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析陶寺墓地随葬猪下颌骨现象 被引量:2
1
作者 夏宏茹 高江涛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2-60,共9页
陶寺是黄河中游地区龙山时代使用猪下颌骨随葬最典型的一处遗址,这种特殊的葬俗,目前在陶寺文化所在的晋南地区仅见于陶寺遗址中。从陶寺墓地早期墓葬看,随葬猪下颌骨者一般都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与等级。用猪下颌骨随葬不仅仅是为了死... 陶寺是黄河中游地区龙山时代使用猪下颌骨随葬最典型的一处遗址,这种特殊的葬俗,目前在陶寺文化所在的晋南地区仅见于陶寺遗址中。从陶寺墓地早期墓葬看,随葬猪下颌骨者一般都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与等级。用猪下颌骨随葬不仅仅是为了死后的肉食,数量众多者是助葬之物,很可能是送葬人在葬仪中表达与墓主之间的血缘关系和家族世系。此外,随着历时的变化,陶寺社会晚期底层人也随葬猪下颌骨,更多表达的是辟邪护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寺遗址 猪下颌骨 葬仪 族群认同
原文传递
略论史前时期黄、淮河流域随葬猪下颌骨习俗 被引量:10
2
作者 孙丹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8-89,共12页
史前时期,猪被广泛用于丧葬活动,不仅间接地反映了社会财富分化、地位等级差别等,同时也可能与上层社会进行远程交换有关[1]。史前时期墓葬中除有少量的整猪随葬外,还常见猪的部分肢骨、下颌骨,其中又以下颌骨所占比例最高,占80%以上[2... 史前时期,猪被广泛用于丧葬活动,不仅间接地反映了社会财富分化、地位等级差别等,同时也可能与上层社会进行远程交换有关[1]。史前时期墓葬中除有少量的整猪随葬外,还常见猪的部分肢骨、下颌骨,其中又以下颌骨所占比例最高,占80%以上[2]。因此本文尝试对目前已发表的史前时期黄河、淮河流域随葬猪下颌骨的墓葬资料进行分析(淮南地区的史前考古学文化与长江流域联系更为密切,因此本文仅讨论淮北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前时期 黄、淮河流域 猪下颌骨 等级分化
原文传递
试论史前时期长江流域随葬猪下颌骨习俗 被引量:4
3
作者 孙丹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2-69,共8页
长江下游西部北阴阳营文化、薛家岗文化随葬猪下颌骨的习俗比较广泛,汉水流域甚至发展为主要以猪下颌骨随葬的葬仪。随葬猪下颌骨所彰显的财富与地位特征逐渐变强后再渐弱。距今7000年左右,即在随葬猪下颌骨的最初阶段,只体现出一定的... 长江下游西部北阴阳营文化、薛家岗文化随葬猪下颌骨的习俗比较广泛,汉水流域甚至发展为主要以猪下颌骨随葬的葬仪。随葬猪下颌骨所彰显的财富与地位特征逐渐变强后再渐弱。距今7000年左右,即在随葬猪下颌骨的最初阶段,只体现出一定的财富属性。距今6000—4500年,随葬猪下颌骨隐含的财富与地位特征最强。之后,这种习俗渐趋消失,与财富、地位的关联性也微乎其微。随葬猪下颌骨的习俗可能是与黄河流域社会上层交流的要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史前 猪下颌骨 财富 地位
原文传递
民俗学视野下汉水中游地区与海岱地区史前随葬猪习俗比较研究
4
作者 姜仕炜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1年第33期23-26,共4页
我国史前时期猪常被随葬于墓葬中,这个时期的墓葬中除少量用整猪随葬外,还常见用猪下颌骨、部分肢骨随葬,其中又以猪下颌骨最为普遍。裴李岗时代随葬猪的现象已出现在黄河中上游地区,随后扩展到黄河下游、长江流域,并形成不同的兴盛程... 我国史前时期猪常被随葬于墓葬中,这个时期的墓葬中除少量用整猪随葬外,还常见用猪下颌骨、部分肢骨随葬,其中又以猪下颌骨最为普遍。裴李岗时代随葬猪的现象已出现在黄河中上游地区,随后扩展到黄河下游、长江流域,并形成不同的兴盛程度。随葬猪的习俗在传播中被各文化K吸纳及改造,并被赋予了各自特有的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水中游 黄河中上游地区 猪下颌骨 史前时期 民俗学视野 海岱地区 随葬 长江流域
下载PDF
走近《坡芽歌书》 被引量:1
5
作者 芮田甜 木彪 《今日民族》 2014年第10期25-27,共3页
在珠江上游右江畔,靠近越南的滇桂交界处,有一个名为"坡芽"的小山村。山村里发现了用红色的仙人掌果实汁液写在古老土布上的81个字符,每个字符代表一首歌,81个字符共同描述了一对壮族青年男女从相遇、相恋到相约白首的全过程。《坡芽... 在珠江上游右江畔,靠近越南的滇桂交界处,有一个名为"坡芽"的小山村。山村里发现了用红色的仙人掌果实汁液写在古老土布上的81个字符,每个字符代表一首歌,81个字符共同描述了一对壮族青年男女从相遇、相恋到相约白首的全过程。《坡芽歌书》的拥有者农凤妹和弟媳农丽英说,歌书是祖母经祖上传下来的,具体朝代已不可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上游 青年男女 思无邪 富宁县 倚歌择偶 刘三姐 黑齿 猪下颌骨 诗可以兴 人物形象
下载PDF
陶寺墓葬M2172初探
6
作者 高江涛 《文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6-74,1,共10页
1978~1985年,陶寺遗址发掘的墓地面积逾4万平方米,是目前龙山时代规模最大的墓地,已发掘了其中的1309座墓葬。发掘者依据墓葬规模和内涵的明显差异,将其中可以分类的770座墓分成了六类。六类墓中,属于二类甲型的M2172墓圹却堪比一类甲... 1978~1985年,陶寺遗址发掘的墓地面积逾4万平方米,是目前龙山时代规模最大的墓地,已发掘了其中的1309座墓葬。发掘者依据墓葬规模和内涵的明显差异,将其中可以分类的770座墓分成了六类。六类墓中,属于二类甲型的M2172墓圹却堪比一类甲型墓葬,甚至还略大。该墓葬在埋葬形态上也有诸多特殊之处,可以明显分为棺、棺外、二层台三重葬仪空间,呈现不同的功用和仪式,反映出墓主生前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观念。M2172二层台随葬猪下颌骨分组、有序、整齐摆放的特点反映了埋葬过程中庄重、严肃、规矩的仪式。猪下颌骨是葬仪中送葬人的助葬之物,表明早至龙山时代很可能已经出现了“■赙”的萌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葬器物 陶寺遗址 发掘者 葬仪 猪下颌骨 特殊含义 墓地 龙山时代
原文传递
微钛板磁性附着体的微钛钉稳定性实验研究
7
作者 李振春 韩日和 邢文忠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685-687,共3页
目的测定微钛板系统中微钛钉的最大拉力值,探讨微钛钉的固位力可否满足全口覆盖义齿的临床使用要求。方法本研究于2013年3月在大连市口腔医院和大连理工大学完成。将微钛板系统中的微钛钉拧入经修整后的新鲜猪下颌骨内,使用电子万能实... 目的测定微钛板系统中微钛钉的最大拉力值,探讨微钛钉的固位力可否满足全口覆盖义齿的临床使用要求。方法本研究于2013年3月在大连市口腔医院和大连理工大学完成。将微钛板系统中的微钛钉拧入经修整后的新鲜猪下颌骨内,使用电子万能实验机测量微钛钉的最大抗拉力值。结果微钛钉最高抗拉力值为564.25 N,最低抗拉力值为441.08 N,平均抗拉力值为(513.15±44.92)N。结论微钛板系统的最大抗拉力值远远高于全口义齿在咀嚼食物时的最大咬合力及磁性附着体的固位力,其应用于全口覆盖义齿中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力值 微钛钉 微钛板 猪下颌骨
原文传递
出土动物“家乡”在哪儿
8
作者 赵春燕 《世界遗产》 2015年第8期55-56,共2页
二里头遗址作为当时中原地区一个非常重要的都邑所在地,通过贡赋、交换、贸易甚至掠夺等方式获取肉食资源的可能性极大。出土的狗、猪、绵羊和黄牛等家畜动物的可鉴定标本数在全部动物可鉴定标本总数中占非常高的比例。那么值得思考的是... 二里头遗址作为当时中原地区一个非常重要的都邑所在地,通过贡赋、交换、贸易甚至掠夺等方式获取肉食资源的可能性极大。出土的狗、猪、绵羊和黄牛等家畜动物的可鉴定标本数在全部动物可鉴定标本总数中占非常高的比例。那么值得思考的是,它们都是二里头遗址先民们饲养的吗?是否存在其他来源?探索二里头遗址出土动物的来源,对于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城市居民食物资源的来源或供应、区域间的资源流动与文化互动、畜牧业经济与社会性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里头文化 动物资源 标本数 同位素比值 考古学研究 贡赋 锶同位素 考古界 猪下颌骨 社会性质
原文传递
大汶口文化特殊习俗管见 被引量:2
9
作者 刘乃贤 何德亮 李凤琴 《海岱考古》 2012年第1期361-381,共21页
大汶口文化主要是分布在海岱地区的一种考古学文化。其发现与确立,是我国文物考古工作所取得的重要收获之一。50多年来,大汶口文化的考古发掘与科学研究都取得重大进展,特别是大批墓葬的发掘,对于深入研究大汶口文化的面貌特征、埋葬制... 大汶口文化主要是分布在海岱地区的一种考古学文化。其发现与确立,是我国文物考古工作所取得的重要收获之一。50多年来,大汶口文化的考古发掘与科学研究都取得重大进展,特别是大批墓葬的发掘,对于深入研究大汶口文化的面貌特征、埋葬制度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墓葬中一些特殊习俗的发现,则为探讨大汶口文化的社会结构、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等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一度引起学术界极大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汶口文化 大墩子遗址 猪下颌骨 随葬品
原文传递
Foraging behavior of Chleuastochoerus(Suidae, Artiodactyla): A case study of skull and mandible morpho-functional analysis 被引量:2
10
作者 HOU SuKuan DENG Tao +1 位作者 HE Wen CHEN ShanQin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4年第5期988-998,共11页
The skull and mandible of a Late Miocene fossil pig,Chleuastochoerus,are compared morphologically with those of extant pigs and peccaries,and subjected to a functional analysis.The presence of a rostral bone in the sk... The skull and mandible of a Late Miocene fossil pig,Chleuastochoerus,are compared morphologically with those of extant pigs and peccaries,and subjected to a functional analysis.The presence of a rostral bone in the skull and relatively strong rostral muscles indicates that Chleuastochoerus possessed considerable digging ability,though the relatively narrow occipital surface and the shortness of the skull would have restricted the range of motion through which the skull could be swung.The distinctive pre-zygomatic plate and over-canine arch-niche may have played a role in protecting the skull and canines during digging.The massive masticatory muscles,reconstructed based on well-developed parietal and zygomatic crests,would have enabled the mouth to close quickly and contributed to moving the mandible both longitudinally and laterally.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cranio-mandibular joint and its relatively high position show clearly that Chleuastochoerus was capable of both crushing and grinding movements during mastication.The comparatively simple structure of the crown surfaces of the cheek teeth suggests that the food of Chleuastochoerus may have been softer than that of extant suids.The diet of Chleuastochoerus is postulated to fall between those of true forest pigs and open habitat pigs,and the habitat of Chleuastochoerus to be relatively humid forest edge or nearby areas of open step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IDAE Late Miocene Linxia Basin morpho-functional analysis foraging behavio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