utilizing the particular techniques of cybercrime and the circumstantial requirement of limiting the amount of criminal harm is the key to satisfying the conditions for offences warranting criminal punishment.The harmfulness of the new types of cybercrime is not great;the law’s circumstantial requirements are flexible,and the criteria for judicial application are unclear,so the law’s provisions are seldom invoked and the sphere of criminal activity is unduly expanded.In order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legislation,we should formulate reasonable judicial rules that accord with the constitution of cybercrimes,narrow down the constituent elements of such crimes in a reasonable way,and categorize and limit the interpretation of circumstantial require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w types of cybercrime cumulative constitution of crime substantive preparationoffense treating aiding behavior as behavior of a principal neutral aiding behavio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