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65篇文章
< 1 2 1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7年~2023年河南省猪圆环病毒2型的流行调查及遗传变异分析
1
作者 冷超粮 马秀秀 +14 位作者 宋佳静 王佳宝 贾楠 田想 刘华 李峻婕 段竹君 刘思 翟洪月 张腾 史鸿飞 李娜 姚伦广 阚云超 田志军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60-966,共7页
为了解河南省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流行及变异情况,本研究采集该地区规模化猪场2017年1月~2023年6月939份表现为繁殖障碍和呼吸道症状的病猪血液或组织样品,采用PCR方法进行PCV2检测。结果显示,PCV2总阳性率为31.42%(295/939);2017年~2... 为了解河南省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流行及变异情况,本研究采集该地区规模化猪场2017年1月~2023年6月939份表现为繁殖障碍和呼吸道症状的病猪血液或组织样品,采用PCR方法进行PCV2检测。结果显示,PCV2总阳性率为31.42%(295/939);2017年~2022年PCV2阳性率逐年降低,分别为58.65%(61/104)、49.48%(48/97)、28.57%(36/126)、16.15%(31/192)、11.52%(19/165)和7.87%(7/89),而2023年迅速上升,达到56.02%(93/166)。利用PCR扩增29份PCV2阳性样品的全基因组序列并测序,采用Meg Align分析PCV2流行株全基因组序列与Gen Bank中4株PCV2参考株全基因组序列的同源性;采用MEGA 11软件利用NJ法构建PCV2流行株ORF2基因与Gen Bank中24株PCV2参考株ORF2基因的系统发育树;采用Meg Align分析PCV2流行株Cap蛋白氨基酸序列的变异特征;采用RDP4和Sim Plot分析PCV2流行株全基因组的重组特征。全基因组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鉴定的PCV2全基因组序列之间的同源性为95.1%~100%,与PCV2参考株的同源性为93.7%~98.6%,其中与疫苗株PCV2a LG(HM038034)、PCV2b DBN-SX07-2(HM641752)和PCV2d SH(AY686763)的同源性分别为94.8%~96.2%、95.3%~98.6%和96.6%~97.8%,与来自丹麦的代表株PCV2c DK1980PMWSfree株(EU148503)的同源性为93.7%~95.1%。此外,两株2023年的PCV2流行株HN230522和HN231217与参考株的同源性仅为94.5%~97.9%。进化树结果显示,有19株PCV2流行株与PCV2d基因型参考株聚为一个分支,10株与PCV2b基因型参考株聚为一个分支。其中今年出现的PCV2流行株HN230522和HN231217株虽然属于PCV2d基因型,但处于一个相对独立的分支。Cap蛋白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与疫苗株PCV2a LG(HM038034)、PCV2b DBN-SX07-2(HM641752)和PCV2d SH株(AY686763)相比,部分PCV2流行株在构象表位区(aa47~aa85和aa165~aa200)存在R^(48)H、A^(59)K/R、G^(85)D、P^(151)T、N^(178)S、R^(180)K和G^(197)S的突变,在基因型特异性结构域(aa190~aa191/aa206/aa210)存在K^(206)I的突变,且HN230522株在核定位信号区(NLS)(aa1~aa41)存在特有的V^(30)L突变,HN231217株在基因型特异性结构域(aa89~aa91)存在特有的^(89)RTV^(91)残基。重组分析结果显示,有高达65.52%(19/29)的PCV2流行株存在疑似的重组片段,且重组片段全部位于ORF1中。上述结果表明,今年以来河南省猪场PCV2阳性率快速上升,且流行株出现了较大变异,应加强对PCV2流行动态和遗传变异的监测。本研究为河南省PCV2分子流行病学、疫苗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2 流行病学调查 序列分析 CAP蛋白 遗传变异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2型ORF1部分位点突变对病毒复制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荷然 肖琦 +3 位作者 温立斌 朱雪蛟 芮荣 何孔旺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76,共6页
猪圆环病毒2型(PCV2)可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导致仔猪逐渐消瘦。PCV2 ORF1表达的Rep蛋白及其剪切体Rep′是PCV2复制所需的重要蛋白。为了研究PCV2 ORF1部分位点对PCV2复制能力的影响,本试验通过构建PCV2 ORF1区域点突变双拷贝... 猪圆环病毒2型(PCV2)可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导致仔猪逐渐消瘦。PCV2 ORF1表达的Rep蛋白及其剪切体Rep′是PCV2复制所需的重要蛋白。为了研究PCV2 ORF1部分位点对PCV2复制能力的影响,本试验通过构建PCV2 ORF1区域点突变双拷贝感染性克隆质粒,在无PCV2污染的PK-15细胞中进行病毒拯救,使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位点突变病毒培养不同代次上清液的Ct值。结果:将PCV2 Rep的17 aa、19 aa、20 aa和21 aa突变为丙氨酸后病毒无法成功拯救,2 aa突变后严重影响病毒的复制能力,3 aa、5 aa和18 aa突变后病毒的复制能力增强且细胞病毒载量高于PCV2原毒株,推测17 aa、19 aa、20 aa和21 aa是影响PCV2复制的关键作用位点。本研究结果为未来PCV2复制相关研究提供了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2 REP蛋白 病毒复制
下载PDF
2020-2021年我国规模化猪场猪圆环病毒2型和3型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陈翔鸿 曹琪 +5 位作者 谌磊 邓文芳 袁意 孔丹妮 宋文博 汤细彪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8-96,共9页
采集13个省市自治区的491个规模化猪场的1447份疑似猪圆环病毒感染样本,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圆环病毒3型(PCV3)的检测。分别随机选取50份PCV2和PCV3阳性样品,对其ORF2基因进行测序并分别进行核苷酸同源性比... 采集13个省市自治区的491个规模化猪场的1447份疑似猪圆环病毒感染样本,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圆环病毒3型(PCV3)的检测。分别随机选取50份PCV2和PCV3阳性样品,对其ORF2基因进行测序并分别进行核苷酸同源性比对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样本中PCV2和PCV3检出率分别为29.16%(422/1447)和18.93%(274/1447)。规模化猪场中PCV2和PCV3检出率分别为47.05%(231/491)和15.68%(77/491),PCV2和PCV3混合感染率为23.81%,混合感染高于单一感染,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伪狂犬病病毒(PRV)、猪肺炎支原体(MhP)等病原体以多种组合的混合感染形式出现。50个PCV2序列与16个参考毒株序列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75.6%~100%和83.1%~99.1%,PCV3对应同源性分别为95.9%~100%和96.3%~100%。分子遗传进化分析显示PCV2d占80%(40/50),PCV2a占4%(2/50),PCV2b占16%(8/50),未检测到PCV2c和PCV2e。PCV3a、PCV3b和PCV3c分别占28%(14/50)、22%(11/50)和50%(25/50)。表明2020-2021年我国规模化猪场PCV2的主要流行基因型是PCV2d,其次为PCV2a和PCV2b。PCV3c为我国规模化猪场中的主要流行基因型,而PCV3a和PCV3b流行率也依然较高。论文对我国猪圆环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进行了数据补充,对临床防控起到了预警作用,也为猪圆环病毒疫苗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2 病毒3 混合感染 分子流行病学
下载PDF
鉴别猪圆环病毒2型和3型双重TaqMan MGB探针FQ-PCR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赵雪丽 闫若潜 +8 位作者 王华俊 王淑娟 马震原 谢彩华 柴茂 杨海波 王翠 刘影 王东方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5-173,共9页
建立一种快速、特异鉴别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圆环病毒3型(PCV3)的双重TaqMan MGB探针FQ-PCR方法,本研究以PCV2的Rep蛋白和PCV3的Cap蛋白基因作为靶基因,各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和1条TaqMan MGB探针,经优化各反应条件和进行敏感性... 建立一种快速、特异鉴别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圆环病毒3型(PCV3)的双重TaqMan MGB探针FQ-PCR方法,本研究以PCV2的Rep蛋白和PCV3的Cap蛋白基因作为靶基因,各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和1条TaqMan MGB探针,经优化各反应条件和进行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和干扰性试验,建立鉴别检测PCV2/PCV3的双重FQ-PCR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可特异性扩增PCV2、PCV3核酸,与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等8种病原及阴性对照无交叉反应,特异性较强;对PCV2和PCV3阳性质粒标准品的最低检出限均可达10 copies/μL,敏感性较高;PCV2/PCV3批内/批间重复试验变异系数(CV)值均在3%以下,表明方法稳定性、重复性较好;干扰性试验表明在两种病毒阳性质粒起始模板相差较大时该方法不会影响对其中任一病毒核酸的检出和准确定量。对42份临床疑似PCV感染样品检测结果与PCV2、PCV3基因测序结果符合率100%。本研究建立的双重FQ-PCR方法具有敏感性高达10 copies/μL、特异性强、在同一反应体系中能同时快速鉴别检测PCV2、PCV3等优点,可用于临床PCV2/PCV3感染的快速鉴别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2 rep基因 病毒3 cap基因 双重TaqMan MGB FQ-PCR
下载PDF
2020—2022年安徽省猪圆环病毒2型和3型流行情况调查 被引量:1
5
作者 周迎春 段倩倩 +7 位作者 王倩 王军 王维 沈艳 刘华 苗文萍 何长生 朱良强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3期1-4,共4页
为了解安徽省猪圆环病毒病(PCVAD)流行情况,2020—2022年于安徽省13个定点监测点采集950份病原学样品和650份血清学样品,采用荧光PCR方法进行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圆环病毒3型(PCV3)病原检测,采用间接ELISA方法进行PCV2抗体检测。结... 为了解安徽省猪圆环病毒病(PCVAD)流行情况,2020—2022年于安徽省13个定点监测点采集950份病原学样品和650份血清学样品,采用荧光PCR方法进行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圆环病毒3型(PCV3)病原检测,采用间接ELISA方法进行PCV2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安徽省PCV2抗体阳性率逐年升高,大型养殖场的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中、小型养殖场(P<0.05);PCV2病原阳性率呈下降趋势,PCV3呈上升趋势,且同一年份的PCV2病原阳性率均显著高于PCV3(P<0.05);屠宰场的PCV2和PCV3病原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养殖场(P<0.05);大型养殖场的PCV2和PCV3病原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小型养殖场(P<0.05)。结果表明:安徽省PCVAD防控取得一定成效,但是PCV2仍存在广泛感染,PCV3愈加流行,屠宰场和大型养殖场感染风险高。建议持续做好PCV2免疫工作,加强屠宰场的风险监测及大型养殖场的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管理,严防PCV2和PCV3在养殖和屠宰环节流通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2 病毒3 病原学 血清学 安徽省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及其效力评价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徐嫄 彭国瑞 +8 位作者 徐小艾 吴睿智 赵启祖 朱元源 李翠 王团结 邹兴启 李琰 刘业兵 《中国兽药杂志》 2024年第1期87-94,共8页
为探索对不同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2,PCV2)疫苗产品进行统一质量评价的可行性,对国内该类疫苗产品及其现有效力评价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目前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类产品种类有25个,且疫苗毒株数量多达10... 为探索对不同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2,PCV2)疫苗产品进行统一质量评价的可行性,对国内该类疫苗产品及其现有效力评价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目前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类产品种类有25个,且疫苗毒株数量多达10余个,效力检验方法包括传统的免疫攻毒法、血清学方法和多种不同的替代方法,但尚没有统一的效力评价体系。本研究可为进一步完善PCV2疫苗效力评价方法、统一评价疫苗效力、提高产品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2 疫苗 效力评价方法
下载PDF
1株猪圆环病毒2型的分离与鉴定
7
作者 程泽 李智 +4 位作者 王延辉 王文强 朱振邦 曲向阳 李向东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6-93,共8页
为了解广东省某规模猪场引起母猪繁殖障碍及仔猪死亡的主要病原,通过实验室检测病死仔猪肺脏及淋巴结样品中常见病原,发现存在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感染。对阳性样品进行全基因组扩增、测序后,与国内外其他PCV2毒株进行同源性比对,建... 为了解广东省某规模猪场引起母猪繁殖障碍及仔猪死亡的主要病原,通过实验室检测病死仔猪肺脏及淋巴结样品中常见病原,发现存在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感染。对阳性样品进行全基因组扩增、测序后,与国内外其他PCV2毒株进行同源性比对,建立系统遗传进化树并进行分析;通过猪肾细胞系进行病毒分离,使用荧光定量PCR及间接免疫荧光法对分离病毒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分离的毒株GD-2为PCV2a基因型,基因组全长为1768 bp。与其他毒株相比,GD-2与H24-1-2019、E15-2-2019、F18-2-2019这3株PCV2毒株基因组同源性为99.9%。毒株GD-2经PK-15细胞系连续传代,第7代病毒滴度为10^(4.375)TCID_(50)/0.1 mL。本研究为广东地区PCV2的流行提供了新的数据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2 分离鉴定 进化分析
下载PDF
水栀子多糖提取物对感染猪圆环病毒2型的RAW264.7细胞氧化应激的调节作用研究
8
作者 农微 蒋雨武 +1 位作者 杨丽焕 谢体三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5-111,共7页
为了研究水栀子多糖提取物(Gardenia jasminoide var.radicans polysaccharide extract,GJPE)对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的RAW264.7细胞氧化应激的调节作用,试验采用ELISA法测定了GJPE对RAW264.7细胞的安全浓度;将RAW264.7细胞分为空... 为了研究水栀子多糖提取物(Gardenia jasminoide var.radicans polysaccharide extract,GJPE)对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的RAW264.7细胞氧化应激的调节作用,试验采用ELISA法测定了GJPE对RAW264.7细胞的安全浓度;将RAW264.7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维生素C组、不同浓度(安全浓度范围)GJPE组,分别加入到96孔细胞培养板(1×10^(6)个/mL)和24孔细胞培养板(2×10^(5)个/mL)中,除空白对照组加基础培养基外,其他各组分别加入1×10^(3)TCID_(50)PCV-2病毒液,并设置PCV-2组(只添加PCV-2病毒液)作为病毒对照组,100μL/孔(96孔细胞培养板)或500μL/孔(24孔细胞培养板),培养24 h;吸弃上清液,用PBS洗涤3遍,空白对照组和PCV-2组分别加入基础培养基,维生素C组加入200μmol/mL维生素C,不同浓度GJPE组分别加入相应浓度GJPE[100μL/孔(96孔细胞培养板)或500μL/孔(24孔细胞培养板)],培养24 h。收集96孔细胞培养板中的细胞用CCK-8测定细胞活性;收集24孔细胞培养板中的细胞检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细胞内氧化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 disulfide,GSSG)含量及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D)、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的活性,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检测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表明:GJPE对RAW264.7细胞的安全浓度范围为0~400μg/mL。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CV-2组RAW264.7细胞活性、GSH含量显著降低(P<0.05),ROS水平和NO、GSSH含量及XOD、MPO、iNOS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与PCV-2组相比,GJPE400组的细胞活性及GSH含量显著提高(P<0.05),ROS、GSSH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NO含量和XOD活性显著降低(P<0.05),MPO和iNOS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GJPE100组和GJPE200组ROS水平显著降低(P<0.05),GJPE200组GSSH含量显著降低(P<0.05)。说明GJPE能增强细胞活性,提高感染PCV-2的RAW264.7细胞的抗氧化能力,有利于缓解病毒感染引发的细胞氧化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栀子 多糖提取物 病毒2 氧化应激 病毒
下载PDF
猪瘟病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引起猪免疫抑制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岳锋 周娟娟 +4 位作者 夏黎明 王华泽 潘耀谦 吉川尧 王选年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2-77,共6页
猪瘟病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主要侵害猪的免疫系统,使机体免疫力降低,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对该病尚无有效治疗方案,疫苗免疫仍是主要的防控途径。因此,开展猪瘟病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的免疫学致病机制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猪瘟病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主要侵害猪的免疫系统,使机体免疫力降低,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对该病尚无有效治疗方案,疫苗免疫仍是主要的防控途径。因此,开展猪瘟病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的免疫学致病机制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综述了猪瘟病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通过引起免疫细胞数量减少、免疫细胞和器官损伤、免疫相关因子和细胞因子表达失衡以及免疫检查点分子过表达等方面造成机体淋巴细胞衰竭和免疫抑制的相关研究进展,为猪瘟病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的科学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 病毒2 免疫抑制 致病机制
下载PDF
1株猪圆环病毒4型的Cap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10
作者 徐国 何小莉 +2 位作者 郑秋燕 张珏 何江 《养殖与饲料》 2024年第12期68-73,共6页
[目的]贵州省某养殖场仔猪疑似感染PCV4,为了解该毒株的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从疑似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的病料中提取核酸,应用PCR方法进行PCV4 Cap基因全长扩增和测序。同时,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Cap基因和对其编码的氨基... [目的]贵州省某养殖场仔猪疑似感染PCV4,为了解该毒株的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从疑似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的病料中提取核酸,应用PCR方法进行PCV4 Cap基因全长扩增和测序。同时,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Cap基因和对其编码的氨基进行分析。[结果]所获得的PCV4 Cap核苷酸序列全长为687 bp,通过预测,在转录过程中,其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对应的DNA序列分别为ATG和TAA;核苷酸与参考毒株的同源性均在96.2%~99.1%,所编码氨基酸的相似性为89.5%~96.1%;ORF2编码的氨基酸变异位点共23个,且变异位点主要集中于115位之后;本试验所收集的19株PCV4 Cap基因系统进化树未呈现出空间和时间上的规律。[结论]在贵州省某养殖场发生断奶疑似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病料中检测到PCV4,该毒株的Cap基因与中国江西的JXYC-2021遗传距离较近,且从系统进化树上发现PCV4在全世界的分布无地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4 ORF2 Cap基因 序列分析
下载PDF
保育仔猪猪圆环病毒2型和副猪嗜血杆菌混合感染的诊疗
11
作者 薛翼鹏 吴忻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6期44-48,共5页
为查清山西省吕梁市中阳县某猪场从山东购买的保育仔猪大量出现的急性死亡、关节发炎、呼吸困难、高热等症状的病原,无菌采集病猪并带回实验室进行临床剖检,随后采集血液、淋巴结、肺、肾脏和脾脏进行实验室诊断,做出初步判断,制定综合... 为查清山西省吕梁市中阳县某猪场从山东购买的保育仔猪大量出现的急性死亡、关节发炎、呼吸困难、高热等症状的病原,无菌采集病猪并带回实验室进行临床剖检,随后采集血液、淋巴结、肺、肾脏和脾脏进行实验室诊断,做出初步判断,制定综合防治策略,病情得到控制。本研究采用灵敏度和准确度较高的实时荧光PCR技术定性检测病料样品中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非洲猪瘟病毒(ASF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瘟病毒(CSFV)、猪伪狂犬病毒(PRV)和副猪嗜血杆菌(HPS)。结果表明:中阳县某猪场保育仔猪为PCV2与HPS混合感染。基于诊断结论对保育猪免疫治疗程序和消毒进行合理调整,综合防治13 d后,猪群无新增发病率和新增死亡率,最大程度地减少了经济损失。本研究为猪场后续的治疗与预防提供了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育仔 病毒2(PCV2) 嗜血杆菌病(HPS) 混合感染 诊疗
下载PDF
2020-2022年华中地区部分猪场猪圆环病毒3型的分子流行特征与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博天 李春琪 +8 位作者 刘国平 谢军 曾攀 赵润泽 李桐 裴洁 郭利伟 伍锐 谭磊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3-626,共14页
【目的】通过系统性试验方案摸清我国华中部分地区猪圆环病毒3型(porcine circovirus 3)流行病学及遗传变异特点,为PCV3疫苗研究提供数据基础。【方法】对华中地区(湖北、湖南和河南)15个规模化养猪场的3500份临床采集样品进行real-time... 【目的】通过系统性试验方案摸清我国华中部分地区猪圆环病毒3型(porcine circovirus 3)流行病学及遗传变异特点,为PCV3疫苗研究提供数据基础。【方法】对华中地区(湖北、湖南和河南)15个规模化养猪场的3500份临床采集样品进行real-time PCR检测,分析不同猪群、不同组织器官、不同排毒量和对应流行病学症状特点关系。对部分阳性样本PCV3全基因组进行扩增、测序和分析。【结果】50.86%(1780/3500)被检样本为PCV3核酸阳性,不同发育阶段猪群PCV3均易感,保育猪、哺乳仔猪、生长育肥猪PCV3阳性率较高,分别为70.44%(498/707)、67.19%(596/887)、41.75%(177/424)。在不同组织器官和样品中,淋巴结、肺脏、产后胎盘样本PCV3阳性率为67.05%(59/88)、63.79%(74/116)、49.11%(55/112),血液、初乳样本PCV3阳性率分别为56.09%(502/895)、44.20%(278/629),且鼻拭子和唾液中均检出PCV3。出现猪繁殖障碍症状、厌食症状和呼吸障碍症状的猪群PCV3阳性率高,分别为44.43%(399/898)、36.43%(431/1183)、28.04%(233/831)。24条PCV3全基因组序列长度均为2000 nt,其全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8.4%—100%,与参考株PCV3全基因组的同源性为97.4%—99.5%。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23株PCV3属于PCV3b亚型,1株属于PCV3a亚型。Rep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发现,PCV3-L2、L23和L14株分别在(N^(124)I)、(A^(183)E)和(V^(244)I)出现独特变异位点;Cap蛋白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发现,PCV3-L15、L21、L3和L19株分别在(T^(45)P)、(R^(2)K)、(R^(14)K)和(F7L)出现独特变异位点。【结论】PCV3可感染不同发育阶段猪群,且分布于不同组织器官中;PCV3可通过垂直传播(如初乳和精液)和水平传播(如口鼻分泌物和唾液)感染猪群;PCV3感染可能与生猪繁殖障碍、呼吸障碍和多器官炎症和关节炎症密切相关。此外,被调查地区规模化猪场同时流行PCV3a和PCV3b两种亚型,其中PCV3b亚型为优势毒株。研究通过全基因组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部分独特变异位点位于Cap蛋白,这可能导致Cap蛋白赋予的免疫原性发生变化。对PCV3全基因序列的遗传进化做出详细阐述,为未来的PCV3疫苗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3 病毒载量 全基因组扩增 遗传进化分析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3型Cap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阻断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宝戈 黄雅琴 +2 位作者 蔡金双 朱晨光 李玉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70-1178,共9页
旨在建立检测猪圆环病毒3型(PCV3)抗体的阻断ELISA方法,本研究利用原核表达的PCV3Cap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获得了一株分泌阻断效果良好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2E6。以重组Cap蛋白作为包被抗原,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2E6单克隆... 旨在建立检测猪圆环病毒3型(PCV3)抗体的阻断ELISA方法,本研究利用原核表达的PCV3Cap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获得了一株分泌阻断效果良好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2E6。以重组Cap蛋白作为包被抗原,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2E6单克隆抗体作为检测抗体,经条件优化后建立了一种检测PCV3抗体的阻断ELISA方法。用建立的阻断ELISA方法检测50份临床阴性血清,计算阻断率(PI)的临界值,以此来确定该方法的判定标准:当PI≤28.30%时,判定结果为阴性;当PI≥35.05%时,判定结果为阳性;当28.30%<PI<35.05%时,判定为可疑,重复一次试验后如果结果仍为可疑,则判定为阳性。特异性试验表明该方法与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以及猪瘟病毒(CSFV)的阳性血清均无交叉反应;敏感性试验表明其检测效价可达到1:128;重复性试验表明批内与批间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符合性检验表明该方法与PCV检测金标准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试验(IPMA)比对的Kappa值达0.9,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综上所述,本研究建立的阻断ELISA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与较高的符合率,可用于后期进行PCV3抗体的检测,为PCV3的流行病学调查与临床诊断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3 Cap重组蛋白 单克隆抗体 阻断ELISA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3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国超 吴奇强 +3 位作者 刘慧 裴党帅 白鸽 罗建勋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6-220,共5页
猪圆环病毒是引起猪群圆环病毒相关疾病(PCVAD)的主要病原,其中猪圆环病毒3型是近年来新发现危害生猪产业又一重要血清型,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传播。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在我国多个省区也是存在该病的流行,并且有较高的感染率,给生猪... 猪圆环病毒是引起猪群圆环病毒相关疾病(PCVAD)的主要病原,其中猪圆环病毒3型是近年来新发现危害生猪产业又一重要血清型,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传播。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在我国多个省区也是存在该病的流行,并且有较高的感染率,给生猪产业以及相关领域带来潜在的经济损失,引起各方关注。本文主要从猪圆环病毒3型的病原学、流行病学、检测技术及防控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该病毒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3 病原学 流行病学 检测技术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2型、猪肺炎支原体和猪瘟疫苗不同免疫程序的免疫效果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红伟 潘华春 +5 位作者 杨书敏 张可 杨红 蔺肖 阮坤祥 李家奎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65,共8页
为了评估不同免疫策略对猪场免疫效果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以确定最佳的疫苗免疫程序,本试验将处于产前1个月的四胎次健康三元母猪随机分为2个组,A组(联合免疫组)母猪于产前27 d联合免疫猪圆环病毒2型基因工程疫苗、猪肺炎支原体灭活疫苗... 为了评估不同免疫策略对猪场免疫效果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以确定最佳的疫苗免疫程序,本试验将处于产前1个月的四胎次健康三元母猪随机分为2个组,A组(联合免疫组)母猪于产前27 d联合免疫猪圆环病毒2型基因工程疫苗、猪肺炎支原体灭活疫苗和猪瘟活疫苗(圆柯欣+柯喘宁+稳柯健),其所产仔猪于21日龄联合免疫圆柯欣、柯喘宁和稳柯健;B组(对照组)母猪于产前34和27 d分别免疫稳柯健、猪圆环病毒疫苗和猪肺炎支原体疫苗二联疫苗(圆-支二联疫苗),其所产仔猪于14日龄免疫圆-支二联疫苗,28日龄免疫稳柯健。统计和分析免疫各组临床指标、生产性能和持续性抗体水平。结果显示,免疫疫苗后,2个组的母猪采食情况均正常;2个组的仔猪整体精神状态良好,哺乳情况正常,均未出现咳嗽和喘气等呼吸道疾病。在试验期间内,2个组的母猪的窝产健仔数和仔猪出生健仔均重并无差别。A组和B组的出生至23日龄死淘率、出生至50日龄死淘率分别为3.77%、5.11%和4.07%、5.43%,A组略优于B组。抗体监测结果显示,A组母猪的CSFV和PCV2抗体水平较B组无显著差异(P>0.05);A组仔猪的CSFV抗体阳性率与B组无明显差异(P>0.05),而PCV2抗体水平在免疫早期阶段(21日龄)明显高于B组(P<0.05)。结果表明,猪圆环病毒2型、猪肺炎支原体和猪瘟疫苗可以联合免疫,且免疫后相互之间不干扰。该联合免疫策略在确保免疫效果的同时,简化了疫苗免疫程序,为确定最佳的疫苗免疫程序提供了有价值的临床应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瘟活疫苗 病毒2基因工程疫苗 肺炎支原体灭活疫苗 不同免疫程序 免疫效果评价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2型Cap蛋白的原核表达及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
16
作者 严杰聪 王帅勇 +11 位作者 王曼茱 王娟 荣新利 邢燕茹 虞凌雪 周艳君 单同领 童武 郑浩 刘长龙 童光志 于海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9-84,共6页
Cap蛋白作为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主要结构蛋白,构成病毒的核衣壳,是PCV2的主要免疫保护性抗原,在PCV2血清学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根据PCV2的ORF2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方法扩增得到去核定位信号肽的ORF2基因,并通过同... Cap蛋白作为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主要结构蛋白,构成病毒的核衣壳,是PCV2的主要免疫保护性抗原,在PCV2血清学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根据PCV2的ORF2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方法扩增得到去核定位信号肽的ORF2基因,并通过同源重组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Cold-Ⅰ中,经测序鉴定成功获得重组质粒pCold-Ⅰ-Cap。将重组质粒转化至感受态细胞BL21中进行表达,通过考马斯亮蓝染色以及免疫印迹试验检测Cap蛋白的表达,同时将纯化后的重组蛋白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检测PCV2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结果表明:重组去核定位信号肽Cap蛋白可溶性表达且可以与PCV2阳性血清特异性结合,通过探索不同蛋白包被浓度以及不同一抗孵育浓度初步建立了间接ELISA检测方法,进而为PCV2抗体的有效监测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2 CAP蛋白 同源重组 表达纯化 ELISA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3型Cap重组蛋白的低温诱导表达研究
17
作者 潘向英 祝羊 +8 位作者 曾智勇 汤德元 梁海英 王彬 叶泥 田红利 边孟婷 柳佳佳 黄书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73-77,共5页
为了提高猪圆环病毒3型(PCV-3)Cap重组蛋白的可溶性表达量,试验采用PCR方法扩增PCV-3 Cap基因,将其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ET-32a(+)-Cap,再将重组原核表达载体转化至大肠杆菌Rosetta(DE3)感受态细胞中,分... 为了提高猪圆环病毒3型(PCV-3)Cap重组蛋白的可溶性表达量,试验采用PCR方法扩增PCV-3 Cap基因,将其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ET-32a(+)-Cap,再将重组原核表达载体转化至大肠杆菌Rosetta(DE3)感受态细胞中,分析不同浓度IPTG和温度的诱导表达效果,并通过Western-blot鉴定重组蛋白。结果表明:PCR扩增出大小为645 bp的Cap基因片段,与预期结果一致;构建的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ET32a(+)-Cap可在大肠杆菌Rosetta(DE3)感受态细胞中表达,重组蛋白分子量约为43.1 ku;不同浓度IPTG诱导表达可溶性蛋白的表达量不同,IPTG终浓度为0.1 mmol/L时重组蛋白可溶性表达量较高;37℃诱导时重组蛋白主要在沉淀中表达,而20℃诱导时重组蛋白主要在上清液中表达;表达的重组蛋白能与带His标签的抗体特异性结合。说明试验成功构建了重组蛋白,低温诱导可获得了更多的可溶性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3 CAP蛋白 低温诱导 原核表达 可溶性蛋白
下载PDF
猪II型圆环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及其ORF1和ORF2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16
18
作者 韩凌霞 陈艳 +3 位作者 崔尚金 王云峰 仇华吉 童光志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13,共4页
猪II型圆环病毒(PCV_2)的2个主要开放阅读框ORF1和ORF2分别编码病毒的复制酶Rep和结构蛋白Cap。本试验将分离株L株病毒感染PK15细胞系,提取总DNA并以其为模板,通过PCR分别扩增了全病毒基因组、完整的Rep和Cap基因,并克隆到pMD18T载体中... 猪II型圆环病毒(PCV_2)的2个主要开放阅读框ORF1和ORF2分别编码病毒的复制酶Rep和结构蛋白Cap。本试验将分离株L株病毒感染PK15细胞系,提取总DNA并以其为模板,通过PCR分别扩增了全病毒基因组、完整的Rep和Cap基因,并克隆到pMD18T载体中,进行了序列测定。将Rep和Cap基因亚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PROEXTMHT中,以融合蛋白的形式表达了这两种蛋白。根据文献报道,致病性的PCV_2与无致病性的PCV1的型特异性抗原决定簇主要位于Cap基因的羧基端部分,本实验利用原核表达载体pGEX_6p_1融合表达了Cap基因羧基端423bp的片段。通过薄层扫描各重组菌诱导表达产物的SDS_PAGE结果,重组质粒pPRO_Cap和pPRO_Rep以及pGEX_ΔCap的外源基因表达量分别占总菌体总蛋白的15.1%、30.4%和19.6%。将表达的三种蛋白作为抗原,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与PCV_2阳性猪血清和SPF猪血清进行了反应,pGEX_ΔCap表达的蛋白(Cap蛋白的羧基端部分)抗原反应性最强,这表明截短的Cap蛋白羧基端部分将是一个良好的诊断PCV_2感染用候选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v-2 诊断抗原 Ii型病毒 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ORFl基因 ORF2基因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下载PDF
猪细环病毒1型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
19
作者 杨敩校 刘芊麟 +5 位作者 陈丙生 蒋小玲 王建舫 董虹 肖兴 周双海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猪细环病毒1型抗体的血清学方法。【方法】以猪细环病毒1型衣壳蛋白为包被抗原,筛选和优化抗体检测反应条件来建立一种检测猪细环病毒1型衣壳蛋白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之后进行特异性和重复性试验,并进行初步临床...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猪细环病毒1型抗体的血清学方法。【方法】以猪细环病毒1型衣壳蛋白为包被抗原,筛选和优化抗体检测反应条件来建立一种检测猪细环病毒1型衣壳蛋白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之后进行特异性和重复性试验,并进行初步临床应用检测。【结果】确定了检测猪细环病毒1型衣壳蛋白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的各项最佳反应条件;对8种猪源病毒阳性血清的检测结果显示只有猪细环病毒1型阳性血清为阳性,显示出良好的特异性;批内变异系数均小于5%,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显示出良好的重复性。对来源于北京和湖南地区的400份猪血清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猪细环病毒1型衣壳蛋白抗体阳性率为75.25%,PCR阳性率为71.00%,二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这两个地区存在较多的的猪细环病毒1型感染。【结论】建立了一种特异性和重复性都良好的检测猪细环病毒1型衣壳蛋白抗体的间接ELISA,可用于猪细环病毒1型抗体的临床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1 衣壳蛋白 间接ELISA 抗体 检测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1型抗体IPM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4
20
作者 黄立平 刘长明 +2 位作者 危艳武 张朝霞 陆月华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38-742,共5页
建立了一种用于检测猪圆环病毒1型(PCV1)血清抗体的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试验(IPMA)方法。对该方法的反应条件、特异性、敏感性及重复性等进行了系统试验,并与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的PCV1-Cap重组蛋白抗原建立的间接ELISA的检测结果进... 建立了一种用于检测猪圆环病毒1型(PCV1)血清抗体的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试验(IPMA)方法。对该方法的反应条件、特异性、敏感性及重复性等进行了系统试验,并与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的PCV1-Cap重组蛋白抗原建立的间接ELISA的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用IPMA法对已知PCV1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参考阳性血清进行检测,血清稀释度≥1∶100即可消除2种病毒间的低水平交叉反应,与其他几种猪病毒参考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与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的PCV1-Cap重组蛋白抗原建立的间接ELISA的检测符合率为88.9%。用该方法对黑龙江省、吉林省、河北省、上海市、辽宁省等地猪场送检的257份血清样品进行检测,PCV1和PCV2血清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9.1%和80.5%,PCV1抗体阳性猪中有95.9%为PCV2阳性,表明我国猪群已存在PCV1感染,在临床上PCV1与PCV2多以混合感染形式存在。建立的PCV1-IPMA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特异和敏感等特点,不失为PCV1流行病学调查及血清抗体检测的有效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1 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试验 抗体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