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坎特伯雷故事》的狂欢特征研究
1
作者 黎明 章燕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9期129-131,共3页
《坎特伯雷故事》是一部具有代表性与颠覆性的狂欢化诗体故事集,主要讲述一群香客在前往坎特伯雷城完成朝圣的途中所讲述的奇异故事。正是因为这批香客来自于社会中的不同阶层,诸如工匠、大学生、修女、武士、教士等,所以,他们讲述的故... 《坎特伯雷故事》是一部具有代表性与颠覆性的狂欢化诗体故事集,主要讲述一群香客在前往坎特伯雷城完成朝圣的途中所讲述的奇异故事。正是因为这批香客来自于社会中的不同阶层,诸如工匠、大学生、修女、武士、教士等,所以,他们讲述的故事在以讽刺与幽默作为基调的同时,通过刻画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物,彰显当时的社会习俗与风貌。由喜剧场面形成的各色故事,既符合每位讲述人的身份,也能体现十四世纪英国的人文主义思想与反封建倾向思想。而其中人文主义思想与狂欢化诗学提倡的精神相吻合。本文从狂欢节的笑、广场上的狂欢与语言上的狂欢进行分析,探索了《坎特伯雷故事》的狂欢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坎特伯雷故事》 狂欢特征 狂欢
下载PDF
监狱中的复仇风暴:《女巫的子孙》中狂欢化特征探究
2
作者 吴琳 杨雨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68-73,共6页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小说《女巫的子孙》通过渗透在文本中的狂欢仪式、狂欢化场景和狂欢精神呈现出鲜明的狂欢化特征。小说中的主要人物菲利克斯和托尼的命运经历与脱冕加冕的狂欢仪式高度契合,小说中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场所弗莱...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小说《女巫的子孙》通过渗透在文本中的狂欢仪式、狂欢化场景和狂欢精神呈现出鲜明的狂欢化特征。小说中的主要人物菲利克斯和托尼的命运经历与脱冕加冕的狂欢仪式高度契合,小说中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场所弗莱彻监狱是一处充斥着浓厚的狂欢化色彩的场景,而小说隐含的狂欢精神,即狂欢节及其仪式中蕴含的颠覆与更新、摧毁与重构精神,则通过监狱囚犯和托尼等人演绎现实版莎剧《暴风雨》的过程来展现。《女巫的子孙》体现出的狂欢化特征反映了作者阿特伍德对官方等级秩序及主流话语的批判和颠覆,以及对边缘群体生存状态的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女巫的子孙》 狂欢特征
下载PDF
试论《升官图》的狂欢化特征
3
作者 叶玉婷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103-107,共5页
运用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理论,从结构、形象、语言形式、数字运用四方面,具体分析陈白尘喜剧作品《升官图》中呈现的狂欢化特征,这些特征体现了审美主体在特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下,对中外狂欢体民间文学和文人喜剧创作的狂欢性的全面继承与... 运用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理论,从结构、形象、语言形式、数字运用四方面,具体分析陈白尘喜剧作品《升官图》中呈现的狂欢化特征,这些特征体现了审美主体在特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下,对中外狂欢体民间文学和文人喜剧创作的狂欢性的全面继承与创新,它们彰显出鲜明的现代性与民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官图》 狂欢化诗学理论 狂欢特征
下载PDF
论《第十二夜》的狂欢化特征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晓飞 《文教资料》 2009年第26期20-21,共2页
《第十二夜》是莎士比亚早期比较成熟的喜剧作品,也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浪漫喜剧之一。巴赫金认为文艺复兴是世界观和文学的直接狂欢化,而莎士比亚是这一时期狂欢化文学的典范之一。《第十二夜》是一部充满狂欢化特征的喜剧。本文探讨... 《第十二夜》是莎士比亚早期比较成熟的喜剧作品,也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浪漫喜剧之一。巴赫金认为文艺复兴是世界观和文学的直接狂欢化,而莎士比亚是这一时期狂欢化文学的典范之一。《第十二夜》是一部充满狂欢化特征的喜剧。本文探讨了《第十二夜》具有的内在和外在狂欢化特征,以及该剧狂欢化的语言,从而指出了该剧对旧的价值观念进行重审,颠覆了既有秩序,创造了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描绘了一个乌托邦的狂欢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第十二夜》 巴赫金 狂欢特征
下载PDF
论狂欢理论视野下“转发锦鲤”的传播现象
5
作者 顾杨阳 汪永奇 《传播力研究》 2023年第17期157-159,共3页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网络社交媒体的流行,“网络锦鲤”已成为虚拟空间的热门话题。“网络锦鲤”从单纯的锦鲤形象开始,逐渐发展为了现实世界或影视作品中的人物;从单纯的娱乐和事件炒作,逐步演变成了一种社交媒介现象。基于此,本文...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网络社交媒体的流行,“网络锦鲤”已成为虚拟空间的热门话题。“网络锦鲤”从单纯的锦鲤形象开始,逐渐发展为了现实世界或影视作品中的人物;从单纯的娱乐和事件炒作,逐步演变成了一种社交媒介现象。基于此,本文从狂欢理论的视角来探讨、分析和阐述“转发锦鲤”现象背后所蕴含的意义与价值。以“锦鲤”作为研究对象,以巴赫金的狂欢理论为出发点,对其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并阐释“锦鲤”狂欢现象背后的传播成因,剖析其所包含的全民性、仪式性和颠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欢理论 “转发锦鲤” 传播成因 狂欢特征
下载PDF
《客迈拉》中的狂欢化诗学特征评析
6
作者 袁春花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64-65,共2页
《客迈拉》(Chimera,1972)是美国著名后现代主义作家约翰·巴斯(John Barth)创作的第六部作品,也是其重要的代表作品之一。小说中的复调叙事与狂欢化诗学特征展示了这部小说典型的后现代主义美学特征。同时,小说中的狂欢化诗学特征... 《客迈拉》(Chimera,1972)是美国著名后现代主义作家约翰·巴斯(John Barth)创作的第六部作品,也是其重要的代表作品之一。小说中的复调叙事与狂欢化诗学特征展示了这部小说典型的后现代主义美学特征。同时,小说中的狂欢化诗学特征恰恰是人类后现代现实生活的一个隐喻。巴斯解构了文学中的神话经典,也嘲讽了现实生活的狂欢化。本文拟运用巴赫金的复调叙事与狂欢化诗学理论对这部作品进行解读,挖掘小说狂欢化特征的深层隐喻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巴斯 《客迈拉》 狂欢化诗学特征
下载PDF
论《坎特伯雷故事》的狂欢化特征
7
作者 沈忠阳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2008年第3期92-93,共2页
《坎特伯雷故事》具有强烈的狂欢化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坎特伯雷故事》营造出了一种与狂欢节类似的非官方化、非教会化和非国家化的文化环境。其次,《坎特伯雷故事》中的骂人话、指神赌咒和发誓的语言、夸张戏仿改编的... 《坎特伯雷故事》具有强烈的狂欢化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坎特伯雷故事》营造出了一种与狂欢节类似的非官方化、非教会化和非国家化的文化环境。其次,《坎特伯雷故事》中的骂人话、指神赌咒和发誓的语言、夸张戏仿改编的语言是狂欢化的广场语言。最后,文本体现出的人性回归的思想和彰显"向下"的心理是狂欢式的世界感受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叟 《坎特伯雷故事》 巴赫金 狂欢特征
下载PDF
论《浮世畸零人》中的狂欢化特征及狂欢精神
8
作者 丛思宇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25-128,共4页
多丽丝·莱辛作为当代英美文坛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及多次世界级文学奖项。她的作品数量繁多,风格多变,见解新颖。《浮世畸零人》以畸形儿--班的视角,讲述了他在人情淡漠的社会中短暂而悲惨的一生。本文利用巴赫... 多丽丝·莱辛作为当代英美文坛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及多次世界级文学奖项。她的作品数量繁多,风格多变,见解新颖。《浮世畸零人》以畸形儿--班的视角,讲述了他在人情淡漠的社会中短暂而悲惨的一生。本文利用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对小说中典型的狂欢式场景、狂欢式人物形象以及狂欢化的语言风格进行深入分析,为读者重新解读这部作品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浮世畸零人 狂欢特征 狂欢精神
下载PDF
斯拉夫尼科娃小说《2017》狂欢仪式研究
9
作者 徐艳艳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8年第3期44-46,共3页
小说《2017》是一部融合了爱情、侦探和探险情节为一体的现代作品。研究《2017》中的狂欢仪式,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不仅是对人性的映射,更是对当代俄罗斯社会的嘲讽与反思。文章通过对狂欢节中主人公爱情加冕、财富加冕... 小说《2017》是一部融合了爱情、侦探和探险情节为一体的现代作品。研究《2017》中的狂欢仪式,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不仅是对人性的映射,更是对当代俄罗斯社会的嘲讽与反思。文章通过对狂欢节中主人公爱情加冕、财富加冕、金钱脱免、死亡脱免和道德脱免的论述,深入分析了小说内部的狂欢世界以及狂欢世界背后所折射的严酷现实问题,人物的脱冕与加冕体现了狂欢化人物的双重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拉夫尼科娃 《2017》 狂欢特征 加冕 脱冕
下载PDF
重庆土家族民歌的狂欢化特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丁世忠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23-125,共3页
关键词 重庆 土家族民歌 民间歌谣 狂欢特征 武陵山区 对歌 民族音乐研究
原文传递
《嘉莉妹妹》与《高兴》的狂欢化特征解读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玉洁 杨跃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CSSCI 2016年第4期101-104,共4页
以《嘉莉妹妹》中的嘉莉和《高兴》中的刘高兴这两个狂欢式形象为出发点,运用俄国思想家巴赫金所提出的狂欢化诗学理论,基于加冕脱冕、脱冕同貌人、易装与换位分析,研究了两部作品中相似的狂欢化特征,认为作品中的狂欢式形象同时结合了... 以《嘉莉妹妹》中的嘉莉和《高兴》中的刘高兴这两个狂欢式形象为出发点,运用俄国思想家巴赫金所提出的狂欢化诗学理论,基于加冕脱冕、脱冕同貌人、易装与换位分析,研究了两部作品中相似的狂欢化特征,认为作品中的狂欢式形象同时结合了嬗变与危机两个极端,具有典型的双重性——不仅具有毁灭与否定的意义,同时还意味着肯定与再生,进而剖析了作家创作思想上的矛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莉妹妹》 《高兴》 狂欢式形象 狂欢特征
原文传递
解读莎翁喜剧狂欢化特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志萍 《芒种(下半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61-162,共2页
莎士比亚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文学巨匠,是因为他对社会万千现象的"再现"感动了观众、读者。他的剧作包含了众多元素,场面刻画、人物心理探索、生死别恋的喜剧效果等,都让我们在观看之后感慨良久。从莎翁创作的多部喜剧来看,里面的人物... 莎士比亚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文学巨匠,是因为他对社会万千现象的"再现"感动了观众、读者。他的剧作包含了众多元素,场面刻画、人物心理探索、生死别恋的喜剧效果等,都让我们在观看之后感慨良久。从莎翁创作的多部喜剧来看,里面的人物描写、场景"布置"都十分巧妙,"狂欢化"的画面更是处处可见。本文就从莎翁喜剧故事中的故事节奏、人性、戏剧效果来分析狂欢化特征,将人物与社会的关系、现实与理想的联系刻画出来,为读者呈现一个真实的莎士比亚的"心灵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喜剧 狂欢特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