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声玉振的文化阐释 被引量:1
1
作者 胡建升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5-82,共8页
历来学者受文字书写小传统的局限习惯将"金声玉振"解释为用音乐节奏来比喻圣人之德。其实,利用各种活态的口传文化和实物图像,深入发掘"金声"和"玉振"在本土知识传统中的深远文化根源,将其发生谱系追溯... 历来学者受文字书写小传统的局限习惯将"金声玉振"解释为用音乐节奏来比喻圣人之德。其实,利用各种活态的口传文化和实物图像,深入发掘"金声"和"玉振"在本土知识传统中的深远文化根源,将其发生谱系追溯到史前的玉器时代和青铜时代,就可以证明"金声玉振"与"神金"、"神玉"等神圣物质信仰和史前宗教通神仪式活动是紧密关联的,都是"圣人"作法通神进入迷狂境界的神圣听觉符号标志,也彰显了圣人"集大成"与华夏礼乐制度的发生学谱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声 玉振 神话 大传统 圣人 集大成
原文传递
《〈干禄字书〉笺证》与罗振玉早期文字学思想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元春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60-68,共9页
罗振玉堪称近现代金石学研究集大成者。相较后来的古文字学研究成就斐然,其早年学术思想的梳理鲜有专门成果出现。藉由对颜真卿书艺的热崇,对正统思想的坚守,以及《说文》在其治学中的重要地位,罗振玉撰作了《〈干禄字书〉笺证》。在未... 罗振玉堪称近现代金石学研究集大成者。相较后来的古文字学研究成就斐然,其早年学术思想的梳理鲜有专门成果出现。藉由对颜真卿书艺的热崇,对正统思想的坚守,以及《说文》在其治学中的重要地位,罗振玉撰作了《〈干禄字书〉笺证》。在未有实物资料佐证下,罗氏认识到《干禄字书》是为"时用"而作,并指出许多字组看似舛误,实际为从俗形体的忠实记录,而非考证疏失。罗氏不以社会用字频率判定正体与否,而是注重正字理据的合法性,通过补具经典文献(包括隶省)所析构字理据,来交待字形俗、讹、正的流变。可以看出,是书蕴含了现代科学文字学的理念,并影响到孙祖同和俞鸿筹《笺证补》的形成。罗书作于甲骨、敦煌发掘之前,是今人探析其学术思想历程的重要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振玉 《(干禄字书)笺证》 文字学思想 字样学
下载PDF
三大奇观看文庙
3
作者 冯建国 《炎黄地理》 2019年第11期68-70,共3页
从万荣县城南行7.5公里,便是文庙的旧址。文庙的主体建筑为大成殿,是为祭祀孔子及主要弟子修建的。历代王朝给孔子以种种封号,到元代被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至清顺治时又封为“大成至圣先师”。在我国,一般把集中前人的主张、学术形... 从万荣县城南行7.5公里,便是文庙的旧址。文庙的主体建筑为大成殿,是为祭祀孔子及主要弟子修建的。历代王朝给孔子以种种封号,到元代被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至清顺治时又封为“大成至圣先师”。在我国,一般把集中前人的主张、学术形成完整的体系称为集大成。《孟子 万章》有言“孔子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这里的“大成殿”,就是用孟子对孔子的赞颂语作为文庙正殿殿名的。从一般意义上讲,所谓的“大成”是说孔子道德才学都取得巨大的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顺治 城南行 历代王朝 文庙 大成殿 至圣先师 集大成 玉振
下载PDF
Shaking Intensity Distribution of the April 14,2010 Yushu,China Earthquake
4
作者 Chen Kun Yu Yanxiang Gao Mengtan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2010年第3期394-397,共4页
Two hours after the 2010 Yushu Earthquake, the shaking intensity distribution was obtained using the ShakeMap Rapid Generation System Based on Site Effects, developed by the author, which integrates the information of... Two hours after the 2010 Yushu Earthquake, the shaking intensity distribution was obtained using the ShakeMap Rapid Generation System Based on Site Effects, developed by the author, which integrates the information of tectonic settings, the strike and scale of causative faults,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s, fault rupture process and attenuation relationship in Western China, as well as local site effects.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The major axis of shaking intensity distribution is directed NW-SE, parallel to the Yushu fault; (2) The meizoseismal area reaches an intensity IX and covers 300km^2; (3) The intensity IX area is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area 40km southeast and 15km northwest of the epicenter along the causative fault; (4) Due to local soil conditions, the northwestern part of the area with intensity IX on bedrock shows an intensity Ⅷ when converting from the bedrock to the soil; (5) Areas with intensity Ⅷ, VII, VI measure 3,000km^2, 8,000km^2, and 24,000km^2,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keMap Shaking Intensity Yushu Earthquake
下载PDF
罗振玉甲骨文考释之误释字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谭飞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8-112,共5页
罗振玉甲骨文考释中的误释字大体可以分为误收它字作异体、误释字形、误析部件三种类型。究其原因,主要有"对差异缺乏细致分析,混讹形似形体"、"对部件组合义分析不够,轻言增省"、"从《说文》对相关字的形体... 罗振玉甲骨文考释中的误释字大体可以分为误收它字作异体、误释字形、误析部件三种类型。究其原因,主要有"对差异缺乏细致分析,混讹形似形体"、"对部件组合义分析不够,轻言增省"、"从《说文》对相关字的形体析解、释义出发分析甲骨文形体,附会而误"、"据形联想,结合卜辞文句推析验证不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振玉 甲骨文 误释 类型 原因
原文传递
罗振玉“逼债”说之源流及其与王国维经济关系考论 被引量:5
6
作者 彭玉平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5-107,共13页
王国维自沉颐和园之年,正是位居天津张园的逊清小朝廷政治斗争激烈之时,以溥仪深相赏识的王国维之死作为契机排斥异己,成为郑孝胥等人的政治谋略。罗振玉“逼债”王国维之说就是在郑孝胥的策划下,经史达、郭沫若、溥仪、周君适等人递相... 王国维自沉颐和园之年,正是位居天津张园的逊清小朝廷政治斗争激烈之时,以溥仪深相赏识的王国维之死作为契机排斥异己,成为郑孝胥等人的政治谋略。罗振玉“逼债”王国维之说就是在郑孝胥的策划下,经史达、郭沫若、溥仪、周君适等人递相祖述并加诡异想象,而使这一谣言一时竟然成为“公论”。而王国维之女王东明则认为王国维之死与王潜明早逝有关,明确说明无关乎罗振玉之逼债。检王国维与罗振玉近三十年相知相交的经历,虽然在王国维1916年从日本回国后,两人通信多有对古物、书画的买卖之事,但王国维主要提供信息以供罗振玉参酌,罗买与王买分得清清楚楚。罗振玉确实对王国维一家经济多有支持,但其主要方式是为王国维提供以劳务、职业或职务而获取报酬的机会。罗振玉视王国维为天挺之才,深感若令其旁皇生计乃是自己的耻辱,所以用各种方式缓解王家的经济困难,其主要目的是让王国维勿劳分心专力学术,以精深之学术延续中国学术之辉煌,罗振玉的胸襟与格局之高由此可见一斑。罗、王经济关系的底蕴在学术,这是现代学术史上值得书写的一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振玉 王国维 郑孝胥 “逼债” 经济关系
原文传递
顾西梅绘仕女图、摹钟鼎铭文扇骨
7
作者 (清)赵之琛 《中国书法》 CSSCI 2019年第15期51-51,共1页
《中国书法》本期“经典”版块“便面摇风鸣琴玉振——古琴扇骨书刻”特辑选用了《怀袖雅物——苏州折扇》一书的部分图版。《怀袖雅物——苏州折扇》是一部详细记载苏扇制作技艺、展示苏扇文化内涵的书。本书甄选公利收藏,共收录苏州... 《中国书法》本期“经典”版块“便面摇风鸣琴玉振——古琴扇骨书刻”特辑选用了《怀袖雅物——苏州折扇》一书的部分图版。《怀袖雅物——苏州折扇》是一部详细记载苏扇制作技艺、展示苏扇文化内涵的书。本书甄选公利收藏,共收录苏州折扇六百年来相关图片两千五百一十六张,其中绝大部分系首次面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作技艺 仕女图 折扇 玉振 文化内涵 铭文
原文传递
另一侧的潜流:清末国学变迁与章太炎的明治汉学批判
8
作者 彭春凌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8-97,共10页
20世纪初,海外特别是明治汉学的波澜与中国国学界的跃动,事件层层叠叠,表现出互相倚依、内外牵扯的二重奏样态。1911年《学林》所载章太炎《与农科大学教习罗振玉书》,猛烈抨击明治汉学,乃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关键文本。往往被忽视... 20世纪初,海外特别是明治汉学的波澜与中国国学界的跃动,事件层层叠叠,表现出互相倚依、内外牵扯的二重奏样态。1911年《学林》所载章太炎《与农科大学教习罗振玉书》,猛烈抨击明治汉学,乃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关键文本。往往被忽视的另一侧,即中国国学界内部之演变,助推了章太炎的明治汉学批判。无论是抨击褒奖日本汉学的风气,还是质疑以新出土文物为重心的学术潮流,章太炎的相关言论,可溯自《国粹学报》。俞樾与岛田翰,才是他批判文章中未录其名,但内心实则紧张的人物。“依自不依他”,作为章太炎的伦理和学术立场,也反映了古物流失过程中,中国知识人通过坚信内心的实在圆满来应对外在事物变迁流转的共同心态。“故闻”与“古物”之学的纷争,蕴含了章太炎论衡“国故”与罗振玉“古器物之学”各自的关切。两人均视对方为争夺“国学”话语权的对手。《学林》与《国学丛刊》的创刊和隔空论争,意味着他们分别另起炉灶。从《国粹学报》到《与罗振玉书》的相关事件和言论,有助于我们理解在西力东侵、东学寝盛的背景下,中国国学界所经历的这段心态调整、人事变迁,学术竞争与转轨的动态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太炎 罗振玉 《国粹学报》 明治汉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