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贸易猜忌问题的六种思想解决方案
1
作者 霍伟岸 《政治思想史》 2024年第1期87-109,199,共24页
根据英国政治思想史家伊斯特凡·洪特的研究,贸易的猜忌是在贸易已经成为国家核心事务的时代,霍布斯主义的国家猜忌在国际竞争中的特定表现形式。从政治与经济的相互依赖开始成为政治理论核心议题的18世纪开始,直到19世纪,诸如马克... 根据英国政治思想史家伊斯特凡·洪特的研究,贸易的猜忌是在贸易已经成为国家核心事务的时代,霍布斯主义的国家猜忌在国际竞争中的特定表现形式。从政治与经济的相互依赖开始成为政治理论核心议题的18世纪开始,直到19世纪,诸如马克思等思想家们关于贸易猜忌问题的应对之道可以分为六种类型:农业国方案、封闭商业国方案、贸易势力均衡方案、富国长优方案、欧盟方案和共产主义方案。它们形成了从政治逻辑主导到经济逻辑主导的连续谱。这六种思想方案对于我们思考今天的国际政治经济困境及其出路仍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猜忌 贸易战争 国家猜忌 身份政治 伊斯特凡·洪特
下载PDF
宋文帝的猜忌心理及其政治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杨恩玉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27-30,共4页
宋文帝虽为中国古代明君之一,但猜忌心太重,这主要表现在杀戮功臣名将、重用宗室而又猜忌宗室三个方面。宋文帝的猜忌和杀戮,导致宋魏战争刘宋的接连败北、在职官员碌碌无为、有识之士退隐草野和他本人的被杀身亡,刘宋王朝的衰败和灭亡... 宋文帝虽为中国古代明君之一,但猜忌心太重,这主要表现在杀戮功臣名将、重用宗室而又猜忌宗室三个方面。宋文帝的猜忌和杀戮,导致宋魏战争刘宋的接连败北、在职官员碌碌无为、有识之士退隐草野和他本人的被杀身亡,刘宋王朝的衰败和灭亡亦与此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文帝 猜忌 功臣 宗室
下载PDF
猜忌型公共冲突:内涵、诱因及其化解——基于一个典型样本的现实剖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玉良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6-82,共7页
猜忌型公共冲突不利于良序社会的构建,因此必须加深对猜忌型公共冲突的认识。本文在案例剖析基础上认为公共信息不对称、消极刻板印象或"污名化"、新闻媒体推波助澜、政府与民众对话缺失及民众参与不足是猜忌型公共冲突频发... 猜忌型公共冲突不利于良序社会的构建,因此必须加深对猜忌型公共冲突的认识。本文在案例剖析基础上认为公共信息不对称、消极刻板印象或"污名化"、新闻媒体推波助澜、政府与民众对话缺失及民众参与不足是猜忌型公共冲突频发的主要因素。为此,应在公共信息主动公开、正面印象重新形塑、媒体报道追求平衡及政府民众双向互动等方面形成化解合力,有效化解猜忌型公共冲突,提升公共冲突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猜忌型公共冲突 公共信息 良序社会
下载PDF
刘裕的猜忌心理与用人政策探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杨恩玉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27-32,共6页
刘裕为了排除竞争对手和根除后患大杀功臣异己,成为关中失守和尔后宋魏战争刘宋屡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刘裕出身低微,担心高门士族不能屈尊拥戴他,于是大杀士族豪强以树立朝望;惟恐晋司马氏复辟,于是对其诛戮不已,造成其后国内政局动荡、... 刘裕为了排除竞争对手和根除后患大杀功臣异己,成为关中失守和尔后宋魏战争刘宋屡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刘裕出身低微,担心高门士族不能屈尊拥戴他,于是大杀士族豪强以树立朝望;惟恐晋司马氏复辟,于是对其诛戮不已,造成其后国内政局动荡、树立死敌;刘裕首开杀害禅位皇帝和残害前朝宗室的先例,使其后代自食其果。刘裕因猜忌杀害功臣名将的衣钵被其后代继承,重用宗室政策,成为宗室叛乱和骨肉相残的根源。这些都加速了刘宋王朝的衰败和灭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裕 猜忌心理 用人政策 影响
下载PDF
帝王猜忌下中国古代官员的避祸之道 被引量:1
5
作者 付开镜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66-71,共6页
中国古代帝王猜忌下官员的避祸方式有逃隐、自污、贪财、酒色、外镇、屏退、舍亲、愚子、投入太子集团、反抗等多种。古代帝王猜忌臣子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家最高权力的私有化。帝王猜忌下臣子的避祸方式产生了人才的浪费、社会的动乱、人... 中国古代帝王猜忌下官员的避祸方式有逃隐、自污、贪财、酒色、外镇、屏退、舍亲、愚子、投入太子集团、反抗等多种。古代帝王猜忌臣子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家最高权力的私有化。帝王猜忌下臣子的避祸方式产生了人才的浪费、社会的动乱、人民的死亡、国力的削弱、敌国的得益以及政治环境的恶化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君臣关系 帝王猜忌 中国古代 官员 避祸
下载PDF
副职消除正职猜忌的行事原则与处事之方
6
作者 宋海风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0-43,共4页
正职对副职的猜忌是一种常见的心理活动,对正副职关系极具破坏力。传统研究把产生猜忌归因于沟通等因素,解决问题也侧重于技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以成熟的科层制理论、制度变迁的"大理论"来研究领导科学范畴中的正副职关系... 正职对副职的猜忌是一种常见的心理活动,对正副职关系极具破坏力。传统研究把产生猜忌归因于沟通等因素,解决问题也侧重于技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以成熟的科层制理论、制度变迁的"大理论"来研究领导科学范畴中的正副职关系的微观问题,提出权力向度理论分析正副职关系中的猜忌,并辅以传统沟通理论研究发现:在科层制制度框架内,正职对副职的猜忌的产生与正副职的权力结构、权力向度及其对权力向度认知的一致性相关;与正副职对于制度环境变化的敏感度和调整的及时性相关;与其对于权力距离的变化感知与调适相关。正职对副职的猜忌是个动态的问题,副职消除正职的猜忌始于信任建构,过程于副职对正职的顺应并积极塑造,终于德性修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职 正职 猜忌 制度环境 权力距离
下载PDF
冷漠猜忌的情感世界——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情感
7
作者 沈婉蓉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124-126,共3页
张爱玲在其小说中描绘了各种各样的女性形象,作家文笔之细腻,描述之真实,让人物形象深入人心,引导读者不断探索她们的情感世界。这些小说中的女性多被抛入命运的漩涡之中,其情感世界与美好温馨无缘,有的只是孤寂冷漠,猜忌倾轧。
关键词 张爱玲小说 女性情感 冷漠猜忌
下载PDF
猜忌:一把杀死奥赛罗的人性利剑
8
作者 傅光明 《语言与文化论坛》 2018年第1期8-25,共18页
意大利作家钦奇奥的《一个摩尔上尉》,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的《奥赛罗》的原型故事。简单说,钦奇奥笔下的这个“摩尔人”(奥赛罗原型),不仅不是一个值得迪丝狄蒙娜真心相爱的“品德高尚”之人,甚至可以说,他心底隐藏着并不输于“旗官... 意大利作家钦奇奥的《一个摩尔上尉》,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的《奥赛罗》的原型故事。简单说,钦奇奥笔下的这个“摩尔人”(奥赛罗原型),不仅不是一个值得迪丝狄蒙娜真心相爱的“品德高尚”之人,甚至可以说,他心底隐藏着并不输于“旗官”(伊阿古原型)的邪恶本性,所以,他才能与“旗官”合谋将妻子残忍杀死,而且,事后拒不认罪,最后遭放逐,在流放中被迪丝狄蒙娜的族人杀死。莎士比亚则完全升华了这个人物,他几乎让奥赛罗具有了人性中所有的高贵品质,是值得苔丝狄蒙娜付出真爱的贵族,最后,再让他被身上唯一的致命弱点——猜忌——杀死。因此,猜忌这把人性的利剑,才是杀死奥赛罗与苔丝狄蒙娜的忠贞爱情及其美好生命的凶手。莎士比亚塑造的摩尔将军奥赛罗,成为了一个在世界文学人物画廊里不朽的艺术形象:他英勇无畏,经历传奇,战功卓着,品质高贵,敢爱敢恨,却因猜忌成性,轻信小人,酿成惨祸,亲手杀死爱妻后,又自刎身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奥赛罗》 猜忌 “手绢门”
下载PDF
政府上下级之间相互猜忌的成因及破除之策
9
作者 常燕军 薛泽林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42-43,共2页
政府内部组织结构问题是导致上下级之间相互猜忌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协同治理理论框架下,造成政府上下级之间相互猜忌的成因包括内部治理的组织建构不完整、政府内外部环境欠佳、政府内部治理优化机制欠缺等。破除上下级猜忌现象需要从... 政府内部组织结构问题是导致上下级之间相互猜忌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协同治理理论框架下,造成政府上下级之间相互猜忌的成因包括内部治理的组织建构不完整、政府内外部环境欠佳、政府内部治理优化机制欠缺等。破除上下级猜忌现象需要从完善政府内部组织建构、改善政府内外部环境、优化政府内部治理机制等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下级猜忌 协同治理 组织结构
下载PDF
猜忌凝心难长寿
10
《新疆税务》 2002年第10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猜忌心理 怀疑心理 人体健康 长寿 心情
下载PDF
如何打破猜忌魔咒
11
作者 姜鹏 《家族企业》 2020年第9期15-16,共2页
猜忌和诽谤,堪称与成就形影不离的魔咒。面对这样的魔咒,我们该如何破解?战国时期秦国将领王翦[jiǎn]的做法或许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王翦是秦国杰出的军事家,也是继白起(战国时期名将,杰出的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之后秦国不可... 猜忌和诽谤,堪称与成就形影不离的魔咒。面对这样的魔咒,我们该如何破解?战国时期秦国将领王翦[jiǎn]的做法或许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王翦是秦国杰出的军事家,也是继白起(战国时期名将,杰出的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之后秦国不可多得的大将之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时期 王翦 秦国 猜忌 名将
原文传递
调解中的当事人心理倾向探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钢 曾加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2-106,共5页
在民商事调解过程中,当事人所有的调解行为都是在其调解意愿和心理的指导下实施的。如果在调解中发生的情况使当事人失去了继续调解的主观意愿或产生抵触情绪,调解程序将很难继续下去。在调解过程中,当事人常常会表现出过于自信、猜忌... 在民商事调解过程中,当事人所有的调解行为都是在其调解意愿和心理的指导下实施的。如果在调解中发生的情况使当事人失去了继续调解的主观意愿或产生抵触情绪,调解程序将很难继续下去。在调解过程中,当事人常常会表现出过于自信、猜忌等复杂的心理倾向,还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预期,如果调解的进程不能满足当事人的这种心理预期,当事人可能就会对调解失去信心而不愿意继续调解。对此,调解员需要采用相应的对策予以引导,以保证调解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解心理 过于自信 猜忌心理 心理预期 心理互动
下载PDF
宋孝武帝改制与“元嘉之治”局面的衰败 被引量:8
13
作者 杨恩玉 《东岳论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2-96,共5页
宋孝武帝对元嘉时期制度多所改革。官制方面,他削弱东宫官属、加强皇宫禁卫,设立御史中丞专道制度,取消郡县官入仕年限、缩短其任期,将服亲相临制度扩大化、制度化。政区方面,他分割荆、扬,复立南兖、兖和南豫三州。统治政策方面,他抑... 宋孝武帝对元嘉时期制度多所改革。官制方面,他削弱东宫官属、加强皇宫禁卫,设立御史中丞专道制度,取消郡县官入仕年限、缩短其任期,将服亲相临制度扩大化、制度化。政区方面,他分割荆、扬,复立南兖、兖和南豫三州。统治政策方面,他抑制宗室、重用近臣。经济方面,他推行土断,奖励养马,限制封山占水,改铸钱币,设立台使,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大兴土木、奢侈无度。他的改制,除部分具有积极作用外,大多祸国殃民,从而导致"元嘉之治"局面的衰败,加速了刘宋王朝的灭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孝武帝 改制 影响 猜忌
下载PDF
曹操父子与司马懿之关系及历史走向的黑暗化 被引量:4
14
作者 付开镜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6-81,共6页
曹操猜忌司马懿,并警告曹丕小心司马懿坏了家事。司马懿投身曹丕阵营,为曹丕巩固太子地位出谋划策,得到了曹丕的高度信任,成为巩固太子地位智囊中的重要成员,从而躲过曹操猜忌之祸。曹丕不听从曹操的警告,重用司马懿,报恩心理起了重要... 曹操猜忌司马懿,并警告曹丕小心司马懿坏了家事。司马懿投身曹丕阵营,为曹丕巩固太子地位出谋划策,得到了曹丕的高度信任,成为巩固太子地位智囊中的重要成员,从而躲过曹操猜忌之祸。曹丕不听从曹操的警告,重用司马懿,报恩心理起了重要作用。曹睿继承了曹丕重用司马懿的方针,强化了司马懿的政治权势,为司马懿父子代魏奠定了政治基础。司马懿恩将仇报的政治行径导致其家族道德权威的丧失,并成为魏晋南北朝历史走向黑暗化的先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操 曹丕 司马懿 猜忌与信任 恩将仇报
下载PDF
新加坡华语教育历史之殇与儒学认同 被引量:3
15
作者 蔡明宏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4期73-77,96,共6页
作为一个多元种族、多元文化、多元语言极具代表性的国家,为改变日趋边缘化、荒芜化的华语生存现状,新加坡政府曾从语言平衡的核心政策出发,进行了多次重大改革,但并未扭转华语推广的颓势,反而因为单方面强调华语的经济价值和商业地位,... 作为一个多元种族、多元文化、多元语言极具代表性的国家,为改变日趋边缘化、荒芜化的华语生存现状,新加坡政府曾从语言平衡的核心政策出发,进行了多次重大改革,但并未扭转华语推广的颓势,反而因为单方面强调华语的经济价值和商业地位,强调华语的交际性、功利性、工具性而加重了文化猜忌。鉴于儒学思想在新加坡有一定的传播基础,从儒学入手,重新审度和定位新加坡的华语教育政策,摒弃"经济压人"的策略,强调"文化动人",倡导"雅化"华语,将有利于寻找新的语言生态平衡点,使儒学与华语完美结合,从而走出有新加坡特色的华语教育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 华语教育 儒学 儒家文化 精英教育策略 双语政策 共同价值观 文化猜忌
下载PDF
王夫之对宋代政治弊病的论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官性根 《船山学刊》 2012年第1期9-13,共5页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对宋朝所存在的急于求治、舍己求人、猜忌之法和上下交争四大政治弊病,进行了全面而又深刻的分析。宋朝得位不正和边境压力很大,于是形成"急于求治"的政治弊病。由于"急于求治",便不知不觉地...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对宋朝所存在的急于求治、舍己求人、猜忌之法和上下交争四大政治弊病,进行了全面而又深刻的分析。宋朝得位不正和边境压力很大,于是形成"急于求治"的政治弊病。由于"急于求治",便不知不觉地掉入了"舍己求人"的泥潭之中。"舍己求人"的失败,是与"猜忌之法"密切相关的。在猜忌之法的阴影之下,宋朝君臣之间"上下交争"的政治局面就难以避免了。这些政治弊病是封建专制制度痼疾在宋代特殊历史背景之下的外化表现,给宋代乃至以后的封建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对于后世政治的健康发展而言,其精辟的论析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夫之 宋朝 急于求治 舍己求人 猜忌之法 上下交争
下载PDF
再论石达开的出走
17
作者 齐春晓 《吉林师范学院学报》 1997年第4期24-26,共3页
天京事变后,石达开受到洪秀全的猜疑及诸王的排挤,愤然率部出走。石达开出走后始终坚持革命斗争,没有脱离太平天国革命思想和原则的指导。石达开的出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力量,从侧面证明了由于农民小生产者分散、狭隘等特点,使革命... 天京事变后,石达开受到洪秀全的猜疑及诸王的排挤,愤然率部出走。石达开出走后始终坚持革命斗争,没有脱离太平天国革命思想和原则的指导。石达开的出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力量,从侧面证明了由于农民小生产者分散、狭隘等特点,使革命团体缺乏统一的意志和远见,其失败不可避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达开 猜忌 出走 坚持斗争
下载PDF
论李泌与中唐局势的稳定
18
作者 赵映林 《文史杂志》 2020年第4期81-88,共8页
安史之乱给了强盛的唐王朝致命一击,终结了开元盛世,全国陷入一片战火中。李泌临危受命,制定平叛战略,挽唐王朝于倒悬。平定安史之乱后,他凭借过人的智慧,于波诡云谲的政治风涛中进退有据,不恋栈,既不卷入权力之争,避免了官场倾轧中的不... 安史之乱给了强盛的唐王朝致命一击,终结了开元盛世,全国陷入一片战火中。李泌临危受命,制定平叛战略,挽唐王朝于倒悬。平定安史之乱后,他凭借过人的智慧,于波诡云谲的政治风涛中进退有据,不恋栈,既不卷入权力之争,避免了官场倾轧中的不测,又采取各种措施稳住了战乱后的朝廷政局,尤其是消弭统治集团内部的权斗与相互猜忌,终使唐王朝渡过危机,并为9世纪前期的“元和新政”准备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泌 安史之乱 平叛战略 进退有据 消弭猜忌 稳定局势
下载PDF
论隋文帝杨坚为政的得失
19
作者 王士立 倪兆云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90-96,共7页
隋文帝是中国封建社会著名的政治家。他为政期间,领导统一中国,推行政治经济改革,励精思政,出现了“开皇之治”。晚年有猜忌臣下、刑罚严酷及颠倒忠奸的失误。
关键词 隋文帝 为政 “开皇之治” 猜忌 刑罚
下载PDF
刘洎之死原因新析——兼论唐太宗对李治继位的准备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爱英 张剑光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46-51,共6页
唐太宗贞观十九年,受到褚遂良的诬陷,宰相刘洎被杀害。刘洎被杀从表面来看是他的言论不当所致,而实际上是多种因素交汇促成的结果。刘洎性格直率,锋芒毕露,而晚年的唐太宗却对大臣猜忌日益严重,当性格羸弱的李治成为皇太子之后,唐太宗... 唐太宗贞观十九年,受到褚遂良的诬陷,宰相刘洎被杀害。刘洎被杀从表面来看是他的言论不当所致,而实际上是多种因素交汇促成的结果。刘洎性格直率,锋芒毕露,而晚年的唐太宗却对大臣猜忌日益严重,当性格羸弱的李治成为皇太子之后,唐太宗对强势大臣的举动就十分担心。褚遂良奏上一番诬谮之辞后,唐太宗就顺水推舟将刘洎赐死。显然,担心幼主难驾驭刘洎,是唐太宗杀死刘洎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洎 唐太宗猜忌 太子李治 皇位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