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狐臭柴叶果胶的酸法提取工艺优化及其理化性质、抗氧化性和结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黄海东 杨宁线 +4 位作者 吴洪丽 谢霆霆 吕巩固 刘淼 张明生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3期309-317,共9页
目的 优化狐臭柴叶果胶酸法提取工艺,并评价果胶的理化性质、结构和抗氧化性。方法 以狐臭柴叶干粉为原料,采用酸法提取狐臭柴叶果胶,筛选出提取率较高的酒石酸为提取剂进行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优化,并分析最终产品的理化性质、抗氧化活... 目的 优化狐臭柴叶果胶酸法提取工艺,并评价果胶的理化性质、结构和抗氧化性。方法 以狐臭柴叶干粉为原料,采用酸法提取狐臭柴叶果胶,筛选出提取率较高的酒石酸为提取剂进行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优化,并分析最终产品的理化性质、抗氧化活性及结构特征。结果 各因素对果胶提取率的影响依次为:温度>p H>料液比>时间,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60 (g/m L)、温度96℃、时间63 min、p H 1.60,在此条件下果胶提取率为27.10%,所得果胶为高酯果胶,其半乳糖醛酸含量、酸不溶灰分及干燥减量均符合GB25533—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果胶》要求。狐臭柴叶果胶的抗氧化活性与果胶浓度呈正相关,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率分别为61.0%和53.2%。此外,扫描电镜显示果胶呈块状,结构疏松。结论 采用酒石酸提取狐臭柴叶果胶的提取率较高,且果胶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狐臭柴 果胶 酸法提取 理化性质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狐臭柴叶类黄酮的提取及其抗氧化和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艳梅 朱玉昌 周大寨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8-25,共8页
为了研究狐臭柴叶类黄酮不同极性萃取部分的抗氧化及抑菌活性,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得到最佳提取工艺。经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4种不同极性溶剂依次萃取狐臭柴叶类黄酮,得到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 为了研究狐臭柴叶类黄酮不同极性萃取部分的抗氧化及抑菌活性,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得到最佳提取工艺。经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4种不同极性溶剂依次萃取狐臭柴叶类黄酮,得到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和水萃取物,并测定各萃取物中类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和抑菌能力。实验表明:狐臭柴叶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料液比为1∶40 g/mL,乙醇体积分数为77%,提取时间为15 min,此条件下提取率为14.93%。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水进行萃取得到的4种萃取物中类黄酮含量分别占狐臭柴叶类黄酮的2.92%、6.47%、4.37%、1.17%,乙酸乙酯萃取物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_(50))值分别为0.03 mg/mL和0.07 mg/mL。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及水进行萃取得到的4种萃取物均有抑菌效果,乙酸乙酯萃取物抑制效果显著(P<0.05),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效果最为显著。该结果证实了乙酸乙酯萃取物能有效富集类黄酮,且抗氧化能力及抑菌效果好,为狐臭柴叶类黄酮提取及深度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狐臭柴 类黄酮 响应面 抗氧化活性 抑菌能力
下载PDF
狐臭柴干叶制作神仙豆腐工艺研究
3
作者 陈鸿申 张明生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5期196-204,共9页
以狐臭柴鲜叶干燥处理后得到的粉末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不同干燥温度、热烫温度、料液比、pH值、促凝剂种类及用量、搅拌时间、滤筛目数对神仙豆腐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对狐臭柴干叶制作神仙豆腐工艺条件进... 以狐臭柴鲜叶干燥处理后得到的粉末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不同干燥温度、热烫温度、料液比、pH值、促凝剂种类及用量、搅拌时间、滤筛目数对神仙豆腐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对狐臭柴干叶制作神仙豆腐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狐臭柴鲜叶干燥温度40℃、热烫温度90~95℃、料液比1/20~1/40 g·mL~(-1)、pH值4~7、饱和澄清石灰水用量1/40~1/60 (v/v)、搅拌时间0.5~2.0 min、滤筛目数200~400目条件下,能够制得外观规则的神仙豆腐;在料液比1:30 g·mL~(-1)、饱和澄清石灰水用量1/50 (v/v)、搅拌时间为60 s、pH值5.00条件组合下,制作的干叶神仙豆腐外观规则、透明度良好、色泽淡绿,神仙豆腐出品率为1709.14%、渗水比为35.12mL·100 g-1。本研究可为神仙豆腐产业化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叶 神仙豆腐 制作 工艺 狐臭柴
下载PDF
光照强度对狐臭柴植株生长及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许邦锐 张明生 +3 位作者 李祥栋 曹然 刘诗雅 李立青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82-85,95,共5页
采用人工设施栽培,研究了透光率为100%、20%~25%、8%~10%三种光照强度下狐臭柴植株生长及叶片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适度遮光有利于狐臭柴植株营养器官的生长和叶片叶绿素的生物合成;较强光照可提高植株分枝数和叶片... 采用人工设施栽培,研究了透光率为100%、20%~25%、8%~10%三种光照强度下狐臭柴植株生长及叶片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适度遮光有利于狐臭柴植株营养器官的生长和叶片叶绿素的生物合成;较强光照可提高植株分枝数和叶片数,并可促进叶片中果胶的形成以及生长前期、中期叶片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狐臭柴 光照强度 植株生长 叶片生理生化指标
下载PDF
溶液培养对狐臭柴植株生长及叶片神仙豆腐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史梦娜 张明生 +3 位作者 徐利 许邦锐 王巍 曹然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0-74,共5页
以一年生狐臭柴春枝为插条,于室温下在不同营养液中进行通气培养。通过对不同营养液中培养材料的形态、生理生化以及叶片制成的神仙豆腐的产量品质等指标进行考查。结果表明:1/10 Hoagland营养液培养的狐臭柴插枝的叶片可溶性糖和果胶... 以一年生狐臭柴春枝为插条,于室温下在不同营养液中进行通气培养。通过对不同营养液中培养材料的形态、生理生化以及叶片制成的神仙豆腐的产量品质等指标进行考查。结果表明:1/10 Hoagland营养液培养的狐臭柴插枝的叶片可溶性糖和果胶含量以及神仙豆腐产量均较高;1/10 Hoagland+0.05 mg/L NAA营养液对狐臭柴插枝的根和叶生长均有显著促进作用,用其叶制成的神仙豆腐品质较好。综合各项指标得出结论:通过离体培养狐臭柴枝条获得叶片、制作神仙豆腐,其适宜营养液配方为1/10 Hoagland+0.05 mg/L NA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狐臭柴 溶液培养 植株生长 神仙豆腐
下载PDF
狐臭柴叶片中果胶提取条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李祥栋 张明生 刘诗雅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27-131,136,共6页
以狐臭柴叶为原料、柠檬酸为酸解液提取果胶,采用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对酸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等条件进行探索,并以响应面实验设计方法进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酸浓度和料液比是影响果胶酸解的主要因子;一定范围内,酸浓... 以狐臭柴叶为原料、柠檬酸为酸解液提取果胶,采用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对酸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等条件进行探索,并以响应面实验设计方法进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酸浓度和料液比是影响果胶酸解的主要因子;一定范围内,酸浓度与果胶粗产率(Y1)呈线性正相关,料液比与果胶粗产率(Y1)呈线性负相关,二者与粗果胶半乳糖醛酸含量(Y2)的关系符合二元二次多项式方程模型,但随着酸浓度的增加和料液比的降低,半乳糖醛酸含量有下降趋势;半乳糖醛酸提取率(果胶有效提取率Y3)的拟合效果是一个平均值模型,即Y3=8.86%。在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分别为90℃和120 min,响应面的优化条件为酸浓度3.91%、料液比1∶44.09时,果胶粗产率、半乳糖醛酸含量和果胶有效提取率分别为36.72%、32.09%和11.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狐臭柴 果胶 半乳糖醛酸 提取条件 Premna puberula Pamp.
下载PDF
贵州狐臭柴不同部位提取物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7
7
作者 杨宁线 阳娇 +1 位作者 王艳秋 张明生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80-184,共5页
目的:丰富天然抗氧化剂的来源。方法:以贵州地区的狐臭柴(Premna puberula Pamb.)为原料,超声提取并检测了根、茎、叶中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比较了根、茎、叶中柚皮素、芹菜素、芦丁、槲皮素4种黄酮类成分含量,测定了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和... 目的:丰富天然抗氧化剂的来源。方法:以贵州地区的狐臭柴(Premna puberula Pamb.)为原料,超声提取并检测了根、茎、叶中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比较了根、茎、叶中柚皮素、芹菜素、芦丁、槲皮素4种黄酮类成分含量,测定了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狐臭柴根、茎、叶中总酚含量分别为3.26,9.58,30.05 mg/g,总黄酮含量分别为0.22,0.58,6.54 mg/g,芦丁和芹菜素含量依次为茎>根>叶。各组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均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强,与总酚、总黄酮含量呈正相关,其中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最强,当叶质量浓度为0.1 mg/mL时,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82.5%,81.9%,与维生素C的总还原力接近。结论:狐臭柴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狐臭柴 总酚 黄酮类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狐臭柴扦插繁殖技术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徐利 史梦娜 张明生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1年第1期82-86,共5页
用一、二年生狐臭柴插条作试验材料,设置扦插基质、光照强度及生根粉浓度3个因素各3个水平进行正交试验,以筛选狐臭柴扦插繁殖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光照水平和生根粉浓度是影响狐臭柴扦插成活的关键因子。6 mg/L生根粉处理后的二年生... 用一、二年生狐臭柴插条作试验材料,设置扦插基质、光照强度及生根粉浓度3个因素各3个水平进行正交试验,以筛选狐臭柴扦插繁殖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光照水平和生根粉浓度是影响狐臭柴扦插成活的关键因子。6 mg/L生根粉处理后的二年生插条扦插于壤土中,在透光率为20%~25%遮光条件下成活率最高,可达78.33%,且二年生插条较一年生的平均成活率高16.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狐臭柴 扦插繁殖 成活率
下载PDF
Plackett-Burman联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酸法提取狐臭柴果胶工艺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扬 杨宁线 +3 位作者 谢国芳 王艳秋 阳娇 张明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210-218,共9页
探究超声波-酸法果胶提取工艺条件并分析狐臭柴叶片果胶分子结构与理化性质。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各因素的范围,再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影响果胶得率的关键因素,最后采用响应面法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影响果胶提取的关键因素... 探究超声波-酸法果胶提取工艺条件并分析狐臭柴叶片果胶分子结构与理化性质。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各因素的范围,再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影响果胶得率的关键因素,最后采用响应面法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影响果胶提取的关键因素为pH、液料比、超声功率和反应时间。优化得到的工艺参数为pH值1.9、液料比12.5∶1(mL∶g)、超声功率450 W、反应时间95 min,在此条件下果胶得率为11.53%。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果胶分子质量进行测定,其重均分子质量(weight-average molecular weight,M w)为87.90 kDa,数均分子质量(number-average molecular weight,M n)为56.06 kDa,M w/M n为1.57。狐臭柴果胶中的单糖有鼠李糖、阿拉伯糖、半乳糖、甘露糖、木糖、葡萄糖和果糖,其中半乳糖醛酸含量为70.64%,酯化度为77.77%,属于高酯果胶。狐臭柴果胶有很好的凝胶和增稠功能,且DPPH自由基清除率EC 50为(269.31±0.26)μg/mL,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狐臭柴 果胶 超声波 提取工艺
下载PDF
响应面法对狐臭柴鲜叶果胶提取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鸿申 谢国芳 +2 位作者 张明生 王倩 幸菲菲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0-136,共7页
筛选并优化狐臭柴鲜叶果胶提取条件,为狐臭柴鲜叶果胶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参考。以狐臭柴鲜叶为原料,柠檬酸为酸解质提取其鲜叶果胶,首先进行单因素实验,研究不同液料比、柠檬酸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果胶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 筛选并优化狐臭柴鲜叶果胶提取条件,为狐臭柴鲜叶果胶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参考。以狐臭柴鲜叶为原料,柠檬酸为酸解质提取其鲜叶果胶,首先进行单因素实验,研究不同液料比、柠檬酸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果胶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果胶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响应面方程模型的P<0.0001<0.01,其模拟效果较为合理(模型失拟项P=0.7283>0.05)。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12:1(mL:g)、柠檬酸含量7.0%、提取温度85℃、提取时间2.0 h。在此优化条件下,果胶提取率为23.32%,与理论值(24.12%)具有较好的拟合。该方法提取的果胶呈鲜嫩淡黄色,其制作的神仙豆腐色泽翠绿、外观规则,为狐臭柴资源的产业化开发提供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狐臭柴 响应面法 果胶 提取条件 优化
下载PDF
光照强度对狐臭柴叶片形态与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诗雅 张明生 +3 位作者 高晓峰 刘贵贤 韦红边 吕享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6期175-178,共4页
为狐臭柴人工种植技术的构建与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采用人工设施栽培方法,研究不同光照条件下狐臭柴叶片的形态和解剖结构。结果表明:在一定光照强度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叶面积逐渐减小,叶片颜色变浅,叶片上表皮细胞密度和叶脉直... 为狐臭柴人工种植技术的构建与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采用人工设施栽培方法,研究不同光照条件下狐臭柴叶片的形态和解剖结构。结果表明:在一定光照强度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叶面积逐渐减小,叶片颜色变浅,叶片上表皮细胞密度和叶脉直径均显著增大;遮光处理下叶片的叶形、叶缘、叶尖、叶质、上表皮细胞形态等指标变化与对照差异明显;遮光处理下叶片总厚度、上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和海绵组织厚度较对照存在极显著差异。叶片下表皮厚度、下表皮细胞形态和下表皮细胞密度受光照强度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狐臭柴 光照强度 叶片形态 叶片结构
下载PDF
影响狐臭柴扦插繁殖成活率的主要因素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颜跃跃 张明生 +2 位作者 王汪中 李小兰 黄图成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70-1273,共4页
目的:筛选并优化适于狐臭柴扦插繁殖的主要条件,探索其扦插繁殖的有效技术。方法:以一年生狐臭柴为试验材料,首先进行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扦插材料来源、扦插时期、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及其浓度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然后进行正交试验,... 目的:筛选并优化适于狐臭柴扦插繁殖的主要条件,探索其扦插繁殖的有效技术。方法:以一年生狐臭柴为试验材料,首先进行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扦插材料来源、扦插时期、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及其浓度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然后进行正交试验,优化不同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及浸泡时间组合。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狐臭柴扦插适宜的材料为中度遮光下的枝条,适宜扦插时期为芽休眠期,200和400 mg/L 6-BA及200 mg/L NAA能显著提高扦插成活率。正交试验优化后的插穗处理方法为300 mg/L 6-BA+200 mg/L NAA的溶液中浸泡1 h。结论:在狐臭柴芽休眠期剪取中度遮光条件下的枝条为插条,将修剪好的插穗基部置于300 mg/L 6-BA+200 mg/L NAA的溶液中浸泡1 h后扦插,其成活率高达88.33%,且平均根长最长、平均根数最多,生长情况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狐臭柴 扦插 成活率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
下载PDF
不同叶面肥对狐臭柴叶片生物量和主要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颜跃跃 王汪中 +3 位作者 吕享 李小兰 黄图成 张明生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6年第4期77-82,共6页
以三年生狐臭柴为实验材料,设置自然光和遮光两种光照条件,用三种叶面肥进行喷施,分析不同肥料对狐臭柴叶片生物量和主要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氮肥能显著提高狐臭柴叶片生物量,自然光及遮光下分别增加37.30%和15.02%,但果胶的... 以三年生狐臭柴为实验材料,设置自然光和遮光两种光照条件,用三种叶面肥进行喷施,分析不同肥料对狐臭柴叶片生物量和主要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氮肥能显著提高狐臭柴叶片生物量,自然光及遮光下分别增加37.30%和15.02%,但果胶的积累减少,分别降低19.78%和17.35%;磷肥能显著提升叶片果胶的含量,分别增加158.08%和239.96%,但叶片生物量显著低于对照,分别降低55.83%和47.40%;复合肥对叶片生物量无明显影响,果胶含量轻微降低。各肥料均使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且在遮光条件下使叶片内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自然光下使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狐臭柴 叶面肥 生物量 生化成分
下载PDF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狐臭柴叶多糖提取工艺、单糖组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丹丹 朱玉昌 周大寨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6期493-502,共10页
优化狐臭柴酸溶性多糖(PSAP)提取工艺,探讨PSAP的单糖组成和体外生物活性。以狐臭柴叶片为原料,经烘干、粉碎、脱脂、脱色等前处理,在单因素基础上,利用响应面优化PSAP的提取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测定单糖组成,通过体外抗氧化... 优化狐臭柴酸溶性多糖(PSAP)提取工艺,探讨PSAP的单糖组成和体外生物活性。以狐臭柴叶片为原料,经烘干、粉碎、脱脂、脱色等前处理,在单因素基础上,利用响应面优化PSAP的提取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测定单糖组成,通过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和肿瘤细胞试验对PSAP的体外生物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SAP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100℃、液料比1∶31 g·mL^(-1)、提取时间240 min、草酸-磷酸氢二钠pH为2,此条件下PSAP提取率为(31.04±0.21)%。PSAP主要由8种单糖组成,峰面积占比分别为甘露糖0.22%、鼠李糖6.13%、葡萄糖醛酸4.58%、半乳糖醛酸31.98%、葡萄糖18.31%、半乳糖9.9%、阿拉伯糖10.23%和岩藻糖4.09%。同时PSAP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能力,对铁离子有一定的还原能力,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IC_(50)值分别为3.69、2.91、0.43 mg·mL^(-1)。经细胞试验表明,PSAP对A549和HepG2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均具有显著性抑制效果,并呈现一定剂量依赖性。本研究结果为狐臭柴多糖提取工艺、食品开发以及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狐臭柴 多糖 提取工艺 响应面试验 抗氧化活性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狐臭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安传相 《农技服务》 2018年第6期69-72,共4页
狐臭柴是一种在我国分布较为广泛的药食两用植物,含有丰富的果胶、蛋白质和维生素C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血、无名肿毒、创伤出血的作用。综述了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对狐臭柴研究进展,以期为狐臭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狐臭柴 生物学特性 化学成分 无性繁殖 神仙豆腐
下载PDF
狐臭柴中精油GC-MS测定及其抑制肺癌细胞增殖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爽 向东 +2 位作者 崔令军 周大寨 朱玉昌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70-1878,共9页
目的研究狐臭柴Premna puberula叶片精油的化学成分、含量、抗氧化、抑菌及抗肿瘤的能力,为狐臭柴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仪鉴定狐臭柴叶片精油的化学成分... 目的研究狐臭柴Premna puberula叶片精油的化学成分、含量、抗氧化、抑菌及抗肿瘤的能力,为狐臭柴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仪鉴定狐臭柴叶片精油的化学成分;以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合总还原力为指标评价精油的抗氧化活性;以抑菌圈法探究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抑制作用;采用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盒法(Cell Counting Kit-8,CCK-8)测定其对人肺癌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狐臭柴叶片精油中共鉴定出72种化合物,约占精油总成分的99.36%,其主要成分为左旋-β-蒎烯(15.27%)、1-辛烯-3-醇(14.46%)、蒎烯(14.29%)、1-石竹烯(6.26%)、α-石竹烯(4.47%)和芳樟醇(3.12%)。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狐臭柴叶片精油具有较强的总还原力,且对DPPH及ABTS自由基的半数抑制浓度(half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_(50))分别为8.48、3.10 mg/m L。狐臭柴叶片精油对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杆菌和大肠杆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分别为30%、30%、30%、40%。狐臭柴叶片精油作用于人肺癌A549细胞3、4、5 h下的IC_(50)分别为0.11%、0.10%、0.06%。结论狐臭柴叶片精油中成分丰富,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抗菌和抗肿瘤活性,在食品、制药和化妆品行业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狐臭柴 精油 1-辛烯-3-醇 蒎烯 抗氧化 抑菌 抗肿瘤
原文传递
狐臭柴茎挥发油体外抗炎活性及基于NF-κB和MAPKs信号通路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付立霞 丁芙蓉 +4 位作者 任娜 贾小演 田民义 邓国栋 王慧娟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4-41,共8页
目的:探究狐臭柴茎挥发油的体外抗炎活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水蒸气蒸馏法制备狐臭柴茎挥发油,采用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通过Griess法和ELISA法测定挥发油对LPS诱导RAW264.7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目的:探究狐臭柴茎挥发油的体外抗炎活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水蒸气蒸馏法制备狐臭柴茎挥发油,采用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通过Griess法和ELISA法测定挥发油对LPS诱导RAW264.7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qRT-PCR检测iNOS、COX-2、TNF-α、IL-6、IL-1β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测定挥发油对iNOS、COX-2、NF-κB和MAPKs信号通路蛋白的影响。结果:从挥发油中共鉴定出74种化学成分,其中主要的化学成分是茅术醇(13.50%)。挥发油显著抑制NO、TNF-α和IL-6的分泌(P<0.01),同时降低了促炎因子(TNF-α、IL-6和IL-1β)和促炎酶(iNOS和COX-2)的mRNA表达水平(P<0.01)。Western blot研究表明挥发油能下调NF-κB信号通路细胞核p65蛋白表达、p65和IκBα磷酸化(P<0.05或P<0.01)。此外,还降低了MAPKs信号通路p38、JNK和ERK蛋白的磷酸化(P<0.01)。结论:狐臭柴茎挥发油对LPS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具有较好的抗炎效果,其内在的分子机制与下调NF-κB和MAPKs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狐臭柴 挥发油 抗炎 NF-ΚB MAPKS
原文传递
狐臭柴实时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的筛选 被引量:2
18
作者 阳娇 杨宁线 +4 位作者 王艳秋 吴洪丽 黄海东 刘淼 张明生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309-2319,共11页
基于狐臭柴转录组数据,本文筛选出肌动蛋白基因(ACT)、18S核糖体RNA基因(18S rRNA)、α-微管蛋白基因(TUA)、β-微管蛋白基因(TUB)、翻译延伸因子基因(EF-1)和泛素连接酶基因(UBC)等6个候选内参基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 基于狐臭柴转录组数据,本文筛选出肌动蛋白基因(ACT)、18S核糖体RNA基因(18S rRNA)、α-微管蛋白基因(TUA)、β-微管蛋白基因(TUB)、翻译延伸因子基因(EF-1)和泛素连接酶基因(UBC)等6个候选内参基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检测不同处理(暗培养、乙烯处理、模拟干旱处理)下、狐臭柴不同器官中各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情况,并运用Ge Norm、Norm Finder和Best Keeper等软件对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稳定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狐臭柴不同器官中,18S rRNA和ACT的表达最稳定;暗培养条件下可选择UBC、18S rRNA和EF-1作为内参基因,ACT、EF-1、UBC可作为在外源乙烯处理下的内参基因,模拟干旱处理需引入第6个基因进行矫正。此外,ACT和EF-1在所有样品中的表达稳定性均较好,可以用于荧光定量表达分析。本研究结果为狐臭柴相关基因的功能分析及其调控机理研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狐臭柴 内参基因 表达稳定性 实时荧光定量PC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