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奥陶系鹰山组油藏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29
1
作者 谭广辉 邱华标 +2 位作者 余腾孝 刘少杰 郝建龙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6-32,共7页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不明是目前制约玉北地区油气勘探的主要原因。玉北1断裂带成藏特征研究表明,玉北1井区奥陶系鹰山组油藏为受不整合控制的、与碳酸盐岩古岩溶有关的岩溶-缝洞型油气藏。鹰山组碳酸盐岩发育孔隙、孔洞、裂缝3类储集空间,...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不明是目前制约玉北地区油气勘探的主要原因。玉北1断裂带成藏特征研究表明,玉北1井区奥陶系鹰山组油藏为受不整合控制的、与碳酸盐岩古岩溶有关的岩溶-缝洞型油气藏。鹰山组碳酸盐岩发育孔隙、孔洞、裂缝3类储集空间,从而形成裂缝-溶蚀孔洞型、裂缝型、孔洞型3类储层,其中裂缝-溶蚀孔洞型储层是该区最重要的储层类型。油藏范围主要受分布不均一的岩溶缝洞储集体控制,储层非均质性极强,具有大面积叠置连片和不均匀含油特点。鹰山组油藏经历多期成藏,海西晚期为主成藏期。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研究表明,玉北地区油气聚集成藏主要受油源、储层、输导体系和盖层的综合控制。油源是该区油气成藏的基础;断裂、不整合面构成的立体输导网络,为油气运移提供了优质的运移通道;储层发育程度控制了油气藏的形成及规模;巴楚组下泥岩段、中泥岩段等区域性盖层为油气保存提供了保障。在成藏特征和成藏主控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断裂通源,网状输导,储层控富,海西晚期成藏,后期调整"的玉北地区奥陶系鹰山组油气成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特征 成藏因素 奥陶系 玉北地区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奥陶系鹰山组储层特征及岩溶模式 被引量:26
2
作者 乔桂林 钱一雄 +3 位作者 曹自成 岳勇 张永东 杨忠亮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16-421,428,共7页
通过岩心观察、孔洞缝统计、测井、成岩演化等综合研究,指出玉北地区不同构造带之间奥陶系鹰山组风化壳储集空间类型及其性能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玉北NE向构造带鹰山组风化壳叠加多期岩溶,发育洞穴、孔洞、裂缝等多种储集空间,储集性能较... 通过岩心观察、孔洞缝统计、测井、成岩演化等综合研究,指出玉北地区不同构造带之间奥陶系鹰山组风化壳储集空间类型及其性能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玉北NE向构造带鹰山组风化壳叠加多期岩溶,发育洞穴、孔洞、裂缝等多种储集空间,储集性能较好;平台区、玉东断洼区仅发育加里东中期Ⅰ幕岩溶,储集性能较差且多以裂缝+弱溶蚀孔为主;而鹰山组下部岩溶内幕在白云岩化作用下,发育大量顺层状溶蚀孔洞和裂缝性储层,但孔洞呈孤立状,连通性较差,未—半充填(油或方解石)。建立了该地区鹰山组岩溶储层发育模式,指出加里东中晚期—海西早期构造运动是控制古地貌、影响岩溶储层发育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模式 储集类型 鹰山组 奥陶系 玉北地区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奥陶系原油成因特征分析 被引量:24
3
作者 路清华 邵志兵 +2 位作者 贾存善 岳勇 刘少杰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0-324,330,共6页
玉北地区鹰山组原油为低凝固点、含硫、高蜡的中质油,饱和烃色谱正构烷烃分布完整,但色谱基线出现不同程度抬升,且原油非烃和沥青质碳同位素偏轻,族组分碳同位素发生倒转,表明该区原油经历了至少2期成藏过程,早期充注原油遭受生物降解... 玉北地区鹰山组原油为低凝固点、含硫、高蜡的中质油,饱和烃色谱正构烷烃分布完整,但色谱基线出现不同程度抬升,且原油非烃和沥青质碳同位素偏轻,族组分碳同位素发生倒转,表明该区原油经历了至少2期成藏过程,早期充注原油遭受生物降解作用后又与后期充注的高成熟原油相混合。地化分析主要表现为后期充注原油特征:弱植烷优势(Pr/Ph≤1.0),较高含量的伽马蜡烷(G/C30藿烷为0.24~0.4)及C35升藿烷/C34升藿烷>1.0的"翘尾巴式"特征,表明后期原油主要来源于还原—强还原生烃环境;正庚烷含量为46.47%~48.57%,C23-三环萜烷优势,较高的三环萜烷/藿烷,指示其生油母质为菌藻类;较高的庚烷值及四甲基萘指数表明原油处于高成熟演化阶段,推测来源于寒武系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同位素 轻烃 生物标志化合物 地球化学 奥陶系 玉北地区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断裂特征及控制作用 被引量:37
4
作者 杜永明 余腾孝 +1 位作者 郝建龙 邱华标 《断块油气田》 CAS 2013年第2期170-174,共5页
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经历过多期构造运动,构造复杂,断裂带发育。结合新三维地震和区域地质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断裂系统样式多,具有多期形成及继承叠加改造和平面展布分区分段的特征。中寒武统地层之下断裂样式多为基底卷入... 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经历过多期构造运动,构造复杂,断裂带发育。结合新三维地震和区域地质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断裂系统样式多,具有多期形成及继承叠加改造和平面展布分区分段的特征。中寒武统地层之下断裂样式多为基底卷入型,之上多为沿中寒武统膏盐层的盖层滑脱型,主要形成于加里东和海西期,喜山期活动较弱;自东向西断裂活动、期次有差异,东部断褶区加里东中晚期活动强、幅度大,西部海西晚期活动强,且在玉北7、玉北1及玉东3断裂带形成2期断裂叠加区;断裂带是油气运聚的最有利方向,控制储层发育及油气聚集。该研究对指导玉北地区油气勘探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断裂特征 油气聚集 麦盖提斜坡 玉北地区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断裂构造差异变形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14
5
作者 陈刚 汤良杰 +5 位作者 余腾孝 龙禹 岳勇 郭颖 张旭光 谢欣彤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42-54,共13页
为揭示断裂构造差异变形特征及其成因机制,在二维和三维地震资料精细断裂解释的基础上,对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断裂构造分层、分期和分区发育强度差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纵向上,断裂可以分为以逆冲构造为主的盐下基底构造、以盖层滑... 为揭示断裂构造差异变形特征及其成因机制,在二维和三维地震资料精细断裂解释的基础上,对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断裂构造分层、分期和分区发育强度差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纵向上,断裂可以分为以逆冲构造为主的盐下基底构造、以盖层滑脱为主的盐上下古生界、以断层相关褶皱为主的上古生界和新生界4个构造层,自盐上下古生界至新生界构造变形总体逐渐减弱;平面上,玉北地区东部断裂活动更为强烈,以叠瓦冲断构造为主,次级断裂更为发育,密集分布,而玉北地区中西部冲断作用较弱,以逆冲滑脱、高角度逆冲构造为主,次级断裂不太发育,相对分散分布;断裂演化时间上,加里东中期玉北地区东部断裂活动强,中西部断裂活动较弱,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海西晚期东部断裂相对稳定,中西部断裂活动相对较强,反映断裂活动自东向西的迁移特征;断裂构造发育位置、走向和分布受先存基底构造、构造应力场背景和膏盐岩滑脱层等共同控制;加里东中期断裂主要密集发育于先存基底构造薄弱带,受SE向挤压应力控制,断裂沿中、下寒武统由NW向朝SE向被动逆冲,形成多排NE向差异分布的逆冲断裂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构造 构造变形 分层差异 分期差异 控制因素 分布模式 玉北地区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基于频谱分解的蚂蚁追踪裂缝检测技术在玉北地区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袁晓宇 李映涛 +1 位作者 叶宁 张哨楠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65-671,4,共7页
不同裂缝检测方法对不同尺度、不同成因类型的裂缝检测能力不同。蚂蚁追踪裂缝检测算法是目前一种非常有效的断裂和裂缝识别技术。为了降低地震数据中某些频带范围的噪声对该算法的影响以及探索其能够识别的裂缝类型,本文采用基于频谱... 不同裂缝检测方法对不同尺度、不同成因类型的裂缝检测能力不同。蚂蚁追踪裂缝检测算法是目前一种非常有效的断裂和裂缝识别技术。为了降低地震数据中某些频带范围的噪声对该算法的影响以及探索其能够识别的裂缝类型,本文采用基于频谱分解的蚂蚁追踪裂缝检测技术对玉北地区奥陶系鹰山组岩溶缝洞型储层进行裂缝检测。实际应用结果与钻井、岩心、成像测井、地层倾角测井等资料揭示的信息进行交互验证,表明该方法能够识别因地层挤压而产生的构造裂缝,且识别精度与全频带地震数据计算结果相比得到有效提高,同时也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蚂蚁追踪技术 频谱分解技术 裂缝检测 玉北地区
下载PDF
玉北地区下奥陶统白云岩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17
7
作者 黄擎宇 张哨楠 +1 位作者 叶宁 李映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91-400,共10页
通过岩心、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微量元素、同位素和包裹体测温等分析手段,对玉北地区下奥陶统白云岩岩石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白云岩主要由细晶、自形-半自形白云岩和细-粗晶、它形白云岩以及鞍形... 通过岩心、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微量元素、同位素和包裹体测温等分析手段,对玉北地区下奥陶统白云岩岩石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白云岩主要由细晶、自形-半自形白云岩和细-粗晶、它形白云岩以及鞍形白云石充填物构成。白云岩的晶粒大小并不反映成因,反而是晶体结构特征(曲面-它形晶和平面-自形、半自形晶)与成因关系密切。细晶、自形-半自形白云岩具有高Sr、低Fe、Mn含量的特征以及与早奥陶世海水相似的O和C同位素组成,总体属于浅埋藏早期与海水有关的低温白云石化作用的产物。细-粗晶、它形白云岩的Sr含量较低而Fe和Mn含量相对较高,O同位素值明显偏负,包裹体测温结果显示部分样品具有较高的均一温度和盐度值,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背景,认为该类白云岩以浅埋藏晚期到中埋藏阶段的高温白云石化为主,局部受热液改造,云化流体主要来自于地层中封存的海源卤水。鞍形白云石充填物有两期,一期与热液成因的基质白云岩形成时期相近,另一期则可能与二叠纪的岩浆期后热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学特征 地球化学 白云岩 下奥陶统 玉北地区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中-下奥陶统储集体断裂与裂缝特征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映涛 袁晓宇 +2 位作者 叶宁 黄擎宇 苏炳睿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93-902,共10页
通过薄片、岩心观察结合成像测井以及三维地震等资料对玉北地区鹰山组海相碳酸盐岩储层进行了研究,认为此区域虽然剥蚀严重,大范围缺失上奥陶统,但并非典型的风化壳型储层,具有明显的断控型岩溶储层特征。储集空间主要为小型溶蚀孔洞-裂... 通过薄片、岩心观察结合成像测井以及三维地震等资料对玉北地区鹰山组海相碳酸盐岩储层进行了研究,认为此区域虽然剥蚀严重,大范围缺失上奥陶统,但并非典型的风化壳型储层,具有明显的断控型岩溶储层特征。储集空间主要为小型溶蚀孔洞-裂缝,且区域上明显受到断裂系统控制。文章从宏观角度分析了玉北地区断裂发育的期次和构造样式以及有效缝的走向,之后转入微观裂缝特征的研究,最后探讨裂缝与储层改造的关系。研究认为地表水沿断裂下渗溶蚀是储层改善的关键,埋藏环境下的成岩作用(深部热液溶蚀、有机酸作用)对储层存在影响,但并非储集空间形成的主要因素。玉北地区奥陶系全井段裂缝型储层都发育,尤其在顶部风化壳和底部云灰岩性过渡段裂缝发育,其东部断褶区中构造层发育的北东向盖层滑脱型逆冲推覆断裂系统,与下构造层中发育的北东向直立走滑断裂带位置相近,在东部断垒带共同构成了油气运移通道,使之成为玉北地区裂缝-孔洞型储层发育的优势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体系 裂缝特征 碳酸盐岩储层 玉北地区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玉北地区深井快速钻井技术 被引量:16
9
作者 易浩 白彬珍 +1 位作者 赵志国 李平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7-30,共4页
玉北地区是中国石化西部地区的重点勘探开发区域,玉北1井在奥陶系鹰山组地层钻遇良好油气显示,但该地区古近系膏岩层易蠕变缩径、二叠系火成岩地层易垮塌掉块、古生界地层可钻性差,导致钻井过程中复杂情况多、机械钻速低、钻井周期长。... 玉北地区是中国石化西部地区的重点勘探开发区域,玉北1井在奥陶系鹰山组地层钻遇良好油气显示,但该地区古近系膏岩层易蠕变缩径、二叠系火成岩地层易垮塌掉块、古生界地层可钻性差,导致钻井过程中复杂情况多、机械钻速低、钻井周期长。为此,通过处理分析测井资料和岩心三轴应力测试数据,建立了玉北地区地层压力剖面和地层可钻性剖面。利用地层压力剖面对井身结构进行了优化,利用地层可钻性剖面优选了钻头,利用优选出的PDC钻头与螺杆钻具配合进行了复合钻井试验。根据不同地层的特性和失稳机理,优选出了强抑制性聚磺钻井液和强抑制非渗透钻井液2种防塌钻井液。钻井实践表明,采用优化后的井身结构,利用优选出的PDC钻头与螺杆钻具配合进行复合钻井,使用优选出的防塌钻井液,钻井过程顺利,没有出现缩径、阻卡和垮塌掉块等复杂情况,平均机械钻速提高了22.6%~28.6%,单井钻井周期缩短了47.00~90.78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钻井 PDC钻头 螺杆钻具 防塌钻井液 玉北地区
下载PDF
玉北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特征及成岩环境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谦 黄文辉 +3 位作者 丁文龙 张亚美 漆立新 云露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3-30,74,共9页
基于大量碳、氧稳定同位素(δ13C,δ18O)数据,利用岩心分析、岩石薄片单偏光、阴极发光以及扫描电镜等实验方法,结合玉北地区成岩环境特点,研究了该区奥陶系各类成岩环境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玉北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都是在稳... 基于大量碳、氧稳定同位素(δ13C,δ18O)数据,利用岩心分析、岩石薄片单偏光、阴极发光以及扫描电镜等实验方法,结合玉北地区成岩环境特点,研究了该区奥陶系各类成岩环境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玉北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都是在稳定的海相环境中形成的,且基本上保持了原始环境的碳、氧同位素组成,其成岩埋藏深度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沉积地层由鹰山期至良里塔格期,对应着海平面的上升。用Z值作为定量指标来解释古盐度的相对变化精确度较低。三大类成岩环境中,近地表成岩环境的δ13C和δ18O普遍较高,表生淡水成岩环境的δ13C和δ18O普遍较低,中—深埋藏和热液成岩环境的δ13C和δ18O介于前两者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氧同位素 成岩环境 碳酸盐岩 奥陶系 玉北地区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埋藏史及热史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倪斌 汤良杰 +2 位作者 郭颖 余腾孝 岳勇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57-366,共10页
根据地层分层数据和古热流分析,对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的5口代表性钻井进行了埋藏史、热史的模拟与分析,探讨了研究区烃源岩的热演化成熟过程,初步划分了烃源岩的成熟阶段和生烃期次。研究结果认为:玉北地区寒武系-泥盆系沉积时期,具有... 根据地层分层数据和古热流分析,对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的5口代表性钻井进行了埋藏史、热史的模拟与分析,探讨了研究区烃源岩的热演化成熟过程,初步划分了烃源岩的成熟阶段和生烃期次。研究结果认为:玉北地区寒武系-泥盆系沉积时期,具有多次沉积埋藏和隆升剥蚀的交替;泥盆系沉积之后,石炭-二叠系呈现沉积埋藏的特征;中生代在玉北地区东部少量沉积三叠系,随后被剥蚀,而在中西部发生沉积间断;进入新生代,地层持续沉积,且沉积速率呈现增大趋势。研究区寒武系烃源岩自沉积以来成熟度演化相对连续,奥陶纪时进入生烃门限,成熟时期较早;志留-泥盆纪,受海西早期运动的影响,发生隆升剥蚀作用,烃源岩演化变缓;石炭-二叠纪受控于区域上持续稳定的地层沉积与广泛发育的火山活动,研究区寒武系烃源岩进入中高成熟阶段;由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远程效应,新生代研究区持续沉降,形成巨厚沉积,烃源岩成熟度达到高-过成熟,为天然气生成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北地区 烃源岩 埋藏史 热史 Ro 盆地模拟
下载PDF
玉北地区中下奥陶统储层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吴礼明 印婷 +2 位作者 蒋海军 林新 谭广辉 《断块油气田》 CAS 2014年第6期701-706,共6页
玉北地区奥陶系鹰山组和蓬莱坝组作为主要储层,发育有裂缝型、裂缝-孔洞型和孔洞型3类储层,在空间展布上具有"东西分异、上下分层"特征。在岩心观察、成像测井、薄片及物性等资料分析基础上,结合扫描电镜、碳氧同位素测定结果... 玉北地区奥陶系鹰山组和蓬莱坝组作为主要储层,发育有裂缝型、裂缝-孔洞型和孔洞型3类储层,在空间展布上具有"东西分异、上下分层"特征。在岩心观察、成像测井、薄片及物性等资料分析基础上,结合扫描电镜、碳氧同位素测定结果,深入探讨玉北地区中下奥陶统储层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断裂、裂缝作为重要的疏导体系促进地层内幕岩溶储层发育,古地貌控制岩溶储层发育的有利相带,东西差异的断裂活动和岩溶相带分布决定了区域上东西分异的储层特征;原岩性质对鹰山组上下段发育不同储层类型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深部热液活动在早期基底断裂的疏导作用下对蓬莱坝组储层起到了良好的改造作用;原岩性质和热液活动的共同作用致使奥陶系储层出现上下分层的特征。最后综合多种储层受控因素,对玉北地区中下奥陶统储层发育模式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类型 控制因素 岩溶储层 发育模式 玉北地区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玉东3断裂带构造转换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赵彬彬 汤良杰 +5 位作者 余腾孝 陈刚 岳勇 杨勇 张旭光 潘玉芳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60-1265,共6页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最新的三维地震资料进行解释分析,运用断层的位移-距离分析方法,探讨了玉东3断裂带的转换带特征,并分析了转换带形成的三个阶段。玉北地区断裂发育,主要为北西走向。由北向南,玉东3断裂带从北东段到南西段断层...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最新的三维地震资料进行解释分析,运用断层的位移-距离分析方法,探讨了玉东3断裂带的转换带特征,并分析了转换带形成的三个阶段。玉北地区断裂发育,主要为北西走向。由北向南,玉东3断裂带从北东段到南西段断层倾向由SE向逐渐变为NW向,根据这种变化及其剖面组合关系,采用Morley对转换带的分类方案,确定在转换段内形成了聚敛叠覆型转换带。转换段的转换带传递了北东段断层和南西段断层的位移量,使玉东3断裂带的总位移量保持一致。该转换带的形成演化主要经历了孤立逆断层、转换带形成和转换带复杂化等三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北地区 玉东3断裂带 分段性 转换带 演化特征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奥陶系沉积相与沉积演化模式 被引量:8
14
作者 罗少辉 李九梅 +2 位作者 张旭光 张长建 岳勇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3-29,共7页
在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奥陶系层序地层格架建立的基础上,通过对岩心、钻井、测井、地震及古生物等相关资料分析,以地震地层学和海相碳酸盐岩沉积模式为指导,对玉北地区奥陶系沉积相进行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奥陶系可划分为台地潮坪... 在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奥陶系层序地层格架建立的基础上,通过对岩心、钻井、测井、地震及古生物等相关资料分析,以地震地层学和海相碳酸盐岩沉积模式为指导,对玉北地区奥陶系沉积相进行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奥陶系可划分为台地潮坪、局限台地、开阔台地、台地边缘、陆架内缘斜坡和陆棚等6种沉积相,并明确了研究区奥陶纪各期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总结了纵向上的沉积演化规律为:早奥陶世早期发育台地潮坪相;早奥陶世晚期随着海平面的持续缓慢上升,过渡为局限台地相;中奥陶世演化为开阔台地相;晚奥陶世早期演变为斜坡相,至晚奥陶世中晚期则发育陆棚相沉积体系。综合考虑古地理沉积环境、沉积相平面组合规律及控制因素,建立了玉北地区奥陶系沉积演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玉北地区 奥陶系 沉积相 沉积演化 沉积模式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成岩作用类型及演化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红光 刘波 +4 位作者 张学丰 曹鉴华 黄臣军 刘格云 吴双林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73-384,共12页
为恢复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的成岩演化历史,通过岩芯观察、薄片观察、地球化学分析等工作,针对溶蚀作用、白云石化作用、硅化作用和破裂作用等开展研究,并将成岩历史划分为4个阶段。由于海平面的波动,地貌高部位在相... 为恢复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的成岩演化历史,通过岩芯观察、薄片观察、地球化学分析等工作,针对溶蚀作用、白云石化作用、硅化作用和破裂作用等开展研究,并将成岩历史划分为4个阶段。由于海平面的波动,地貌高部位在相对海平面较低时短暂地暴露在地表,以颗粒结构为主的灰岩在沉积后不久发生准同生溶蚀作用,形成顺层发育的溶洞及结构选择性溶孔等。主要发育于早成岩阶段的白云石化作用增强了岩石的抗压实压溶能力,有利于孔洞的保存;此外,早成岩阶段的加里东中-晚期及海西早期构造运动导致裂缝较为发育,但由于经历了复杂的压实及胶结作用过程,裂缝多呈封闭或充填状态,未形成有效的储集空间。中成岩阶段的热液活动以产出具波状消光和鞍形结构的白云石和黄铁矿为特征,热液活动总体上较弱,对先期形成的孔洞和裂缝具有轻微的充填破坏作用。晚成岩阶段的硅质流体及钙质流体活动部分地充填早期的孔洞,在区域内对储层具有破坏作用;晚成岩阶段的海西晚期及喜山期裂缝活动弱于早成岩阶段的裂缝活动,但由于经历的成岩改造作用较弱,这些晚期裂缝多为开启状态,在喜山期油气调整阶段具有一定的输导和储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北地区 中-下奥陶统 碳酸盐岩 成岩序列 孔隙
下载PDF
玉北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风化壳岩溶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 被引量:12
16
作者 牛君 黄文辉 +1 位作者 蒋文龙 漆立新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3,135,共13页
利用测井解释数据、岩心及薄片观察结果,分析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风化壳岩溶储层特征、分布规律及其主控因素。结果表明:玉北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主要发育加里东中期和海西早期风化壳岩溶,鹰山组是风化壳岩溶最为发育的地... 利用测井解释数据、岩心及薄片观察结果,分析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风化壳岩溶储层特征、分布规律及其主控因素。结果表明:玉北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主要发育加里东中期和海西早期风化壳岩溶,鹰山组是风化壳岩溶最为发育的地层。储层垂向分布于水平潜流带高角度溶缝、半充填的溶蚀孔洞、粒间溶孔和晶间溶孔,以及垂直渗流带半充填的高角度溶缝和中小型溶蚀孔洞;储层平面分布于岩溶高地和岩溶斜坡古地貌单元,发育滑塌堆积物、溶洞、溶孔和溶缝等储集空间。研究区裂缝发育,与溶蚀孔洞相互沟通,明显改善碳酸盐岩储层的渗透性能。加里东中期—海西早期构造运动导致的地层长期暴露剥蚀、断裂活动和裂缝发育是风化壳岩溶储层形成的主要原因,东部断裂带鹰山组碳酸盐岩为勘探首选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化壳储层 碳酸盐岩 奥陶系 玉北地区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奥陶系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油气成藏史 被引量:5
17
作者 吴小力 李荣西 +6 位作者 李纯泉 斯尚华 李得路 赵帮胜 程敬华 王建广 乔博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40-748,共9页
通过对玉北地区奥陶系储层流体包裹体进行岩相学观察、显微荧光光谱分析和显微测温分析,研究油气充注特征,划分油气成藏期次并确定其成藏时间.结果表明玉北地区奥陶系存在3幕2期油气成藏:第1期发生在海西晚期283~252 Ma,可分为2个幕次... 通过对玉北地区奥陶系储层流体包裹体进行岩相学观察、显微荧光光谱分析和显微测温分析,研究油气充注特征,划分油气成藏期次并确定其成藏时间.结果表明玉北地区奥陶系存在3幕2期油气成藏:第1期发生在海西晚期283~252 Ma,可分为2个幕次油气充注,其中第1幕(283~272Ma)以低成熟度油气成藏为主,第2幕(268~252 Ma)油气大规模成藏,具混源充注特征;第2期发生在喜马拉雅中-晚期16~3 Ma,主要以高成熟的油气成藏为主,油气成分较均一.在两期油气成藏中,海西晚期油气成藏规模大,为主成藏期.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历史分析玉北地区奥陶系油气成藏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成藏期次 奥陶系 玉北地区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成藏主控因素与油气富集规律 被引量:8
18
作者 郝建龙 余腾孝 +2 位作者 曹自成 岳勇 邵志兵 《新疆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44-350,共7页
据地震剖面构造解析,玉北1构造带具东西分段、南北分块特征。通过对玉北1油藏多口井原油地化、生产动态分析,认为玉北1油藏为岩溶缝洞型油藏,受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非均质控制,属局限缝洞体,没有统一的油水界面。油藏受NW向调节断裂分割... 据地震剖面构造解析,玉北1构造带具东西分段、南北分块特征。通过对玉北1油藏多口井原油地化、生产动态分析,认为玉北1油藏为岩溶缝洞型油藏,受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非均质控制,属局限缝洞体,没有统一的油水界面。油藏受NW向调节断裂分割,海西晚期再次活动的高部位断片成为玉北1油藏油气富集区。玉北地区成藏模式为"寒武系供烃,断裂与不整合疏导,两期岩溶储层,海西晚期成藏,后期调整",油气富集受储层与断裂控制。海西晚期活动后的稳定构造带是有利的油气聚集区带,中部多期岩溶发育,盖层良好地区是较有利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盖提斜坡 玉北地区 碳酸盐岩 岩溶缝洞 油气聚集
下载PDF
玉北地区下奥陶统蓬莱坝组白云岩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7
19
作者 林新 蒋海军 +1 位作者 岳勇 吴礼明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4年第3期59-66,共8页
玉北地区下奥陶统蓬莱坝组为塔里木盆地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的目的层系,发育了大量白云岩储层。由于白云岩埋藏深、勘探程度低,对其储层方面的认识有待进一步研究。在野外地质观察、岩心观察、薄片及物性等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扫描... 玉北地区下奥陶统蓬莱坝组为塔里木盆地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的目的层系,发育了大量白云岩储层。由于白云岩埋藏深、勘探程度低,对其储层方面的认识有待进一步研究。在野外地质观察、岩心观察、薄片及物性等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扫描电镜和碳、氧、锶同位素测定等结果,对蓬莱坝组白云岩储层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蓬莱坝组白云岩由交代白云岩和重结晶白云岩组成,按晶粒大小可分为粉细晶白云岩、中晶白云岩及粗晶白云岩,其中中晶白云岩为最重要的储集岩。白云岩储集空间可分为晶间孔、晶间溶孔、晶内溶孔、溶蚀孔洞及裂缝,其中溶蚀孔洞和裂缝为比较重要的储集空间,裂缝还能作为运移通道,储集空间组合类型以裂缝-孔洞型为主。断裂作用及其伴生裂缝以及岩溶作用是影响研究区蓬莱坝组储层发育的关键因素。断裂活动控制了伴生裂缝的发育,使得地表淡水或深部热液沿断裂和裂缝下渗或上涌,并发生溶蚀作用;大气淡水岩溶作用有效改善了蓬莱坝组上部白云岩储层的物性,而热液岩溶作用致使大多数孔洞和裂缝被硅质等充填,导致蓬莱坝组下部储层发育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 储层特征 控制因素 蓬莱坝组 玉北地区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蓬莱坝组鞍形白云石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6
20
作者 焦健 李映涛 +3 位作者 张哨楠 黄擎宇 叶宁 袁晓宇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9-107,共9页
根据岩相特征将玉北地区蓬莱坝组白云岩分为粉细晶基质白云岩、粗晶基质白云岩和鞍形白云石充填物。鞍形白云石充填物各类地化特征都与粗晶基质白云岩相似,是粗晶基质白云岩自身溶解后又在缝洞内形成的一种再沉淀,应该属于白云石胶结物... 根据岩相特征将玉北地区蓬莱坝组白云岩分为粉细晶基质白云岩、粗晶基质白云岩和鞍形白云石充填物。鞍形白云石充填物各类地化特征都与粗晶基质白云岩相似,是粗晶基质白云岩自身溶解后又在缝洞内形成的一种再沉淀,应该属于白云石胶结物,而与交代灰岩作用无关。高温、高盐度的地层卤水应该是鞍形白云石充填物形成的主要成岩流体。微量元素方面,粉细晶基质白云岩的Sr含量明显高于粗晶基质白云岩和鞍形白云石充填物,而鞍形白云石充填物的Ba含量远远高于基质白云岩和粗晶基质白云岩;Mg/Ca比方面,三者差别极小;鞍形白云石充填物与基质白云岩稀土含量都很低且配分曲线特征相似,稀土分异程度相近;包裹体测温、测盐显示鞍形白云石充填物与基质粗晶白云岩在流体性质上存在重叠,表明其在流体性质上存在对基岩的继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形白云石 成岩流体 地球化学 蓬莱坝组 玉北地区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