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仁风温玉块 书味老银钩
1
作者 久辅 《云南画报》 2011年第5期48-49,共2页
韩先成艺术简历韩先成,男,湖南澧县人,1951年生,毕业于清华大学建工系。中国建筑艺术文化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云南分会理事,云南楹联学会副会长。现任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总规划师、国家注册规划师、云南书画院研究员、云南大理... 韩先成艺术简历韩先成,男,湖南澧县人,1951年生,毕业于清华大学建工系。中国建筑艺术文化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云南分会理事,云南楹联学会副会长。现任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总规划师、国家注册规划师、云南书画院研究员、云南大理学院客座教授。楷书以柳体启蒙,后改习颜体,进而改习魏碑。隶书习《曹全碑》、邓石如。草书初学王羲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全碑 邓石如 艺术简历 中国美术家协会 云南大理学院 玉块 书画院 城乡建设厅 中国建筑艺术 规旋
原文传递
玉玦、玉璧仿生原型探源 被引量:5
2
作者 雷广臻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132-134,共3页
从俄罗斯贝加尔湖周边地区到中国的赤峰市兴隆沟遗址和朝阳市牛河梁遗址都存在的玉与人眼关系的情况,学者认为是"以玉示目"或"以玦示目"习俗。本文对玉玦、玉璧仿生原型试作探讨,笔者认为古人特别重视"目"... 从俄罗斯贝加尔湖周边地区到中国的赤峰市兴隆沟遗址和朝阳市牛河梁遗址都存在的玉与人眼关系的情况,学者认为是"以玉示目"或"以玦示目"习俗。本文对玉玦、玉璧仿生原型试作探讨,笔者认为古人特别重视"目"窍器官,所以用玉示目,用璧仿眼。玉璧的中空部分酷像眼睛的瞳孔,玉璧形状酷像人的眼睛,所以古人造出了玉璧"眼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块 玉璧 仿生原型 以玉示目 眼睛
下载PDF
秦始皇用“赵氏连城璧”制造的玉玦之发现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延举 《文博》 1990年第1期66-74,共9页
人们喜用“价值连城”这个成语来形容珍贵文物之贵重,但那些被形容的文物,毕竟还不是那个真正“价值连城”的赵璧。一九四九年,我在南京以偶然机会从摊贩手里买到一个玉玦(玉搬指)经过多年研究,知道它是秦始皇的御用之物,并认为它就是... 人们喜用“价值连城”这个成语来形容珍贵文物之贵重,但那些被形容的文物,毕竟还不是那个真正“价值连城”的赵璧。一九四九年,我在南京以偶然机会从摊贩手里买到一个玉玦(玉搬指)经过多年研究,知道它是秦始皇的御用之物,并认为它就是用那个“价值连城”的赵璧之一部分制造的。以下我就来谈一谈我这样论断的根据和理由,希望高明的考古学家们予以指正。这里须要声明一下,我的研究,曾直接间接得到很多同志和朋友的帮助,并非全靠我一人力量完成。为了方便,暂不一一指名道谢。一、完璧归赵和赵壁又入秦战国时,秦昭襄王欲得赵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块 秦昭襄王 玉玦 赵氏连城 古玉 云梦睡虎地秦墓 不一一 用玉 后世人 玉质
下载PDF
洪洞永凝堡西周墓中出土的两种饰物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素琳 《文物世界》 1989年第1期42-43,共2页
1980年秋季,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考古队在洪洞县永凝堡村发掘一批西周墓葬,出土了一批有价值的文物。其中有两种饰物形制比较特殊,故在此做一介绍。在西周晚期墓葬BM6中,出土13枚黑色扁圆形饰物。这些饰物散落在墓主的颈下胸前,可能为... 1980年秋季,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考古队在洪洞县永凝堡村发掘一批西周墓葬,出土了一批有价值的文物。其中有两种饰物形制比较特殊,故在此做一介绍。在西周晚期墓葬BM6中,出土13枚黑色扁圆形饰物。这些饰物散落在墓主的颈下胸前,可能为颈饰。此种饰物形状近似圆形,但上下两端平齐。体表面油黑发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晚期 西周墓葬 文物工作 墓主 煤雕 汉墓 鉴定报告 考古发掘 玉块 西周中期
下载PDF
古代玉器的起源和发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曲石 《文博》 1987年第3期73-76,共4页
中国古代玉器伴随石器产生,自原始社会至战国时期大约经历了五千多年的漫长发展过程。早在新石器时代,玉器一方面作为反映美感的表征、智慧、财富、饰物及吸引异性的资本;另一方面作为某种观念的特征,即信仰、权力、地位的形象体现。当... 中国古代玉器伴随石器产生,自原始社会至战国时期大约经历了五千多年的漫长发展过程。早在新石器时代,玉器一方面作为反映美感的表征、智慧、财富、饰物及吸引异性的资本;另一方面作为某种观念的特征,即信仰、权力、地位的形象体现。当石器时代结束,人类进入金石并用或青铜时代,石器渐渐消亡。此时,玉器不但没有泯灭和减少,反而大大地发展了。当社会到达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商殷时代,中国的玉琢艺术同时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私有制已经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质 新石器时代晚期 青铜时代 战国时期 玉铲 旧石器时代晚期 玉块 阴线刻 文物考古工作 外方内圆
下载PDF
岫岩 被引量:1
6
《西部资源》 2015年第2期76-77,共2页
岫岩玉以产于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而得名,为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名玉之一。广义上可以两类,一类是老玉(亦称黄白老玉),老玉中的籽料称作河磨玉,属于透闪石玉,其质地朴实、凝重、色泽淡黄偏白,是一种珍贵的璞玉。另一类是岫岩碧玉... 岫岩玉以产于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而得名,为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名玉之一。广义上可以两类,一类是老玉(亦称黄白老玉),老玉中的籽料称作河磨玉,属于透闪石玉,其质地朴实、凝重、色泽淡黄偏白,是一种珍贵的璞玉。另一类是岫岩碧玉(亦称瓦沟玉引)属蛇纹石类矿石,其质地坚实而温润,细腻而圆融,多呈绿色至湖水绿,其中以深绿、通透少瑕为珍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岫岩县 透闪石玉 岫岩玉 河磨玉 圆融 地质矿产局 辽宁省鞍山市 红山文化 哈达碑镇 玉块
下载PDF
西王母和白玉笛
7
作者 赵世骞 《乐器》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44-44,共1页
公元281年(西晋太康二年)的一个秋夜,有个名叫不准的盗墓人,悄悄钻进汲郡(今河南汲县)一座古墓中。不准顺手摸起墓中的竹简点燃照明,慌忙中将值钱的宝物和一只精美绝伦的白玉琯取走。后来经著名学者考证,这是战国时期魏襄王的墓,离当时... 公元281年(西晋太康二年)的一个秋夜,有个名叫不准的盗墓人,悄悄钻进汲郡(今河南汲县)一座古墓中。不准顺手摸起墓中的竹简点燃照明,慌忙中将值钱的宝物和一只精美绝伦的白玉琯取走。后来经著名学者考证,这是战国时期魏襄王的墓,离当时已有五、六百年。墓中有两件轰动于世的国宝,一件是早已失传的古籍珍品《穆天子传》竹简,另一件就是不准盗走的那支精美的乐器白玉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夜 魏襄王 《穆天子传》 西晋太康 汲县 精美绝伦 汲郡 战国时期 舜祠 玉块
下载PDF
国墓地玉雕艺术初探
8
作者 胡智生 《文博》 1993年第6期32-40,2,共10页
宝鸡张国墓地的发掘,曾引起考古界的关注。出土的大批珍贵文物,反映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风格特点。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出土的565件组玉石器,计有礼器、仪仗、工具、装饰、动物玉雕品等,数量之大。
关键词 组玉 考古界 玉鱼 玉质 兽面纹 玉块 鸟纹 琢玉 玉戈 玉鹿
下载PDF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句法结构辨正
9
作者 常志伟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92-93,共2页
本文对"鼎铛玉石,金块珠砾"的句法结构作了较为合理的解释,认为"鼎铛玉石,金块珠砾"的句法结构是由四个表示比喻的判断句活用结构紧缩而成,属于判断句活用。
关键词 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 句法结构
下载PDF
中国红山文化的岫玉饰品
10
作者 涂怀奎 周涛 《中国宝玉石》 2001年第1期70-72,共3页
一.岫玉饰品是红山文化的代表红山文化是中国最古老的玉文化,在距今1.2万年左右的辽宁海城仙人洞出土的绿色蛇纹石制作的玉器,经专家鉴定属辽宁岫宕县瓦沟岫玉。考古材料证实,东北地区在辽宁岫岩红山村出土的玉饰。
关键词 岫玉饰品 红山文化 中国 玉块 玉壁 玉冠饰 玉龟 玉兔
下载PDF
怎样鉴定收藏古代玉器
11
作者 陈冉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15年第5期4-5,共2页
对于古玉的鉴定,首先要认知各个文化期的风格以及各文化期的工艺,再有就是"沁色玉包浆"。风格对有沁色的玉未必就是一件真品,现在很多赝品往往是用原先就有沁色的玉块雕琢而成的,挑选时可以通过仔细观察解决这个问题。只要沁... 对于古玉的鉴定,首先要认知各个文化期的风格以及各文化期的工艺,再有就是"沁色玉包浆"。风格对有沁色的玉未必就是一件真品,现在很多赝品往往是用原先就有沁色的玉块雕琢而成的,挑选时可以通过仔细观察解决这个问题。只要沁色在工的上面就是真品。对沁色的认识是十分难的,古人与今人都有做假沁的,或用火烧,或用油炸,或用色染,不一而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沁色 古玉 文化期 玉块 玉质 水银沁 油浸法 和田玉 玉文化 玉璜
下载PDF
玉石的收藏与鉴赏
12
《天津社会保险》 2010年第6期70-71,共2页
中国是世界上重要的产玉国,开采历史悠久,分布地域极广。据《山海经》记载,中国的产玉地点有200多处,一些著名的玉矿至今仍在开采。其中,新疆和田玉、河南独山玉、辽宁岫岩玉和湖北绿松石尤为珍贵,被称为中国的四大玉石。
关键词 和田玉 独山玉 开采历史 岫岩玉 投资收藏 阿富汗玉 收藏市场 玉质 透闪石 玉块
下载PDF
岫岩玉,天人结合的旷古流传
13
《品牌与标准化》 2015年第2期38-41,共4页
辽宁鞍山岫岩,这是个被造物主眷顾的地方。"中国绿色名县"、"满族风情之乡"、"中国玉都"……行走在青山绿水之间,感受的尽是这里丰富且独特的资源。自然给岫岩的馈赠有很多,而其中最别致的,要数以产地而... 辽宁鞍山岫岩,这是个被造物主眷顾的地方。"中国绿色名县"、"满族风情之乡"、"中国玉都"……行走在青山绿水之间,感受的尽是这里丰富且独特的资源。自然给岫岩的馈赠有很多,而其中最别致的,要数以产地而得名的"岫岩玉"了。其与新疆的"和田玉",河南南阳的"独山玉",湖北十堰的"绿松石"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玉,让这个地处辽东半岛的小城名声大噪。玉,在汉代许慎看来,是"石之美者"。而岫岩玉之美,又在其山生水藏、质地坚韧、细腻温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岫岩玉 辽宁鞍山岫岩 满族风情 独山玉 和田玉 河南南阳 玉都 玉质 岫岩县 玉块
下载PDF
简谈我国古代玉器
14
作者 相启春 《希望月报(上)》 2008年第1期21-21,35,共2页
玉为古代美石之泛称,具有质地纯洁,色泽典雅,工艺精湛,造型优美,器类丰富,遂为世人所喜爱并逐步成为封建礼制的重要表征。我国是世界上产生和使用玉器最早的国家。
关键词 随葬器物 葬玉 重要表征 中国玉文化 满城汉墓 杨伯达 半圭 玉蝉 玉块 玉质
下载PDF
缘玉和田
15
《半岛新生活》 2009年第6期34-35,共2页
只要一说到玉,人们就会率先想到和田玉,它的温婉优雅让人无限神往,睿智、善良是它的本性,神秘、瑰丽是它的气质。女人如玉,天性使然。很久以前,昆仑山下的先民们就发现了和田玉。屈原曾有赞美和田玉的诗句:"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 只要一说到玉,人们就会率先想到和田玉,它的温婉优雅让人无限神往,睿智、善良是它的本性,神秘、瑰丽是它的气质。女人如玉,天性使然。很久以前,昆仑山下的先民们就发现了和田玉。屈原曾有赞美和田玉的诗句:"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就连屈原这样的文豪都想登上昆仑山吸取玉的精华,欲与天地同寿,要和日月同光。或许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玉,有缘遇到自己真爱的那一块,确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缘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田玉 如玉 蚕妇吟 人的生命 玉块 用玉 阿富汗玉 成熟稳重 林黛玉 思理
下载PDF
Ignition and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Ignition-assisting Agents for Densified Corn Stover Briquette Fuel 被引量:4
16
作者 袁海荣 庞云芝 +4 位作者 王奎升 刘研萍 左晓宇 马淑勍 李秀金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4期687-694,共8页
Ignition-assisting agents for densified corn stover briquette fuel(DCBF) were developed,and their ignition and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type LLA-6 household cooking stove.Three waste liquid fue... Ignition-assisting agents for densified corn stover briquette fuel(DCBF) were developed,and their ignition and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type LLA-6 household cooking stove.Three waste liquid fuels,waste engine oil(E) ,diesel oil(D) ,and industrial alcohol(A) ,were used as raw materials to make 25 ignitionassisting agents by mixing at different ratios.Their ignition performance was evaluated in terms of ignition time and cost.It was found that ignition-assisting agents ED15(a mix of E and D at volume ratio of 1︰5) and DA51(a mix of D and A at volume ratio of 5︰1) presented better ignition results with shorter ignition time(40-53 s) and lower cost(6.1 and 5.3 cents) at the dosages of 9 ml and 8 ml,respectively.The emission of O2,CO,CO2,NOx,and SO2,the temperature in fume gas,and combustion efficiency were investigated for ED15 and DA51.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mission of ED15 with the dosage of 9 ml is lower than that of DA51 with the dosage of 8 ml in the ignition process.ED15 at the dosage of 9 ml achieves satisfactory combustion efficiency and emits less pollutant,so it is recommended for practical application.The study will provide a cost-effective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pproach to fast ignite DCBF and break the barrier to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DCB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nition-assisting agent densified corn stover briquette fuel fume gas EMISSION
下载PDF
及时解决奖励制度改进后出现的新问題
17
作者 姚权 《中国劳动》 1962年第1期20-21,共2页
太原砂輪厂从去年第三季度以来,实行了以降低廢品率、节約工时和节約原材料为主要內容的优质高产奖励办法麄兏莶煌纳氐慵吧写嬖诘闹饕獑栴},給各个工种制訂了不同的奖励指标,使工人有了較明确、具体的努力方向,对促进生... 太原砂輪厂从去年第三季度以来,实行了以降低廢品率、节約工时和节約原材料为主要內容的优质高产奖励办法麄兏莶煌纳氐慵吧写嬖诘闹饕獑栴},給各个工种制訂了不同的奖励指标,使工人有了較明确、具体的努力方向,对促进生产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有些生产小組原来是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实行优质高产奖励办法以后,改变了旧面貌,創造了新的产量纪录,廢品率大幅度下降,为国家节約了资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奖励办法 奖励制度 产量纪录 成品储备 停工待料 查成 大炉 玉块 机械加工 下道
下载PDF
大溪文化玉器渊源探索——兼论有关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传播、影响的研究方法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建芳 《南方民族考古》 1987年第1期15-20,共6页
广泛散布于长江中游地区的大溪文化,自五十年代末被发现以来,备受中外考古学家的注意。有关的研究论文时有所见,但都不是以玉器为主题。本文着重大溪文化玉器渊源的探讨,进而对目前有关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传播、影响的研究方法,提出一... 广泛散布于长江中游地区的大溪文化,自五十年代末被发现以来,备受中外考古学家的注意。有关的研究论文时有所见,但都不是以玉器为主题。本文着重大溪文化玉器渊源的探讨,进而对目前有关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传播、影响的研究方法,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一迄今所发现的大溪文化玉器,主要出土于四川巫山大溪和湖北松滋桂花树二地的大溪文化墓葬,尤其是前者出土玉器的数量尚属可观。以大溪第三次发掘为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石器时代 文化传播 玉块 半璧 河姆渡文化 薛家岗文化 五十年代 长江中游地区 史前文化 良诸文化
原文传递
论有肩有段石器 被引量:1
19
作者 彭长林 何安益 周然朝 《边疆考古研究》 CSSCI 2012年第1期63-81,共19页
有肩有段石器是"有段石锛与有肩石器交汇、融合所表现出的最明显的特征……是将两种不同制作工艺应用到同一种石器上的产物"。其中锛类占绝大多数,另有少量的斧、铲之类。有肩有段石器虽然数量不多,但其特殊的形制和有规律地... 有肩有段石器是"有段石锛与有肩石器交汇、融合所表现出的最明显的特征……是将两种不同制作工艺应用到同一种石器上的产物"。其中锛类占绝大多数,另有少量的斧、铲之类。有肩有段石器虽然数量不多,但其特殊的形制和有规律地分布于相对较广的地域,对我们研究岭南、云贵及越南北部之间的文化交流、传播路线等问题有较好的参考价值。笔者以公开发表的资料为基础,对有肩有段石器的相关问题略加论述。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类型 感驮岩 青铜时代 边疆考古研究 浮滨文化 越南北部 玉块 三星堆文化 拔牙习俗 屈肢葬
原文传递
东亚玉玦之路
20
作者 邓聪 《人类文化遗产保护》 2003年第1期41-44,共4页
史前玉玦出土相当普遍,近年考古成果显示,玦饰很可能起源于东亚,由于国际间缺乏交流,因此对玉玦的研究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简要地论述了80年代末对玉玦研究的大势,尤其近年来中国玉玦大量出土,为探索玉玦起源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 东亚 玉块 起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