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献血者血液发生溶血性血浆的原因分析
1
作者 陈敏洁 史超怡 +1 位作者 吴松彦 杨红梅 《常州实用医学》 2023年第2期85-89,共5页
目的分析献血者血液发生溶血性血浆的原因,为保障临床用血安全提供依据。方法检测溶血性血浆所对应红细胞产品保存期7天、14天、21天、28天、35天上清液游离血红蛋白值及溶血率。结果溶血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且A、B型献血者相对于O... 目的分析献血者血液发生溶血性血浆的原因,为保障临床用血安全提供依据。方法检测溶血性血浆所对应红细胞产品保存期7天、14天、21天、28天、35天上清液游离血红蛋白值及溶血率。结果溶血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且A、B型献血者相对于O型献血者更易产生溶血性血浆,集体采血比街头献血屋更容易产生溶血性血浆。产生溶血性血浆的悬浮少白红细胞储存至14天时溶血率还较低,低于普通悬浮少白红细胞储存期末溶血率。结论产生溶血性血浆的悬浮少白红细胞为避免持续产生游离血红蛋白,应于储存期14天内尽快发往临床使用于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者血液 溶血性血浆 发生原因 分析
下载PDF
ALT初筛对无偿献血者血液不合格率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柳明 陕柏峰 +1 位作者 冯泽 焦东丽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31期307-308,共2页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前进行ALT初筛对血液不合格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实施献血前ALT初筛前后9个月的血液检测不合格率,并对ALT淘汰率进行分析。结果实施前ALT不合格率为%,实施后降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前ALT不...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前进行ALT初筛对血液不合格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实施献血前ALT初筛前后9个月的血液检测不合格率,并对ALT淘汰率进行分析。结果实施前ALT不合格率为%,实施后降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前ALT不合格数占总不合格数的%,实施后降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献血前ALT初筛能很好的降低血液不合格率,减少血液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者血液 不合格率 统计学意义 实施前 血液检测 无偿献血 淘汰率 中心 方法
下载PDF
血清学检测与核酸检测在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陈旭东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4期232-233,共2页
目的探究献血者血液筛查中应用血清学检测与核酸检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血站)2017年4月-2018年5月期间无偿献血人员标本33,698份,均接受血清学与核酸检测。并对检测结果予以分析。结果无偿献血人员标本33,698份进行血清学与核酸检测... 目的探究献血者血液筛查中应用血清学检测与核酸检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血站)2017年4月-2018年5月期间无偿献血人员标本33,698份,均接受血清学与核酸检测。并对检测结果予以分析。结果无偿献血人员标本33,698份进行血清学与核酸检测,其中,有32,904份合格标本,794份不合格标本;酶联免疫检测双试剂反应性核酸检测无反应性显示:HBsAg、抗-HCV、HIV抗原/抗体分别有14例、26例、0例;酶联免疫检测双试剂与核酸检测同时有反应性显示:HBsAg、抗-HCV、HIV抗原/抗体分别有11例、10例、25例。46份单纯核酸反应性标本用科华试剂检测HBV、HCV、HIV、无反应性分别有5例、0例、0例、2例;46份单纯核酸反应性标本用华益美试剂检测HBV、HCV、HIV、无反应性分别有10例、0例、1例、28例。结论核酸检测在血清学阴性HBV感染的检出率较高,但对感染了HBV但病毒载量很低的献血者有漏检的可能;血液筛查中核酸检测不能取代血清学检测;科学对待核酸检测假阳性结果,有效制定献血者评估策略可使献血者流失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学检测 核酸检测 献血者血液筛查 相关性
下载PDF
献血者血液中抗-HCV、HCV-RNA与ALT检测结果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彦华 《中外医疗》 2017年第11期50-51,54,共3页
目的研究在患者血液中存在病毒抗体(抗-HCV)、丙氨酸转氨酶(ALT)、丙肝病毒核糖核酸(HCV-RNA)等的情况。方法方便选取该院血液检验科自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接收的160例献血者血液样本,采取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随机分为两组,即为... 目的研究在患者血液中存在病毒抗体(抗-HCV)、丙氨酸转氨酶(ALT)、丙肝病毒核糖核酸(HCV-RNA)等的情况。方法方便选取该院血液检验科自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接收的160例献血者血液样本,采取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随机分为两组,即为参照组(n=80)与实验组(n=80),将实行ELISA检测的患者作为参照组,将实行NAT检测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HCV-RNA、抗-HCV以及ALT检测结果。结果实验组献血者合格人数为71例,不合格人数为9例,总合格率为88.75%,参照组合格人数29例,不合格人数51例,总合格率36.25%,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检测献血者血液中HCV-RNA、抗-HCV以及ALT时ELISA检测与NAT检测均具备一定效果,但是NAT检测能够有效弥补ELISA检测的风险,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血液样本传染病检测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者血液 抗-HCV HCV-RNA ALT 检测结果
下载PDF
血液筛查反应性献血者的归队情况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丁威 刘晋辉 +3 位作者 朱立苇 孙淼军 朱发明 胡伟 《浙江医学》 CAS 2020年第23期2525-2528,共4页
目的分析血液筛查反应性的献血者归队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来浙江省血液中心申请归队的血液筛查反应性献血者进行进一步筛查,献血者标本HBsAg、抗-HCV、抗HIV、梅毒抗体检测采用ELISA和化学发光法,HBV/HCV/HIV核... 目的分析血液筛查反应性的献血者归队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来浙江省血液中心申请归队的血液筛查反应性献血者进行进一步筛查,献血者标本HBsAg、抗-HCV、抗HIV、梅毒抗体检测采用ELISA和化学发光法,HBV/HCV/HIV核酸检测采用转录介导扩增技术和实时荧光PCR法。结果共461例献血者申请归队,其中男293例,女168例。申请归队献血者年龄35~45岁最多,164例,占35.6%。归队间隔时间最短180 d,最长8156 d,中位数为583 d。在418例完成归队流程者中231例允许归队、116例永久屏蔽、71例进入下一轮归队流程。按HBsAg、抗-HCV、HIV Ag/Ab、抗-TP、核酸联检原因分组,允许归队比例分别为64.2%、59.3%、74.5%、65.2%、33.1%,核酸联检组允许归队比例最低(P<0.05)。结论血液筛查反应性献血者检测后有一定比例的允许归队者,多数可能在屏蔽后的1年半左右申请归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筛查反应性献血者 归队 血清学检测 核酸检测 确证试验
下载PDF
自愿无偿献血者血液报废原因调查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邓永福 杨永霞 陈和银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CAS 2008年第6期649-650,共2页
目的:调查自愿无偿献血者血液报废主要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降低血液报废率。方法:对2005-2007年报废的自愿无偿献血者血液进行分品种、分项目统计和分析,找出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结果:自愿无偿献血者血液中全血和红细胞类报... 目的:调查自愿无偿献血者血液报废主要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降低血液报废率。方法:对2005-2007年报废的自愿无偿献血者血液进行分品种、分项目统计和分析,找出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结果:自愿无偿献血者血液中全血和红细胞类报废主要原因是丙氨酸转移酶(ALT),血浆报废的主要原因是脂肪血浆。结论:要降低自愿无偿献血者血液报废率,必须加大无偿献知识的宣传力度,让每一个献血者知道献血前吃清淡饮食,忌食含脂肪过多的食物,采用街头ALT筛查,可提高血液质量,降低自愿无偿献血者血液报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愿无偿献血者血液 血液报废原因 调查研究
原文传递
3844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核酸检测无效结果原因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贾彦巍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第4期63-63,共1页
目的分析3844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核酸检测无效结果原因及对策。方法对在本血站自愿献血的146473份血样核酸检测中3844例无效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检测人员工作年限分为2年以下组和2年以上组,分析不同经验人员对检测无效率的影响。结... 目的分析3844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核酸检测无效结果原因及对策。方法对在本血站自愿献血的146473份血样核酸检测中3844例无效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检测人员工作年限分为2年以下组和2年以上组,分析不同经验人员对检测无效率的影响。结果工作年限小于2年的操作人员操作失误的发生率(68.76%)明显高于工作年限大于2年的人员(31.24%)(P <0.05);经培训后,工作年限低于2年的人员检测结果无效率显著降低(P <0.05)。结论工作经验不足导致的人为操作失误是血液核酸检测无效的主要原因,经系统性的培训后,无效率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血液 核酸检测 无效结果 对策
原文传递
献血者HIV ELISA反应性标本的结果分析及其灰区设置的探讨 被引量:21
8
作者 胡文佳 王亚武 +3 位作者 冯晨晨 朱绍汶 林红 黄成垠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8年第12期1337-1340,共4页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者抗-HIV ELISA双试剂检测结合血液核酸检测(NAT)应用后ELISA(试剂)有无必要设置灰区。方法回顾性收集江苏省血液中心2010年6月—2017年8月采用2种HIV ELISA试剂(分别为第3、4代试剂)筛查反应性、并经核酸检测(NAT)和...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者抗-HIV ELISA双试剂检测结合血液核酸检测(NAT)应用后ELISA(试剂)有无必要设置灰区。方法回顾性收集江苏省血液中心2010年6月—2017年8月采用2种HIV ELISA试剂(分别为第3、4代试剂)筛查反应性、并经核酸检测(NAT)和蛋白免疫印迹(WB)确证试验的585(人)份献血者标本,根据HIV ELISA初筛S/CO值和WB确证试验结果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ELISA检测最适临界值;分析HIV ELISA检测反应性标本的NAT及WB确证结果,比较灰区临界值及厂商推荐临界值判定的反应性标本的确认阳性率。对抗-HIV不确定的8名献血者进行追踪并重新采样,根据追踪标本的检测结果确定其HIV感染状况。结果所用第3、4代HIV ELISA试剂最大约登指数对应的最适临界值分别为9.783和9.084;0.5≤S/CO<1灰区反应性标本确证试验结果均为阴性。第3、4代ELISA试剂双反应性且NAT阳性标本的WB确证试验阳性率91.24%(125/137);8例WB结果不确定标本中,有4例为ELISA单试剂反应性、NAT反应性且WB结果不确定,对其中3名献血者成功随访,随访时间3—8周,追踪检测≥2次,3人抗-HIV均转阳。结论采用第3、4代抗-HIV ELISA试剂检测不必设置灰区,第4代抗-HIV ELISA试剂检测结果结合NAT结果,可作为HIV窗口期感染和WB不确定结果献血者追踪检测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献血者血液筛查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核酸检测 蛋白免疫印记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灰区”
下载PDF
血清学方法检测献血者抗-HIV结果比较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聚林 周仲民 +1 位作者 王荔 覃柳燕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18-1221,共4页
目的了解各种血清学方法检测献血者抗-HIV的效果,探讨血清学方法的恰当及妥善应用以提高抗-HIV的准确性和检出率。方法收集广西血液中心2006年1月-2012年5月2次ELISA检测抗-HIV阳性及可疑标本972例检测结果,比较2个时间段检测结果符合性... 目的了解各种血清学方法检测献血者抗-HIV的效果,探讨血清学方法的恰当及妥善应用以提高抗-HIV的准确性和检出率。方法收集广西血液中心2006年1月-2012年5月2次ELISA检测抗-HIV阳性及可疑标本972例检测结果,比较2个时间段检测结果符合性;在2次检测的基础上,再增加1次高特异性ELISA、或Determine、或明胶颗粒凝集试验(PA)、或胶体金标记法检测,以蛋白免疫印迹法(WB)做确证试验,对比与统计分析检测结果。结果献血者血液标本抗-HIV ELISA 2次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86.83%(844/972),后阶段的检测符合率91.85%(383/417)优于前阶段83.06%(461/555)(P〈0.01),双试剂检测符合性优于单试剂检测(P〈0.01);2次抗-HIV ELISA检测均为阳性的标本,再使用Determine、或胶体金、或ELISA、或PA试剂检测1次并阳性,其与WB确证试验阳性的符合率可分别达100%、94.96%、77.05%和58.33%;ELISA检测抗-HIV阳性的标本相应的S/CO〉10者占87.90%(138/157);抗-HIV阳性者确证条带gp160和gp120的阳性率为100%,gp41和p24的阳性率均为96.86%(154/159),p55和p39阳性率为62.89%(100/159)和54.09(86/159)。结论在常规应用ELISA法检测献血者抗-HIV的基础上,恰当使用其他血清学方法可提高抗-HIV的准确性和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HIV检测 血清学方法 抗-HIV阳性 献血者血液筛查
下载PDF
献血者中低水平HBsAg乙肝病毒感染者分子生物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许晓绚 叶贤林 +5 位作者 王霞 李彤 赵钰 李然 刘衡 曾劲峰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827-831,共5页
目的了解核酸检测初筛阴性献血者中低水平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HBV)感染情况并探讨其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从本中心2017~2018年100363(人)份无偿献血者血样中,收集HBsAg酶联免疫试验(ELISA)阳性核酸检测(NAT)阴性献血者标本,用... 目的了解核酸检测初筛阴性献血者中低水平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HBV)感染情况并探讨其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从本中心2017~2018年100363(人)份无偿献血者血样中,收集HBsAg酶联免疫试验(ELISA)阳性核酸检测(NAT)阴性献血者标本,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CMIA复检HBsAg,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LI)定量检测乙肝两对半,再做NAT单人份复检,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病毒BCP/PC和S区,用荧光定量PCR(qPCR)测定病毒载量。结果本中心2017~2018年HBV DNA(-)的低水平HBsAg献血者(标本)的检出率0.054%(60/100363),其中HBsAg ELISA试剂1检出比例90%(54/60),试剂2检出比例95%(57/60);60例中有33个可做HBV基因分型的标本,B型占87.9%(29/33),其中3.4%(1/29)为血清型ayw1、96.6%(28/29)血清型adw2;C型占12.1%(4/33),均为血清型adqr+。巢式PCR扩增:在B型S基因区发现影响HBsAg检测Q101R、Q129H、T131I、M133L/T、F134L、G145R、V168A、L175S和V177A变异株,在BCP/PC区发现减少HBV复制的高频突变C1799G(87.5%,21/24)。qPCR测得病毒载量中位数49.6(0~628)IU/ml。结论ELISA检测低水平HBsAg且NAT阴性献血者标本中存在少数未能被目前ELISA方法检出的HBV。在献血者血液筛查中应用灵敏度和特异性更高的HBsAg和NAT检测方法可提高检出HBV突变株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乙肝表面抗原 血液筛查 献血者 酶联免疫试验 核酸检测 化学发光法 病毒株突变
下载PDF
山西省血液中心核酸集中化检测应用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之烨 《基层医学论坛》 2018年第31期4459-4460,共2页
目的分析献血者血液核酸集中化检测结果,探讨核酸集中化检测的意义。方法本中心集中检测省内6家血站的献血者核酸标本,标本均经丙氨酸转氨酶(ALT)检测合格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双试剂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 Ag)、丙肝抗体(抗-HCV)、... 目的分析献血者血液核酸集中化检测结果,探讨核酸集中化检测的意义。方法本中心集中检测省内6家血站的献血者核酸标本,标本均经丙氨酸转氨酶(ALT)检测合格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双试剂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 Ag)、丙肝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2型抗体抗原(HIV-1/2型抗体抗原)、梅毒抗体(抗-TP)呈非反应性。采用浩源和罗氏血液核酸筛查系统对上述标本进行HBV-DNA、HCV-RNA、HIV-RNA三项联合核酸检测(NAT),采用混样法,对反应性的混样池进行拆分检测。结果本中心2016年1月1日—2017年10月31日核酸集中化检测标本共334 131份,检出HBV阳性110例,其中太原65例,忻州6例,大同13例,朔州4例,吕梁10例,晋中12例,HBV阳性率分别为3.8/万、2.1/万、2.9/万、3.6/万、2.9/万、2.7/万。结论通过核酸集中化检测模式,既能及时有效地实现献血者血液核酸检测全覆盖,又利于合理规划布局核酸检测实验室、加强检测能力建设,保证检测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者血液 核酸集中化检测 NAT 窗口期
下载PDF
582份库存血抗HEV-IgG检测结果分析
12
作者 周东升 代厚刚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1997年第3期204-204,共1页
关键词 抗HEV-IGG 检测结果分析 库存血 戊型肝炎病毒(HEV) 抗HEV-IGM 职业献血 阳性率 献血者血液 急性病毒性肝炎 性传播
下载PDF
抗-HBc阳性、HBsAg阴性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性研究
13
作者 邵隽一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1998年第3期19-19,共1页
据《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8年1月32卷第1期报道 为预防输血后乙型肝炎,明确是否有必要在献血者中加做抗-HBc筛查以及采取何种取舍标准?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任芙蓉等对常规筛查合格的献血者血液进行了抗-HBc滴度与HBV DNA相关性的研究。
关键词 肝炎病毒 献血者血液 HBSAG阴性 抗-HBC 感染性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乙型肝炎 DNA相关性 取舍标准 抗一HBs
原文传递
棒状杆菌引起交叉配血凝集一例报告
14
作者 于保林 胡春来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1998年第3期232-232,共1页
关键词 配血凝集 棒状杆菌 交叉配血试验 溶血性输血反应 冷凝集 中心血 献血者血液 凤阳县 红细胞悬液 镜下观察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