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巴赫金狂欢式交往模式与马克思未来理想交往模式之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翟婷婷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8年第9期28-29,共2页
巴赫金的狂欢式的交往模式和马克思的理想交往模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它们都以人的解放为最终目标,追求人的自由和平等。但是马克思的未来理想的交往模式建立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具有科学的预见性和实现的可能性,而巴赫金的狂... 巴赫金的狂欢式的交往模式和马克思的理想交往模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它们都以人的解放为最终目标,追求人的自由和平等。但是马克思的未来理想的交往模式建立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具有科学的预见性和实现的可能性,而巴赫金的狂欢式交往模式没有现实的存在根基,只是一种虚拟的乌托邦。然而巴赫金的狂欢式交往在当代社会也有其可借鉴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赫金 狂欢式交往模 马克思 理想交往模
下载PDF
狂欢式影像表达与冲突后的审视——谈姜文电影精神内涵的建构 被引量:5
2
作者 廖松 袁智忠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27-30,共4页
姜文导演的电影,作为华语电影中为数不多的具有强烈个人主义色彩的代表,近些年来愈发受到学界和舆论各方的关注。从文本层面上,很难从类型电影的角度去审视姜文的作品;而无论是从结构、人物、叙事哪一方面,要揪住其间的主要脉络均非易... 姜文导演的电影,作为华语电影中为数不多的具有强烈个人主义色彩的代表,近些年来愈发受到学界和舆论各方的关注。从文本层面上,很难从类型电影的角度去审视姜文的作品;而无论是从结构、人物、叙事哪一方面,要揪住其间的主要脉络均非易事。本文跨过上述繁琐层面,从影片局部(抑或说是高潮部分)的影像表现手法作为切入点,透析此类手法背后的用意及功能,试图从一种全新的角度,对姜文电影进行深入的审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文电影 狂欢式表达 冲突 内涵建构
下载PDF
《蝇王》中狂欢式人物形象探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丛思宇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7期87-,90,共2页
《蝇王》是英国著名作家威廉·戈尔丁的成名作,也是他的代表作品。该书讲述的是一群由于飞机坠毁而沦落一座孤岛的小孩子的故事。书中的四个主要人物——拉尔夫、杰克、比奇和西蒙——都经历过加冕和脱冕的过程,具有强烈的狂欢化色... 《蝇王》是英国著名作家威廉·戈尔丁的成名作,也是他的代表作品。该书讲述的是一群由于飞机坠毁而沦落一座孤岛的小孩子的故事。书中的四个主要人物——拉尔夫、杰克、比奇和西蒙——都经历过加冕和脱冕的过程,具有强烈的狂欢化色彩。在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理论的指导下,笔者试通过分析小说中的狂欢式人物形象,从而解读作品中体现的狂欢化的荒诞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蝇王》 狂欢式人物形象 加冕脱冕
下载PDF
丹钦科戏剧导演艺术中的狂欢式展现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菡萏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21-23,36,共4页
由剧作家涅米罗维奇·丹钦科创建的莫斯科艺术剧院因重视隐藏在台词背后的剧中人的感受,在心理的开掘上取得了很大的深度,从而成为滋养世界各地的现实主义演技及导演理论与方法的源泉。该剧院上演的长篇小说剧目《安娜·卡列尼... 由剧作家涅米罗维奇·丹钦科创建的莫斯科艺术剧院因重视隐藏在台词背后的剧中人的感受,在心理的开掘上取得了很大的深度,从而成为滋养世界各地的现实主义演技及导演理论与方法的源泉。该剧院上演的长篇小说剧目《安娜·卡列尼娜》展现了《安娜·卡列尼娜》小说思想内容的狂欢化本质,剧院排演此剧也揭示出新现实主义思想渗透下的狂欢式表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欢式 新现实主义 《安娜·卡列尼娜》 排演方
下载PDF
《狐狸》(Volpone)中的狂欢式人物形象探究
5
作者 丛思宇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20期53-54,共2页
本·琼森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他与威廉·莎士比亚生活在同一时代。其代表作《狐狸》(Volpone)是一部可读性很强的讽刺喜剧。剧中人物为了满足自己对于金钱的欲望,想尽一切办法实施骗术,他们的"诓骗与被... 本·琼森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他与威廉·莎士比亚生活在同一时代。其代表作《狐狸》(Volpone)是一部可读性很强的讽刺喜剧。剧中人物为了满足自己对于金钱的欲望,想尽一切办法实施骗术,他们的"诓骗与被骗"在作者的笔下显得活灵活现。本文试对《狐狸》中具有典型色彩的角色,从狂欢化的角度进行形象分析,剖析他们的内心并解读其古怪行为背后狂欢式的世界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琼森 《狐狸》 巴赫金 狂欢式人物形象
下载PDF
狂欢式表达:从戏谑到认知镜像建构——重读米兰·昆德拉《玩笑》
6
作者 何卫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第24期1-4,共4页
米兰·昆德拉小说具有巴赫金诗学理论所称的狂欢化倾向,以此作为隐性的叙事进程。在《玩笑》中体现为小说运用加脱冕型结构形成了叙述线索的推进和逆转,构建起人物形象的两重性,围绕着戏谑幽默的氛围,来表达狂欢世界感受的历史镜像... 米兰·昆德拉小说具有巴赫金诗学理论所称的狂欢化倾向,以此作为隐性的叙事进程。在《玩笑》中体现为小说运用加脱冕型结构形成了叙述线索的推进和逆转,构建起人物形象的两重性,围绕着戏谑幽默的氛围,来表达狂欢世界感受的历史镜像。其实质是耕植于文化传统之上的一种认知方式,具有世界观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脱冕型结构 形象两重性 认知镜像 狂欢式表达
下载PDF
人欲的神话:狂欢式叙事与商业主义审美霸权——哲夫小说论略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晓明 《文艺争鸣》 CSSCI 1998年第2期68-73,共6页
人欲的神话:狂欢式叙事与商业主义审美霸权——哲夫小说论略○陈晓明1997年秋天,哲夫从西北来到北京,手上提着他新近出版的10卷本《哲夫文集》①。这是一个象征性的情景,它象征着当代中国文学正在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展开它的生... 人欲的神话:狂欢式叙事与商业主义审美霸权——哲夫小说论略○陈晓明1997年秋天,哲夫从西北来到北京,手上提着他新近出版的10卷本《哲夫文集》①。这是一个象征性的情景,它象征着当代中国文学正在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展开它的生存实践。很难想象,一年前,一个四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主义 狂欢 狂欢式 小说叙事 人与自然 欲望化 小说论 审美 巴赫金 狂欢
原文传递
《罪与罚》的狂欢化叙事模式
8
作者 赵艳蕾 《魅力中国》 2011年第18期103-103,共1页
陀氏的《罪与罚》采用了讽刺性的梅尼普体,文学的狂欢化渗透于梅尼普体,因此陀氏小说呈现出狂欢化的叙事特征。
关键词 狂欢式 狂欢 梅尼普体
下载PDF
独语式狂欢:《南京! 南京!》的前世今生
9
作者 张松滨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60-62,共3页
《南京!南京!》的选材和表现视角非常新颖,但其独语式的想象狂欢,稀释了主题该有的明晰与力度,变成了观众对导演意图强迫症式的忖度与揣测。影片在叙事方面通过强化形式达到了对历史内容的过度想象和阐释,使本来貌似真实、厚重的历史在... 《南京!南京!》的选材和表现视角非常新颖,但其独语式的想象狂欢,稀释了主题该有的明晰与力度,变成了观众对导演意图强迫症式的忖度与揣测。影片在叙事方面通过强化形式达到了对历史内容的过度想象和阐释,使本来貌似真实、厚重的历史在仪式般的狂欢结尾中,愈发不能承受叙事之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语狂欢历史阐释先锋叙事
下载PDF
狂欢理论视域下的鬼畜视频文化研究
10
作者 冯雪琪 《新媒体研究》 2023年第16期85-88,93,共5页
日益发展壮大的鬼畜视频文化俨然已构成了一场亚文化网络狂欢。为进一步探究这场狂欢及相关社会背景,基于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解读,认为鬼畜视频文化是青年群体在多元文化环境下的亚文化兴趣社区内,出于实现自我价值、寻求... 日益发展壮大的鬼畜视频文化俨然已构成了一场亚文化网络狂欢。为进一步探究这场狂欢及相关社会背景,基于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解读,认为鬼畜视频文化是青年群体在多元文化环境下的亚文化兴趣社区内,出于实现自我价值、寻求认同感以及宣泄情感等动机开展的狂欢活动。其中,鬼畜视频文化狂欢式具有亲昵、插科打诨、俯就与粗鄙的表述特征并蕴含着相对性、二重性精神及自由平等的对话精神。研究认为参与狂欢的青年群体具有主观能动性强、积极求变且豁达开朗的品质,这场线上狂欢则是青年群体向主流文化、社会压力发起的抗争,但不论如何均极易走向迷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鬼畜视频文化 狂欢理论 狂欢式 青年亚文化 文化心理 符号
下载PDF
热内《阳台》的狂欢化诗学解读
11
作者 曾卓寒 《戏剧之家》 2021年第12期3-5,共3页
热内的“戏中戏”剧作《阳台》以其新奇的嵌套方式和怪诞的叙事风格为法国剧坛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用风格鲜明的笔触在《阳台》中勾画出了一个全民性的、仪式性的,距离被抹平进而颠覆性的世界。剧中通过狂欢式关系、狂欢式空间和狂... 热内的“戏中戏”剧作《阳台》以其新奇的嵌套方式和怪诞的叙事风格为法国剧坛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用风格鲜明的笔触在《阳台》中勾画出了一个全民性的、仪式性的,距离被抹平进而颠覆性的世界。剧中通过狂欢式关系、狂欢式空间和狂欢式逻辑对日常世界中的社会,宗教,伦理和等级进行了颠覆,从精神内核上呼应了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理论。处于狂欢化的《阳台》借扮演与欺骗使善行和美德畸化远去,观众被逼与日常的丑陋赤裸相见。热内颠覆了常规主体,构造出一个相对的暂时性世界,展现出了意识与欲望的狂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台》 狂欢 狂欢式关系 狂欢式空间 狂欢式逻辑
下载PDF
论狂欢化视野下的《V.》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泽楠 刘玉红 《绥化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90-92,共3页
《V.》运用“蒙太奇”般的“狂欢化时空体”,堆砌了美国20世纪亚文化者们荒诞而又不健康的狂欢化存在,揭示了主人公(小斯坦西尔)对V.西西弗斯般徒劳的寻求,并由此隐喻了人类整体意义上存在的绝对荒诞和人生意义的普遍缺失。
关键词 狂欢式 狂欢 荒诞 意义缺失
下载PDF
狂欢理论视角下的《看不见的人》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荣华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33-36,共4页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看不见的人》具有许多狂欢化文学品质。小说中既有狂欢化的人物形象又有以酒店、街道为隐喻的狂欢广场,表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黑人希望颠覆二元对立的社会现实,从不平等的制度中逃脱出来的"狂欢乌托邦"的理...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看不见的人》具有许多狂欢化文学品质。小说中既有狂欢化的人物形象又有以酒店、街道为隐喻的狂欢广场,表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黑人希望颠覆二元对立的社会现实,从不平等的制度中逃脱出来的"狂欢乌托邦"的理想;另一方面,小说还巧妙地运用狂欢节上诸如"加冕/脱冕"之类的礼仪形式,在对主流社会体制进行讽刺和"降格"的同时,表现黑人在白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中实现自我理想的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看不见的人》 狂欢广场 狂欢 狂欢式精神
下载PDF
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理论中的人本观 被引量:6
14
作者 袁建军 《新余高专学报》 2006年第1期25-28,共4页
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理论,是以狂欢节的狂欢式的世界感受为核心内容的,蕴涵着对人的个体生命价值的尊重,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密切关注以及对整个人类生存状态最高目标的理想建构。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理论及其人本观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巴赫金 狂欢 诗学理论 人本观 狂欢式的世界感受
下载PDF
巴赫金狂欢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15
作者 程秀兰 陆振杰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18-24,共7页
巴赫金从中世纪民间狂欢节入手抽象出具有对话性、双重性和超越性的“狂欢式”生活的特征,并进一步在文学分析中提炼出“狂欢化”的概念。根据他的狂欢理论,游戏的儿童具有狂欢的品格,儿童游戏精神的缺失导源于人类狂欢精神的陨落。狂... 巴赫金从中世纪民间狂欢节入手抽象出具有对话性、双重性和超越性的“狂欢式”生活的特征,并进一步在文学分析中提炼出“狂欢化”的概念。根据他的狂欢理论,游戏的儿童具有狂欢的品格,儿童游戏精神的缺失导源于人类狂欢精神的陨落。狂欢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启示:对话性的亲昵应当是师幼关系的应然状态;狂欢的超越性为理解儿童的“反常”行为提供了新视角;狂欢主体的沉浸式参与启发了教师主体精神的回血路径;“狂欢式”生活的“生活游戏化”本质有助于我们理解“课程游戏化”和“游戏课程化”两者的包容和统一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欢理论 狂欢式 对话 游戏精神 师幼关系
下载PDF
在狂欢中冲出藩篱——《与普希金散步》的后现代美学特征
16
作者 李婷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0年第7期34-37,共4页
在《与普希金散步》这部随笔中,西尼亚夫斯基以碎片式拼贴的叙事手法和讽刺、揶揄、夸张等一系列狂欢式语言对俄罗斯文学史上的权威——普希金及其作品进行去中心解构,突破传统的文化框架,质疑真相的唯一性和历史的权威性,进而试图起到... 在《与普希金散步》这部随笔中,西尼亚夫斯基以碎片式拼贴的叙事手法和讽刺、揶揄、夸张等一系列狂欢式语言对俄罗斯文学史上的权威——普希金及其作品进行去中心解构,突破传统的文化框架,质疑真相的唯一性和历史的权威性,进而试图起到消解权威、摆脱单一的固化的官方文化模式的作用,整个作品展现出了浓厚的后现代主义美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尼亚夫斯基 《与普希金散步》 拼贴 狂欢式语言
下载PDF
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理论 被引量:117
17
作者 夏忠宪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74-82,共9页
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理论夏忠宪20世纪是文学批评的世纪。形形色色的文学批评流派纷至沓来,各领风骚,有如万花筒,令人有目迷五色之感。在一片众声喧哗中,一个响亮的名字频频出现,他就是“不在场”的巴赫金。巴赫金是前苏联著名的文... 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理论夏忠宪20世纪是文学批评的世纪。形形色色的文学批评流派纷至沓来,各领风骚,有如万花筒,令人有目迷五色之感。在一片众声喧哗中,一个响亮的名字频频出现,他就是“不在场”的巴赫金。巴赫金是前苏联著名的文艺理论家、文学话语或文本分析家、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欢 巴赫金 狂欢 诗学理论 狂欢式 《诗学》 陀思妥耶夫斯基 文艺复兴时期 拉伯雷 文学体裁
下载PDF
狂欢视角下的《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
18
作者 王梦颖 林玉鹏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85-88,共4页
借助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解读《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一剧,着重分析剧中狂欢化表现的三个方面,即狂欢式广场文化、狂欢式的双重性和狂欢式的笑。从狂欢视角分析得出,狂欢节的潮流对文学作品有着深刻的影响。对剧中狂欢化的解读,更是... 借助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解读《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一剧,着重分析剧中狂欢化表现的三个方面,即狂欢式广场文化、狂欢式的双重性和狂欢式的笑。从狂欢视角分析得出,狂欢节的潮流对文学作品有着深刻的影响。对剧中狂欢化的解读,更是以全新的视角和独特的思维方式,赋予该剧以新的内涵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赫金 广场文化 狂欢式的双重性
下载PDF
以狂欢理论解读表情包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妍力 《新媒体研究》 2018年第17期26-27,共2页
狂欢现象自古便有,但人们始终将其当成一种普遍的情绪,但学界并没有人重视起来去研究这种现象。而巴赫金便将这种"狂欢"理论化,他提出"狂欢"就是与我们日常的生活不一样,是一种让人们的言行状态与日常生活不同的景... 狂欢现象自古便有,但人们始终将其当成一种普遍的情绪,但学界并没有人重视起来去研究这种现象。而巴赫金便将这种"狂欢"理论化,他提出"狂欢"就是与我们日常的生活不一样,是一种让人们的言行状态与日常生活不同的景象。巴赫金的狂欢理论是基于民间狂欢节的自由形态而提出的,表情包的产生也正是狂欢化思维的投射,也是全民狂欢、集体狂欢日常化的一个最直观的反映。可以说,表情包是狂欢理论具象化的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赫金 狂欢理论 狂欢 狂欢式 狂欢 表情包
下载PDF
论巴赫金的狂欢理论 被引量:5
20
作者 付新玉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8年第18期119-120,共2页
米哈伊尔·巴赫金是前苏联著名文艺学家、文艺批评家、符号学家,他的理论对20世纪的很多学科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狂欢理论是巴赫金文论中最为核心的词汇之一,与复调和对话理论一起构成了巴赫金文论的三大关键词。本文试从狂欢理论的... 米哈伊尔·巴赫金是前苏联著名文艺学家、文艺批评家、符号学家,他的理论对20世纪的很多学科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狂欢理论是巴赫金文论中最为核心的词汇之一,与复调和对话理论一起构成了巴赫金文论的三大关键词。本文试从狂欢理论的三个基本概念出发,对其进行简单的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赫金 狂欢 狂欢式 狂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