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价补分离”政策:成效、困境与对策思路
1
作者 丁永潮 吕开宇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9-131,共3页
玉米“价补分离”政策作为三大主粮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的先行探索,分析其政策效果,有助于为今后粮食支持政策的完善积累经验,更为今后粮食政策改革找准方向。本文基于政策目标,梳理政策效果发现:玉米“价补分离”政策短期上基... 玉米“价补分离”政策作为三大主粮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的先行探索,分析其政策效果,有助于为今后粮食支持政策的完善积累经验,更为今后粮食政策改革找准方向。本文基于政策目标,梳理政策效果发现:玉米“价补分离”政策短期上基本实现了缩减玉米种植结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保障农民收入和提升玉米竞争力的既定政策目标,但长期上,实现部分目标面临新的挑战,出现了玉米供给不足和市场机制作用逐渐减弱的新困境。未来,不仅要立足国内、统筹国际,保障玉米供给,还应持续深化粮食价格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并以提高玉米全要素生产率为抓手,提升国内玉米竞争力与供给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价补分离”政策 成效 困境 对策
下载PDF
玉米“价补分离”政策对猪肉供应链稳定性的影响
2
作者 李玲飞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77-180,共4页
文章旨在分析玉米“价补分离”政策对猪肉供应链稳定性的影响,以维护猪肉供应市场稳定性。基于2012—2021年我国19个玉米主产省份面板数据,借助双重差分法检验玉米“价补分离”政策对我国猪肉供应链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控制一系... 文章旨在分析玉米“价补分离”政策对猪肉供应链稳定性的影响,以维护猪肉供应市场稳定性。基于2012—2021年我国19个玉米主产省份面板数据,借助双重差分法检验玉米“价补分离”政策对我国猪肉供应链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控制一系列其他因素的基础上,伴随玉米价格升高,玉米“价补分离”政策的实施能够正向提升我国猪肉供应链的稳定性,提升效果约为0.042。进一步研究发现,玉米“价补分离”政策对猪肉供应链上游稳定性的影响较为明显,政策实施后猪肉供应链上游稳定性上升了0.1067%。研究表明,玉米“价补分离”政策对我国猪肉供应链稳定性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且该效应在猪肉供应链上游促进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价补分离”政策 猪肉供应链稳定性 经济发展水平 替代品
下载PDF
玉米“价补分离”政策效果评价及优化对策
3
作者 郭力 桑梦洋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1-17,共7页
自2016年对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四盟玉米实行“价补分离”政策以来,并没有根本解决临时收储政策下粮价倒挂与“三量齐增”困境,对下游企业的成本负担改善有限,财政补贴效率仍然存在提升空间。原因在于:玉米“价补分离”政策补贴依据设计... 自2016年对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四盟玉米实行“价补分离”政策以来,并没有根本解决临时收储政策下粮价倒挂与“三量齐增”困境,对下游企业的成本负担改善有限,财政补贴效率仍然存在提升空间。原因在于:玉米“价补分离”政策补贴依据设计忽略了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目标,下游企业仅是玉米“价补分离”政策的间接获益对象,补贴政策的多重目标与补贴运作机制间缺乏配合。为此,提出玉米“价补分离”政策补贴发放依据增添农业生产效率提升指标、协同产业链内各类补贴优惠形成政策互补、改进补贴具体运作机制以提高财政资金效率等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分离 农业效率
下载PDF
“价补分离”改革对中国玉米生产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徐金海 彭悦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115,共14页
基于2009—2020年玉米主产省市域层面数据,采用DID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价补分离”改革对中国玉米生产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价补分离政策显著减少了玉米播种面积,提高了玉米单位面积产量,并降低了玉米总产量;价补分离... 基于2009—2020年玉米主产省市域层面数据,采用DID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价补分离”改革对中国玉米生产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价补分离政策显著减少了玉米播种面积,提高了玉米单位面积产量,并降低了玉米总产量;价补分离政策对玉米生产的影响具有时效性,这一影响随时间推移而减弱;价补分离政策通过增加竞争作物种植比例来减少玉米播种面积,同时促进了粮食作物种植结构优化;价补分离政策通过增加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了玉米单产;玉米播种面积的负向效应大于玉米单产的正向效应,价补分离政策通过减少玉米播种面积,最终使玉米总产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政策 分离 玉米生产 粮食种植结构
下载PDF
玉米“价补分离”政策改变了农户的生产行为吗? 被引量:10
5
作者 顾莉丽 《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19,共8页
本文基于2014~2019年我国8个省(区)960户农户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DID)和倾向得分匹配一双重差分法(PSM—DID)研究了玉米“价补分离”政策对农户生产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平均特征维度来看,玉米“价补分离”政策影响了农... 本文基于2014~2019年我国8个省(区)960户农户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DID)和倾向得分匹配一双重差分法(PSM—DID)研究了玉米“价补分离”政策对农户生产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平均特征维度来看,玉米“价补分离”政策影响了农户的生产行为,减少了玉米生产过程中土地、劳动和物质要素的投入,其中对农户的土地投入行为影响最大;从动态特征维度来看,玉米“价补分离”政策实施之初,对农户生产行为影响较大,但是后续效应减弱。特别是政策实施的第三年,产生了政策效果与政策目标偏离现象;从空间特征维度来看,玉米“价补分离”政策对农户生产行为的影响呈现出玉米非优势产区大于玉米优势产区的特点。针对上述结论,进一步说明了其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价补分离”政策 农户生产行为 倾向得分匹配 双重差分
原文传递
“价补分离”政策对内蒙古玉米种植影响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倪学志 张布花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20年第4期89-92,共4页
从宏观上看“价补分离”政策的实施对内蒙古玉米种植的调减作用并不显著。尤其是对玉米优势区而言的作用更不明显。这是由于玉米这样用途较广,需求量大且需求弹性也较大的粮食品种,实施特定品种生产者补贴政策有一定程度的变相价格支持... 从宏观上看“价补分离”政策的实施对内蒙古玉米种植的调减作用并不显著。尤其是对玉米优势区而言的作用更不明显。这是由于玉米这样用途较广,需求量大且需求弹性也较大的粮食品种,实施特定品种生产者补贴政策有一定程度的变相价格支持效应,仍具有一定程度的刺激玉米种植作用。建议取消玉米生产者补贴,调整为加强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单独实施大豆生产者补贴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 玉米种植面积 内蒙古 农业种植结构
下载PDF
我国价补分离政策对玉米价格的影响研究——基于东北地区的实证分析
7
作者 郝明睿 胡慧姣 杨晶晶 《当代经济》 2020年第12期50-53,共4页
玉米是我国三大谷物粮食之一,作为基础性粮食产品,它对我国食品价格有重要影响。研究利用双重差分法对玉米"价补分离"政策实施省份与非实施省份2010-2017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得到"价补分离"政策对玉米价格的... 玉米是我国三大谷物粮食之一,作为基础性粮食产品,它对我国食品价格有重要影响。研究利用双重差分法对玉米"价补分离"政策实施省份与非实施省份2010-2017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得到"价补分离"政策对玉米价格的作用效果。分析认为:"价补分离"政策对玉米价格具有负效应,即政策的实施导致玉米价格下降,促进了玉米价格市场化。建议:政府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细化"补贴方案";优化玉米种结构;完善市场化收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 玉米 双重差分法
下载PDF
“价补分离”政策对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效应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杨艳军 张金凤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2,共12页
自2014年以来实行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对农产品期货市场影响重大,基于此,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信息份额模型等方法,以大豆、棉花和玉米为样本,从流动性和价格发现两个视角切入,探讨'价补分离'政策对期货... 自2014年以来实行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对农产品期货市场影响重大,基于此,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信息份额模型等方法,以大豆、棉花和玉米为样本,从流动性和价格发现两个视角切入,探讨'价补分离'政策对期货市场的影响。研究发现:政策的实施提高了农产品期货市场流动性及价格发现功能,价格市场化程度与期货市场效率成正比。因此,我国应坚持农产品价格市场化改革,注重利用期货市场在政策效果反馈中的作用,为制定及完善农产品政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分离”政策 信息份额模型 农产品期货 流动性 格发现功能
下载PDF
价补分离政策对农民收入增长影响的统计检验 被引量:5
9
作者 曾智 何蒲明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76-80,共5页
文章运用我国19个主产区省份2004—2018年的面板数据和合成控制法,研究了价补分离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对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估发现:价补分离政策降低了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地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政策效应为... 文章运用我国19个主产区省份2004—2018年的面板数据和合成控制法,研究了价补分离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对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估发现:价补分离政策降低了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地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政策效应为: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用DID再次估计发现结果具有较好的稳健性。进一步分析发现:产业结构、人均GDP、粮食价格、粮食产量、政府对市场干预度对农民经营性收入都有显著正向影响,农机总动力、化肥使用量、播种面积、农村固定资产对农民经营性收入影响不显著。并为价补分离政策下如何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政策 农民收入增长 合成控制法 DID
下载PDF
“价补分离”政策改革对玉米生产的影响效果研究
10
作者 宋丽 李芸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190,共9页
基于反事实思维,利用2000-2020年中国14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广义合成控制法探究“价补分离”政策改革对玉米生产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价补分离”政策的实施促使实施地区玉米产量增加了183.01×10^(4)t,增产贡献为6.69%。“价... 基于反事实思维,利用2000-2020年中国14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广义合成控制法探究“价补分离”政策改革对玉米生产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价补分离”政策的实施促使实施地区玉米产量增加了183.01×10^(4)t,增产贡献为6.69%。“价补分离”政策具有时空异质性,2016年政策增产贡献较2015年降低了82.7%,随后逐年提升,2019、2020年政策效果趋于稳定。因生产者补贴政策制定标准、补贴对象范围等不同,3个实施地区玉米生产者补贴政策对玉米生产的影响效果存在差异,增产效应由高到低依次为黑龙江、内蒙古、辽宁、吉林。基于此,提出政府与市场有机统一、细化补贴对象范围、实施差异化标准补贴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分离”政策 广义合成控制法 双重差分模型 政策评估
原文传递
玉米供需状况及价格和农户收入波动趋势 被引量:7
11
作者 吕晓英 李先德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0-126,共7页
2016年,我国取消了玉米临储政策,玉米价格由市场供需状况决定。2018年,国家统计局对我国农业统计数据进行了调整,使2016年玉米产量上调了20%,而肉类总产量仅上调了1.69%,玉米供需数量发生明显变化。为此构建了我国玉米生产、供给、需求... 2016年,我国取消了玉米临储政策,玉米价格由市场供需状况决定。2018年,国家统计局对我国农业统计数据进行了调整,使2016年玉米产量上调了20%,而肉类总产量仅上调了1.69%,玉米供需数量发生明显变化。为此构建了我国玉米生产、供给、需求以及玉米价格形成机制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多方案模拟研究,探讨玉米新政实施和农业统计数据调整后,我国玉米供给和需求状况、玉米价格波动趋势及其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来我国玉米供需关系将长期处于偏紧格局,即使玉米播种面积达到历史最高水平4496万公顷,总需求满足率也只有96%左右;玉米收购价格将小幅上涨到2元/千克左右。建议取消玉米进口配额,适时减少工业玉米消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新数据 分离 玉米供给和需求 格形成机制 系统动力学模拟
下载PDF
欧美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的演变与启示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颂东 《西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4-49,共6页
欧美农产品最低价格和目标价格在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进出口政策和政府财政能力等约束之下,长期密切配合,共同促进了欧美农产品产量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保护性收购方式下的最低价格干扰了市场价格的形成,非保护性收购方式下的最低... 欧美农产品最低价格和目标价格在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进出口政策和政府财政能力等约束之下,长期密切配合,共同促进了欧美农产品产量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保护性收购方式下的最低价格干扰了市场价格的形成,非保护性收购方式下的最低价格对市场价格的形成没有影响,目标价格有效维护了供求关系决定价格的市场机制。最低价格和目标价格的使用与农产品供求状况没有必然联系,而最低价格的执行方式由农业资源禀赋和农产品供求关系决定。我国农产品的最低收购价抬高了市场价格,但其"拖市"功能有利于稳定农产品生产,而目标价格的反周期功能可稳定农民收入。因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国不能以农产品目标价格取代最低价格,而应分品种施策不同的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格支持政策 最低 目标 市场 保护性收购 农产品供求关系 分离 粮食格倒挂 生产者
下载PDF
玉米期货定价效率动态变化的实证研究——基于“价补分离”政策实施前后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谌琴 徐鹏 刘晓雪 《价格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4-107,共4页
"价补分离"政策不仅影响着玉米现货价格形成机制,还对玉米期货市场流动性水平和期货定价效率带来重要影响。通过相关性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G-S模型和小波相干分析,对2014年1月至2019年8月"价补分离政策&qu... "价补分离"政策不仅影响着玉米现货价格形成机制,还对玉米期货市场流动性水平和期货定价效率带来重要影响。通过相关性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G-S模型和小波相干分析,对2014年1月至2019年8月"价补分离政策"前后玉米期货与现货价格的定价效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价补分离"政策后玉米期货定价效率显著提升;尽管玉米期货定价效率有了明显提升,但稳健程度和定价有效性有待优化。得出三个启示:继续推进玉米市场化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加大玉米产业链机构投资者的参与度,大力提升期货市场流动性水平;多策并举增进期现货市场的融合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分离”政策 玉米期货 G-S模型 格发现 效率
原文传递
“价补分离”政策对玉米种植结构调整效应研究--基于吉林省调研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隋丽莉 郭庆海 《价格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5-98,共4页
本文分析了"价补分离"政策对农户玉米种植面积调整决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玉米种植区域是影响农户玉米种植面积调整的最主要因素;(2)作为代表"价补分离"政策因素的每公斤玉米的补贴价格是影响农户结构调整的... 本文分析了"价补分离"政策对农户玉米种植面积调整决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玉米种植区域是影响农户玉米种植面积调整的最主要因素;(2)作为代表"价补分离"政策因素的每公斤玉米的补贴价格是影响农户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3)玉米市场价格也是影响农户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分离” 种植结构调整 玉米种植 区域差异 LOGIT模型
原文传递
价补分离后东北地区玉米市场形势及对策 被引量:22
15
作者 蔡海龙 马英辉 关佳晨 《经济纵横》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8-94,共7页
2016年国家取消东北地区的玉米临储政策,转而实施"市场化收购+补贴"的新机制,以此缓解玉米产业面临的困局。价补分离后,2016年东北玉米产量总体下降,基本符合政策调整预期;玉米价格回归市场,降幅达30%,但规模化经营主体收入... 2016年国家取消东北地区的玉米临储政策,转而实施"市场化收购+补贴"的新机制,以此缓解玉米产业面临的困局。价补分离后,2016年东北玉米产量总体下降,基本符合政策调整预期;玉米价格回归市场,降幅达30%,但规模化经营主体收入受影响较大,且农户售粮进度偏慢;农户政策预期发生转变,有利于种植结构调整;产业上下游关系趋于协调,但加工企业"以销定产"开工率仍然偏低。同时,由于农户售粮进度偏慢,生产资金难以快速回笼,加之2017年玉米补贴政策尚不明确,2017年农户春播备耕进度明显滞后。未来,如何去库存以及引导农户进行市场化决策、消除种植结构调整的盲目性成为重要议题。为此,应坚持玉米价格市场化改革,注重政策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加强信息监测预警,提高政府对玉米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 玉米市场 种植结构 降低库存
原文传递
多重临时收储政策对东北地区大豆种植面积的替代效应 被引量:7
16
作者 马英辉 蔡海龙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3期116-122,共7页
以往的研究往往忽视特定品种的价格支持政策对其他作物种植决策的影响。通过宏观政策影响评估方法分别拟合1978年以来东北四省区大豆和玉米种植面积的反事实路径,得到如下结论:临储政策通过改变作物比价关系,加剧了玉米对大豆种植面积... 以往的研究往往忽视特定品种的价格支持政策对其他作物种植决策的影响。通过宏观政策影响评估方法分别拟合1978年以来东北四省区大豆和玉米种植面积的反事实路径,得到如下结论:临储政策通过改变作物比价关系,加剧了玉米对大豆种植面积的替代;对于大豆生产优势地区,临储政策初期对大豆种植面积有一定促进作用,随后逐渐弱化;临储政策对大豆种植面积的总效应为-29.44%。因此,未来政策制定应充分考虑政策组合的比价关系,积极进行政策引导,实施地域差别化的价补分离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时收储 大豆种植面积 分离政策
下载PDF
价补分离政策对农民种粮收入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宫炳含 曾智 米锋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84-190,共7页
运用我国19个玉米主产区省份的2004~2018年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分析价补分离政策对农民种粮收入的影响,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价补分离政策抑制了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地区农民种粮收入增长。进一步分析发现,生产效应机制对农民种... 运用我国19个玉米主产区省份的2004~2018年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分析价补分离政策对农民种粮收入的影响,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价补分离政策抑制了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地区农民种粮收入增长。进一步分析发现,生产效应机制对农民种粮收入增长有抑制作用,产业结构和市场联动机制对农民种粮收入有促进作用,结论具有较好的稳健性。建立农民合理增收机制,加大玉米产业链机构投资者的参与度,开放玉米市场化收购资金筹集方式,是促进农民种粮收入增长的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分离政策 农民种粮收入 双重差分法
原文传递
玉米临时收储改革的可能选项与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彭乙申 易福金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351-357,共7页
2016年秋后我国将推行玉米生产者补贴政策,以替代从2008年以来实行的"临时收储政策",此次改革旨在降低玉米库存量、减少财政支出以及推动种植结构调整。在此背景下对中国玉米供需进行分析和预测,并评估此项改革的政策效果。... 2016年秋后我国将推行玉米生产者补贴政策,以替代从2008年以来实行的"临时收储政策",此次改革旨在降低玉米库存量、减少财政支出以及推动种植结构调整。在此背景下对中国玉米供需进行分析和预测,并评估此项改革的政策效果。结果表明,玉米生产者补贴对于维持农民种植意愿具有较显著的作用,价补分离的直接收入补贴会大幅减少玉米总供给。伴随着未来玉米深加工和饲用需求继续保持增长的趋势,玉米支持政策改革将导致供需缺口迅速扩大。因此,建议政府选择玉米生产者补贴政策,每年根据上一年的情况微调补贴额,既能确保一定数量的种植面积以及大幅减少财政支出,又可以在降低玉米库存的前提下,有效防止供需缺口迅速扩大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时收储改革 玉米 预测 供需模型 分离 建议
下载PDF
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对粮食收获质量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宋亮 朱强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3-49,共7页
增加高质量粮食供给满足消费者不断提升的需求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目标。2016年国家对玉米收储(最低价收购)制度实行“市场定价,价补分离”改革,本文在政策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实证检验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对粮食收获质量的影响。研究显示... 增加高质量粮食供给满足消费者不断提升的需求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目标。2016年国家对玉米收储(最低价收购)制度实行“市场定价,价补分离”改革,本文在政策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实证检验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对粮食收获质量的影响。研究显示: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后玉米收获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其政策的溢出效应使得非政策区玉米收获质量提升效应与政策实施区是一致的。说明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发挥了市场机制价格信号作用,通过优质优价效应调节了资源配置和生产结构,提高了玉米收获质量。但是基于对比的继续实行最低价收购托市政策的稻谷、小麦的收获质量出现了一定的下降,分析认为这是因为最低价收购保护政策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质量价格对收入的影响作用。因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一是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二是改变农业支持方式;三是建立一个相对“作物中立”的农业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储政策 分离政策 粮食质量
下载PDF
进一步完善玉米收储制度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劲松 邱世如 韩粤 《农业发展与金融》 2020年第11期19-20,共2页
玉米收储制度市场化改革取得积极成效,应在"价补分离"框架下继续完善收储制度,巩固和扩大改革成效。2016年启动的玉米收储制度市场化改革激活了市场要素,缓解了库存和财政压力,解决了供给端阶段性过剩的问题,但一些新的苗头... 玉米收储制度市场化改革取得积极成效,应在"价补分离"框架下继续完善收储制度,巩固和扩大改革成效。2016年启动的玉米收储制度市场化改革激活了市场要素,缓解了库存和财政压力,解决了供给端阶段性过剩的问题,但一些新的苗头性问题也开始浮出,特别是随着政策性库存下降,市场看多情绪日益增强,2020年以来玉米价格不断上涨,目前部分地区深加工企业收购价已经超过了2015年临储价格。近期,笔者就进一步完善玉米收储制度进行了调研,并提出相关思考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成效 财政压力 苗头性问题 玉米 玉米收储制度 市场化改革 分离 库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