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株狂犬病街毒株全基因组测序及分子进化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钱爱东 赵云蛟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65-570,585,共7页
利用RT-PCR方法,对梅花鹿源(DRV)和鼠源(MRV)2个狂犬病毒街毒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获得2个毒株全基因组序列(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DQ875051和DQ875050)。DRV和MRV毒株全基因组分别与具有代表性的毒株全基因组进行N、P、M、G、L基因的核苷... 利用RT-PCR方法,对梅花鹿源(DRV)和鼠源(MRV)2个狂犬病毒街毒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获得2个毒株全基因组序列(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DQ875051和DQ875050)。DRV和MRV毒株全基因组分别与具有代表性的毒株全基因组进行N、P、M、G、L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比较。不同毒株的全基因组构建的分子系统进化树表明,DRV和MRV分属2个进化支。DRV与Ni-CE、RC-HL和SRV9的亲缘关系最近;MRV与HEP-Flury的亲缘关系最近,并与HHV-RAB-H街毒株同属一个进化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街毒 全基因组 进化 同源性
下载PDF
细胞培养法检测和分离狂犬病街毒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汪霞 徐葛林 +11 位作者 吴杰 罗静 朱家鸿 周剑军 施南峰 唐青 张永振 唐建蓉 吴泰才 明贺田 沈蕊华 陈焕春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11-615,共5页
目的研究MNA细胞培养法检测和分离狂犬病街毒的可行性。方法用MNA细胞培养法、荧光抗体实验(FAT)和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分别检测33份狂犬病街毒样品、20份狂犬病毒阴性犬脑样品和4份正常鼠脑样品。结果MNA细胞培养法检测57份待检样品... 目的研究MNA细胞培养法检测和分离狂犬病街毒的可行性。方法用MNA细胞培养法、荧光抗体实验(FAT)和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分别检测33份狂犬病街毒样品、20份狂犬病毒阴性犬脑样品和4份正常鼠脑样品。结果MNA细胞培养法检测57份待检样品,培养48h的实验结果显示,33份狂犬病街毒样品均为阳性,狂犬病毒阴性犬脑样品和正常鼠脑样品均为阴性,与FAT、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的检测结果完全一致。结论MNA细胞培养法对样品中狂犬病街毒的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用于狂犬病街毒的检测和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街毒 细胞培养法 检测
原文传递
狂犬病毒街毒抗原的快速检测 被引量:6
3
作者 徐葛林 朱家鸿 +2 位作者 吴杰 徐雯 薛红刚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0-52,共3页
本实验采用抗狂大病毒糖蛋白及核蛋白单抗包被、以抗狂犬病毒核蛋白单抗酶结合物作抗体夹心法(SEIA),检测21份接种了可疑狂犬病街毒的小鼠脑组织悬液,并与小鼠颅内接种法(MIT)比较,结果表明SEIA阳性者17份,滴度范围为1:100~1... 本实验采用抗狂大病毒糖蛋白及核蛋白单抗包被、以抗狂犬病毒核蛋白单抗酶结合物作抗体夹心法(SEIA),检测21份接种了可疑狂犬病街毒的小鼠脑组织悬液,并与小鼠颅内接种法(MIT)比较,结果表明SEIA阳性者17份,滴度范围为1:100~1:1280,这17汾样品经MIT检测亦为阳性,二者符合率达100%,其中2份样品由于病毒量少,要经盲传后,接种小鼠才发病,而用SEIA检测一开始即呈阳性,且随着传代病毒量的增加而SEIA检测滴度也上升。表明SEIA快速、敏感、特异,可用于狂犬病毒病的实验室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 抗原 SEIA
下载PDF
动物狂犬病病毒街毒株的细胞分离鉴定 被引量:2
4
作者 龚文杰 江禹 +5 位作者 曾政 李茂 王莉莉 刘浩 熊仲良 涂长春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00-703,共4页
目的N2A细胞和BHK-21细胞用于我国动物狂犬病流行街毒株的分离培养。方法狂犬病发病动物脑组织悬液首先脑内接种乳鼠,再采取Nonclon Delta Tube内置盖玻片法从鼠脑中进行病毒分离培养,脑组织悬液接种细胞后96h,利用直接荧光抗体实验检... 目的N2A细胞和BHK-21细胞用于我国动物狂犬病流行街毒株的分离培养。方法狂犬病发病动物脑组织悬液首先脑内接种乳鼠,再采取Nonclon Delta Tube内置盖玻片法从鼠脑中进行病毒分离培养,脑组织悬液接种细胞后96h,利用直接荧光抗体实验检测盖玻片上的病毒感染细胞,判定病毒是否在细胞上增殖;通过测定不同毒株细胞培养上清中的病毒滴度对病毒进行鉴定。结果22份狂犬病病犬、猪和牛的脑组织接种乳鼠后均获得了鼠脑分离毒,将鼠脑毒接种N2A细胞分离获得了22株病毒,接种BHK-21细胞却只分离获得20株病毒。不同病毒株第三代细胞培养上清中的病毒滴度从10-1TCID50/100μL到10-3.6TCID50/100μL。结论N2A细胞对狂犬病病毒街毒株的敏感性高于BHK-21细胞,且不同的病毒株对细胞的适应能力不同。实验分离获得的病毒细胞适应株丰富了我国狂犬病病毒毒种资源,为进一步研究不同病毒分离株的抗原性差异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狂犬病流行 细胞 分离
下载PDF
狂犬病病毒街毒株对体外培养小鼠海马神经元的损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宋艳 宋颖 +1 位作者 侯金利 张茂林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25-528,I0002,共5页
目的:探讨狂犬病病毒街毒株(RV)感染神经细胞的形态学表现,揭示狂犬病病毒致神经功能异常的机制。方法:体内实验,20只C57/BL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组小鼠脑内接种30μL RV病毒液(10TCID50),对照组小鼠脑内接种等量... 目的:探讨狂犬病病毒街毒株(RV)感染神经细胞的形态学表现,揭示狂犬病病毒致神经功能异常的机制。方法:体内实验,20只C57/BL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组小鼠脑内接种30μL RV病毒液(10TCID50),对照组小鼠脑内接种等量细胞维持液,利用抗RV抗体检测病毒抗原在小鼠脑组织的分布。体外实验,培养原代海马神经细胞,培养1周后,感染狂犬病病毒,免疫荧光检测感染72、96和120h后病毒的增殖情况。结果:体内实验,狂犬病病毒感染4d后,在海马CA1区锥状神经元胞体和树突中均能检测到狂犬病毒抗原;狂犬病病毒感染7d后,仅在海马CA1区胞体中检测到狂犬病病毒抗原。体外实验,狂犬病RV感染体外培养的原代神经细胞120h后,感染的神经元数量最多,且感染的神经元树突数量减少。结论:狂犬病RV可感染、损伤海马CA1区树突,从而引起小鼠神经功能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 神经元 神经功能异常 C57 BL小鼠
下载PDF
人用精制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的保护性试验 被引量:9
6
作者 桑爱军 黄仕和 +6 位作者 乐威 卢颖 詹小梅 孙继发 吴杰 朱家鸿 曾繁珍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00年第1期10-11,共2页
用CTN 1V株生产的精制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腹腔免疫小鼠后 ,再用狂犬病毒街毒株SBD0 7脑内和肌肉攻击 ,结果表明稀释 5倍疫苗的保护率分别为 88 9%和 90 % ,且 5倍稀释疫苗的保护效果与原苗相当 ,此研究证明CTN 1V株能用来作为疫苗的生... 用CTN 1V株生产的精制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腹腔免疫小鼠后 ,再用狂犬病毒街毒株SBD0 7脑内和肌肉攻击 ,结果表明稀释 5倍疫苗的保护率分别为 88 9%和 90 % ,且 5倍稀释疫苗的保护效果与原苗相当 ,此研究证明CTN 1V株能用来作为疫苗的生产毒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RO细胞 狂犬病疫苗 狂犬病街毒 保护性试验
下载PDF
浙江鼬獾狂犬病毒F01株P和M基因序列测定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雷永良 王晓光 +6 位作者 李浩 陈秀英 叶碧峰 柳付明 兰进权 梅建华 唐青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43-544,共2页
狂犬病毒(rabiesvirus,RABV)广泛存在于多种哺乳动物体内,并在宿主动物之间相互传播。鼬獾又名白面鼬,野生小型貂科动物,杂食性,浙江全境均有分布。近几年浙江省人狂犬病疫情不仅仅局限于通过犬传播,鼬獾咬伤致人狂犬病的情况... 狂犬病毒(rabiesvirus,RABV)广泛存在于多种哺乳动物体内,并在宿主动物之间相互传播。鼬獾又名白面鼬,野生小型貂科动物,杂食性,浙江全境均有分布。近几年浙江省人狂犬病疫情不仅仅局限于通过犬传播,鼬獾咬伤致人狂犬病的情况已有报道。为了解野生动物狂犬病毒街毒流行株的分子特征,笔者对检测获得的鼬獾F01株狂犬病毒的P、M基闽序列进行扩增并测序,将其与中国人、犬毒株以及目前使用的疫苗株进行比较分析,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 基因序列测定 浙江省 动物体内 狂犬病 野生动物 宿主动物 分子特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