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献血安全又健康
1
作者 张伟东 《家庭健康(医学科普)》 2017年第3期4-4,共1页
一滴血也许微不足道,但一袋血却可以挽救一条生命。血液至今无法人工制造,只能通过献血途径获得,使他人生命得以延续。社会需要自愿将血液无私奉献给他人的高尚行为,因此,
关键词 献血安全 健康 人工制造 一滴血 生命 血液
下载PDF
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加强街头献血安全初探
2
作者 周忠臣 李凤霞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0年第1期76-77,共2页
关键词 街头献血 甲型H1N1 安全献血
下载PDF
基于“WHO血液安全行动框架”管理献血点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波 庄广萍 滕亚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3期185-188,共4页
目的研究血站实施基于“WHO血液安全行动框架”的安全管理的6个方面取得的效果。方法选取连云港市红十字中心血站2021年3—8月各献血点工作人员及献血者为对照组接受常规管理,2021年9月—2022年2月各献血点工作人员及献血者为试验组接... 目的研究血站实施基于“WHO血液安全行动框架”的安全管理的6个方面取得的效果。方法选取连云港市红十字中心血站2021年3—8月各献血点工作人员及献血者为对照组接受常规管理,2021年9月—2022年2月各献血点工作人员及献血者为试验组接受献血安全管理。其中对照组15359名,男性8869名,女性6490名,平均年龄(38.92±10.68)岁。试验组17243名,男性9999名,女性7244名,平均年龄(37.75±10.25)岁。献血安全管理包括献血者安全管理、献血场所仪器安全管理、物料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安全管理、感染安全管理、信息安全管理6个方面。评价指标: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采血异常发生率、血液检测不合格率、献血者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恶心、面色苍白、出冷汗、晕厥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45 U/L发生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梅毒螺旋体(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treponema pallidum,HBsAg/TP)阳性检出率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采血异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总体服务满意度较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血液安全行动框架”的安全管理的6个方面,增强了献血者主动参与管理的意识,帮助献血点工作人员全面、系统的开展工作,降低献血不良反应以及血液检测不合格发生率,提高献血者满意度,值得将这一管理方法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HO血液安全行动框架 献血安全管理 献血不良反应 检验不合格发生率 采血异常发生率 献血者满意度
下载PDF
建立安全献血机制 筑牢血液安全第一道防线 被引量:14
4
作者 吴建忠 郭永建 陈君海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09-810,共2页
针对我国部分省份先后出现"窗口期"经输血感染HIV的病例和当前献血者中HIV病毒携带者日益增多的问题,血站应当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分析血液安全面临的严峻挑战,切实加强血液安全的宣传教育,增强公民安全献血意识,同时要建立安... 针对我国部分省份先后出现"窗口期"经输血感染HIV的病例和当前献血者中HIV病毒携带者日益增多的问题,血站应当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分析血液安全面临的严峻挑战,切实加强血液安全的宣传教育,增强公民安全献血意识,同时要建立安全献血机制,提高对高危潜在献血者的甄别和屏蔽能力,努力筑牢血液安全第1道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立机制 安全献血 筑牢防线
下载PDF
欧州献血者管理手册主要内容及其启示(三)——血液采集和献血者安全 被引量:4
5
作者 洪缨 郭永建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70-874,共5页
成功的献血者动员和保留工作使意向献血者来到献血工作现场,接下来只有良好的采血服务才能够给意向献血者留下正面印象,促成献血者再次献血,因此血液采集活动是献血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血液采集过程中,献血者安全是头等重要的... 成功的献血者动员和保留工作使意向献血者来到献血工作现场,接下来只有良好的采血服务才能够给意向献血者留下正面印象,促成献血者再次献血,因此血液采集活动是献血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血液采集过程中,献血者安全是头等重要的,血液机构应当尽力保证献血者安全。本部分介绍血液采集和献血者安全方面的有关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 献血管理 血液采集 献血安全 欧洲
下载PDF
英美两国献血者安全监测体系比较与启示 被引量:3
6
作者 杨俊鸿 许茜 +1 位作者 黄霞 何涛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1年第5期671-676,共6页
随着输血医学的发展,献血者的安全越来越受到关注。为了做好献血不良反应管理,保障献血者健康,不同国家和地区相继建立了献血者安全监测体系,系统性地开展献血不良反应监测,提升献血者安全。英国的严重献血不良事件监测体系和美国AABB... 随着输血医学的发展,献血者的安全越来越受到关注。为了做好献血不良反应管理,保障献血者健康,不同国家和地区相继建立了献血者安全监测体系,系统性地开展献血不良反应监测,提升献血者安全。英国的严重献血不良事件监测体系和美国AABB献血者安全监测体系是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体系。本文通过系统性地研究英美两国献血者安全监测报告的内容,比较两个体系的差异,为我国建立国家层面的献血者安全监测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不良反应 血液安全监测 献血安全 监测体系
下载PDF
某市初次与再次无偿献血者安全献血知识知晓情况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段金娥 张素能 于冠秀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26期190-191,共2页
目的探讨献血宣传教育策略,保障献血者和受血者的安全。方法设置调查表,对2011年8月参加献血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初次献血者中,非医务人员对10项内容的知晓率为0~50%;医务人员对其中7项知晓率为88%~100%,另3项的知晓率仅在20%左右。再... 目的探讨献血宣传教育策略,保障献血者和受血者的安全。方法设置调查表,对2011年8月参加献血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初次献血者中,非医务人员对10项内容的知晓率为0~50%;医务人员对其中7项知晓率为88%~100%,另3项的知晓率仅在20%左右。再次献血者知晓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血站应注重人员培训,改善献血环境,加强对初次献血者、非医务人员献血者安全献血知识的宣传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次 再次 安全献血知识 宣传教育 人员 设施
下载PDF
优化成分献血微信电话综合预约招募模式的成效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史佩敏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16期175-178,194,共5页
目的 随着临床单采血小板成分血液应用水平极大提升,临床需求量应用量持续增长,由于单采血小板保存时间很短、采集需要时间长、临床需求易偏型的实际情况,成分献血者招募预约一直面临着现实的困难和挑战,因此献血者招募宣传工作的创新... 目的 随着临床单采血小板成分血液应用水平极大提升,临床需求量应用量持续增长,由于单采血小板保存时间很短、采集需要时间长、临床需求易偏型的实际情况,成分献血者招募预约一直面临着现实的困难和挑战,因此献血者招募宣传工作的创新和探索非常重要。本研究分析临沂中心血站近年成分献血微信电话综合预约招募模式的应用,以利于引导动员更多更安全的献血者参与单采血小板的采集和捐献,进一步提升单采血小板成分血液采集水平。方法 回顾我站2018—2022年度成分献血者献血人次、献血量的增长变化数据,通过数据的对比对该策略总结分析,并对其成效进行评价。结果 2018—2022各年度成分献血量持续稳步较大幅度增长,2020年度成分献血量增长比率达到15.90%,成为历史高点;各年度成分献血不仅是献血量的显著增长,更是呈现了高质量的发展,安全的固定献血者占比持续大幅提升,2022年固定献血者人次占比达到97.64%,达到历史新高;成分献血服务工作对献血者保留成效明显,2022年献血者流失为0人次。结论 本站从2016年起,探索实施微信电话综合预约招募策略,取得了好的成效,切实保障了临床单采血小板成分血液的充足和安全供应,成分献血业务工作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分献血 单采血小板 微信 预约招募 安全献血 固定献血 献血服务
下载PDF
广州市无偿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与献血量的关系 被引量:19
9
作者 邱斌 曾祥凤 +1 位作者 廖剑锋 邓学成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66-467,共2页
目的了解广州市无偿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与献血量的关系,为推广1次献血400 ml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2月间广州市6个城区流动献血车的献血情况,计算无偿献血者中1次献血200 ml或400 ml者的比例,对其中发生献血不良反... 目的了解广州市无偿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与献血量的关系,为推广1次献血400 ml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2月间广州市6个城区流动献血车的献血情况,计算无偿献血者中1次献血200 ml或400 ml者的比例,对其中发生献血不良反应者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广州市6个城区流动献血车的总献血人数为289 730。其中,献血200 ml的有59 831人,占总献血人数的20.65%;献血400 ml的有229 899人,占总献血人数的79.35%。献血量200 ml的献血者中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0.576 6%)显著高于献血量400 ml的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0.250 5%)(P<0.05)。结论 1次献血400 ml的无偿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1次献血200 ml者,为提倡献血量从200 ml到400 ml的转变提供了科学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献血不良反应 献血 献血安全
下载PDF
无偿献血者规范化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李 叶志勇 陈筱华 《中国健康教育》 2006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评价规范化的献血健康教育在无偿献血工作中的作用。方法把2001年实施单一、局限、泛化的卫生宣传教育时参加献血的30036名献血者设为对照组;自2002年开始实施规范化的献血健康教育程序两年后即2004年参加献血的47891名献血者定为... 目的评价规范化的献血健康教育在无偿献血工作中的作用。方法把2001年实施单一、局限、泛化的卫生宣传教育时参加献血的30036名献血者设为对照组;自2002年开始实施规范化的献血健康教育程序两年后即2004年参加献血的47891名献血者定为干预组,对两组无偿献血各项指标及献血者主动退出、延期献血及不宜献血人数进行比较、评价。结果干预组的自愿献血人数、再次献血人数、一次献血400毫升人数、脂肪血人数、献血投诉人数、主动退出人数、延期献血及不宜献血人数等统计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实施规范的献血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无偿献血工作质量,确保献血者健康,用血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健康教育 无偿献血 献血安全 用血安全
下载PDF
实名制对短间隔献血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国龙 林建霞 +1 位作者 赖东生 林燕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21-22,共2页
[目的]避免短间隔献血,保证献血者健康和临床用血安全有效,探讨实名制对短间隔献血的干预效果。[方法]设定以实名制献血为核心的干预措施,2006年开始实施干预,随访24个月,调查2005至2007年间短间隔献血者基本情况,设计调查表调查短间隔... [目的]避免短间隔献血,保证献血者健康和临床用血安全有效,探讨实名制对短间隔献血的干预效果。[方法]设定以实名制献血为核心的干预措施,2006年开始实施干预,随访24个月,调查2005至2007年间短间隔献血者基本情况,设计调查表调查短间隔献血发生原因,分析短间隔献血发生率的变化。[结果]短间隔献血发生率女性(0.77‰)和20~24岁组(0.99‰)较多;短间隔献血者和非短间隔献血者血液检测合格率分别为96.3%与94.8%,两者类似。发生短间隔献血的主要原因为时间记错(27.9%)、认为无所谓(13.9%)、不完全了解间隔期要求(15.2%)、减肥(10.9%)和确认血型(6.3%)。短间隔献血发生率从2006年3月国家实行实名制献血前的1.28‰降为实行后的0.11‰。[结论]实名制献血;一个地区设置一个献供血机构;实现献血信息的共享和在线更新;加强宣传,扫除知识盲点;严格现场健康咨询,规范献血过程沟通;严格执行血液采集规程等综合干预是避免短间隔献血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安全 短间隔献血 实名制献血
下载PDF
固定无偿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学指标变化初探 被引量:1
12
作者 殷国美 沈卓岚 徐健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2007年第11期63-64,共2页
目的 探讨血小板单采对于不同性别、年龄固定无偿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根据累计献血次数的不同分为5组,分别测定每位献血者第一次血小板单采和最后一次血小板单采时的血小板、血红蛋白、白细胞数,进行统计分析。结... 目的 探讨血小板单采对于不同性别、年龄固定无偿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根据累计献血次数的不同分为5组,分别测定每位献血者第一次血小板单采和最后一次血小板单采时的血小板、血红蛋白、白细胞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血小板单采对于不同性别、年龄固定无偿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学指标(血小板、血红蛋白、白细胞)的影响略有差异。结论 只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单采血小板献血条件,固定血小板单采不会影响献血者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无偿献血 献血安全 血小板单采
下载PDF
献血不良反应监测进展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杨俊鸿 黄霞 +1 位作者 何涛 李小红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0年第5期556-560,共5页
随着输血医学的发展,献血者的健康越来越受到关注。为了做好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监测,不同国家和地区相继制定了献血不良反应监测标准,系统性或区域性地开展献血不良反应监测,研究其发生率及发生机制,用于预防和处置献血不良反应。本文... 随着输血医学的发展,献血者的健康越来越受到关注。为了做好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监测,不同国家和地区相继制定了献血不良反应监测标准,系统性或区域性地开展献血不良反应监测,研究其发生率及发生机制,用于预防和处置献血不良反应。本文就国内外已报道的部分无偿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的监测标准、数据获取方式、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对献血者保留的影响以及预防和处理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为采供血机构及相关部门认识献血不良反应,并开展相关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不良反应 血液安全监测 献血安全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献血相关血管迷走神经反应预防措施及监测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俊鸿 胡文杰 +2 位作者 杨丹蓉 何涛 黄霞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0年第4期376-379,共4页
目的评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献血相关迷走神经反应(donation related vasovagal reaction,DRVR)预防措施的实施效果。方法通过分析和预判疫情防控期间DRVR高风险因素,制定和实施DRVR预防措施,监测疫情期间DRVR和采血不足量发生率... 目的评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献血相关迷走神经反应(donation related vasovagal reaction,DRVR)预防措施的实施效果。方法通过分析和预判疫情防控期间DRVR高风险因素,制定和实施DRVR预防措施,监测疫情期间DRVR和采血不足量发生率,分析预防措施的实施效果。结果重庆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一、二级响应期间(2020年1月24日~2020年3月24日)本中心监测到全血献血者发生DRVR 94例,发生率为0.70%(94/13338),低于疫情发生以前(2019年11月1日~2020年1月23日)1.46%(481/32879)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9,P<0.01);疫情期间采血不足量发生率为1.54%(206/13338),低于疫情发生以前2.02%(664/32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9,P<0.01)。结论疫情期间实施经分析预判制定的针对性预防措施,可有效控制DRVR和采血不足量的发生,充分保障疫情期间献血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血管迷走神经反应 预防控制 血液安全监测 献血安全
下载PDF
献血2周内访谈调查献血者不良反应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5
作者 程雪 樊晶 +1 位作者 李红珠 刘锐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2年第10期1043-1048,共6页
目的 探讨献血后访谈了解献血者捐献全血后出现献血不良反应(ADRs)的频率和类型及其相关风险因素的可行性。方法 设计捐献全血2周内ADRs调查问卷,2021年9月~10月随机选择812名全血献血者,由经培训的医务人员在献血后未离场前现场访谈、... 目的 探讨献血后访谈了解献血者捐献全血后出现献血不良反应(ADRs)的频率和类型及其相关风险因素的可行性。方法 设计捐献全血2周内ADRs调查问卷,2021年9月~10月随机选择812名全血献血者,由经培训的医务人员在献血后未离场前现场访谈、献血后24 h及2周时电话随访,统计ADRs出现的频率和类型,收集调查对象性别、年龄、血压、平均动脉压(MAP)、体重等体检数据,与ADRs做相关度分析。结果 通过在献血现场访谈与献血2周内2次随访,并结合所收集调查对象的人口学及体检指标的有效性,最终纳入734人[90.39%(734/812)]为研究对象,本组ADRs发生率13.22%(97/734),其中献血当时(采血现场)的血管迷走神经反应发生率10.49%(77/734)[占本组79.38%(77/97)ADRs];离开采血现场后≤2周的ADRs发生率2.73%(20/734)[占本组20.62%(20/97)ADRs;含局部发生症状者1.63%(12/73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DRs发生的因素依次为1次献血量400 mL(OR 6.312,95%CI 3.336-11.944)、体重45~60 kg(OR 3.744,95%CI 2.017-6.949),MAP≤90 mmHg(OR 3.101,95%CI 1.416-6.788),初次献血(OR 2.237,95%CI 1.199-4.174),年龄18~30岁(OR 2.197,95%CI 1.107-4.361),女性(OR 1.871,95%CI 1.026-3.413);献血者血压、职业、学历、身体质量指数(BMI)、Hb并非ADRs影响与风险预测因素。结论 利用献血后访谈与随访可有效地获得献血者ADRs的真实信息,及时掌握和预测影响ADRs发生地相关因素,以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保障献血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不良反应 影响因素 现场访谈 献血 献血者随访 多因素分析 献血安全
下载PDF
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无偿献血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毕岐勇 陈霄 邱艳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1年第9期1010-1013,共4页
目的了解街头献血者及公众无偿献血意愿的影响因素,为采供血机构制定针对性的献血者招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保护动机理论(PMT)从威胁评估和对应评估2方面分析人行为改变的影响因素,据此理论编制《无偿献血意愿评价问卷》,包括健康风险... 目的了解街头献血者及公众无偿献血意愿的影响因素,为采供血机构制定针对性的献血者招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保护动机理论(PMT)从威胁评估和对应评估2方面分析人行为改变的影响因素,据此理论编制《无偿献血意愿评价问卷》,包括健康风险、恐惧、安全风险、政策风险、反应接受度、献血知识、献血奖励、自我效能和献血意愿等项目,采用便利抽样;于2019年4月~8月选择北京市市区1街头采血点的献血者及其陪同者和愿意参与调查的路人为调查对象,调查其未来献血意愿及影响因素。结果共登记800份调查问卷,有效问卷率91.5%(732/800),献血意愿平均得分为(4.238±0.744)分;单因素分析:男性人群的献血意愿明显高于女性(P<0.05);多因素分析:自我效能(P<0.01)、献血知识(P<0.01)能提高献血意愿,安全风险(P<0.05)和恐惧(P<0.01)会降低献血意愿,与无献血经历者相比,初次献血者的恐惧能降低未来献血意愿(P<0.05)。结论在献血者招募过程中,提高公众的献血自我效能,普及安全献血知识,降低献血恐惧感,有益于提高献血意愿、促进无偿献血事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意愿 保护动机理论 自我效能 安全献血 献血恐惧
下载PDF
血管迷走神经性献血反应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李鹏 袁玉荣 +2 位作者 张敏 卢伟 张莉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迷走神经性献血反应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宜昌市献血人群,其中发生的490例血管迷走神经性献血反应的献血者资料,分析影响血管迷走神经性献血反应的相关因素... 目的探讨血管迷走神经性献血反应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宜昌市献血人群,其中发生的490例血管迷走神经性献血反应的献血者资料,分析影响血管迷走神经性献血反应的相关因素。结果初次献血、低年龄(18-24岁)、学生、男性、低体重(<55 Kg)、街头献血是血管迷走神经性献血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且影响程度依次为初次献血(OR值6.141,95%CI 4.908-7.684)、低年龄(OR值3.271,95%CI为2.735-3.912)、学生(OR值2.811,95%CI为2.277-3.470)、低体重(OR值1.345,95%CI为1.121-1.614)、男性(OR值1.254,95%CI为1.038-1.515)、街头献血(OR值1.245,95%CI为1.034-1.498)。结论心理因素是影响血管迷走神经性献血反应发生的主要因素,在献血全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对初次献血、低年龄(18-24岁)、学生献血者的心理护理,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保障献血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迷走神经反应 献血不良反应 多因素分析 献血安全
下载PDF
井冈山地区无偿献血者健康教育状况及作用评价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立炯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30期261-262,共2页
目的评价规范的献血健康教育在无偿献血工作中的作用。方法设定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各项指标进行比较、评价。结果接受规范健康教育的实验组主动献血、延期献血、不宜献血、再次献血、一次献血400ml、脂肪血、HBsAg阳性、农民献血人数等... 目的评价规范的献血健康教育在无偿献血工作中的作用。方法设定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各项指标进行比较、评价。结果接受规范健康教育的实验组主动献血、延期献血、不宜献血、再次献血、一次献血400ml、脂肪血、HBsAg阳性、农民献血人数等各项统计结果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实施规范的献血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无偿献血工作质量,确保采供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健康教育 献血安全 输血安全
下载PDF
闭环式全血采集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郭峻峰 孔长虹 +4 位作者 郑茵红 金志坚 潘凌凌 周丽 胡伟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282-285,共4页
目的优化全血采集流程和质量控制,实现全血采集的效率与全过程的可追溯性。方法集成4G网络、血液云平台、云呼叫中心、云短信系统、支付宝电子献血卡、手持智能终端、自助登记与打印一体机等网络与信息设备设施,构建血站闭环式全血采集... 目的优化全血采集流程和质量控制,实现全血采集的效率与全过程的可追溯性。方法集成4G网络、血液云平台、云呼叫中心、云短信系统、支付宝电子献血卡、手持智能终端、自助登记与打印一体机等网络与信息设备设施,构建血站闭环式全血采集信息系统。结果血站闭环式全血采集信息系统的建立,实现了献血者招募、献血者健康检查、献血前检测、全血采集、血液留样、献血证打印、献血者满意度调查等全血采集各环节的精细化管理与有效质控。结论闭环式全血采集信息系统提高了血站全血采集的工作效率与对献血安全、血液质量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血采集管理 信息系统 闭环式 精细化管理 献血安全
下载PDF
长期高频次单采血小板捐献者血液学参数变化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严仲文 林栋 +4 位作者 王梨花 叶群弟 尹柳云 曾琪 黄志森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2年第12期1216-1220,共5页
目的 了解长期高频次捐献单采血小板对献血者健康安全与血小板质量的影响。方法 从2020年8月~2022年7月在本站捐献单采血小板的献血者中,分别选择捐献20~29次与30~44次者为2组对象,收集2组献血者最近连续捐献的20、30次的红细胞计数(RBC... 目的 了解长期高频次捐献单采血小板对献血者健康安全与血小板质量的影响。方法 从2020年8月~2022年7月在本站捐献单采血小板的献血者中,分别选择捐献20~29次与30~44次者为2组对象,收集2组献血者最近连续捐献的20、30次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血小板计数(Plt)、白细胞计数(WBC)、大血小板比率(P-LCR),淋巴细胞(LYM)、中性粒细胞(NE)、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比容(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共14项检测指标,按5次/组做分组统计分析。另外选择在本站捐献单采血小板次数≥100次献血者,分析其RBC、Hb、Hct、PLT、WBC 5项参数的变化及与献血小板总次数的相关性,选取前100次数据,按10次/组做分组统计分析。结果 2年捐献单采血小板20~29次组有30人、30~44次组有11人,2组各血液学参数均未见明显改变(P>0.05);捐献血小板总次数≥100次献血者RBC、Hb、Hct、WBC与献血次数呈负相关,Plt与献血次数呈正相关,各组间Hb、Hct、WBC、Plt有明显差异(P<0.05)。Hb、Hct、WBC呈下降趋势,Plt呈上升趋势。结论 长期高频次捐献单采血小板捐献者随着献血次数和总量的增加,会引起部分血液学参数的改变;须加强监测和健康宣教,以保障献血者安全和血液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采血小板捐献 高频次血小板捐献者 血液学参数 献血安全 血液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