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6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11
1
作者 罗明 俞文萍 宋浩明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21-222,共2页
目的 探讨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通过对73例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冠状动脉病变,同时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结果 不同支数冠状动脉病... 目的 探讨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通过对73例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冠状动脉病变,同时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结果 不同支数冠状动脉病变者之间比较,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颈动脉斑块积分和斑块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分别为P <0 .0 0 1、P <0 .0 0 5、P <0 .0 1)。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和颈动脉斑块积分有明显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 .71和0 .6 8(P <0 .0 0 1)。冠状动脉造影积分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及颈动脉斑块积分相关系数分别为0 .6 9和0 .6 6 (P <0 .0 0 1)。结论 合并糖尿病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存在显著的正相相关性,这类患者通过了解颈动脉病变可间接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动脉病变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超声检测 状动脉疾病 糖尿病 动脉内膜-中膜厚度 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83例治疗体会
2
作者 武猛 牛波 +2 位作者 林青 郝建潮 万峰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1期1688-1688,共1页
关键词 状动脉疾病 诊断 非体外循环 状动脉搭桥术
下载PDF
终止于相同部位的双侧冠状动脉瘘:病例报道 被引量:1
3
作者 Okmen A.S. 郭俊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 2007年第8期44-44,共1页
冠状动脉和肺动脉之间的双侧冠状动脉瘘极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双侧冠状动脉瘘患者,两侧瘘分别源自左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恰好终止于具有小囊状动脉瘤的肺动脉的相同部位。
关键词 状动脉 右冠状动脉 前降支 状动脉
下载PDF
弥漫性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血脂异常的临床观察与探讨 被引量:7
4
作者 唐田 祁丹妮 +4 位作者 高铭鑫 于文渊 王鹏程 胡晖 于洋 《中国医药》 2019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弥漫性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血脂特点,寻找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至弥漫性病变的合适干预靶点。方法回顾性选取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就诊行选择性冠状静脉动脉化治疗的61例弥漫性冠状动脉病变患者... 目的探讨弥漫性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血脂特点,寻找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至弥漫性病变的合适干预靶点。方法回顾性选取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就诊行选择性冠状静脉动脉化治疗的61例弥漫性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为弥漫性病变组,同期通过倾向性得分匹配选取行常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60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结果弥漫性病变组患者术前心率、心肌梗死史比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0±16)次/min比(64±14)次/min、67.2%(41/61)比46.7%(28/60)、(2.7±0.8)mmol/L比(2.4±0.8)mmol/L、(1.8±0. 8)mmol/L比(1.4±0. 6)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脂控制不佳可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至弥漫性病变的一个重要因素。血脂控制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病情一个极其重要的干预靶点,临床医师应该给予更多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冠状动脉病变 选择性冠静脉动脉 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血脂异常
下载PDF
冠状动脉狭窄情况下的非牛顿血液流动和大分子传质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新宇 温功碧 李丁 《应用数学和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59-372,共14页
针对冠状动脉狭窄的情况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求解了牛顿流体与非牛顿流体 (幂次律流体和Casson流体 )的定常与脉动的流场· 在此基础上 ,求解了LDL(低密度脂肪蛋白 )和Albumin(血清白蛋白 )的浓度场· 根据计算结果 ,详细讨论... 针对冠状动脉狭窄的情况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求解了牛顿流体与非牛顿流体 (幂次律流体和Casson流体 )的定常与脉动的流场· 在此基础上 ,求解了LDL(低密度脂肪蛋白 )和Albumin(血清白蛋白 )的浓度场· 根据计算结果 ,详细讨论了壁面剪应力、非牛顿流效应、分子大小等因素对大分子传质的影响 ;并对牛顿流体与非牛顿流体、定常流动与脉动流动的大分子浓度场进行了比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非牛顿流 大分子传质 壁面剪应力 数值方法 血液流动 状动脉狭窄 幂次律流体 Casson流体
下载PDF
电话随访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黄连欣 张如玲 +1 位作者 毛桂珍 陈艳 《吉林医学》 CAS 2016年第7期1830-1831,共2页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心肌梗死住院患者中随机选择10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常规护理联合电...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心肌梗死住院患者中随机选择10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常规护理联合电话随访。观察记录两组的遵医服药率和戒烟、戒酒情况,以及心血管恶性事件发生率和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率、中风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遵医服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戒烟、戒酒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心血管恶性事件发生率和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率、中风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电话随访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遵医行为 电话随访 影响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评估颅内单发囊状动脉瘤破裂风险 被引量:5
7
作者 石士奎 朱广辉 +5 位作者 张少军 谢宗玉 余晾 张阳 沈俊杰 訾刚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9-93,共5页
目的采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MSCTA)评估颅内单发囊状动脉瘤破裂风险。方法收集100例颅内单发囊状动脉瘤患者的MSCTA及临床资料,对比分析破裂组与未破裂组动脉瘤患者发病年龄、性别、动脉瘤位置及动脉瘤与载瘤动脉空间构象的差异、... 目的采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MSCTA)评估颅内单发囊状动脉瘤破裂风险。方法收集100例颅内单发囊状动脉瘤患者的MSCTA及临床资料,对比分析破裂组与未破裂组动脉瘤患者发病年龄、性别、动脉瘤位置及动脉瘤与载瘤动脉空间构象的差异、并进行破裂风险评估。结果男、女性动脉瘤破裂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7,P=0.896);破裂组中,女性发病年龄大于男性(F=15.829,P<0.001);后交通动脉起始处动脉瘤与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67,P=0.197),破裂率均高于颈内动脉虹吸段(χ2=9.982,P=0.002;χ2=16.226,P<0.001);Ⅱ类与Ⅲ类单发囊状动脉瘤破裂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0,P=0.0841),均高于Ⅰ类(χ2=7.592,P=0.006;χ2=17.477,P<0.001)。结论颅内单发囊状动脉瘤破裂与发病年龄、性别、动脉瘤位置及空间构象存在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风险评估
下载PDF
冠状动脉CTA评估心肌桥形态特征、发生位置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6
8
作者 杨扬 《中外医疗》 2016年第19期194-195,共2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A评估心肌桥形态特征、发生位置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方便抽取2013年4月—2015年11月该院收治的50例行冠状动脉CTA检查患者的图像资料,结合其心电图及心脏超声表现,并评估心肌桥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A评估心肌桥形态特征、发生位置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方便抽取2013年4月—2015年11月该院收治的50例行冠状动脉CTA检查患者的图像资料,结合其心电图及心脏超声表现,并评估心肌桥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结果肌桥的发生率为40.00%,以前降支最为多见,占45.00%。前降支存在心肌桥的患者,血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心肌桥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桥近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壁冠状动脉及其远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桥近端动脉极易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作为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动脉CTA 心肌桥形态特征 状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冠状动脉微血管异常、心肌细胞凋亡靶向下活血化瘀方剂吸收成分的间接与直接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黄熙 秦锋 +1 位作者 张红敏 任平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89-992,共4页
在冠状动脉微血管异常与心肌细胞凋亡的靶向下,发现:冠心Ⅱ号与其三种体内吸收成分(阿魏酸、丹参素、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抗凋亡的疗效一致,且剂量-心肌血流量-心肌细胞凋亡存在一定的联系。本研究在上述对冠心Ⅱ号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 在冠状动脉微血管异常与心肌细胞凋亡的靶向下,发现:冠心Ⅱ号与其三种体内吸收成分(阿魏酸、丹参素、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抗凋亡的疗效一致,且剂量-心肌血流量-心肌细胞凋亡存在一定的联系。本研究在上述对冠心Ⅱ号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活血化瘀方剂存在剂量-心肌血流量相关的间接与直接作用的假说,即活血化瘀方高剂量急性口服保护心脏的作用是通过增加心肌血流量的间接途径,发挥抗心肌细胞凋亡作用。而低剂量口服不增加心肌血流量,慢性的心脏保护作用是通过直接途径,发挥抗心肌凋亡的作用。本文也论述了该假说的科学依据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状动脉微血管异常 心肌细胞凋亡 活血化瘀方剂 药动学
下载PDF
犬囊状动脉瘤模型的DSA和病理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文彬 袁伟 +3 位作者 李建伟 张福麟 沈天真 陈星荣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51-354,I034,共5页
目的:探讨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及其与动脉瘤发展之间可能的相互关系。方法:用静脉囊镶嵌法将18条犬制成3种类型(单侧型、分叉型、末梢型)颈总动脉囊状动脉瘤模型,术后2周、4周分别进行IADSA检查,然后将犬处死,进行病理... 目的:探讨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及其与动脉瘤发展之间可能的相互关系。方法:用静脉囊镶嵌法将18条犬制成3种类型(单侧型、分叉型、末梢型)颈总动脉囊状动脉瘤模型,术后2周、4周分别进行IADSA检查,然后将犬处死,进行病理研究。结果:IADSA不仅可显示动脉瘤的位置、形态、大小、类型、瘤颈和瘤体伸展方向,而且可见瘤体内血液循环状况。不同类型的动脉瘤模型既有相同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又有各自的特点,这与动脉瘤与载瘤动脉之间不同形态有关。4周时动脉瘤颈部和顶部有血栓形成。结论: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是动脉瘤生长、血栓形成或破裂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动力学 DSA 动脉 状动脉
下载PDF
主动脉缩窄合并右弓右降及多囊状动脉瘤的影像诊断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加立 郑宏 +4 位作者 宋金松 蒋世良 荆宝莲 凌坚 刘玉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8期1008-1010,共3页
目的 研究主动脉缩窄合并右弓右降及多囊状动脉瘤的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 2例主动脉缩窄合并右弓右降及多囊状动脉瘤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心血管造影、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造影 ( 3DDCEMRA)资料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目的 研究主动脉缩窄合并右弓右降及多囊状动脉瘤的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 2例主动脉缩窄合并右弓右降及多囊状动脉瘤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心血管造影、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造影 ( 3DDCEMRA)资料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两例均为镜面右位主动脉弓 (I型 )、主动脉缩窄、主动脉弓部多囊状动脉瘤。结论 心血管造影是诊断该类复杂畸形最可靠的方法 ,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造影 ( 3DDCEMRA)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心血管造影 ,能为临床手术提供明确的定位与定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动脉缩窄 右位主动脉 多囊状动脉
下载PDF
利用力学方法建立囊状动脉瘤动物模型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小燕 张昆亚 +3 位作者 朱立鸣 王晖 刘爱民 刘志成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08年第6期632-636,共5页
目的提出一种力学方法,并设计一套实验装置建立囊状动脉瘤动物模型。方法将自行设计的动脉瘤模具通过外科手术方式固定于兔腹主动脉上,通过负压吸引增大跨壁压差使动脉局部发生形变,从而形成囊状动脉瘤。结果建立了形态学、组织学和病... 目的提出一种力学方法,并设计一套实验装置建立囊状动脉瘤动物模型。方法将自行设计的动脉瘤模具通过外科手术方式固定于兔腹主动脉上,通过负压吸引增大跨壁压差使动脉局部发生形变,从而形成囊状动脉瘤。结果建立了形态学、组织学和病理学仿真的囊状动脉瘤动物模型,并且获得3枚囊状动脉瘤。结论建立囊状动脉瘤动物模型的力学方法是可行的,而且这套自行设计的实验装置具有实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 腹主动脉 状动脉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大鼠实验性囊状动脉瘤生长塑形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兵 高永中 浦佩玉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4年第6期444-446,共3页
目的建立大鼠实验性囊状动脉瘤生长塑形模型。方法通过显微手术方法,破坏大鼠颈动脉分叉部位的内膜和内弹力层诱导囊性动脉瘤,在结扎及未结扎对侧颈总动脉的情况下,观察4-5个月,在长、宽、高三个径线上测量动脉瘤的大小,并行正常动脉和... 目的建立大鼠实验性囊状动脉瘤生长塑形模型。方法通过显微手术方法,破坏大鼠颈动脉分叉部位的内膜和内弹力层诱导囊性动脉瘤,在结扎及未结扎对侧颈总动脉的情况下,观察4-5个月,在长、宽、高三个径线上测量动脉瘤的大小,并行正常动脉和动脉瘤壁的组织学观察。结果通过显微手术方法直接破坏大鼠颈动脉分叉部位的内膜和内弹力层,成功诱导出囊状动脉瘤。经过4-5个月的血流冲击,动脉瘤的长、宽、高均明显增大(P<0.01),并且结扎对侧颈总动脉增加同侧血流冲击,可使动脉瘤在高度上继续增大(P<0.01)。正常动脉壁由内膜、中膜和外膜构成,各层结构保持完整。动脉瘤壁上没有内膜,结构排列紊乱,瘤壁变薄,有炎性细胞浸润。结论囊状动脉瘤在长期血流应力的作用下,逐渐增大生长塑形,提供了一个目前所知的较好的研究囊状动脉瘤生长塑形过程中血管生物学机制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状动脉 血管塑形
下载PDF
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对存在血栓负荷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与安全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杨文 刘洁云 +2 位作者 秦雷 李慧娟 李璟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09-913,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前存在血栓负荷的患者,行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溶栓药物对患者缺血心肌灌注的改善情况及近期疗效、安全性的影响。方法收集行急诊PCI治疗术中提示血栓负荷的急...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前存在血栓负荷的患者,行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溶栓药物对患者缺血心肌灌注的改善情况及近期疗效、安全性的影响。方法收集行急诊PCI治疗术中提示血栓负荷的急性STEMI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PCI术后TIMI血流分级、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CTFC)、术后2 h ST段回落百分比、术后24 h、1 w N末端脑钠肽前体蛋白(NT-proBNP)水平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PCI术后TIMI血流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矫正的TIMI血流帧数,术后2 h ST段回落百分比、术后24 h、1 w NT-proBNP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1个月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出血事件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存在血栓负荷的STEMI患者在急诊PCI术中行血栓抽吸联合局部应用重组尿激酶原的方法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血栓负荷 血栓抽吸 状动脉内溶栓 重组人尿激酶原
下载PDF
循证护理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24
15
作者 潘媛媛 彭羽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7年第2期93-96,共4页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高血脂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循证...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高血脂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心理状况评分、不良生活方式发生情况、遵医嘱行为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症状、情绪控制、体力限制、社会限制的评分以及焦虑自译量表、抑郁自译量表以及自尊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试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饮酒、吸烟、高脂饮食、缺乏运动以及体质量超标情况的发生率较对照组少(P<0.05);患者按时锻炼率、合理饮食率、按时复诊率、按时服药率、护理服务内容、态度以及护理人员素质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冠状动脉粥状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应用循证护理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有效提高患者遵医嘱性以及护理满意度。同时可减少患者饮酒、吸烟、体质量超标等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生活质量 心理
下载PDF
国产钨丝微螺旋圈栓塞治疗颅内囊状动脉瘤 被引量:2
16
作者 余泽 马廉亭 +3 位作者 秦尚振 徐国政 龚杰 杨铭 《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1996年第1期46-47,共2页
颅内囊状动脉瘤80%有自发蛛网膜下腔出血史,传统的根治方法.是直接手术夹闭或切除。自从1971年Serbinenko发明了可脱性球囊导管以来,为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近年来,血管内治疗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 钨丝微螺旋圈 栓塞治疗 颅内囊状动脉 疗效观察
下载PDF
联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其他心脏手术
17
作者 陈鑫 陈振强 +8 位作者 徐明 蒋英硕 秦星 缪劲 赵扬 肖立琼 高岩 郭子黄 邱志兵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S2期37-40,共4页
目的 回顾分析联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其他心脏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134例患者中 ,75 .4 %例有Ⅲ~Ⅳ级心绞痛 (CCSS) ,5 1.2 %有个至少 1次心肌梗死史。冠状动脉造影示梗阻性病变在左主干 (LM) 34例次、左前降支 (LAD) 130例次... 目的 回顾分析联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其他心脏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134例患者中 ,75 .4 %例有Ⅲ~Ⅳ级心绞痛 (CCSS) ,5 1.2 %有个至少 1次心肌梗死史。冠状动脉造影示梗阻性病变在左主干 (LM) 34例次、左前降支 (LAD) 130例次、对角支 91例次、回旋支 84例次、右冠状动脉 80例次。伴有冠状动脉弥漫性病变 4 1例。左室射血分数 (LVEF) 18%~ 6 9% ,4 5 %~ 30 % 5 0例 ,<30 % 13例 ;伴左心室壁瘤 5 6例 ,同时伴瓣膜功能不全 4 2例。全部患者均在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对 36例伴有冠状动脉弥漫性病变者同期激光心肌打孔 (TMLR) ,同期左心室壁瘤切除三明治式缝合11例 ,巨大室壁瘤心内补片左室成形 4 5例 ;同期心脏瓣膜手术 4 2例 (其中 4例患者同时心脏室壁瘤切除心内补片成型 )。结果 人均旁路 2 .4 6支 ,6例患者需IABP辅助 11~ 5 4h ;2次开胸止血 6例 ;并发室上速和房颤 2 8例 ,室性心律失常 10例 ,2例电转复 ,余均药物控制 ;全组手术死亡 3例 ,死亡原因分别为严重低心排综合征 (2例 )和多脏器功能衰竭。 131例患者手术后心绞痛等症状均缓解 ,心脏功能明显改善。随访 4~ 6 0个月 (平均 12 .7个月 ) ,随访率 89% ,6 5例已恢复全日工作。结论 与单纯冠状动脉旁路多植术相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动脉 旁路 室壁瘤 瓣膜 激光心肌打孔
下载PDF
介入治疗心肌桥和心肌桥并发严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蔡萍 吴栋梁 张玉顺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50-52,56,共4页
目的:探讨冠脉内药物支架置入治疗心肌桥及心肌桥并发严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疗效。方法:对14例急性心肌梗死的心肌桥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示心肌桥均位于前降支,心脏收缩时血管狭窄75%~95%,病变长度为10~22mm。8例并发心肌桥近端冠... 目的:探讨冠脉内药物支架置入治疗心肌桥及心肌桥并发严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疗效。方法:对14例急性心肌梗死的心肌桥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示心肌桥均位于前降支,心脏收缩时血管狭窄75%~95%,病变长度为10~22mm。8例并发心肌桥近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伴狭窄和完全闭塞,5例为心肌桥以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伴狭窄和完全闭塞,1例为单纯心肌桥。)行吉威雷帕霉素药物支架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伴狭窄和完全闭塞及部分患者心肌桥处。结果:术中即刻造影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和闭塞处及置入支架的心肌桥压缩影像消失,血流恢复,TIMI3级,管腔无残余狭窄。随访3~18个月有3例再发心绞痛,经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对有心肌桥和心肌桥并发严重冠状动脉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患者,可以选择药物支架置入治疗,但远期疗效仍需更多的病例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动脉疾病/诊断 状动脉疾病/治疗 支架 状动脉疾病/放射照像术冠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显微血管分离保留前睫状动脉在斜视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建卓 赖小青 张东杲 《中国微循环》 2002年第5期289-291,共3页
目的在斜视术中不中断相应睫状动脉 ,避免斜视术对眼前节血流的不良影响 ,起到预防眼前节缺血综合征的作用。方法对38例48眼斜视手术中截除、后徙或转位任何一条直肌 ,用显微血管分离术保留前睫状动脉。结果38例48眼手术前后均为正常的... 目的在斜视术中不中断相应睫状动脉 ,避免斜视术对眼前节血流的不良影响 ,起到预防眼前节缺血综合征的作用。方法对38例48眼斜视手术中截除、后徙或转位任何一条直肌 ,用显微血管分离术保留前睫状动脉。结果38例48眼手术前后均为正常的眼外肌血流图。术后效果与常规手术相同。结论术后保持了正常的眼前节血循环 ,也是对手术技巧的一个发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显微分离 斜视手术 保留前睫状动脉 应用
下载PDF
犬囊状动脉瘤微弹簧圈栓塞治疗前后的超声研究
20
作者 周佩 钟红 +5 位作者 莫雪红 夏利 林利 王启弘 张新元 马廉亭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5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囊状动脉瘤模型的声像图和血流动力学特征以及超声对其血管内栓塞效果的评价。方法利用用显微外科技术于犬颈总动脉制成三种类似于人类的囊状动脉瘤模型其中侧壁型,12例、分叉型4例、末端型6例。术后7~14d彩超观察瘤腔载瘤动... 目的探讨囊状动脉瘤模型的声像图和血流动力学特征以及超声对其血管内栓塞效果的评价。方法利用用显微外科技术于犬颈总动脉制成三种类似于人类的囊状动脉瘤模型其中侧壁型,12例、分叉型4例、末端型6例。术后7~14d彩超观察瘤腔载瘤动脉及瘤体内血流动力学改变栓塞后再行彩超检查观察其疗效并与、。,MRA、DSA及病理检查结果对比。结果三种类型动脉瘤均有相似的血流模式瘤腔内血流分为三个血流区,:1)沿远侧瘤壁进入的流入区;2)沿近侧瘤壁出去的流出区和3)中心缓慢涡流区。流入区峰速高于流出区。②侧壁型动脉瘤内血流速较慢,易形成部分性血栓而分叉型和末端型动脉瘤内血流,速高。③血管内治疗后血流显示,19例动脉瘤腔闭塞,2例瘤颈部有残腔,1例弹簧圈略脱出瘤颈导致载瘤动脉狭窄。④超声结果与MRA、DSA及病理结果完全一致。结论①各型动脉瘤模型有相似的血流模式。②侧壁型动脉瘤顶部易形成部分血栓。③双功超声能观察载瘤动脉及瘤体内血流动力学改变,可作为动脉瘤及栓塞治疗效果无创评价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动脉 超声 栓塞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