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冤家,一个爱情故事》看辛格对二战期间犹太大屠杀罪行的控诉 |
赵军
|
《琼州学院学报》
|
2012 |
0 |
|
2
|
犹太大屠杀、种族屠杀与南京大屠杀的潜在比较研究思路 |
沃尔夫.格鲁纳
卢彦名
|
《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
CSSCI
|
2019 |
0 |
|
3
|
美国犹太大屠杀受害者话语现象的嬗变与文学书写 |
石瑞莎
|
《外国语言文学》
|
2022 |
1
|
|
4
|
记忆与美国犹太大屠杀小说的代际演进 |
孙鲁瑶
|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
2022 |
3
|
|
5
|
过犹不及:从大屠杀看政治现代性的阴暗面 |
邱雨
|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
2017 |
0 |
|
6
|
波兰社会主义与其犹太背景--波兰学术寻访随感 |
何萍
|
《理论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7
|
“二战”犹太儿童题材电影研究:基于近十年法国电影的考察(2010~2021) |
明玥
|
《艺术研究快报》
|
2022 |
0 |
|
8
|
大屠杀阴影笼罩下的流散犹太人之悲剧人格——从正统派视角探讨《记住我这件事》 |
李栋
|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
2021 |
0 |
|
9
|
犹太女性的大屠杀叙事书写——《大披巾》中的女性话语建构 |
孙鲁瑶
|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3
|
|
10
|
辛格短篇小说《一次演讲》的创伤解读 |
薛丽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8 |
0 |
|
11
|
历史的记载需要细节 |
杜裕禄
|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12
|
《夏洛克在行动》中“审判”的重要意义 |
徐倩倩
华卉
|
《戏剧之家》
|
2019 |
0 |
|
13
|
媒介:作为记忆的书写 |
严茂亮
|
《东南传播》
|
2020 |
0 |
|
14
|
论英美或然历史小说中的犹太民族命运 |
李锋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15
|
从科学分类法看二十世纪犹太人的身份困境 |
赵孟瀚
|
《世界民族》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6
|
谈“平庸的恶”与怀疑者 |
朱桂英
翻译(寇瑛)
|
《读写月报》
|
202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