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理疏导及认知干预对提升400 mL献血率的影响
1
作者 顾文琴 常学兰 逄晓燕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4期154-157,共4页
目的 探讨心理疏导和认知干预对提升400 mL献血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8月青岛市中心血站西海岸第一献血服务部的24 700名志愿者参与研究,按献血时间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2021年1月—2022年4月接受常规健康教育的12 350... 目的 探讨心理疏导和认知干预对提升400 mL献血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8月青岛市中心血站西海岸第一献血服务部的24 700名志愿者参与研究,按献血时间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2021年1月—2022年4月接受常规健康教育的12 350名志愿者为对照组,2022年5月—2023年8月接受心理疏导和认知干预的12 350名志愿者为试验组。比较2组志愿者的献血知识知晓率、400 mL献血率、焦虑和抗拒情绪评分、献血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献血知识知晓率为99.24%,400 mL献血率为85.11%,均高于对照组的98.61%、81.85%(P <0.05);试验组干预后的焦虑和抗拒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献血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心理疏导和认知干预在提升400 mL献血率、减轻焦虑和抗拒情绪方面具有显著效果;这些干预方法不仅在促进献血行为方面有潜在应用,还能提升献血体验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疏导 认知干预 400 mL献血率 焦虑情绪 满意度 献血意愿
下载PDF
对千人口献血率概念的应用和修正探讨 被引量:6
2
作者 常缨 张燕 +5 位作者 赵凤绵 李文策 崔玉兰 杨建强 李玮 卢丽芬 《中国输血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38-940,共3页
目的通过对石家庄地区人口结构分析,千人口献血率概念在采供血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结合中心采供血发展趋势,设定血源招募的合理发展方向,有效提升血液采集效能。方法对2012-2015年石家庄地区人口以适龄献血段为界进行上下划分,计算千... 目的通过对石家庄地区人口结构分析,千人口献血率概念在采供血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结合中心采供血发展趋势,设定血源招募的合理发展方向,有效提升血液采集效能。方法对2012-2015年石家庄地区人口以适龄献血段为界进行上下划分,计算千人口献血率(‰)、千人口献血量(‰)和适龄献血人群千人口献血率(‰),并对有关人口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近年来,石家庄地区未成年组和老年组人口占比呈逐年增加趋势,适龄献血组人口占比逐年下降,未来几年适龄献血组人口继续保持减少趋势。结论以常住人口为基数测算得出的千人口献血人数、千人口献血人次和千人口献血量3个比率值具有显著差异,其中,适龄献血千人口献血人次/人数/献血量比率能更好地反映当地血站的血源募集能力,适宜作为血站行业之间的比对指标。采供血机构应以适龄献血人群献血率为核心指标,通过增加适龄人群献血频率和提高400 m L采集率等合理措施提升采血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人口献血率 千人口献血 血源招募策略
下载PDF
中位数-频数分布法应用于我国千人口献血率的评估 被引量:12
3
作者 尹湧华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99-301,共3页
目的计算2011年我国千人口献血率的中位数。方法建立2011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千人口献血率频数分布表,以千人口献血率为指标分析我国血液供应水平。结果 2011年我国东部、中部及西部地区千人口献血率中位数分别为10.75、8.27、8.... 目的计算2011年我国千人口献血率的中位数。方法建立2011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千人口献血率频数分布表,以千人口献血率为指标分析我国血液供应水平。结果 2011年我国东部、中部及西部地区千人口献血率中位数分别为10.75、8.27、8.04,方差分析显示东部地区与中部、西部地区分别在0.05及0.01水平上;2011年全国千人口献血率中位数为8.53。结论我国血液供应水平处于中等收入国家较低水平,不同区域间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提高公众献血率、协调采供血体系区域平衡及引入临床用血科学评价体系是我国当前推进无偿献血工作、保障血液供应面临的重要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人口献血率 血液供应 频数分布法 中位数 中国 2011年
下载PDF
延续性护理对提高首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再次献血率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李丽颜 贝孟辉 +1 位作者 梁映媚 卢晓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提高首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再次献血率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236例单采血小板献血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献血指标、生活方...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提高首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再次献血率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236例单采血小板献血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献血指标、生活方式指标、献血知识了解情况、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持续献血率、成功招募献血志愿者率分别为96.61%、36.44%,高于对照组的43.22%、7.63%(P<0.05);停止献血小板率、全血和血小板间隔献血率分别为1.69%、5.08%,低于对照组的25.42%、27.12%(P<0.05);坚持运动率为78.81%,高于对照组的26.27%(P<0.05);高盐饮食率、高脂饮食率、作息紊乱率、饮酒率、吸烟率分别为5.08%、6.78%、3.39%、12.71%、10.17%,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的30.51%、33.90%、16.95%、27.12%、23.73%(P<0.05);献血生理知识、临床作用、采血安全性、献血小板对健康的影响了解率分别为92.37%、97.46%、100.00%、24.58%,高于对照组的52.54%、50.85%、34.75%、1.69%(P<0.05);对护理服务满意率为95.76%,高于对照组的74.58%(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服务可以提高首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再次献血率,改善献血者的生活方式,提高其对献血知识的了解率,促进其积极配合采集血小板,提高献血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 单采血小板 再次献血率 生活方式
下载PDF
健康干预对大学生实际献血率的效果观察
5
作者 李素景 袁飞亚 +1 位作者 张复兵 韩京京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1年第2期75-76,共2页
目的探讨健康干预对大学生实际献血率的影响。方法对试验组323人在无偿献血前进行健康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献血程序,比较两组实际献血率。结果对照组大学生实际献血率为78.62%,试验组为9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偿献... 目的探讨健康干预对大学生实际献血率的影响。方法对试验组323人在无偿献血前进行健康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献血程序,比较两组实际献血率。结果对照组大学生实际献血率为78.62%,试验组为9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偿献血前进行健康干预对提高大学生实际献血率有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实际献血率 健康干预 献血反应
下载PDF
提高400mL献血率的必要性及应注意问题 被引量:3
6
作者 陆祝选 钟春平 李彬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1年第3期87-88,共2页
结合南宁中心血站的工作实践,就如何提高400ml献血率进行了探讨。并指出,在提高400ml献血率时应注意:严禁违背献血者意愿采血;做好献血者献血(量)的评估与回访;正确预防与处理献血不良反应,以促进献血者再次献血,形成400ml献血长效机制。
关键词 无偿献血 400mL献血率 临床用血
下载PDF
精准招募方法提高无偿献血率及献血意愿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顾文琴 常学兰 李爱华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7期187-190,共4页
目的探讨精准招募方法对提高无偿献血率及献血意愿的价值。方法青岛市中心血站西海岸第一献血服务部于2020年1月—2021年1月向1562人进行无偿献血招募,将其设为对照组,期间未实施精准招募方法,另于2021年2月—2022年2月向1578人进行招募... 目的探讨精准招募方法对提高无偿献血率及献血意愿的价值。方法青岛市中心血站西海岸第一献血服务部于2020年1月—2021年1月向1562人进行无偿献血招募,将其设为对照组,期间未实施精准招募方法,另于2021年2月—2022年2月向1578人进行招募,设为观察组,期间实施精准招募方法,对两组无偿献血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献血意愿率为55.64%,高于对照组的50.00%(P<0.05);观察组总献血率为55.64%,高于对照组的50.00%(P<0.05);观察组献血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5%,低于对照组的4.74%(P<0.05)。结论精准招募方法既能提高无偿献血率及献血意愿,还可减少献血不良反应,提高献血安全性,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招募 全血 无偿献血 献血率 献血意愿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秀山县千人口献血率现状分析及策略
8
作者 石杰 杨伟 +1 位作者 田茂丹 王明秀 《医药前沿》 2022年第28期4-6,共3页
目的:收集并分析2012年一2019年秀山县无偿献血者信息,为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提供经验指导。方法:数据来自唐山血库管理系统Shinow9.5数据库,查询无偿献血人次,结合秀山常住人口计算千人口献血率,与全国及重庆平均水平比较用非参数检验,... 目的:收集并分析2012年一2019年秀山县无偿献血者信息,为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提供经验指导。方法:数据来自唐山血库管理系统Shinow9.5数据库,查询无偿献血人次,结合秀山常住人口计算千人口献血率,与全国及重庆平均水平比较用非参数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汇总献血者人群分布比例。结果:2012年-2019年秀山县共有21504人无偿献血,2016年秀山县千人口献血率达到最低4.80%,2017年达到最高5.99%,平均5.50%,与全国及重庆非参数检验H=15.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献血者略多于女性,25~34岁年龄组、汉族、其他职业、初中及以下学历献血者比例最大。结论:秀山县千人口献血率水平与全国、重庆市相差大,需要依据无偿献血者人群分布特征,修正招募策略,扩大无偿献血宣传,提升无偿献血服务质量,保留和发展无偿献血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千人口献血率 秀山县 人群分布
下载PDF
在校大学生重复献血行为特征分析--基于2015年至2021年的南昌市献血人群数据
9
作者 刘金平 韩玲 《江西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698-700,共3页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献血行为特征,探讨提高其重复献血率的措施。方法对2015年至2021年在校大学生中初次献血者和重复献血者的人口学特征和献血行为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5年至2021年期间,在校大学生的重复献血率32.44%,初次献血40...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献血行为特征,探讨提高其重复献血率的措施。方法对2015年至2021年在校大学生中初次献血者和重复献血者的人口学特征和献血行为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5年至2021年期间,在校大学生的重复献血率32.44%,初次献血400 mL率为54.42%。与初次献血者相比,重复献血者中男生比例更高,初次献血时的平均年龄更低,平均体重、献血量均值和400 mL率更高,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结论男性、初次献血量400 mL、未发生献血不良反应、体重越重、低年级是影响在校大学生重复献血的积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无偿献血 重复献血率
下载PDF
风险护理管理在无偿献血服务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163-0166,共4页
探讨风险护理管理在无偿献血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初次参加献血2000人,分为两组护理进行比较,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风险护理管理。结果 观察组的各项护理质量、重复献血率、心理状态、献血反应干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 探讨风险护理管理在无偿献血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初次参加献血2000人,分为两组护理进行比较,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风险护理管理。结果 观察组的各项护理质量、重复献血率、心理状态、献血反应干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无偿献血服务过程中开展风险护理管理内容能够有效提高整体的护理质量,防止献血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护理管理 无偿献血服务 护理质量 献血反应 献血率 满意度
下载PDF
延续性护理对提高首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再次献血率的影响
11
作者 邵杨雅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7期88-89,共2页
探究延续性护理对提高首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再次献血率的影响。方法:抽选2018年12月-2021年2月期间来中心进行单采血小板献血的344例献血者作为此次研究样本。按计算机分组法划成参照组172人,实验组172人,两组献血者分别采取一般化的护... 探究延续性护理对提高首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再次献血率的影响。方法:抽选2018年12月-2021年2月期间来中心进行单采血小板献血的344例献血者作为此次研究样本。按计算机分组法划成参照组172人,实验组172人,两组献血者分别采取一般化的护理和延续性护理,观察比较两种护理模式对献血者再次献血率、献血知识的认知情况、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在护理干预后的献血数据方面,实验组献血者干预后的再次献血率等指标均好于参照组,有可比性(P<0.05);在献血知识的影响方面,实验组献血者干预后对血小板生理知识的认知等指标均好于参照组,有可比性(P<0.05);在护理后的生活方式方面,实验组献血者干预后的坚持运动、作息紊乱等指标均好于参照组,有可比性(P<0.05)。结论:在首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护理中,将延续性护理与一般化护理有机结合,更能优化献血者的献血认知情况,让献血者的生活趋于更健康方向转变,能够有效提升献血者的再次献血率,护理的整体应用效果更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 首次单采血小板 再次献血率 干预效果
下载PDF
无偿献血者招募和血液采集工作中应用优质献血服务的效果分析
12
作者 罗丽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66-0069,共4页
在无偿献血者招募和血液采集工作中应用优质献血服务中对实际效果进行分析与总结。方法 从我站无偿献血者群体中选取观察对象,总共有156例无偿献血者参与研究,我们将这些无偿献血者各自划分为Y组(n=79)以及X组(n=77),在Y组无偿献血者中... 在无偿献血者招募和血液采集工作中应用优质献血服务中对实际效果进行分析与总结。方法 从我站无偿献血者群体中选取观察对象,总共有156例无偿献血者参与研究,我们将这些无偿献血者各自划分为Y组(n=79)以及X组(n=77),在Y组无偿献血者中实施常规献血服务干预措施,在X组无偿献血者中实施优质献血服务,将两组无偿献血者的献血认知评分、不良反应率、再次献血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进行统计与对比分析。结果 在统计对比两组无偿献血者的献血认知评分结果中得知,X组无偿献血者在各项评分结果中均高于Y组,对比结果差异明显(P<0.05),组间统计学意义符合存在标准要求;在统计对比两组无偿献血者的不良反应率结果中得知,Y组无偿献血者不良反应率为15.19%(12/79),X组无偿献血者不良反应率为1.30%(1/77),统计对比两组无偿献血者不良反应率结果中得知组间差异明显(P<0.05),统计学意义符合存在标准要求;在统计对比两组无偿献血者的再次献血率中得知,Y组无偿献血者的再次献血率为73.42%(58/79),X组无偿献血者的再次献血率为96.10%(74/77),统计对比两组无偿献血者再次献血率结果中得知组间差异明显且P值大小(P<0.05),组间存在相应的统计学意义;最后在对比两组无偿献血者护理满意度结果中得知,Y组无偿献血者护理满意度为77.22%(61/79),X组无偿献血者护理满意度为97.40%(75/77),统计对比护理满意度结果中得知组间P值大小(P<0.05),组间存在相应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无偿献血者群体而言,在实际采集血液工作中实施优质献血服务,可以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有利于提高再次献血率以及无偿献血者的满意度水平,建议在血站实际工作加强推广应用,以促进整体献血服务干预质量的有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献血认知评分 再次献血率 优质献血服务
下载PDF
北京地区56-60周岁全血献血人群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陈霄 毕岐勇 +2 位作者 郭成城 张艳丽 邱艳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47-149,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56-60岁献血人群的基本特征,为我国安全实施推广高龄献血者的招募保留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1日-2016年6月30日在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献血者的资料,将18-55岁献血人群为对照组,56-60岁人群为研究对... 目的研究分析56-60岁献血人群的基本特征,为我国安全实施推广高龄献血者的招募保留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1日-2016年6月30日在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献血者的资料,将18-55岁献血人群为对照组,56-60岁人群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献血次数、性别、献血频率、献血量选择、延迟献血率、献血不良反应率等特征。结果观察期间年龄在56-60岁之间献血者共4 134名参加登记献血,其中男2 692名,女1 442名,共计登记献血次数为5 916人次,登记献血频率(5 916/4 134,1.431)高于对照组的(1 220 889/1 176 193,1.038),且每年献血人次逐年增加;400 mL献血量比(3 937/1 979, 1.989)显著低于对照组(1 070 718/150 171, 7.130);延迟献血率和献血反应发生率与18-55岁年龄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既往无献血反应的56-60周岁献血者继续献血是安全的,其献血量逐年增多,针对这部分人群的献血动员招募是我国献血人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针对该人群的献血行为特征,制定精准的献血招募保留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年龄 全血 献血 献血反应 延迟献血率
下载PDF
国内24家血液中心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数据比对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李涛 李永铭 +20 位作者 周源 尤榕 李晓晖 陈国安 王林 黄霞 陈睿 孟慧灵 喻其文 刘妍妍 高敏 王晓颖 冯伟 侯志敏 侯玲华 程远 朱海峰 罗伟峰 雷登平 杜霞 邱艳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1127-1131,共5页
目的分析比对24家血液中心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有关数据,了解单采血小板献血人群的基本特征。方法借助国内采供血机构执业比对工作平台,收集24家血液中心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频率、平均年龄、延迟献血率、献血者流失率等数据,计算算数平... 目的分析比对24家血液中心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有关数据,了解单采血小板献血人群的基本特征。方法借助国内采供血机构执业比对工作平台,收集24家血液中心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频率、平均年龄、延迟献血率、献血者流失率等数据,计算算数平均数、同比,分析单采血小板献血人群规模与变化趋势、年龄构成特点和献血者招募与保留情况。结果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平均献血频率从1.16次到5.49次不等,献血者平均年龄从25.2岁到40.6岁不等;初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占比5.70%-63.33%;18-24岁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参与率0.02%-1.42%,延迟献血率6.02%-56.99%,献血者流失率在21.34%-83.79%。结论 24家血液中心相关指标存在较大差距,说明各家血液中心单采血小板献血人群结构具有差异性,建议各血液中心针对性地制定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宣教、招募、保留和召回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采血小板献血 献血 延迟献血率 献血者流失
下载PDF
湖南省2013年血站及献血者基本情况调查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兆春 肖水源 +3 位作者 谢毓滨 刘礼亲 田宗之 尹澎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88-691,共4页
目的了解湖南省血站的工作现状、服务能力和运行状况以及全省献血者的基本情况,为制定血站建设规划、促进全省无偿献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调查2013年湖南省14个市州血站的机构和人员状况、血液采... 目的了解湖南省血站的工作现状、服务能力和运行状况以及全省献血者的基本情况,为制定血站建设规划、促进全省无偿献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调查2013年湖南省14个市州血站的机构和人员状况、血液采集和供应、血站财务收支等情况。结果截止2013年底,湖南省血站共有在岗职工1 346人,男女性别比为1∶1.19,年龄以26-40岁居多,占55.65%(749/1 346);学历以本科和专科为主,约占83.58%(1 125/1 346);职称以初级为主,中级及以上仅占22.28%(300/1 346);血站收入以临床用血费用为主,占87.83%(28 884万元/32 887.76万元),支出以人员工资和保障血站运转经费为主,达75.96%(23 632.89万元/31 113.29万元),血费报销费用仅占1.86%(577.86万元/31 113.29万元)。2013年全省采集全血15 594.32万m L;献血者以个人自愿献血者和招募的团体献血者为主,占94.96%(741 313/780 658);捐献机采血小板者以个人自愿献血者为主,占98.17%(32 275/32 877)。2013年全省自愿无偿献血人者中,男性占65.16%(313 745/481 499)、女性占34.84%(167 754/481 499),年龄18-45岁占28.77%(138 537/481 552),高中及中专学历者占26.01%(125 238/481 499)和大专及其以上层次占27.32%(131 549/481 499);献血者职业分布,除无法明确界定或者登记不明确者外,依次为学生(14.11%)、农民(9.87%)、公务员(9.81%)、工人(9.30%)、医务人员(6.79%)、教师(4.8%)和军人(2.70%)。全省献血率为6.93‰,最高的达到19.01‰,最低的为2.93‰。结论湖南省血站存在人员编制不足、专业卫生技术人员比例偏低、财政投入不足等问题;无偿献血者中以男性人群,高中、中专和大专科学生为主,需要有针对性加强宣传招募,特别是在基层地区以及其他职业人群中的宣传,以提高人口献血率,保障临床血液供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站 血液采集 千人口献血率 编制 学历 职称 财务收支 湖南省
下载PDF
山东省41所高校大学生无偿献血情况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淑荣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272-274,共3页
目的分析2013—2017年山东省大学生无偿献血情况及发展趋势,为促进无偿献血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41所高校大学生各年度(2013—2017年)无偿献血资料,分析近5年大学生献血率的变化趋势,比较不同类型学校(公立vs民办,医学vs非医学)... 目的分析2013—2017年山东省大学生无偿献血情况及发展趋势,为促进无偿献血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41所高校大学生各年度(2013—2017年)无偿献血资料,分析近5年大学生献血率的变化趋势,比较不同类型学校(公立vs民办,医学vs非医学)学生献血率的差异。结果大学生献血率由2013年的3.36%上升到2017年的6.56%(P<0.01),献血量由24 684 U增长到45 235 U,增幅为83.26%。各年度民办学校献血率(6.12%—17.22%)均显著高于公立学校(2.68%—4.47%,P<0.01),医学类院校献血率(13.66%—20.96%)高于非医学院校(2.70%—5.67%,P<0.01)。结论大学生是无偿献血的重要群体,有必要完善招募策略,改进宣教模式,提高大学生认知水平,促进无偿献血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献血率 大学生
下载PDF
互助无偿献血政策取消对广州市无偿献血情势的影响
17
作者 欧阳剑 何军 +3 位作者 黄晓莹 刘洁文 陈锦艳 梁华钦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1年第10期1121-1125,共5页
目的了解广州市全面取消互助献血政策对该市无偿献血的影响。方法1)在广州血液中心采供血管理系统中收集2016年7月~2019年12月(广州市正式取消互助献血政策日前后42个月)的无偿献(采)血数据,包括献全血和献血小板人次,按"月"... 目的了解广州市全面取消互助献血政策对该市无偿献血的影响。方法1)在广州血液中心采供血管理系统中收集2016年7月~2019年12月(广州市正式取消互助献血政策日前后42个月)的无偿献(采)血数据,包括献全血和献血小板人次,按"月"做间断时间序列分析;2)随访在2016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献过血[包括全血和成分血(单采血小板)]的献血者至2019年12月31日,使用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其再次献血情况。结果间断时间序列分析:取消互助献血的政策对献全血没有明显影响,但对献机采血小板的人次提升有明显的正面效应;2016年全血和血小板献血人次均以自愿献血为主(86.4%和60.8%);互助献血的血液检验不合格率(双试剂)总体比自愿献血高(P<0.01),但是对于献血≥2次者不合格率来说两者之间并没有明显变化(P>0.05);无论是互助献血者、自愿献血者或者是混合献血者,在取消互助献血后的再次献血率均比取消互助献血前高(互助:4.7%vs 4.0%,自愿:24.8%vs 9.9%,混合:36.3%vs 28.1%,P<0.01);互助献机采血小板者在取消互助献血后再次献血率有所降低,但自愿献机采血小板者却有所提升。结论取消互助献血对广州市无偿献血情势没有发生负面影响,相反由于此前本中心为建设自愿无偿献血长效机制采取的各种措施显效,无偿献血人次有所升,临床用血得到了进一步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助无偿献血 自愿无偿献血 献血人次 再次献血率 间断时间序列分析
下载PDF
关于无偿献血,你应该知道这些 被引量:1
18
作者 谢菁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1年第7期83-83,共1页
每个成年人体内约有占自身体重8%的血液(大概4.5升左右),而200毫升血液,或许就能挽救他人生命。据国家卫健委统计,全国无偿献血人次由1998年的32.8万提高到2020年的1553万,增长了47倍,每千人口献血率由1998年的4.8‰提升至2020年的11.1... 每个成年人体内约有占自身体重8%的血液(大概4.5升左右),而200毫升血液,或许就能挽救他人生命。据国家卫健委统计,全国无偿献血人次由1998年的32.8万提高到2020年的1553万,增长了47倍,每千人口献血率由1998年的4.8‰提升至2020年的11.1‰。每一袋凝聚着爱心的血都能让生命得以延续,但献血前,你可能会纠结安全性、献血量、血液去向等问题,不敢迈出第一步。事实上,科学献血从采集到利用都有套严谨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 无偿献血 自身体重 献血 千人口献血率 血液 成年人 安全性
下载PDF
南京市街头献血者再次献血与未再次献血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肖菡 戴宇东 +3 位作者 赵轶伦 仇丽 刘汝刚 林振平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1年第10期1126-1129,共4页
目的了解影响南京市街头无偿献血者再献血的因素,为提高再献血(者)比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以2017年5月21日~2018年5月21日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的信息管理系统中29650名南京市街头自愿献血者为抽样总体,按10%随机抽取2965... 目的了解影响南京市街头无偿献血者再献血的因素,为提高再献血(者)比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以2017年5月21日~2018年5月21日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的信息管理系统中29650名南京市街头自愿献血者为抽样总体,按10%随机抽取2965人,采用电话回访方式,调查献血者再次献血与否的原因,并按是否已再次献血分为再次献血组与未再次献血组,运用卡方检验分析比较2组献血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以及献血次数,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献血者再次献血行为的影响因素筛查分析。结果本次电话有效回访率63.37%(1879/2965),2017年5月~2018年5月南京市年街头献血者再次献血率40.34%(758/1879),而全球献血者的再献血率为50%;南京市街头献血者再次献血(组)的首要原因是"帮助他人"占62.27%(472/758),未再次献血的首要原因是"没有时间献血"占49.15%(551/1121)。结论南京市街头无偿献血者再献血率与全球水平尚有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挖掘和强化街头献血者再献血的激励措施,采取灵活的献血招募和采血方式确保献血者的献血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头献血 无偿献血 再次献血率 南京 再次献血影响因素
下载PDF
2013—2017年四川阿坝州13县(市)无偿献血情况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林艳伟 伍迪蓉 +6 位作者 马莉 刘彬 卓玛 薛莉丽 郭菲 叶生亮 李长清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805-807,共3页
目的分析2013—2017年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下属13县(市)无偿献血情况,为深入了解民族地区血站无偿献血现状,制定有效的招募、采血方案,保障民族地区临床用血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分别对近5年来四川省阿坝州下属13县(市)无偿献血人数、献血... 目的分析2013—2017年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下属13县(市)无偿献血情况,为深入了解民族地区血站无偿献血现状,制定有效的招募、采血方案,保障民族地区临床用血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分别对近5年来四川省阿坝州下属13县(市)无偿献血人数、献血量、献血者的人口特征等信息进行资料收集,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17年,阿坝中心血站共计采血15 493人次,献血人次5年总增长率为28.0%。不同县(市)千人口献血率存在显著差异;千人口献血率与地区海拔高度呈显著负相关;18—35岁,大专文化人员和公务员献血人口比例较大;汉族献血者人口占比最高;各县(市)献血者人口特征分布有明显差别。结论阿坝州无偿献血人次呈上升趋势;但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不同县(市)地理学、人口学特征会影响到该地区献血人次和千人口献血率。血站可基于本研究结果,因地制宜,优化招募、采血方案,提高阿坝州无偿献血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无偿献血 千人口献血率 人口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