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支遁“理中之谈”及其诗学意义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运好
王友群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3-201,共9页
支遁首次以"理中之谈"作为辨析名理的审美标准,并贯穿于文学创作中,对东晋诗学产生了深远影响。"理中之谈"既产生于"即色游玄"的缘色证空的审美过程,又以"玄感不为"的审美心理为存在条件。从...
支遁首次以"理中之谈"作为辨析名理的审美标准,并贯穿于文学创作中,对东晋诗学产生了深远影响。"理中之谈"既产生于"即色游玄"的缘色证空的审美过程,又以"玄感不为"的审美心理为存在条件。从诗学发展上说,支遁融合玄释,将抽象之理引进诗歌创作之中,标志着东晋玄言诗的发展转向;圆融玄释、色空、二谛于山林物色的描写之中,追求色境与法境的统一,又标志着"山水佛教"的诞生,影响了山水审美意识的自觉和山水文学的勃兴。在审美范畴上,"理中之谈"与"象外之谈"、"神趣"说,构成了纵向的历史联系,既显现了东晋佛教美学的嬗变趋向,也显现了东晋以降诗学的嬗变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遁
理中之谈
即色游玄
玄感不为
诗学意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支遁“理中之谈”及其诗学意义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运好
王友群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安徽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出处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3-201,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BZW032)
文摘
支遁首次以"理中之谈"作为辨析名理的审美标准,并贯穿于文学创作中,对东晋诗学产生了深远影响。"理中之谈"既产生于"即色游玄"的缘色证空的审美过程,又以"玄感不为"的审美心理为存在条件。从诗学发展上说,支遁融合玄释,将抽象之理引进诗歌创作之中,标志着东晋玄言诗的发展转向;圆融玄释、色空、二谛于山林物色的描写之中,追求色境与法境的统一,又标志着"山水佛教"的诞生,影响了山水审美意识的自觉和山水文学的勃兴。在审美范畴上,"理中之谈"与"象外之谈"、"神趣"说,构成了纵向的历史联系,既显现了东晋佛教美学的嬗变趋向,也显现了东晋以降诗学的嬗变趋向。
关键词
支遁
理中之谈
即色游玄
玄感不为
诗学意义
Keywords
Zhidun
talk of philosophic theory
false truth
intuitive aesthetic feeling
poetic significance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支遁“理中之谈”及其诗学意义
刘运好
王友群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