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二维微硅片狭缝阵列的阿达玛光谱仪 被引量:7
1
作者 范玉 吴一辉 +3 位作者 宣明 张平 周连群 庄须叶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724-2729,共6页
为了实现对微弱信号的光谱分析,采用Offner光学结构制作了高光通量高分辨率阿达玛光谱仪,并对光谱仪入射狭缝的类型选择进行分析。利用MEMS加工技术制作出阿达玛微硅片狭缝阵列,分析了入射狭缝的衍射现象,推导出衍射后的光强分布公式。... 为了实现对微弱信号的光谱分析,采用Offner光学结构制作了高光通量高分辨率阿达玛光谱仪,并对光谱仪入射狭缝的类型选择进行分析。利用MEMS加工技术制作出阿达玛微硅片狭缝阵列,分析了入射狭缝的衍射现象,推导出衍射后的光强分布公式。采用Matlab软件对光强分布进行仿真,搭建了实验测量平台验证仿真结果。结果显示,在相同的条件下,阿达玛S15型狭缝阵列的光通量是阿达玛循环S15型狭缝阵列的1.45倍,推导得出的衍射光强分布公式正确,仿真方法准确,测试方法合理,表明阿达玛S型微硅片狭缝阵列适合本文设计的光谱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达玛光谱仪 微硅片狭缝阵列 光通量 阿达玛S型狭缝阵列 阿达玛循环S型狭缝阵列
下载PDF
狭缝阵列法产生准贝塞尔电子束用于HAADF-STEM成像研究
2
作者 林宇铖 陈鑫铠 +1 位作者 张婉如 田鹤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70-676,共7页
贝塞尔电子束具有的自愈性和无衍射性使其在电子显微成像和电子断层扫描等领域中具有独特优势。本文制备了狭缝阵列光阑并安装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中用于产生具有自愈性和无衍射性的准贝塞尔电子束(Bessel beams,BBs)。与单狭缝法相比,狭... 贝塞尔电子束具有的自愈性和无衍射性使其在电子显微成像和电子断层扫描等领域中具有独特优势。本文制备了狭缝阵列光阑并安装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中用于产生具有自愈性和无衍射性的准贝塞尔电子束(Bessel beams,BBs)。与单狭缝法相比,狭缝阵列光阑(slit arrays aperture,SAA)法提高了BBs的中心束强度并降低衍射旁瓣影响。与普通会聚束相比,BBs被用于扫描透射模式(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STEM)下的高角环形暗场像(high-angle annular dark-field,HAADF),成像时具有更大景深并能修正强度与厚度间的非线性阻尼效应,因而BBs将在易损伤样品拍摄和电子断层扫描中拥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缝阵列光阑 贝塞尔电子束 HAADF-STEM
下载PDF
周期性狭缝阵列的等效电路机理 被引量:2
3
作者 蒙志君 吕明云 +1 位作者 武哲 王立峰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5-88,共4页
基于周期性狭缝阵列的导纳特性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等效电路方法,阐述了狭缝阵列的谐振机理。结果表明,阵列导纳在Smith圆图中的轨迹均是从低频到高频沿顺时针变化,反映了其频率响应特性与无源端口网络的相似性。等效电路的传输曲线与... 基于周期性狭缝阵列的导纳特性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等效电路方法,阐述了狭缝阵列的谐振机理。结果表明,阵列导纳在Smith圆图中的轨迹均是从低频到高频沿顺时针变化,反映了其频率响应特性与无源端口网络的相似性。等效电路的传输曲线与相应的阵列一致,表明等效电路参数求解方法正确,将其应用于分析介质厚度的影响,表明介质加载主要影响等效电容,导致谐振特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纳 等效电路 频率选择表面(FSS) 狭缝阵列
下载PDF
内嵌镜像对称矩形腔楔形金属狭缝阵列的宽带增强透射 被引量:1
4
作者 肖功利 郑龙 +3 位作者 王宏庆 杨宏艳 邓进丽 李琦 《半导体光电》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05-509,514,共6页
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研究了内嵌镜像对称矩形腔长度、宽度及其位置对楔形金属狭缝阵列结构透射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采用此结构形成的光子晶体结构所产生的能带可以调控禁带,不仅在短波长范围存在明显的传输禁带,而且在长波长范围具有... 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研究了内嵌镜像对称矩形腔长度、宽度及其位置对楔形金属狭缝阵列结构透射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采用此结构形成的光子晶体结构所产生的能带可以调控禁带,不仅在短波长范围存在明显的传输禁带,而且在长波长范围具有较好的增强透射,表明这种内嵌镜像对称矩形腔进一步破坏了类法布里-珀罗腔共振条件,更有利于短波长范围表面等离激元能量局域在腔内,同时提高长波长范围的透射率。矩形腔位置是影响传输禁带和透射特性的主要因素,其越接近中心位置,禁带越宽,透射率越高;矩形腔厚度主要影响禁带宽度,厚度为140nm时,禁带宽度可达236nm;矩形腔长度主要影响透射特性,长度为260nm时,透射率可达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光学 镜像对称矩形腔 楔形金属狭缝阵列 时域有限差分法 增强透射
下载PDF
基于H形金属狭缝阵列结构双共振谷折射率传感特性
5
作者 肖功利 韦清臣 +7 位作者 杨宏艳 徐俊林 杨秀华 窦婉滢 李海鸥 陈永和 傅涛 李琦 《半导体光电》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0-225,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H形金属狭缝阵列的新型结构。利用该结构形成的法布里-珀罗腔(Fabry-Perot,F-P)来加强表面等离激元的耦合作用,以获得一种双共振反射现象;同时研究了基于该现象的折射率传感特性。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研究了该结构中狭缝... 提出了一种基于H形金属狭缝阵列的新型结构。利用该结构形成的法布里-珀罗腔(Fabry-Perot,F-P)来加强表面等离激元的耦合作用,以获得一种双共振反射现象;同时研究了基于该现象的折射率传感特性。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研究了该结构中狭缝长度、宽度、金膜厚度等参数对双共振反射现象的影响。研究发现,双共振谷波长可由以上主要参数有效调控,当竖直狭缝长度为150nm、水平狭缝长度为200nm、狭缝宽度为50nm、金膜厚度为300nm时,该结构具有较好的双共振反射现象,其灵敏度分别为590和1 199nm/RIU。该发现为新一代高性能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激元 金属狭缝阵列 双共振谷 折射率传感特性
下载PDF
周期性倾斜边狭缝阵列金膜结构的超强透射
6
作者 周昕 李雪勇 +1 位作者 易秀英 陈星辉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11年第6期29-32,共4页
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研究了具有亚波长倾斜边狭缝周期性结构金属膜的透射特性。研究发现:当改变2层狭缝的侧向位移时,透射谱发生变化。通过分析电场和总电磁场能量分布图,揭示了透射源于2种不同的共振机制:限制在狭缝内区域的局域波导... 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研究了具有亚波长倾斜边狭缝周期性结构金属膜的透射特性。研究发现:当改变2层狭缝的侧向位移时,透射谱发生变化。通过分析电场和总电磁场能量分布图,揭示了透射源于2种不同的共振机制:限制在狭缝内区域的局域波导共振模式和电磁场能量分布在狭缝两端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缝阵列 超强透射 局域波导共振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下载PDF
金属亚波长狭缝阵列结构的太赫兹偏振透射特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海英 《光电技术应用》 2013年第4期34-36,48,共4页
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研究了金属亚波长狭缝阵列结构的太赫兹透射特性。结果表明,太赫兹波会激发金属狭缝阵列结构的表面等离体波共振,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产生太赫兹波段超强透射现象。由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这种狭缝结构对于透射... 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研究了金属亚波长狭缝阵列结构的太赫兹透射特性。结果表明,太赫兹波会激发金属狭缝阵列结构的表面等离体波共振,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产生太赫兹波段超强透射现象。由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这种狭缝结构对于透射的太赫兹产生很高偏振度,这些实验结果为制作太赫兹波段偏振器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 金属亚波长狭缝阵列结构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偏振度
下载PDF
纳米金属狭缝阵列的聚焦效应
8
作者 赵波 黄振芬 《长治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5-9,共5页
文章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理论研究了有限数目的纳米金属狭缝阵列结构对单色入射光波的空间聚焦现象,并系统分析了结构参数及入射波长对聚焦效果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认为纳米金属狭缝阵列结构的聚焦是其各狭缝辐射的同相位电磁波在透... 文章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理论研究了有限数目的纳米金属狭缝阵列结构对单色入射光波的空间聚焦现象,并系统分析了结构参数及入射波长对聚焦效果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认为纳米金属狭缝阵列结构的聚焦是其各狭缝辐射的同相位电磁波在透射区域干涉叠加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属狭缝阵列 表面等离体激元 聚焦 时域有限差分方法
下载PDF
曲率对有限曲面狭缝阵列传输特性的影响
9
作者 蒙志君 王立峰 +1 位作者 吕明云 武哲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92-597,共6页
扩展互导纳法用于研究有限曲面狭缝阵列的传输特性,分析了一维弯曲效应以及单元列数、曲率等因素对磁流分布、散射方向图及频率响应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曲面张角是衡量弯曲效应的主要参数.当曲面张角较大时(120°以上),弯曲效应显... 扩展互导纳法用于研究有限曲面狭缝阵列的传输特性,分析了一维弯曲效应以及单元列数、曲率等因素对磁流分布、散射方向图及频率响应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曲面张角是衡量弯曲效应的主要参数.当曲面张角较大时(120°以上),弯曲效应显著,单元磁流分布剧烈起伏,散射方向图波束展宽且副瓣电平升高,谐振频率、传输带宽及功率透射系数等频率响应特性均发生较大变化.当曲面张角较小时(60°以下),仅边缘附近的单元磁流分布受到曲率影响,散射方向图与传输特性均接近于有限平面阵列,表明此时可近似忽略弯曲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选择表面 狭缝阵列 传输特性 曲率
原文传递
基于Fabry-Perot模型设计亚波长金属狭缝阵列光学异常透射折射率传感器 被引量:5
10
作者 曾志文 刘海涛 张斯文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170-178,共9页
研究了在水溶液环境中亚波长金属狭缝阵列光学异常透射的折射率传感特性.采用严格的全矢量方法计算了狭缝阵列的透过率谱.建立了Fabry-Perot半解析模型,能够精确预言全矢量方法的计算结果.基于该模型给出的共振条件,提出并解释了当透射... 研究了在水溶液环境中亚波长金属狭缝阵列光学异常透射的折射率传感特性.采用严格的全矢量方法计算了狭缝阵列的透过率谱.建立了Fabry-Perot半解析模型,能够精确预言全矢量方法的计算结果.基于该模型给出的共振条件,提出并解释了当透射峰精确位于瑞利异常位置时,透射峰能达到最尖锐的状态,给出了设计狭缝阵列达到该状态的方法.设计得到的透过率谱峰值半高宽δλ可达0.01 nm,对应的溶液折射率测量不确定度δn_s达到2×10^(-6)RIU.系统地给出了阵列周期、狭缝宽度、入射角等参数对设计得到的传感灵敏度,δλ,δn_s,峰值透过率等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射率传感器 亚波长金属狭缝阵列 Fabry-Perot模型 光学异常透射
原文传递
偏振响应纳米狭缝阵列制备与光学性质 被引量:1
11
作者 平安 倪海彬 +1 位作者 成建新 常建华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170-175,共6页
提出一种利用微球自组装技术制备具有偏振依赖特性的金属纳米狭缝阵列的方法,该阵列以聚苯乙烯微球薄膜为掩模版,通过倾斜蒸镀银膜获得。对纳米狭缝阵列透射光谱与入射偏振角度的关系进行测量,纳米狭缝阵列具备用于光开关的偏振响应特... 提出一种利用微球自组装技术制备具有偏振依赖特性的金属纳米狭缝阵列的方法,该阵列以聚苯乙烯微球薄膜为掩模版,通过倾斜蒸镀银膜获得。对纳米狭缝阵列透射光谱与入射偏振角度的关系进行测量,纳米狭缝阵列具备用于光开关的偏振响应特性。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该结构的透射光谱和共振波长处的电场强度分布进行仿真计算,并分析结构中存在的表面等离激元模式以及结构参数对透射光谱的影响。通过仿真计算可得该结构的折射率灵敏度可达992 nm/RI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光学 表面等离激元 自组装技术 偏振响应特性 纳米狭缝阵列 光开关
原文传递
Kerr非线性效应对通过金膜狭缝阵列透射特性的影响
12
作者 谢素霞 李宏建 +3 位作者 徐海清 周昕 付少丽 吴金军 《中国科学(G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47-1453,共7页
基于严格的有限时域差分方法,研究了填入非线性Kerr介质的金膜狭缝阵列的增强透射特性.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波长范围内出现的共振透射峰是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和局域波导共振共同作用的结果.详细分析了金膜狭缝阵列中填充的非线性介质的厚... 基于严格的有限时域差分方法,研究了填入非线性Kerr介质的金膜狭缝阵列的增强透射特性.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波长范围内出现的共振透射峰是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和局域波导共振共同作用的结果.详细分析了金膜狭缝阵列中填充的非线性介质的厚度、三阶磁导率、线性折射率以及入射光强对透射特性的影响.发现填充在金膜狭缝阵列中的非线性介质的厚度、三阶磁导率、线性折射率和入射光强度等参数的微小变化就能导致透射共振峰的峰值和峰中心波长的明显改变.这些研究结果或许有助于设计精确光开关等光子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缝阵列 非线性介质 局域波导共振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Kerr非线性效应
原文传递
二维阵列狭缝阿达玛光谱仪波长准确度研究
13
作者 迟明波 郝鹏 吴一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41-245,共5页
二维阵列狭缝模板是阿达玛编码模板的一种新的设计思想,分析了模板上同列狭缝的加工误差对仪器波长准确度的不利影响,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减少同列狭缝高度、垂直光谱维方向上位置不一致性误差对仪器波长准确度影响的方法,以及同列狭缝在... 二维阵列狭缝模板是阿达玛编码模板的一种新的设计思想,分析了模板上同列狭缝的加工误差对仪器波长准确度的不利影响,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减少同列狭缝高度、垂直光谱维方向上位置不一致性误差对仪器波长准确度影响的方法,以及同列狭缝在光谱维方向上位置不一致导致解码所得谱线产生的光谱偏移量的粗略估计方法,并建立模型进行仿真,计算了当模板上某列狭缝存在宽度、光谱维方向上位置不一致性误差时,解码所得其他各列狭缝谱线分布上测量误差的大小,根据仿真结果可以初步确定模板的加工精度。通过该研究有助于合理设计MEMS(微机电系统)二维阵列狭缝模板,获得对系统误差的有效补偿,提高仪器的波长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达玛光谱仪 二维阵列狭缝 波长准确度 MEMS工艺
下载PDF
阿达玛光谱仪的入射狭缝选择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范玉 吴一辉 +3 位作者 宣明 张平 周连群 刘永顺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581-2585,共5页
为了确定光谱仪的入射多狭缝结构设计的可靠依据,研究了4种阿达玛S型狭缝阵列发生衍射后的光强分布。采用MEMS加工技术制作出最小狭缝单元为6μm×6μm的一体式微硅片阿达玛狭缝阵列,对3种S7型狭缝和一种S15型狭缝进行比较。首先利... 为了确定光谱仪的入射多狭缝结构设计的可靠依据,研究了4种阿达玛S型狭缝阵列发生衍射后的光强分布。采用MEMS加工技术制作出最小狭缝单元为6μm×6μm的一体式微硅片阿达玛狭缝阵列,对3种S7型狭缝和一种S15型狭缝进行比较。首先利用阿达玛矩阵构造狭缝阵列的孔径函数,得到了衍射后的光强分布函数;然后运用Matlab软件对光强分布函数仿真,获得了各种狭缝衍射后的光强分布图及光通量对比。搭建了试验装置进行验证,试验表明实际衍射光强分布及光通量间的比值都与仿真结果相符。最后分析了狭缝结构参数对光强分布的影响,总结了S型狭缝阵列衍射规律。所提出的衍射光强分布方法,为光谱仪中入射狭缝的选择与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实际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达玛光谱仪 微硅片狭缝阵列 光通量 阿达玛S型阵列
下载PDF
狭缝光电池的光栅角度检测方法 被引量:6
15
作者 朱一峰 母一宁 于林韬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396-3400,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单光栅增量式角度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狭缝光电池阵列按照一定的逻辑相位组合取代光栅副中的定光栅,通过码盘与狭缝光电池阵列相互配合完成计数操作。这样既回避了狭缝与码盘的间隙问题,又降低了增量式光电编码器对抖...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单光栅增量式角度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狭缝光电池阵列按照一定的逻辑相位组合取代光栅副中的定光栅,通过码盘与狭缝光电池阵列相互配合完成计数操作。这样既回避了狭缝与码盘的间隙问题,又降低了增量式光电编码器对抖动的敏感程度和其相关零件的精度要求,进而提高了莫尔条纹对比度,增强了细分精度,最终增强了其计量精度和计量的稳定性。采用狭缝光电池阵列可以实现在工业级大间隙的高对比度、高计量精度的角度检测,并且可从整体上较大地提高光电编码器的系统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度检测 增量式 狭缝光电池阵列 莫尔条纹 对比度
下载PDF
静态双增益阿达玛光谱仪光谱的重叠错位分析与校正 被引量:1
16
作者 郝鹏 吴一辉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23-626,共4页
为平衡光栅色散型光谱仪光通量、系统信噪比和光谱分辨率之间的矛盾,介绍了一种基于微狭缝阵列的静态双增益阿达玛光谱仪.在分析其实现静态双增益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阐述了由于阿达玛编码模板多狭缝阵列引起的光谱重叠的原因.为实现静态... 为平衡光栅色散型光谱仪光通量、系统信噪比和光谱分辨率之间的矛盾,介绍了一种基于微狭缝阵列的静态双增益阿达玛光谱仪.在分析其实现静态双增益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阐述了由于阿达玛编码模板多狭缝阵列引起的光谱重叠的原因.为实现静态双增益阿达玛光谱仪光谱重叠校正,理论推导了光谱偏移量与阿达玛编码模板狭缝空间位置之间的关系,以及分光后某波长空间错位量与码元(狭缝)空间位置、波长之间的关系.仿真实验验证了此方法简单有效,无需复杂计算,修正速度快,易于编程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仪 阿达玛变换 狭缝阵列 光谱混叠
下载PDF
基于S矩阵编码的短波红外高光谱成像验证及噪声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唐国良 李春来 +4 位作者 刘世界 徐睿 徐艳 袁立银 王建宇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47-857,共11页
借助于称重测量原理的噪声抑制效果,提出了一种基于S矩阵狭缝阵列的短波红外光谱成像方法,通过构建S矩阵狭缝阵列替换光谱成像系统的单狭缝,实现空、谱信息的混叠测量。对该系统的探测器噪声和光子噪声进行了分析,计算了系统噪声抑制效... 借助于称重测量原理的噪声抑制效果,提出了一种基于S矩阵狭缝阵列的短波红外光谱成像方法,通过构建S矩阵狭缝阵列替换光谱成像系统的单狭缝,实现空、谱信息的混叠测量。对该系统的探测器噪声和光子噪声进行了分析,计算了系统噪声抑制效果。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弱光条件下可有效地降低噪声水平,提高成像质量。搭建了原理样机进行成像实验,对一均匀面目标成像,通过对比单狭缝成像数据,使用S矩阵狭缝阵列的光谱成像方法在23%和10%探测器势阱光强下信噪比分别提升了9%和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成像 S矩阵狭缝阵列 弱光高光谱成像 噪声分析
下载PDF
用改进的透射光栅谱仪定量测量X射线能谱 被引量:1
18
作者 岳林霖 蒙林 +2 位作者 况龙钰 尚万里 巫顺超 《现代电子技术》 2011年第7期117-119,共3页
利用最新研制的小型化透射光栅谱仪在"神光Ⅲ"原型实验装置上测量了激光注入金腔靶时激光注入口的X射线能谱,首次实现了在上极点附近对柱腔注入口辐射的测量,且实现对X射线的二维空间分辨和谱分辨的测量。改进后的透射光栅谱... 利用最新研制的小型化透射光栅谱仪在"神光Ⅲ"原型实验装置上测量了激光注入金腔靶时激光注入口的X射线能谱,首次实现了在上极点附近对柱腔注入口辐射的测量,且实现对X射线的二维空间分辨和谱分辨的测量。改进后的透射光栅谱仪成像系统首次使用一种错位排布的狭缝阵列结构来解决因谱仪尺寸减小带来的能谱分辨问题,并同时达到提高系统空间分辨能力的目的,实现了ICF实验研究中对移动方便和高空间分辨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透射光栅谱仪 狭缝阵列 X射线能谱 空间分辨
下载PDF
Modeling transmittance through submicron silver slit arrays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爱华 蔡九菊 陈玉彬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8期2107-2114,共8页
Mid-infrared transmittance of submicron silver slit arrays was numerically studied with the 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 method. The slit width varies from 50 nm to 300 nm and a square feature may attach at either or... Mid-infrared transmittance of submicron silver slit arrays was numerically studied with the 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 method. The slit width varies from 50 nm to 300 nm and a square feature may attach at either or both slit sides. Although the side length of features is one or two orders of magnitude shorter than the wavelength, the attached nanoscale features can modify the transmittance significantly. The transmittance was also further investigated in detail by looking into the electromagnetic fields and Poynting vectors of selected slit geometries. The investigation results show that such change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cavity resonance effect inside the slit arrays. The work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wavelength-selective devices design in optical devices and thermal application fiel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 method TRANSMITTANCE silver slit array cavity resonance effect
下载PDF
Modeling infrared radiative properties of nanoscale metallic complex slit arrays
20
作者 王爱华 牛义红 陈玉彬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0期3927-3935,共9页
The radiative properties(absorptance, reflectance, and transmittance) of deep slits with five nanoscale slit profile variations at the transverse magnetic wave incidence were numerically investigated by employing the ... The radiative properties(absorptance, reflectance, and transmittance) of deep slits with five nanoscale slit profile variations at the transverse magnetic wave incidence were numerically investigated by employing the 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 method. For slits with attached features, their radiative properties can be much different due to the modified cavity geometry and dangled structures, even at wavelengths between 3 and 15 μm. The shifts of cavity resonance excitation result in higher transmittance through narrower slits at specific wavelengths and resonance modes are confirmed with the electromagnetic fields. Opposite roles possibly played by features in increasing or decreasing absorptance are determined by the feature position and demonstrated by Poynting vectors. Correlations among all properties of a representative slit array and the slit density are also comprehensively studied. When multiple slit types coexist in an array(complex slits), a wide-band transmittance or absorptance enhancement is feasible by merging spectral peaks contributed from each type of slits distinctively. Discrepancy among infrared properties of four selected slit combinations is explained while effects of slit density are also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 method subwavelength structures radiative properties complex slit arrays cavity resonanc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