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郭象独化论的美学意蕴
1
作者 黄文杰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16年第4期97-105,共9页
郭象独化论美学是佛教传入中土之前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总结和高峰。美是自由作为存在方式的感性显现,郭象对自由作为本真存在的界定受到中国传统实在论(天道观)的影响。郭象的独化论美学包括四个方面,其一,物各有性与本真存在之决定。... 郭象独化论美学是佛教传入中土之前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总结和高峰。美是自由作为存在方式的感性显现,郭象对自由作为本真存在的界定受到中国传统实在论(天道观)的影响。郭象的独化论美学包括四个方面,其一,物各有性与本真存在之决定。天道是自由作为本真存在的实在论基础,对天道之分有也是实现审美还原的内在依据。其二,自是非彼与人生在世之解构。以过当之人欲为表征的对象性存在是人的实存境域,也是审美还原的现实依据。其三,无心于物与审美还原之进路。无心于物的本质内容是激活本有皆有之"性分"以收敛现实人心并实现存在方式向本真存在的还原。其四,玄冥之境与终极存在之呈现。玄冥之境既是天道作为终极实在的内在规定,也是美作为终极存在的感性显现。最后,自我建构与独化论美学之囿。天道观是独化论美学的实在论基础,从本质来说,天道是自我意识的主观建构,天道之虚妄性决定了郭象美学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问题并直接决定着独化论美学在本真论、在世论、还原论和境界论诸维度的真实性和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象 独化论 独化论美学
下载PDF
也谈《庄子序》的真伪问题——兼论郭象“独化论”在当时缺乏回应的原因 被引量:4
2
作者 韩国良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59-64,共6页
《庄子序》强调的是“内圣外王”也即为“王”的资格问题,而《庄子注》则强调的是万物的性分问题。“内圣外王”所以与《庄子注》相矛盾,并不在于“内圣”的提法不正确,而在于它与《庄子注》的侧重点以及主体精神不一致。“内圣外王”... 《庄子序》强调的是“内圣外王”也即为“王”的资格问题,而《庄子注》则强调的是万物的性分问题。“内圣外王”所以与《庄子注》相矛盾,并不在于“内圣”的提法不正确,而在于它与《庄子注》的侧重点以及主体精神不一致。“内圣外王”带有以道匡君,甚至以道自任的意思,而“各有性分”则更多地强调的是各守其分、欲不出位。二者在思想上差别如此之大,说它们同出一人之手显然是不可思议的。郭象的“独化论”所以在当时缺乏回应,最根本的原因也正在于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象 独化论 《庄子序》 《庄子注》
下载PDF
郭象“独化论”与魏晋美学转向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昌舒 薛飘飘 《北方论丛》 2019年第2期63-68,共6页
魏晋南北朝既是自然美发现的时代,也是"人的觉醒"的时代。郭象哲学从本体论层面一反庄子之"道"和王弼之"无",将现象和本体统一于物自身的特殊性,作为审美客体的山水自然独立地进入人们的审美视野;这种特... 魏晋南北朝既是自然美发现的时代,也是"人的觉醒"的时代。郭象哲学从本体论层面一反庄子之"道"和王弼之"无",将现象和本体统一于物自身的特殊性,作为审美客体的山水自然独立地进入人们的审美视野;这种特殊性也宣告了区别于儒家道德伦理的个体生命意识的诞生,作为审美主体的感性自我得以被发现,由此呈现出风貌独异的自然主义美学和个体主义美学,进而分析郭象的本体论哲学对山水田园诗、山水画、人物品藻的美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象 独化论 山水诗画 人物品藻
下载PDF
“独化论”——从另一条道路滑向宿命论
4
作者 林鸿伟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31-34,共4页
郭象的“独化论”哲学是唯物主义的 ,但时代的局限性使其哲学带有致命的缺陷 ,不了解物质的本质一般性 ,不了解精神与物质的辩证关系 ,不了解运动和变化的本质和规律性 ,最终导致了其认识问题上的不可知论和社会历史观问题上的宿命论 ,... 郭象的“独化论”哲学是唯物主义的 ,但时代的局限性使其哲学带有致命的缺陷 ,不了解物质的本质一般性 ,不了解精神与物质的辩证关系 ,不了解运动和变化的本质和规律性 ,最终导致了其认识问题上的不可知论和社会历史观问题上的宿命论 ,对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玄学 独化论 宿命论
下载PDF
试论郭象“独化论”哲学的形而上学特征和自然主义倾向
5
作者 林鸿伟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9-51,共3页
郭象哲学在中国哲学史上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长期以来 ,哲学界大都认为郭象哲学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其实 ,郭象哲学的核心是自然主义思想 ,但由于夸大了自然主义 ,又走向了形而上学“独化论”。当他错误地把自然主义推向极端 ,移入社会... 郭象哲学在中国哲学史上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长期以来 ,哲学界大都认为郭象哲学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其实 ,郭象哲学的核心是自然主义思想 ,但由于夸大了自然主义 ,又走向了形而上学“独化论”。当他错误地把自然主义推向极端 ,移入社会历史领域 ,就形成了为门阀氏族服务的命定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象 "独化论"哲学 形而上学 自然主义
下载PDF
刍议郭象的“寄言出意”及其独化论的建立
6
作者 沈伟华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42-45,共4页
王弼以"得意忘言"的方式建立贵无论进而开创魏晋玄学之后,郭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自觉地运用"寄言出意"的方法,借助注《庄子》的机会及形式,对《庄子》中诸如逍遥、自然等关键性的概念加以创造性的解读。在郭象看来,... 王弼以"得意忘言"的方式建立贵无论进而开创魏晋玄学之后,郭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自觉地运用"寄言出意"的方法,借助注《庄子》的机会及形式,对《庄子》中诸如逍遥、自然等关键性的概念加以创造性的解读。在郭象看来,世间万物于其性分之内顺其所待而得自由,万物各安于其性分并使性命得安、其性自足而得逍遥。郭象对自由和逍遥的见解建基于其性分思想,即事物各自秉承的天性便是事物自身的根据,事物实现自身正是依靠自适其性的方式来达成的,所以凡人也可以达至逍遥之境,关键在于对自身秉性的把握。郭象之"自性"含有人为修饰之意,所以把"有为"之意渗入"无为"范畴遂成为其思想进路,认为事物依其本性而行便是"无为",万物自适其性而自生独化于玄冥之境乃理之至极。郭象的独化论指向了个体自性的完满和自足,在调和名教与自然的基础上将魏晋玄学推向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象 寄言出意 性分 独化论
下载PDF
郭象“独化论”的同一性特质及其价值
7
作者 聂民玉 段红智 《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3期61-62,共2页
“独化论”是郭象哲学的中心话语,这一话语逻辑地蕴涵着同一性特质:“贵无”和“崇有”的同一;“名教”与“自然”的同一;“内圣”与“外王”的同一。这种同一性特质的展开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
关键词 郭象 独化论 同一 现代价值
下载PDF
郭象“独化论”中“玄冥”之义探究
8
作者 赖伟钧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4年第13期194-195,共2页
据汤用彤先生等前辈学者的观点,魏晋玄学学术线索之一,是"有"、"无"哲学本体论。正始年间何晏、王弼提出"贵无论",西晋裴頠提出"崇有论",再到郭象提出"独化论"将上述两命题合题。学... 据汤用彤先生等前辈学者的观点,魏晋玄学学术线索之一,是"有"、"无"哲学本体论。正始年间何晏、王弼提出"贵无论",西晋裴頠提出"崇有论",再到郭象提出"独化论"将上述两命题合题。学界普遍认为,郭象"独化论"是对裴頠"崇有论"思想的发展,提出"独化于玄冥之境"的哲学命题。为此,要进一步发掘郭象的哲学思想,必然要对上述思想脉络大致梳理,对其"独化于玄冥之境"思想进行大致考据,而"玄冥"一词则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论 “贵无论” “崇有论” 独化论 “玄冥” 认识论
下载PDF
也谈郭象“独化论”的本体之学问题
9
作者 林鸿伟 《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24-28,共5页
郭象是我国西晋初期的重要哲学家,郭象哲学在中国哲学史上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对于郭象哲学,找国哲学界大都认为其属于客观唯心主义。通过对“郭象哲学是客观唯心主义”论断及其根据的分析,以及对郭象哲学与王弼、裴危哲学的比较,... 郭象是我国西晋初期的重要哲学家,郭象哲学在中国哲学史上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对于郭象哲学,找国哲学界大都认为其属于客观唯心主义。通过对“郭象哲学是客观唯心主义”论断及其根据的分析,以及对郭象哲学与王弼、裴危哲学的比较,笔者认为,把郭象“独化论”哲学划入客观唯心主义阵营是不妥当的,其哲学的基本倾向是唯物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象 独化论 本体之学 西晋哲学家 客观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下载PDF
从“独化论”到“名教即自然”——郭象玄学体系的逻辑演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佳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33-36,共4页
郭象的玄学体系熔传统儒家的伦常与庄子的自然之道于一炉。以"独化论"为根基,以"性、命"说为连接,塑造出"游外冥内"的圣人人格,并以"名教即自然"为其理论归宿,倡导人们安守本分,追求性分内的... 郭象的玄学体系熔传统儒家的伦常与庄子的自然之道于一炉。以"独化论"为根基,以"性、命"说为连接,塑造出"游外冥内"的圣人人格,并以"名教即自然"为其理论归宿,倡导人们安守本分,追求性分内的逍遥自得。整个学说富于思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象 独化论 名教即自然
下载PDF
中西传统哲学论个体性的不同路径——从莱布尼兹单子论和郭象独化论的比较视野看
11
作者 刘立东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4-37,共4页
莱布尼兹单子论立足于数理逻辑为宇宙谐和论寻求根据,郭象独化论则以《庄子注》的中国诠释法从内圣外王的思辨理路获取了宇宙和合的现实法则。二者都力求处理自由与必然、有限与无限的关系:莱布尼兹从信仰与理性、哲学与宗教的关系立论... 莱布尼兹单子论立足于数理逻辑为宇宙谐和论寻求根据,郭象独化论则以《庄子注》的中国诠释法从内圣外王的思辨理路获取了宇宙和合的现实法则。二者都力求处理自由与必然、有限与无限的关系:莱布尼兹从信仰与理性、哲学与宗教的关系立论;郭象则从天人关系与儒道互通中寻求安身立命之本。他们的思想都凸显了个体性,但路径有别:中国哲学始终以整体为旨趣,有机论哲学是其形上学基本形态,个体性统合于天地人三才,而社会也总是主体间性之社会;而西方哲学自近代以来关注原子式个体,所以有主体间性之提问,有非理性派和生命哲学之更新。中西传统哲学对个体性问题的不同理解也彰显了两者在思维方式、道德形而上学取向上的根本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子论 独化论 理性 情理 道德 宇宙和谐
下载PDF
从对逍遥义的阐释看支道林对向郭独化论的超越
12
作者 解婷婷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8年第5期18-20,共3页
逍遥义是庄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魏晋时期对逍遥义的探讨风行不衰,向秀、郭象的独化义理尤为出众,而支道林,作为一名释者,引佛学入玄学,针对向郭理论提出"物物而不物于物"的逍遥新义。他对向郭逍遥论的超越,和他的"即... 逍遥义是庄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魏晋时期对逍遥义的探讨风行不衰,向秀、郭象的独化义理尤为出众,而支道林,作为一名释者,引佛学入玄学,针对向郭理论提出"物物而不物于物"的逍遥新义。他对向郭逍遥论的超越,和他的"即色是空"的思想是分不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道林 逍遥义 即色义 独化论
下载PDF
本体与现象:郭象“独化论”的两个层次——关于本体运动的证成从“自”展开
13
作者 周志远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129-135,共7页
魏晋时期的哲学思想贯穿着"玄之又玄"的"有无之辩",为了从本根上调和社会政治规范与个体本性的紧张关系,郭象从自然创始和宇宙生成基本问题出发,发展出一套基于本体论和认识论,兼含人生观、社会历史观和美学思想的... 魏晋时期的哲学思想贯穿着"玄之又玄"的"有无之辩",为了从本根上调和社会政治规范与个体本性的紧张关系,郭象从自然创始和宇宙生成基本问题出发,发展出一套基于本体论和认识论,兼含人生观、社会历史观和美学思想的完整的玄学理论体系。郭象反对简单地将"无"或"有"作为万物的本体,反对神创论的宇宙生成说,强调事物的"自性"与"相因",强调事物的永恒变化。郭象用这种调和了有无对立的"独化""自生"理论,阐述了一种个体主义本体论的宇宙生成观,不仅将原本对立的儒道思想结合起来,还从两个层次——本体层与现象层,阐述了本体运动的方式和逻辑。对"独化论"的探究,应该在秉持联系观和运动观的基础上,从本体层和现象层的两个层次来把握,发掘"彼我相因"的本体运动条件、"掘然自得而独化"的本体运动关系。借鉴本体与现象二分的框架,从不同层次对"独化论"进行分割,分别考察"独"与"化"的内涵,就能逐步发现郭象证成本体运动的逻辑,发现他那些独创性的巧妙的思维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与无 独化论 本体与现象 自性 造化
下载PDF
郭象“独化论”哲学的唯物主义性质
14
作者 黄小林 《学术论坛》 1988年第3期48-51,45,共5页
哲学界很多同志认为,郭象哲学是客观唯心主义。理由是:郭象是个“贵无论”者;郭氏哲学的最终归宿是“万物独化于玄冥之境”,而“玄冥”是最高本体的精神世界;郭象自然观中的“天”“理”“性”“命”是上帝之类的代名词。这种观点很值... 哲学界很多同志认为,郭象哲学是客观唯心主义。理由是:郭象是个“贵无论”者;郭氏哲学的最终归宿是“万物独化于玄冥之境”,而“玄冥”是最高本体的精神世界;郭象自然观中的“天”“理”“性”“命”是上帝之类的代名词。这种观点很值得商榷。下面简要地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问题 郭象 唯物主义性质 独化论 魏晋哲学 玄冥 贵无论 客观唯心主义 自然观 造物主
下载PDF
郭象的“不治之治”思想及其虚无性
15
作者 陈徽 《中原文化研究》 2023年第2期30-39,共10页
尽管郭象构建其思想体系时大多袭用道家特别是庄子思想的主要概念,但这些概念几乎皆经过他的重新诠释,有着自己独特的内涵。表面上看,郭象的“外内相冥”说的确消弭了名教与自然之间的思想张力,实则这一消弭仅具有形式上的意义。因为,... 尽管郭象构建其思想体系时大多袭用道家特别是庄子思想的主要概念,但这些概念几乎皆经过他的重新诠释,有着自己独特的内涵。表面上看,郭象的“外内相冥”说的确消弭了名教与自然之间的思想张力,实则这一消弭仅具有形式上的意义。因为,郭象的思想既不同于儒家,也有别于道家,其根源在于他对于儒道两家天道观的理论解构。这一解构是彻底而全面的,以至他的“不治之治”思想也仅仅在形式上有似于道家之“无为”。二者在理论旨趣上根本有别,且前者因是无根的,还隐含着虚无性与反文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象 独化论 玄冥说 不治之治 无为
下载PDF
援道入儒 以释解经——浅谈魏晋玄学视角下的《论语》解读
16
作者 安然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35-38,43,共5页
魏晋玄学指魏晋时期以老庄思想为要旨,结合儒家思想,进而探讨自然与名教关系的一种哲学思潮。在“援道入儒”的玄学思想的影响下,学者们常以道家思想来阐发经义,为经学打上了玄学的时代烙印。《论语》作为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作,这一时期... 魏晋玄学指魏晋时期以老庄思想为要旨,结合儒家思想,进而探讨自然与名教关系的一种哲学思潮。在“援道入儒”的玄学思想的影响下,学者们常以道家思想来阐发经义,为经学打上了玄学的时代烙印。《论语》作为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作,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也都带有强烈的玄学色彩,如何晏等人所撰的《论语集解》、王弼所著《论语释疑》、皇侃所著《论语义疏》等。随着玄学思潮的不断演变,对于《论语》的解读也可随之划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玄学 《论语》研究 援道入儒 贵无论 独化论 佛玄合流
下载PDF
《古诗十九首》与玄学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节末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7-106,共10页
古诗十九首是诗歌史上经学时代向玄学时代转换的诗学典范。它的作者群,恰恰生活在汉末那个孕育玄学的动荡时期。十九首体现了可以视为玄学先声的诗学生命价值观。极度关注当下的时序感是与玄学时间意识呼应着的,它构成十九首的基础氛围... 古诗十九首是诗歌史上经学时代向玄学时代转换的诗学典范。它的作者群,恰恰生活在汉末那个孕育玄学的动荡时期。十九首体现了可以视为玄学先声的诗学生命价值观。极度关注当下的时序感是与玄学时间意识呼应着的,它构成十九首的基础氛围。梁启超提出十九首反映了末世感及其厌世思想,虽然诗中有所反映,但看来并非主流。十九首所着力描写的个人孤独感及其承担意识可以视为玄学独化论的先声,积极性要强于消极性。十九首抒发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普世情感,显然得益于诗中女性得到的突出尊重。梁启超认为十九首恢复了比兴体,事实并非如此。从技术上看,比兴体的流产是和"勾连"手法的采用互为因果的,当下性并非单纯的诗歌内容,它与十九首的结撰技术相为表里。十九首的抒情主题往往体现于叙事的弱化(单纯化)和景物及典故的大量调用,针线绵密而不留痕迹,予人自然浑成之感。无论就思想内容还是就结撰技术而论,十九首远比人们所想象的要正面、积极和高明。它预示着一个新的诗歌时代的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十九首 玄学 独化论 勾连
下载PDF
论郭象与成玄英“独化”思想的异同 被引量:3
18
作者 董恩林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19-123,共5页
“独化论”是郭象玄学思想的个性特征 ,一般认为成玄英也是这一论点的赞同与继承者。实际上 ,成玄英与郭象对“独化”的认识是有根本区别的 ,郭象是崇有派玄学家 ,否认“道”的存在与功用是其宗旨 ,他的“独化”指的是万事万物的一种生... “独化论”是郭象玄学思想的个性特征 ,一般认为成玄英也是这一论点的赞同与继承者。实际上 ,成玄英与郭象对“独化”的认识是有根本区别的 ,郭象是崇有派玄学家 ,否认“道”的存在与功用是其宗旨 ,他的“独化”指的是万事万物的一种生化动态过程 ;成玄英是道教学者 ,崇“无”、崇“道”是其根本信仰 ,他心目中的“独化”指的是一种境界、一种力量 ,也可以说是“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化论 成玄英 比较研究 郭象 玄学 《庄子注疏》
下载PDF
《庄子·大宗师》“真人三解”释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锺陵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8-160,共13页
《大宗师》对于真人的描写,其价值就在于它已经从具体的寓言人物的描写中抽象了出来,并且由于它是从《德充符》的弱者的形象中发展出来的,所以它的内涵已经不再是"无己""无功""无名"了,而是一种安命论的... 《大宗师》对于真人的描写,其价值就在于它已经从具体的寓言人物的描写中抽象了出来,并且由于它是从《德充符》的弱者的形象中发展出来的,所以它的内涵已经不再是"无己""无功""无名"了,而是一种安命论的泛自然主义升华。并且由于这是一种类抽象式的人格形象描写,因此扣住人的生理及外形情况来写,就成为了它在艺术上的特色。以是,《大宗师》篇的"真人"之写,无论是内容,还是手法,都是一种新创。再深入一步说,类抽象式的人格形象描写,就其实质而言,乃是诗性中的概括性。"真人"之写的艺术魅力正在于此。虽然《人间世》的栎社树寓言中使用了像"散木""文木"这样的从社会性寓意中产生的类概念,也是一种诗性中的概括性,但从以自然物项为表现形式的类概念,到类抽象的人格形象,这其中的概括性因素的上升无疑是明显的,这是从诗性时代更多地向散文时代靠拢的体现。如果一定要用"有"与"无"的概念来表述,庄周的生命流化论,应该说是从有到有,而非从无而有。郭象着力阐述以及成玄英为之疏解的独化论,是不符合庄周的生命观的。明白这一点,对改写中国魏晋这一段哲学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人 安命论 生命流化 独化论 类抽象式的人格形象
下载PDF
论玄学“有”“无”范畴的根本义蕴 被引量:2
20
作者 高晨阳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6-32,共7页
玄学的有无之辨应理解为一种特定的体用关系,而不是一般与个别,或类似于黑格尔哲学中"纯无"与"存在"的关系。贵无论的"无"作为体不是表示实体性的存在,而是某种"作用方式"或原理、原则,其内容指自然无为。它通过遮拨有为有... 玄学的有无之辨应理解为一种特定的体用关系,而不是一般与个别,或类似于黑格尔哲学中"纯无"与"存在"的关系。贵无论的"无"作为体不是表示实体性的存在,而是某种"作用方式"或原理、原则,其内容指自然无为。它通过遮拨有为有执而显其义。无主无宰、不禁不塞即是自然,亦即是道。万物依据自然无为的原则而生成变化,即是"以无为本"。对于"有"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实体性存在。贵无论所谓"有"为据体所起之用,离体言用,则用为死用,体亦为死体。独化论通过否定"无"而直接认为"有"为道为自然,即认"有"为体,有乃即体即用的存在。"以无为本"是"穷源"说,"万有独化"是"当体"说。二家都旨在为解决自然与名教的关系而提供形而上的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无为本 有无之辨 魏晋玄学 体用关系 自然无为 《老子注》 贵无论 独化论 万物 “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