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种衣剂的筛选试验 被引量:6
1
作者 苏前富 王巍巍 +7 位作者 宋淑云 李红 张伟 刘影 晋齐鸣 赵振伟 王立新 隋晶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2009年第5期33-34,共2页
以高感玉米丝黑穗病品种吉单209为试验接菌寄主,从市售种衣剂中筛选出17个种衣剂,播种前对玉米子粒进行包衣,筛选出6个高效种衣剂,对玉米丝黑穗病防治效果达90%以上,保苗效果达95%以上。
关键词 种衣剂 玉米丝黑穗 防治效果
下载PDF
黑龙江省玉米丝黑穗病菌致病力分化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宫秀杰 于洋 +3 位作者 钱春荣 马军韬 赵杨 姜宇博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3-46,共4页
采用人工接种的方法,通过6个抗感差异显著的自交系,对黑龙江省12个玉米主产地的玉米丝黑穗致病力分化进行分析,结果鉴别出4个致病类型,即致病类型Ⅰ,包括哈尔滨市、泰来县、大庆市菌株,致病力极强;致病类型Ⅱ,包括双城市菌株;致病类型Ⅲ... 采用人工接种的方法,通过6个抗感差异显著的自交系,对黑龙江省12个玉米主产地的玉米丝黑穗致病力分化进行分析,结果鉴别出4个致病类型,即致病类型Ⅰ,包括哈尔滨市、泰来县、大庆市菌株,致病力极强;致病类型Ⅱ,包括双城市菌株;致病类型Ⅲ,包括尚志市、呼兰区、巴彦县、龙江县、明水县和兰西县菌株,属黑龙江省玉米丝黑穗病菌的主要致病类型;致病类型Ⅳ,包括甘南县和佳木斯市菌株,致病力最弱。通过方差分析,致病类型Ⅰ和致病类型Ⅳ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致病类型Ⅰ和类型Ⅱ、Ⅲ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丝黑穗 致病力分化 鉴别寄主
下载PDF
几种药剂混配对玉米丝黑穗病及地下害虫防治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马立功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67-269,共3页
6种种衣剂不同比例的混合药剂对玉米丝黑穗病及地下害虫的防治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满适金100mL+DST200mL+AHS50mL/100kg种子处理、满适金100mL+DST300mL+AHS100mL/100kg种子处理、满适金100mL+30%帅苗170mL+立克秀40mL/... 6种种衣剂不同比例的混合药剂对玉米丝黑穗病及地下害虫的防治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满适金100mL+DST200mL+AHS50mL/100kg种子处理、满适金100mL+DST300mL+AHS100mL/100kg种子处理、满适金100mL+30%帅苗170mL+立克秀40mL/100kg种子处理和40%克福2000mL+立克秀150mL/100kg种子处理对玉米丝黑穗病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平均防效在83.8%~89.6%之间,各药剂处理间发病率无显著差异。40%克福2000mL+立克秀150mL/100kg种子处理对地下害虫有较高的防治效果,防效达到92.9%。各药剂处理均能显著提高玉米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丝黑穗 地下害虫 药效试验
下载PDF
土壤温度对玉米丝黑穗病发病率及雌穗症状的影响
4
作者 梅丽艳 李志勇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8期47-49,共3页
为了更好地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研究了土壤温度对玉米丝黑穗病影响。结果表明:随土壤温度的增加,病株率有增加趋势。玉米丝黑穗病的最适发病温度为22℃,其病株率最高,为92.86%,其平均病株发病雌穗数也最高,为4.6个,其畸形病穗占病穗比率最... 为了更好地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研究了土壤温度对玉米丝黑穗病影响。结果表明:随土壤温度的增加,病株率有增加趋势。玉米丝黑穗病的最适发病温度为22℃,其病株率最高,为92.86%,其平均病株发病雌穗数也最高,为4.6个,其畸形病穗占病穗比率最高,为84.09%,其中包叶状病穗占病穗比率较高,为58.69%;低温有利于畸形穗的形成,10℃处理畸形穗比率占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温度 玉米丝黑穗 发病率 症状
下载PDF
2%戊唑醇湿拌种剂防治玉米丝黑穗病试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孙晓英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9年第12期58-59,共2页
2%戊唑醇湿拌种剂是盐城利民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种新型种子处理剂,属于三唑类杀菌剂,又名立克秀,对东北春玉米丝黑穗病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并且对玉米安全,通过实验的研究,探讨2%戊唑醇湿拌种剂在防除东北春玉米死黑穗病中应用的最佳使... 2%戊唑醇湿拌种剂是盐城利民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种新型种子处理剂,属于三唑类杀菌剂,又名立克秀,对东北春玉米丝黑穗病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并且对玉米安全,通过实验的研究,探讨2%戊唑醇湿拌种剂在防除东北春玉米死黑穗病中应用的最佳使用剂量,以期为应用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唑醇 玉米丝黑穗 防效
下载PDF
3种拌种剂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5
6
作者 董立 马继芳 +6 位作者 郑直 高立起 董学 崔立红 张国锋 甘耀进 董志平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2-53,共2页
通过药剂筛选试验对2%戊唑醇WS、7.5%戊唑.克百威FS及12.5%烯唑醇WP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12.5%烯唑醇WP拌种处理的防治效果最好,达96.72%,但有明显药害,保苗率低;7.5%戊唑.克百威FS拌种处理防效次之,为91.42%,... 通过药剂筛选试验对2%戊唑醇WS、7.5%戊唑.克百威FS及12.5%烯唑醇WP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12.5%烯唑醇WP拌种处理的防治效果最好,达96.72%,但有明显药害,保苗率低;7.5%戊唑.克百威FS拌种处理防效次之,为91.42%,对玉米安全,保苗效果最好。在大田验证7.5%戊唑.克百威FS拌种的防病效果,防效达94.61%,控害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丝黑穗 拌种 防效
原文传递
壳寡糖种衣剂的制备及其对玉米防御酶系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马镝 金星 +2 位作者 赵新华 李春红 曹敏建 《湖南农业科学》 2012年第10期87-89,92,共4页
以先玉335品种为材料,在接种和不接种玉米丝黑穗病菌的条件下,研究了壳寡糖种衣剂和化学种衣剂对玉米叶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在接种区还是... 以先玉335品种为材料,在接种和不接种玉米丝黑穗病菌的条件下,研究了壳寡糖种衣剂和化学种衣剂对玉米叶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在接种区还是非接种区,与化学种衣剂相比,壳寡糖种衣剂对PPO、SOD、POD、PAL酶活提高幅度更大。这表明壳寡糖种衣剂可提高防御酶系的活性,生产上可以通过壳寡糖部分取代化学农药,提高植物体自身的防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丝黑穗 壳寡糖 酶活性
下载PDF
Control of Maize Head Smut with 6% Tebuconazole FS
8
作者 石凤梅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4年第5期860-861,865,共3页
In order to test the control effect of 6% tebuconazole FS on maize head smut and to select its optimal dose for mixing seed, field tests were performed in 2012 and 2013.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6% tebuconazole FS was ... In order to test the control effect of 6% tebuconazole FS on maize head smut and to select its optimal dose for mixing seed, field tests were performed in 2012 and 2013.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6% tebuconazole FS was effective to control maize head smut, and the control effect ranged from 73.4% to 91.1%. In addition, it also improved the maize yield by 36.7%-44.1%, compared with the blank control. The optimal dose of 6% tebuconazole FS for seed dressing was 166.5 g/100 kg to control head smut on maiz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 Tebuconazole FS Maize head smut Control effect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