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射频联合热风加热对玉米籽粒中黄曲霉毒素B1降解及玉米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张金方 李梅 陈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8-224,共7页
为研究射频-热风联合处理玉米中的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降解效果,分析不同初始水分质量分数(19.05%、22.25%、25.55%)、射频加热温度(55、65、75、85℃)和加热持续时间(10、15、20、25 min)对玉米籽粒中AFB1降解效果及玉米... 为研究射频-热风联合处理玉米中的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降解效果,分析不同初始水分质量分数(19.05%、22.25%、25.55%)、射频加热温度(55、65、75、85℃)和加热持续时间(10、15、20、25 min)对玉米籽粒中AFB1降解效果及玉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射频-热风联合处理可有效降解AFB1,在高水分含量下,加热温度和时间一定,初始水分含量越高,AFB1残留量越高;初始水分含量一定,随温度增加和时间延长,AFB1残留量随之减少,且加热持续时间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大于加热温度;射频-热风联合处理玉米籽粒过程中,对其品质有一定影响,随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与对照组相比,蛋白质、脂肪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黏度系数显著降低(P<0.05);低场核磁共振分析表明,射频加热过程中水分迁移效果明显,且水分迁移特性与玉米的糊化特性、蛋白质、脂肪含量显著相关(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1 射频-热风联合干燥 玉米品质 低场核磁共振 玉米籽粒
下载PDF
等差速压片破碎机快慢辊差速比和压片厚度对玉米品质的影响
2
作者 王天武 杨万进 +5 位作者 陶冶 严存兵 黎良航 张曦 陶琳丽 牛国一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9-143,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等差速压片破碎机快慢辊差速比和压片厚度对熟化玉米品质的影响。采用3×3双因素试验设计,玉米压片厚度设为3.0、2.5、2.0 mm共3个水平,快慢辊差速比设1∶1、3∶2、2∶1共3个水平,共9个处理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 试验旨在研究等差速压片破碎机快慢辊差速比和压片厚度对熟化玉米品质的影响。采用3×3双因素试验设计,玉米压片厚度设为3.0、2.5、2.0 mm共3个水平,快慢辊差速比设1∶1、3∶2、2∶1共3个水平,共9个处理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熟化压片破碎玉米100kg,熟化温度为(110±5)℃,熟化时间45 min。测定9个饲料样本在相同条件自然风干后的含粉率、淀粉和理化指标。结果显示,差速比能够极显著影响玉米含粉率(P<0.01),压片厚度能够显著影响玉米含粉率(P<0.05),差速比1∶1或压片厚度3.0 mm时,玉米含粉率最低。差速比、压片厚度和互作对玉米淀粉糊化度以及直链淀粉、支链淀粉、总淀粉和抗性淀粉含量影响均不显著(P>0.05)。差速比、压片厚度及其互作可极显著影响玉米水分含量(P<0.01),压片厚度2.0 mm和差速比2∶1时,玉米水分含量最低;差速比可以极显著影响玉米容重(P<0.01),差速比1∶1时,玉米容重最高。研究表明,从熟化压片破碎玉米的容重角度分析,压片厚度为2.00 mm、快慢辊差速比为2∶1时生产的压片破碎熟化玉米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差速压片破碎机 快慢辊差速比 压片厚度 玉米品质 反刍动物饲料
下载PDF
我国玉米品质现状、问题及发展优质食用玉米对策 被引量:144
3
作者 石德权 郭庆法 +3 位作者 汪黎明 孟昭东 温义昌 郭珍 《玉米科学》 CAS CSCD 2001年第2期3-7,共5页
本文依据我国玉米生产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提出了我国玉米生产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即提高单产改善品质的阶段。对我国玉米品质现状进行了分析 ,介绍了食用玉米研究进展。
关键词 玉米品质 食用玉米 发展对策
下载PDF
电子束辐照对玉米品质及赭曲霉毒素A降解效果的探讨 被引量:8
4
作者 郭东权 王娴 +6 位作者 董威杰 崔龙 范家霖 李庆鹏 吕晓华 陈海军 陈云堂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6-81,共6页
以玉米和赭曲霉毒素A纯品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电子束辐照对玉米品质的影响,探讨了辐照对赭曲霉毒素A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对玉米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含量及其组成几乎没有影响,但5kGy剂量的电子束辐照对玉米脂肪酸组成及脂... 以玉米和赭曲霉毒素A纯品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电子束辐照对玉米品质的影响,探讨了辐照对赭曲霉毒素A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对玉米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含量及其组成几乎没有影响,但5kGy剂量的电子束辐照对玉米脂肪酸组成及脂肪酸值有显著影响。赭曲霉毒素A的降解率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而提高,在3kGy的辐照剂量下,初始质量浓度为310.0μg/L的赭曲霉毒素A降解率为49.55%,当辐照剂量增大到5 k Gy时,降解率达到93.19%,此后降解率随辐照剂量增加的趋势变缓。因此,3~5 k Gy剂量的电子束辐照不会降低玉米品质,并能够降解赭曲霉毒素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 辐照玉米品质 赭曲霉毒素A 降解
下载PDF
偏高水分玉米“控温保水”储粮新工艺研究Ⅱ不同储藏温度对玉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来林 李霁瀛 +5 位作者 赵妍 李建锋 袁红斌 兰红军 王吉龙 符阿龙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0-105,共6页
对两种水分含量(13.80%、15.30%)玉米在4个储藏温度(15、20、25、30℃)进行180 d的模拟试验。研究表明:在相同储藏期内,水分含量越高、储藏温度越高,游离脂肪酸含量和菌落总数越高,发芽势和发芽率越低;粮食水分、储粮温度对玉米的储藏... 对两种水分含量(13.80%、15.30%)玉米在4个储藏温度(15、20、25、30℃)进行180 d的模拟试验。研究表明:在相同储藏期内,水分含量越高、储藏温度越高,游离脂肪酸含量和菌落总数越高,发芽势和发芽率越低;粮食水分、储粮温度对玉米的储藏品质影响明显。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玉米籽粒中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呈现下降趋势,且水分含量15.30%的玉米籽粒在25℃、30℃时各指标的变化要比水分含量13.80%的更快,而在15℃、20℃时,两种水分玉米籽粒的变化趋势相对缓和。因此,玉米脂肪酸值在不同储存条件下的超标控制点不同,水分含量15.30%的玉米在20℃、水分含量13.80%的玉米在25℃下的安全储藏期为180 d。本研究为应用"表干内湿、控温保水"储粮新工艺保存偏高水分玉米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温储藏 粮食水分 玉米品质 储藏稳定性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法检测饲料玉米品质的优化PLS模型 被引量:5
6
作者 陈素彬 胡振 杨华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2-116,共5页
试验基于化学计量学方法,提出了饲料玉米品质检测的优化近红外光谱定量模型。首先以偏最小二乘法分别建立饲料玉米水分、蛋白质测定的全光谱定标模型,然后综合运用光谱变换、异常样本剔除和特征波长选择等技术方法优化其性能。结果表明... 试验基于化学计量学方法,提出了饲料玉米品质检测的优化近红外光谱定量模型。首先以偏最小二乘法分别建立饲料玉米水分、蛋白质测定的全光谱定标模型,然后综合运用光谱变换、异常样本剔除和特征波长选择等技术方法优化其性能。结果表明:优化模型的建模波点数减至全光谱的5%以下,R_c^2和R_p^2升到0.99以上,RMSEC和RMSEP降至0.05以下,RPD提高到12以上,预测结果与参考值的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优化模型的预测能力和运行效率得到了显著改善,可将其用于实际检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检测 玉米品质 偏最小二乘法 优化
下载PDF
玉米品质性状计算机视觉识别与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周志强 郭帅超 成军虎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3-88,共6页
计算机视觉技术是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它作为一种无损检测技术在农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综述了计算机视觉技术在玉米品质识别与评价中的研究进展,为计算机视觉技术精确测量玉米籽粒特征,建立玉米的特征信息与其品质的... 计算机视觉技术是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它作为一种无损检测技术在农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综述了计算机视觉技术在玉米品质识别与评价中的研究进展,为计算机视觉技术精确测量玉米籽粒特征,建立玉米的特征信息与其品质的相关性,实现对玉米品质检测提供了参考,同时提出了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并结合红外、微波、核磁共振等技术进行农产品内部品质的视觉信息提取与检测、研究快速并行图像处理算法等作为今后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品质 计算机视觉 特征提取 纯度 应力裂纹
下载PDF
电子束辐照对玉米赤霉烯酮的降解效果及玉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郭东权 王娴 +8 位作者 许勃 陈云堂 崔龙 李庆鹏 董威杰 吕晓华 陈海军 尚丙兰 范家霖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19年第1期11-14,共4页
以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标准品和玉米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电子束辐照对ZEN溶液、玉米糁中ZEN的降解效果及对玉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溶液中ZEN的降解率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而提高。在5kGy的辐照剂量下,初始浓度为1 200.0μg/L... 以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标准品和玉米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电子束辐照对ZEN溶液、玉米糁中ZEN的降解效果及对玉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溶液中ZEN的降解率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而提高。在5kGy的辐照剂量下,初始浓度为1 200.0μg/L的ZEN降解率为89.11%,当辐照剂量增大到9kGy时,降解率达到100%;玉米糁中ZEN在9kGy辐照剂量时,降解率为16.14%。5kGy剂量以下的电子束辐照对玉米的常规营养成分几乎没有影响,但5kGy剂量的电子束辐照对玉米脂肪酸值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为电子束辐照降解其他真菌毒素提供参考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 辐照 玉米赤霉烯酮 降解 玉米品质
下载PDF
基于图像处理和特征优选的玉米品质识别 被引量:3
9
作者 刘仲鹏 李文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82-385,共4页
为实现玉米籽粒的品种识别与品质评估,根据籽粒图像特征参数较多、参数间有一定相关性的特点,采集原始图像并进行必要的预处理,提取图像的颜色特征、形状特征及纹理特征共30个;以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集进行精简,在保证识别精度的前提下... 为实现玉米籽粒的品种识别与品质评估,根据籽粒图像特征参数较多、参数间有一定相关性的特点,采集原始图像并进行必要的预处理,提取图像的颜色特征、形状特征及纹理特征共30个;以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集进行精简,在保证识别精度的前提下去除冗余信息,降低图像计算复杂度,使特征集精简为10个;以支持向量机进行分类识别,结果证实品种平均识别率为93.3%,不合格粒平均识别率为94.5%,识别精度较高,可满足玉米籽粒的无损识别、分类、检测及评估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特征优选 玉米品质识别 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玉米粘虫对玉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万军 张霞 +2 位作者 张弛 吕圣斌 龙晓峰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3期128-128,130,共2页
玉米粘虫对玉米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遭受玉米粘虫侵害玉米的色泽、容重、千粒重、淀粉含量、粗蛋白质含量和粗脂肪含量分析,认为无论遭受玉米粘虫侵害较重或较轻,玉米的品质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关键词 玉米粘虫 玉米品质 影响
下载PDF
2010年沈阳市玉米品质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霞 董秀芳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24期87-87,93,共2页
对沈阳市有代表性的38个玉米品种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东单336、宽成60、双合1号、大民338淀粉含量较高,先玉335、先锋335、美丰5、源申213和生物大棒等蛋白质含量较高,综合评价玉米的质量,北玉288、先锋335、美丰5号和仙禾809等品种... 对沈阳市有代表性的38个玉米品种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东单336、宽成60、双合1号、大民338淀粉含量较高,先玉335、先锋335、美丰5、源申213和生物大棒等蛋白质含量较高,综合评价玉米的质量,北玉288、先锋335、美丰5号和仙禾809等品种质量较好,建议农民试种以上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品质 评价 辽宁沈阳 2010年
下载PDF
充氮气调对玉米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肖建文 张来林 +4 位作者 金文 连桂荣 李岩峰 付刚 刘金明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7-60,共4页
对充氮气调储藏和常规储藏的玉米品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低温下储藏,充氮气调与常规储藏的玉米品质相近,在20℃储藏0.5 a后,玉米发芽率从最初的96%分别下降到87%、85%,脂肪酸值从最初的22.4 mg/100 g分别上升到45.9 mg/100 g、47.4 ... 对充氮气调储藏和常规储藏的玉米品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低温下储藏,充氮气调与常规储藏的玉米品质相近,在20℃储藏0.5 a后,玉米发芽率从最初的96%分别下降到87%、85%,脂肪酸值从最初的22.4 mg/100 g分别上升到45.9 mg/100 g、47.4 mg/100 g;但在35℃高温下储藏0.5 a后,发芽率分别下降到42%、8%,脂肪酸值分别上升到49.5 mg/100 g、57.6 mg/100 g;过氧化氢酶活动度分别下降到30.4 mg/g、20.3 mg/g,充氮气调要优于常规储藏,尤其对玉米发芽率、过氧化氢酶活动度的降低及脂肪酸值的升高起到明显的延缓作用.因此,建议粮库玉米应首选低温储藏,无法实现低温时可选择充氮气调,以减缓高温对储粮品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氮气调 玉米品质 发芽率 脂肪酸值 过氧化氢酶活动度
下载PDF
吉林省玉米品质现状及提高途径
13
作者 马英杰 张建新 于明彦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7期72-72,75,共2页
吉林省玉米的单产和总产均居我国前列,但品质尚存在一定问题。分析了吉林省玉米品质现状和栽培因素对玉米品质的影响,从品种选择、单粒播种、合理施肥、适时晚收、全程机械化等方面提出了提高玉米产量及品质的农艺技术途径。
关键词 玉米品质 现状 农艺技术 提高途径 吉林省
下载PDF
流通对玉米品质的影响调研报告
14
作者 吴新连 王大枚 +3 位作者 廖江明 罗柏流 张荣森 李国坚 《饲料广角》 2011年第10期25-28,共4页
广东饲料与养殖业发达.是玉米的主销区,其粮源以辽宁、吉林、内蒙古等东北地区的烘干玉米为主。同时也有少量河北自然干玉米。北粮南调过程中笔者发现北方质量指标合格的玉米调到南方后杂质及不完善粒等品质指标时有超标.进仓自动分... 广东饲料与养殖业发达.是玉米的主销区,其粮源以辽宁、吉林、内蒙古等东北地区的烘干玉米为主。同时也有少量河北自然干玉米。北粮南调过程中笔者发现北方质量指标合格的玉米调到南方后杂质及不完善粒等品质指标时有超标.进仓自动分级导致的杂质与破碎聚集区极易发热.经营贸易中时有关于杂质含量方面的纠纷。为了掌握流通对玉米品质的影响,笔者开展了一系列调研.现归纳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品质 调研 流通 杂质含量 烘干玉米 东北地区 自动分级 品质指标
下载PDF
黄芪绿肥对玉米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晏梓 梁建萍 +1 位作者 孙明婕 冯晓军 《山西农业科学》 2016年第1期40-44,共5页
为了探讨黄芪茎叶作为绿肥的应用前景,以玉米作为试验材料,在玉米不同生长期施用黄芪绿肥、有机肥和复合肥,并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和叶片定点监测的方法测定玉米叶片中谷氨酰胺合成酶含量、玉米产量构成因素和相关玉米品质的成分含量,... 为了探讨黄芪茎叶作为绿肥的应用前景,以玉米作为试验材料,在玉米不同生长期施用黄芪绿肥、有机肥和复合肥,并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和叶片定点监测的方法测定玉米叶片中谷氨酰胺合成酶含量、玉米产量构成因素和相关玉米品质的成分含量,研究黄芪绿肥对玉米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芪绿肥、有机肥和复合肥单独使用均可提高玉米功能叶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玉米籽粒中色氨酸及赖氨酸含量以及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和醇溶蛋白的含量,同时可以改善玉米产量结构,提高玉米产量;施用黄芪绿肥后,各指标含量均明显提高,尤其以黄芪绿肥+复合肥混合使用效果最佳,且随着绿肥浓度的升高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绿肥 玉米品质 玉米产量
下载PDF
稀土元素镧对高温储藏下玉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玲丽 吕好新 +1 位作者 王若兰 杨炫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5-67,78,共4页
以郑单958玉米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高温储藏条件下稀土元素镧对玉米品质的影响,通过添加无菌水或者无菌氯化镧溶液将玉米水分调节至质量分数15%,并使玉米中的氯化镧含量分别为0、100、500、1000和2000μg/kg,然后将玉米置于35℃的恒温培... 以郑单958玉米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高温储藏条件下稀土元素镧对玉米品质的影响,通过添加无菌水或者无菌氯化镧溶液将玉米水分调节至质量分数15%,并使玉米中的氯化镧含量分别为0、100、500、1000和2000μg/kg,然后将玉米置于35℃的恒温培养箱中储藏,在第0、12、37 d测定玉米的生活力、容重、脂肪酸值和色泽气味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添加500和2000μg/kg氯化镧的玉米生活力的指标值高于不加氯化镧玉米,脂肪酸值低于不加氯化镧的玉米;添加2000μg/kg氯化镧的玉米色泽气味优于不加镧的玉米。添加氯化镧可以改善高温储藏下玉米的品质,为镧应用于玉米储藏提供了研究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品质 高温储藏
下载PDF
不同秸秆发酵还田对制种玉米田土壤肥力质量和玉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兴斌 马宗海 +7 位作者 闫治斌 樊廷录 陈绍江 王学 马世军 闫富海 马明帮 秦嘉海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30-241,共12页
在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甘浚镇巴吉村连续15 a种植制种玉米基地上,进行了小麦、玉米、蚕豆、豌豆、油菜籽和葵花秸秆发酵还田对制种玉米田土壤肥力质量和玉米品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6种发酵秸秆还田后制种玉米田0~20 cm土层容重排序为... 在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甘浚镇巴吉村连续15 a种植制种玉米基地上,进行了小麦、玉米、蚕豆、豌豆、油菜籽和葵花秸秆发酵还田对制种玉米田土壤肥力质量和玉米品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6种发酵秸秆还田后制种玉米田0~20 cm土层容重排序为:小麦秸秆<玉米秸秆<豌豆秸秆<葵花秸秆<油菜籽秸秆<蚕豆秸秆,孔隙度、水稳性团聚体和总持水量排序为:小麦秸秆>玉米秸秆>豌豆秸秆>葵花秸秆>油菜籽秸秆>蚕豆秸秆。制种玉米田pH值排序为:小麦秸秆<玉米秸秆<葵花秸秆<油菜籽秸秆<蚕豆秸秆<豌豆秸秆,CEC、有机质、速效氮磷钾、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和制种玉米产量排序为:小麦秸秆>玉米秸秆>葵花秸秆>油菜籽秸秆>蚕豆秸秆>豌豆秸秆。小麦秸秆与玉米秸秆、葵花秸秆、油菜籽秸秆、蚕豆秸秆和豌豆秸秆比较,碱解氮分别增加0.87%、3.51%、6.23%、8.07%和9.93%,速效磷分别增加2.20%、2.51%、6.45%、6.67%和7.57%,速效钾分别增加1.98%、3.12%、4.59%、6.12%和6.40%,细菌数量分别增加3.66%、4.70%、11.03%、14.29%和19.54%,放线菌数量分别增加7.28%、8.87%、17.55%、27.01%和36.42%,蔗糖酶活性分别提高0.74%、3.70%、6.56%、12.16%和13.41%,脲酶活性分别提高6.59%、10.23%、16.16%、25.97%和30.20%,磷酸酶活性分别提高3.67%、5.16%、7.62%、8.26%和10.88%,多酚氧化酶活性分别提高4.35%、9.09%、30.91%、41.18%和50.00%,制种玉米产量分别增加2.03%、3.17%、5.33%、6.36%和8.49%。制种玉米可溶性糖、淀粉和粗蛋白含量排序为:小麦秸秆>玉米秸秆>油菜籽秸秆>葵花秸秆>豌豆秸秆>蚕豆秸秆。小麦秸秆与玉米秸秆、油菜籽秸秆、葵花秸秆、豌豆秸秆和蚕豆秸秆比较,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增加2.02%、7.75%、13.25%、18.52%和23.10%,淀粉含量分别增加2.05%、3.11%、6.28%、10.70%和14.13%,粗蛋白含量分别增加1.01%、5.11%、12.56%、13.41%和16.77%。施肥利润和肥料投资效率排序为:小麦秸秆>玉米秸秆>葵花秸秆>油菜籽秸秆>蚕豆秸秆>豌豆秸秆。小麦秸秆与玉米秸秆、葵花秸秆、油菜籽秸秆、蚕豆秸秆和豌豆秸秆比较,制种玉米施肥利润分别增加0.09、0.16、0.25、0.31、0.40万元·hm^(-2),肥料投资效率分别增加0.17、0.40、0.58、0.77、0.97元·元^(-1)。因此,在玉米制种基地上推广小麦秸秆发酵还田,有利于解决土壤肥力质量下降、制种玉米产量和品质低而不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发酵还田 制种玉米 土壤肥力 玉米品质
下载PDF
发掘玉米品质优良基因 分子育种如同魔术 被引量:1
18
作者 于雷 《中国农村科技》 2017年第3期8-9,共2页
项目成果:玉米重要营养品质优良基因发掘与分子育种应用承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等亚瑟·C·克拉克说:'任何足够先进的技术都等同于魔术。'在农作物育种领域,达到分子水平的育种技术绝对可以称之为'... 项目成果:玉米重要营养品质优良基因发掘与分子育种应用承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等亚瑟·C·克拉克说:'任何足够先进的技术都等同于魔术。'在农作物育种领域,达到分子水平的育种技术绝对可以称之为'魔术'。在今年1月9日举办的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品质 营养品质 育种应用 分子育种 优良基因 玉米新品种 魔术 杂技
下载PDF
鲜食玉米品质机理研究及技术应用 被引量:1
19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35-535,共1页
本项目是在辽宁省"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玉米育种攻关"高产、优质、专用、多抗玉米新品种选育"(2001201001,2006201001,2011201001)、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农林动植物育种工程"专用玉米育种研究及新品种选育... 本项目是在辽宁省"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玉米育种攻关"高产、优质、专用、多抗玉米新品种选育"(2001201001,2006201001,2011201001)、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农林动植物育种工程"专用玉米育种研究及新品种选育"(2006BAD01A03)等项目实施中取得的核心成果,主要围绕我国鲜食玉米育种的核心即品质问题展开技术攻关。项目确立了鲜食玉米品质评价指标即品质评价技术体系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品质 评价技术 鲜食 新品种选育 应用 机理 玉米育种 育种攻关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玉米品质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梦依 仓世龙 +3 位作者 孔寒 孔健 姜亚男 赵静 《山东化工》 CAS 2019年第3期68-71,共4页
玉米在我国是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和小麦。玉米作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原料,其用途需求稳定,但仍难以消化过剩的供给。所以,提高玉米的利用率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准... 玉米在我国是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和小麦。玉米作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原料,其用途需求稳定,但仍难以消化过剩的供给。所以,提高玉米的利用率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准确,在短时间内能够分析大量的样本,检测样品时无需制备样品,更不会破坏其成分等特点可以消除传统方法测量玉米成分时的弊端。本文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数十种玉米的成分进行快速检测并对玉米成分构建合理的模型,从而分析不同品种玉米之间的差异,以便于满足玉米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品质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 水分 粗脂肪 建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