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套作大豆模式复合群体高产高效优化配置技术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明荣 何泽民 +2 位作者 吴海英 梁建秋 冯军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75-578,共4页
利用大豆品种南豆12,在玉米套作大豆模式下,对影响玉米套作大豆复合群体产量效益的带宽比、播期、群体配置3个主要因子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玉米窄行40 cm、宽行160 cm为玉米套作大豆最优带宽配置;在与早熟和中熟玉米套作时,6月1... 利用大豆品种南豆12,在玉米套作大豆模式下,对影响玉米套作大豆复合群体产量效益的带宽比、播期、群体配置3个主要因子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玉米窄行40 cm、宽行160 cm为玉米套作大豆最优带宽配置;在与早熟和中熟玉米套作时,6月18日是南豆12获得高产的最适播期,与迟熟玉米套作时,6月26日是南豆12获得高产的最适播期,玉米套作南豆12的适宜播种期以玉豆共生期控制在42 d以内为宜;玉米6万株.hm-2、大豆9.9万株.hm-2是玉豆两季作物双高产高效的最优复合群体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套作大豆 复合群体 带宽 播种期
下载PDF
玉米套作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2
作者 王丽容 张金玉 《农村科学实验》 2023年第8期70-72,共3页
广西贵港为了充分地利用农田资源推行了玉米套作大豆的栽培技术,助力种植户增收。文章针对玉米套作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的措施加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种植户需平整土地,科学选种,确保底肥能满足高产高效栽培的需求,还需保... 广西贵港为了充分地利用农田资源推行了玉米套作大豆的栽培技术,助力种植户增收。文章针对玉米套作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的措施加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种植户需平整土地,科学选种,确保底肥能满足高产高效栽培的需求,还需保障群体合理,并加强田间管理,同时大力防治锈病、蚜虫等病虫害,以期实现玉米套作大豆高产高效栽培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套作大豆技术 病虫害防治 田间管理 高效栽培
下载PDF
玉米套作大豆栽培关键技术分析
3
作者 李明荣 田杰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2023年第12期87-89,共3页
为了研究玉米与大豆的套作栽培技术,提高玉米、大豆的产量和栽培效益,通过采用田间实验和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对玉米套作大豆的相关技术进行探讨和验证。结果表明:玉米套作大豆能够有效提高玉米和大豆的产量,并在一定程度上优化土壤生... 为了研究玉米与大豆的套作栽培技术,提高玉米、大豆的产量和栽培效益,通过采用田间实验和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对玉米套作大豆的相关技术进行探讨和验证。结果表明:玉米套作大豆能够有效提高玉米和大豆的产量,并在一定程度上优化土壤生态环境;在适宜的种植密度和套作时间上,玉米套作大豆能够实现良好的相互促进效应。玉米套作大豆是一种可行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可为农民提供科学种植指导,提升农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套作大豆 高产高效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施氮与种间距离下大豆/玉米带状套作作物生长特性及其对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杨立达 任俊波 +7 位作者 彭新月 杨雪丽 罗凯 陈平 袁晓婷 蒲甜 雍太文 杨文钰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1-264,共14页
为明确施氮和种间距离下套作作物生长特性及其对产量形成的影响。本文以大豆/玉米带状套作系统为研究主体,探究不同氮水平(施氮与不施氮)与种间距离(玉豆间距30、45、60和75 cm、单作100 cm)下作物生长率、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及产量差异,... 为明确施氮和种间距离下套作作物生长特性及其对产量形成的影响。本文以大豆/玉米带状套作系统为研究主体,探究不同氮水平(施氮与不施氮)与种间距离(玉豆间距30、45、60和75 cm、单作100 cm)下作物生长率、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及产量差异,并对作物干物质积累过程进行拟合,综合分析作物生长规律和产量效益。结果表明:玉米生长率在抽雄期至乳熟期达最大,不施氮下以间距30 cm(MS30)最高,较玉米单作(MM100)高出34.99%。套作大豆生长率在初花期前显著低于单作(SS100),而初花期后高于SS100,以间距60cm(MS60)最高,盛花期—盛荚期在不施氮下较SS100高出78.91%。Logistic方程可较好的拟合玉米、大豆的干物质积累过程,且R2均在0.95以上。与不施氮相比,施氮推迟了玉米干物质积累高峰,提高了干物质积累量;套作大豆生育前期干物质积累慢于单作,而生育后期间距45cm(MS45)、MS60干物质积累逐渐与单作持平甚至超过单作。施氮提高了玉米籽粒干物质分配率而显著提高产量,2年间玉米产量分别提高10.05%、40.90%。随种间距离增加套作大豆产量呈先增后减趋势,以MS60最高,MS30最低,MS60两年间在不施氮与施氮下较MS30分别平均高出23.88%、31.77%。套作下土地当量比均在1.35以上,其中以施氮下MS60最大(1.89)。适宜的种间距离(间距60 cm)可实现套作下玉米和大豆协同生长,提高作物生长率、促进干物质积累与分配、提高系统产量和土地当量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套作 种间距离 作物生长特性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产量
下载PDF
玉米-大豆带状套作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5
作者 马智鸣 潘增柔 +6 位作者 杨欢 宿雅涵 李建政 汪扬媚 赵静 杨文钰 吴雨珊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8-1035,共8页
【目的】明确玉米大豆带状套作对土壤肥力、酶活性、团聚体含量的影响以及作物产量的变化。【方法】以“登海605”为供试玉米品种,以“南豆12”为供试大豆品种,设置玉米-大豆带状套作、玉米单作和大豆单作3个处理,系统研究不同处理对土... 【目的】明确玉米大豆带状套作对土壤肥力、酶活性、团聚体含量的影响以及作物产量的变化。【方法】以“登海605”为供试玉米品种,以“南豆12”为供试大豆品种,设置玉米-大豆带状套作、玉米单作和大豆单作3个处理,系统研究不同处理对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有效磷、全钾和速效钾含量,pH、容重,脲酶、蔗糖酶、酸性磷酸酶、硝酸还原酶活性、团聚体含量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玉米-大豆带状套作显著提高了玉米和大豆带土壤的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等养分含量,其中玉米带增幅分别为18.1%、14.9%和21.8%,大豆带有机质和速效钾增幅分别为17.7%和34.9%,而有效磷增幅较小且不显著,并保持了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和pH的稳定。玉米带土壤容重显著下降3.3%,大豆带则显著增加4.7%。带状套作显著提高了土壤蔗糖酶和脲酶的活性,玉米带增幅为16.3%和20.5%,大豆带增幅为133.7%和66.2%,酸性磷酸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保持稳定。带状套作促进了大粒径团聚体的形成,套作玉米和大豆带>2 mm团聚体分别显著提高18.8%和22.2%,其他各粒级的小团聚体不同程度下降。带状套作玉米较单作千粒重、穗粒数、有效株数和产量均无显著差异。带状套作大豆有效株数、单株粒数分别较单作显著下降12.9%、26.5%,百粒重无显著差异,最终使大豆产量达到单作的60.9%。【结论】玉米-大豆套作模式提高了土壤肥力,显著增加了有机质、速效钾、有效磷等的含量,维持了土壤中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和pH的稳定,并显著提高了土壤脲酶和蔗糖酶的活性,从而有利于土壤养分转化和植物吸收利用。带状套作还促进微小团聚体向稳定的大团聚体转化,从而提高了土壤的通透性和保水保肥能力,一定程度上影响土壤的化学性质,满足了玉米和大豆生长需要。因此,玉米-大豆带状套作可以改善土壤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提高土壤肥力,保持与单作相当的玉米产量,并能额外收获相当于单作产量60.9%的大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带状套作 土壤肥力 土壤酶 团聚体 玉米大豆产量
下载PDF
减量施氮对玉米-大豆套作系统中作物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9
6
作者 刘小明 雍太文 +6 位作者 苏本营 刘文钰 周丽 宋春 杨峰 王小春 杨文钰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629-1638,共10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种植模式(玉米单作、大豆单作、玉米-大豆套作)和施氮水平(0、180、240 kg N hm–2)对作物产量和大豆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叶片Pn、Gs、Ci、Tr和植株干物质积累量随生育时期的推移呈先增...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种植模式(玉米单作、大豆单作、玉米-大豆套作)和施氮水平(0、180、240 kg N hm–2)对作物产量和大豆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叶片Pn、Gs、Ci、Tr和植株干物质积累量随生育时期的推移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与单作相比,套作处理大豆的Pn、Gs、Tr在V5期(玉米大豆共生期)显著降低,但在R2、R4、R6期(玉米收获后)无显著差异,地下部、地上部及总干物质积累量在各生育时期呈降低趋势,R4-R6期的作物生长率和经济系数则显著提高。玉米-大豆套作体系下,施氮显著提高了大豆花后叶片Pn、Gs、Tr和植株地下部、地上部及总干物质积累量,增加了大豆单株荚数和产量,与习惯施氮(240 kg N hm–2)相比,减量施氮处理(180 N kg hm–2)大豆的Pn在R4、R6期提高了3.57%、11.82%,总干物质积累量在R6、R8期提高了5.06%、10.21%,单株荚数、产量提高了8.30%、10.15%。减量施氮处理下,玉米-大豆套作系统的总产量最高,总经济系数为0.49,LER达2.17。玉米-大豆套作减量一体化施肥有利于提高大豆光合特性和干物质积累,提高大豆产量和玉米-大豆套作系统总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量施氮 光合特性 干物质积累 产量 大豆 玉米-大豆套作
下载PDF
减量施氮对玉米/大豆套作系统中作物氮素吸收及土壤氨氧化与反硝化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27
7
作者 周丽 付智丹 +3 位作者 杜青 陈平 杨文钰 雍太文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76-1087,共12页
【目的】揭示玉米/大豆套作系统下作物根际土壤细菌数量及群落多样性变化特征与土壤总氮含量、作物氮素吸收之间的关系,为禾/豆间(套)作减肥增效生产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方法】大田试验于2013—2015年进行,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主因... 【目的】揭示玉米/大豆套作系统下作物根际土壤细菌数量及群落多样性变化特征与土壤总氮含量、作物氮素吸收之间的关系,为禾/豆间(套)作减肥增效生产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方法】大田试验于2013—2015年进行,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主因素为种植模式,设玉米单作(MM)、大豆单作(SS)和玉米/大豆套作(IMS);副因素为玉米、大豆施氮总量,设不施氮(NN:0)、减量施氮(RN:180 kg·hm^(-2))和常量施氮(CN:240 kg·hm^(-2))。在玉米V12期、VT期和R6期,大豆V5期、R2期、R5期和R8期,利用稀释平板法和凯氏定氮法测定各作物根际土壤细菌数量、非根际土壤和植株总氮含量;结合克隆文库和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各处理氨氧化细菌(amo A基因)、反硝化细菌(nir S基因)多样性及其基因丰度。【结果】与相应的单作相比,套作玉米(IM)的作物根际土壤细菌数量提高2.6%,套作大豆提高12.9%;套作玉米土壤总氮含量和植株吸氮量分别提高13.39%和2.10%,大豆的分别降低5.81%和3.24%;套作玉米、大豆的amo A基因丰度比单作增加了38.5%、64.8%,nir S基因丰度比单作提高57.77%、126.39%。各施氮水平间,RN的玉米根际土壤细菌数量比NN和CN的分别提高9.6%和9.8%,大豆的分别提高11.7%和11.0%;施氮提高了玉米、大豆植株吸氮量和土壤总氮含量,单作玉米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套作玉米及单、套作大豆的均在RN下最高;减量施氮提高了玉米、大豆amoA基因多样性指数和单作玉米nir S基因多样性指数,降低了套作玉米和单套作大豆nirS基因多样性指数。【结论】减量施氮有利于增加玉米/大豆套作系统中作物根际土壤细菌数量,调节氨氧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改善土壤氮素转化过程,促进玉米、大豆对氮素的吸收,实现节肥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套作 减量施氮 细菌多样性 氮素吸收
下载PDF
减量施氮对玉米-大豆套作系统下作物氮素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4
8
作者 雍太文 刘小明 +6 位作者 刘文钰 周丽 宋春 杨峰 蒋利 王小春 杨文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4473-4482,共10页
为探索玉米-大豆套作系统中作物对N素吸收的差异特性,揭示减量施N对玉米-大豆套作系统的N高效利用机理。利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结合小区套微区多年定位试验,研究了玉米单作(MM)、大豆单作(SS)、玉米-大豆套作(IMS)及不施N(NN)、减量施N... 为探索玉米-大豆套作系统中作物对N素吸收的差异特性,揭示减量施N对玉米-大豆套作系统的N高效利用机理。利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结合小区套微区多年定位试验,研究了玉米单作(MM)、大豆单作(SS)、玉米-大豆套作(IMS)及不施N(NN)、减量施N(RN:180 kg N/hm2)、常量施N(CN:240 kg N/hm2)下玉米、大豆的生物量、吸N量、N肥利用率及土壤N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与MM(SS)相比,IMS下玉米茎叶及籽粒的生物量、吸N量降低,15N%丰度及15N吸收量增加,大豆籽粒及植株的生物量、吸N量及15N吸收量显著提高;IMS下玉米、大豆植株的N肥利用率、土壤N贡献率、土壤15N%丰度降低,15N回收率显著增加。施N与不施N相比,显著提高了单、套作下玉米、大豆植株的生物量、吸N量、15N丰度及15N吸收量;RN与CN相比,IMS下,RN的玉米、大豆植株总吸N量提高13.4%和12.4%,N肥利用率提高213.0%和117.5%,土壤总N含量提高12.2%和11.6%,土壤N贡献率降低12.0%和11.2%,玉米植株15N吸收量与15N回收率提高14.4%和52.5%,大豆的则降低57.1%和42.8%,单作与套作的变化规律一致。玉米-大豆套作系统中作物对N素吸收存在数量及形态差异,减量施N有利于玉米-大豆套作系统对N肥的高效吸收与利用,实现作物持续增产与土壤培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套作 减量施N N素吸收利用 15^N
下载PDF
减量施氮对玉米-大豆套作体系中大豆根瘤固氮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23
9
作者 刘文钰 雍太文 +4 位作者 刘小明 陈鹏 董茜 徐婷 杨文钰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05-712,共8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种植模式(大豆单作、玉米-大豆套作)和施氮水平(0,180,240 kg·hm-2)对大豆根瘤固氮特性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生育时期的推移,大豆的单株根瘤数、根瘤干重在单作模式下呈先增加再降低的趋势,而套...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种植模式(大豆单作、玉米-大豆套作)和施氮水平(0,180,240 kg·hm-2)对大豆根瘤固氮特性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生育时期的推移,大豆的单株根瘤数、根瘤干重在单作模式下呈先增加再降低的趋势,而套作模式下则呈持续增加的趋势,在R5期最高;单株根瘤固氮潜力在两种种植模式下均呈先增加再降低的趋势,在R2期最高。与单作比较,套作大豆的单株根瘤数、根瘤干重、根瘤固氮潜力和总吸氮量在V5、R2期降低,在R5期则提高,氮素收获指数、氮肥农学利用率和吸收利用率显著提高。适量施氮有利于提高大豆的根瘤固氮能力,增加植株对氮素的吸收利用。套作模式下,减量施氮处理R5期的单株根瘤数、根瘤干重、根瘤固氮潜力及R8期的总吸氮量比不施氮处理高26.9%、15.5%、14.3%和58.2%,比习惯施氮处理高19.7%、12.0%、23.1%和11.3%,氮肥农学利用率和吸收利用率比习惯施氮处理高73.5%和20.1%。玉米-大豆套作减量一体化施肥促进了大豆根瘤固氮,提高了套作大豆和整个玉米-大豆套作系统的氮肥吸收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量施氮 根瘤固氮 氮素吸收 大豆 玉米-大豆套作
下载PDF
玉米—大豆带状套作中田间小气候与群体产量的关系 被引量:18
10
作者 陈国鹏 王小春 +6 位作者 蒲甜 曾红 陈诚 彭霄 丁国辉 王锐 杨文钰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812-1821,共10页
以玉米—大豆带状套作为研究对象,设置玉米不同宽行行距(A1:1.2 m、A2:1.3 m、A3:1.4 m、A4:1.5 m、A5:1.6 m、A6:1.7 m、A7:1.8 m)和相同窄行行距(0.4 m)处理,以玉米净作为对照,研究了玉米田间小气候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温度... 以玉米—大豆带状套作为研究对象,设置玉米不同宽行行距(A1:1.2 m、A2:1.3 m、A3:1.4 m、A4:1.5 m、A5:1.6 m、A6:1.7 m、A7:1.8 m)和相同窄行行距(0.4 m)处理,以玉米净作为对照,研究了玉米田间小气候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温度在玉米全生育期随带宽的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A4温度最高(26.2℃),较净作高0.6℃;而田间温度在玉米生长中后期随带宽变化相反,A6的2年平均温度最高(26.25℃),较A4高1.15℃;吐丝期,带宽处理对玉米行间透光率的影响较其他生育期更为显著,A1的2年平均透光率最高,比净作显著提高11.2%;套作的光能利用率显著高于净作,光能利用率随带宽的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A5光能利用率最高,较对照、A7分别显著提高26.52%、20.51%;A5总产量和经济效益达最大,分别较A7和对照提高14.35%、19.46%和16.77%、26.84%。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有土壤水分含量、田间温度、玉米冠层CO2浓度,对大豆产量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为土壤温度、行间透光率。选择适宜的带宽协调气候因子与玉米的相互作用关系,降低玉米大豆种类间竞争,使气候资源调配更合理,创造适宜玉米、大豆生长的田间小气候因子,提高玉米产量,兼顾大豆产量是玉米—大豆带状套作模式获得高产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宽 田间小气候 产量 玉米 玉米-大豆套作
下载PDF
不同玉米-大豆带状套作组合条件下光合有效辐射强度分布特征对大豆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5
11
作者 崔亮 苏本营 +1 位作者 杨峰 杨文钰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489-1501,共13页
【目的】发展间种套作大豆是有效解决粮食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本文旨在通过优化群体配置,改善群体光分布特征,实现大豆对有效光能的高效利用,为套作大豆高产栽培及群体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途径。【方法】本研究于2011年和... 【目的】发展间种套作大豆是有效解决粮食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本文旨在通过优化群体配置,改善群体光分布特征,实现大豆对有效光能的高效利用,为套作大豆高产栽培及群体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途径。【方法】本研究于2011年和2012年,以不同株型玉米杂交种和大豆品种贡选1号为试材,设计登海605/贡选1号(处理A)、川单418/贡选1号(处理B)、雅玉13/贡选1号(处理C)3种玉豆带状套作组合,并以大豆单作作为对照(CK),分析不同玉豆带状套作组合PAR分布特征对大豆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1)不同玉豆带状套作组合的PAR和透光率存在显著差异,且均显著低于CK(P<0.05)。玉豆共生期间,处理A的PAR分别比处理B和处理C高54.4%和90.7%。处理A的透光率分别比处理B和处理C高7.4%和17.7%。处理A的PAR和透光率均显著高于处理B和处理C。这说明登海605/贡选1号的带状套作组合,能够提高套作系统的光合有效辐射强度和透光率。(2)不同玉豆带状套作组合下,处理A大豆叶片Pn显著高于处理B和处理C(P<0.05),处理B和处理C大豆的Pn与处理A相比分别低了14.16%和27.23%。Gs和Ci与Pn变化趋势相同,Pn与Gs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0.883**),说明气孔限制可能是Pn下降的主要原因。(3)不同玉豆带状套作组合显著提高了大豆叶片的Chla、Chlb、Chl(a+b)含量,降低了Chla/b比值,且均呈显著差异(P<0.05)。在V3、V5和R1期时,处理C大豆叶片Chla含量比处理A和B相比分别高5.42%、10.2%、5.9%和3.08%、4.9%、3.3%。处理C下大豆的Chlb含量比处理A和处理B分别高14.4%、14.9%,11.73%和7.8%、7%和5.74%。处理C大豆叶片Chl(a+b)的含量比处理A和处理B分别高7.27%,11.1%,7%和4.08%,5.35%,3.8%。处理间Chla/b与其呈相反的变化趋势。不同套作组合大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随着遮阴程度的增加而增加,使叶片更有效的捕获有限的光能,对光强降低有一定的补偿作用,增加对有限光能的利用。(4)不同玉豆带状套作组合大豆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重且均显著低于CK。且处理间呈显著性差异(P<0.05),玉豆共生期间,不同玉豆带状套作组合大豆的LAI表现为处理A>处理B>处理C,且处理B和处理C的干物质重分别比处理A低35.4%和57.1%,LAI与干物质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0.977**),说明紧凑型玉米削弱了对大豆弱光胁迫的程度,增加了LAI和光能截获量,从而提高了套作大豆群体的物质积累。(5)不同玉豆带状套作组合下,大豆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处理A的单株荚数比处理B和处理C高11.28%和32.75%,单株粒数高5.19%和13.34%,每荚粒数高6.4%和22.5%,单株粒重高2.16%和6.22%。不同处理间大豆产量以处理A的产量最高,且分别比处理B和处理C高13.13%和35.6%,说明随着玉米对大豆弱光胁迫程度的加剧,大豆产量呈现降低趋势。【结论】适宜的株型配置可以改善套作大豆生长的光照环境、提高其光合效率和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带状套作 光分布 光合有效辐射 光合特性 产量
下载PDF
施氮方式对玉米-大豆套作体系中作物产量及玉米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12
作者 董茜 雍太文 +5 位作者 刘小明 刘文钰 徐婷 宋春 王小春 杨文钰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028-2039,共12页
氮肥的过量施用和低效利用,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减少氮肥的投入量,发挥氮肥的增产效益,本研究对玉米-大豆套作模式的施氮量和施肥距离进行优化调整。通过两年田间试验,探讨了减氮36%(RN36%)、减... 氮肥的过量施用和低效利用,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减少氮肥的投入量,发挥氮肥的增产效益,本研究对玉米-大豆套作模式的施氮量和施肥距离进行优化调整。通过两年田间试验,探讨了减氮36%(RN36%)、减氮18%(RN18%)和习惯施氮(CN)3种施氮水平和距离窄行玉米0 cm (D1)、15 cm (D2)、30 cm (D3)、45 cm (D4)4种施肥距离对作物产量和玉米花后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籽粒灌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习惯施氮相比,减氮18%处理的玉米花后干物质转移量、转移率及对籽粒的贡献率分别提高了22.65%、18.75%和15.90%,籽粒平均灌浆速率和最大灌浆速率提高了9.79%和10.76%;玉米、大豆产量及系统周年产量提高了4.95%、7.07%和5.35%;各施肥距离间,以距离窄行玉米15-30 cm的施肥效果最佳。减氮18%时, D2处理下玉米的平均灌浆速率、最大灌浆速率、穗粒数及百粒重比玉米常规穴施(D1)处理分别提高了10.32%、10.92%、9.08%和4.75%;玉米、大豆产量和系统总产最高。玉米-大豆套作体系下,减氮18%和距离窄行玉米15-30 cm施肥有利于增加玉米花后干物质的积累,促进干物质向籽粒中转运,增大灌浆速率,增加百粒重和穗粒数,提高玉米产量和大豆产量,以实现系统周年作物增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套作 减量施氮 干物质积累与转移 籽粒灌浆 产量
下载PDF
小麦/玉米/大豆和小麦/玉米/甘薯套作对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及植株氮素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20
13
作者 雍太文 杨文钰 +1 位作者 向达兵 朱贞颖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33-343,共11页
为探讨小麦/玉米/大豆和小麦/玉米/甘薯套作体系中根际细菌群落多样性与作物氮素高效吸收的差异特性及二者间的关系,应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研究了小麦-大豆(A1)、小麦-甘薯(A2)、玉米(A3)、小麦/玉米/大豆(A4)和小麦/玉米/甘薯... 为探讨小麦/玉米/大豆和小麦/玉米/甘薯套作体系中根际细菌群落多样性与作物氮素高效吸收的差异特性及二者间的关系,应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研究了小麦-大豆(A1)、小麦-甘薯(A2)、玉米(A3)、小麦/玉米/大豆(A4)和小麦/玉米/甘薯(A5)5种种植模式的根际细菌群落多样性。结果表明,与A1、A2、A3及A5相比,A4套作提高了各作物在开花期(或吐丝期)与成熟期的籽粒吸氮量、地上部总吸氮量和Shannon-Weiner index多样性指数(H′)。处理间的吸氮量与H′的变化规律为套作>单作、大豆茬口>甘薯茬口,以A4处理最高。不同种植模式下DGGE图谱条带的数量及亮度有较大区别,且有几条特征性条带发生了明显变化。不同种植模式间的细菌群落结构相似性较低,群落相似度系数(Cs)表现为套作与套作间>套作与单作间;A4与A5间的Cs相对较小,二者间的细菌群落结构差异较大。A4模式有利于提高根际细菌群落多样性,增强植株对氮素的吸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玉米/大豆套作 氮素吸收 细菌群落多样性 PCR-DGGE
下载PDF
施肥对玉米/大豆套作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张亚杰 钱慧慧 +2 位作者 刘坤平 苏以荣 李伏生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36,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模式对玉米/大豆套作下土壤有机碳组分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方法】通过长期定位田间试验,以不施肥(CK)作为对照,按照氮磷钾施用量相同原则,设单施化肥(NPK)、70%NPK+30%秸秆(J1)、70%NPK+30%牛粪(N1)、40%NPK+...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模式对玉米/大豆套作下土壤有机碳组分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方法】通过长期定位田间试验,以不施肥(CK)作为对照,按照氮磷钾施用量相同原则,设单施化肥(NPK)、70%NPK+30%秸秆(J1)、70%NPK+30%牛粪(N1)、40%NPK+60%秸秆(J2)和40%NPK+60%牛粪(N2)施肥处理,测定土壤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含量,并计算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结果】与CK相比,2013年N1、J2和N2处理显著地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含量;2014年各施肥处理均显著地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含量。除2013年NPK处理外,2013年和2014年各施肥处理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均显著高于CK,其中J2处理可溶性有机碳含量最高,2013年显著高于NPK。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在2年内均表现为N1、J2和N2处理显著高于CK,其中N2处理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最高。各施肥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均显著高于CK,其中N2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最高。与同年CK相比,各施肥处理均显著地提高了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其中N2处理土壤碳库管理指数最高。【结论】玉米/大豆套作下,40%化肥与60%牛粪配施(N2)是提高桂西北喀斯特地区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和碳库管理指数的最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化肥有机肥配施 玉米/大豆套作 土壤有机碳 碳库管理指数
下载PDF
施氮方式对玉米-大豆套作体系下大豆根瘤固氮、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雍太文 董茜 +6 位作者 刘文钰 刘小明 徐婷 宋春 杨峰 王小春 杨文钰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91-796,共6页
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了施氮方式对玉米-大豆套作体系下大豆根瘤固氮酶活性、物质积累、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氮相比,施氮促进了大豆根瘤生长和地上部物质积累,提高了大豆的根瘤固氮能力、光合生产能力和籽粒产量。玉... 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了施氮方式对玉米-大豆套作体系下大豆根瘤固氮酶活性、物质积累、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氮相比,施氮促进了大豆根瘤生长和地上部物质积累,提高了大豆的根瘤固氮能力、光合生产能力和籽粒产量。玉豆-体化施氮相对大豆穴施显著提高了大豆地下部根系和根瘤的干重、单株根瘤固氮潜力和地上部茎叶生物量、叶片净光合速率及籽粒产量,降低了叶片的蒸腾速率,以距窄行玉米15—30cm施氮增产效果最佳,与大豆间的施氮距离过小和过大均不利于大豆根瘤固氮和籽粒增产。距窄行玉米30cm施氮处理的大豆单株根瘤固氮潜力(R2期)、叶片净光合速率、籽粒产量及玉米、大豆周年总产量分别比大豆氮肥穴施处理增加29.26%、7.43%、23.88%和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套作 根瘤固氮酶活性 光合特性 产量 施氮方式
下载PDF
利用^(15)N研究玉米-大豆套作体系中氮素利用特征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平 刘小明 +5 位作者 宋春 王小春 刘卫国 杨峰 杨文钰 雍太文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00-308,共9页
【目的】明确不同氮水平下玉米-大豆套作系统中氮素利用特征。【方法】通过^(15)N标记试验,研究了2种氮水平和3种种植模式下作物氮素吸收、土壤氮素残留与损失及大豆生物固氮量的影响。【结果】套作系统内(IMS)玉米植株总氮吸收量和^(1... 【目的】明确不同氮水平下玉米-大豆套作系统中氮素利用特征。【方法】通过^(15)N标记试验,研究了2种氮水平和3种种植模式下作物氮素吸收、土壤氮素残留与损失及大豆生物固氮量的影响。【结果】套作系统内(IMS)玉米植株总氮吸收量和^(15)N吸收量显著高于玉米单作(MM);IMS内的大豆总氮吸收量低于大豆单作(MS),而IMS内大豆的^(15)N吸收量较MS显著增加,且IMS内大豆的固氮比例及固氮量较MS显著增加。IMS中玉米和大豆对^(15)NH_4^+总吸收量显著高于^(15)NO_3^-,且其土壤中的^(15)N残留量^(15)NH_4^+均低于^(15)NO_3^-,^(15)N主要残留于0~40 cm土壤中。此外,IMS的^(15)N回收率显著高于各单作,^(15)N损失率低于各单作处理,且IMS的^(15)N回收率^(15)NH_4^+显著高于^(15)NO_3^-,^(15)N残留率^(15)NO_3^-显著高于^(15)NH_4^+,而^(15)N损失率无显著差异。【结论】与相应的单作相比,玉米-大豆套作显著提高了^(15)N回收率、残留率,降低了^(15)N损失率,增强了大豆生物固氮作用,是一种资源高效、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农业种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套作 氮素残留 15N标记 氮素吸收
下载PDF
玉米–大豆套作模式下氮肥运筹对玉米产量及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被引量:37
17
作者 文熙宸 王小春 +4 位作者 邓小燕 张群 蒲甜 刘国丹 杨文钰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48-457,共10页
玉米-大豆套作是西南地区玉米的主要种植模式之一,研究该模式下玉米适宜的氮肥运筹方式,对该区玉米生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2年田间试验,研究了施90、180、270和360 kg N hm–2及底肥∶拔节肥∶穗肥=5∶0∶5、3∶2∶5、5∶2∶3对玉... 玉米-大豆套作是西南地区玉米的主要种植模式之一,研究该模式下玉米适宜的氮肥运筹方式,对该区玉米生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2年田间试验,研究了施90、180、270和360 kg N hm–2及底肥∶拔节肥∶穗肥=5∶0∶5、3∶2∶5、5∶2∶3对玉米–大豆套作模式下玉米产量及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底追比条件下,玉米产量及干物质积累量随施氮量增加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施180 kg N hm–2可以显著促进玉米穗粒数、千粒重及有效穗数的增加,提高花前干物质转运量和花后干物质同化量,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和最大增长速率亦达到最大;相同施氮量条件下,不同底追比对玉米产量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表现为:3∶2∶5>5∶0∶5>5∶2∶3。氮肥后移(3∶2∶5)可以促进花后干物质积累和向籽粒中转运,增大干物质最大增长速率,改善玉米穗部性状,与传统施肥方式(5∶0∶5)相比,氮肥后移处理2年平均产量提高了4.11%。施氮量及底追比对产量的交互影响显著,2010年以施270 kg N hm–2并按3∶2∶5底追比处理玉米产量最高,与相同底追比条件下施180 kg N hm–2处理差异不显著;2011年玉米产量以施180 kg N hm–2按3∶2∶5底追比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达到7803 kg hm–2。在本试验研究范围内,施180 kg N hm–2及底追比为3∶2∶5的处理是获得玉米–大豆套作模式下玉米高产的最佳氮肥运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运筹 产量 干物质积累 玉米 玉米-大豆套作
下载PDF
行距对玉米—大豆套作体系中玉米产量及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蒲甜 张群 +5 位作者 陈国鹏 陈诚 曾红 彭霄 杨文钰 王小春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77-1286,共10页
合理的田间配置是间套作种植挖掘作物产量潜力的关键。通过2年大田试验,在带宽160和200 cm条件下分别设置了6个玉米行距(20、30、40、50、60和70 cm)处理,探究玉米—大豆套作体系下行距对套作玉米产量及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 合理的田间配置是间套作种植挖掘作物产量潜力的关键。通过2年大田试验,在带宽160和200 cm条件下分别设置了6个玉米行距(20、30、40、50、60和70 cm)处理,探究玉米—大豆套作体系下行距对套作玉米产量及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160和200 cm带宽下,行距变化显著影响玉米产量和单株干物质积累量,随着玉米行距的增加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2种带宽下,大豆产量随玉米行距的变宽不断降低;行距为20~50 cm时,群体产量随行距增加而显著增加,玉米行距为40和50 cm时,群体产量无显著差异;行距为50~70 cm时,群体产量呈下降趋势。2种带宽下,玉米群体干物质积累最大增长速率、快增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和花后干物质同化量随窄行行距的增加亦呈先增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茎鞘和叶片的转运率和贡献率变化则与之相反;2种带宽均在窄行距50 cm时,玉米群体干物质积累最大增长速率和花后干物质同化量最大,分别为320.63、119.53 kg·hm^(-2)d^(-1)和376.92、140.90 g·株-1。合理的行距配置(玉米窄行距40~50 cm)可以显著增加套作玉米穗粒数,提高玉米的干物质积累速率,同时促进花后光合产物的形成,增加快增期干物质的积累量,对套作玉米产量潜力的发挥和群体产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套作 行距 玉米 产量 干物质积累
下载PDF
氮磷配施对玉米-大豆套作模式下种间作用、玉米产量及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被引量:16
19
作者 曾瑾汐 文熙宸 +8 位作者 Muhammad Ali Raza 陈国鹏 陈诚 彭霄 马艳玮 李丽 官思成 杨文钰 王小春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66-176,共11页
以盆栽和田间小区试验结合的方法,通过设置根系分隔与不分隔方式及不同供氮(0、120、180、240kg/hm^2,记为N_0、N_(120)、N_(180)、N_(240))、供磷水平(0、35、70、105kg/hm2,记为P_0、P_(35)、P_(70)、P_(105)),探究在玉米-大豆套作模... 以盆栽和田间小区试验结合的方法,通过设置根系分隔与不分隔方式及不同供氮(0、120、180、240kg/hm^2,记为N_0、N_(120)、N_(180)、N_(240))、供磷水平(0、35、70、105kg/hm2,记为P_0、P_(35)、P_(70)、P_(105)),探究在玉米-大豆套作模式下氮磷配施对种间作用、玉米产量及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1)氮磷互作效应对带状套作系统的种间促进作用显著,配施可缓解玉米与大豆的种间竞争作用,提高套作系统土地当量比率、种间竞争力和营养竞争比率,促进玉米对氮、磷素的吸收,表现出显著的套作产量优势和资源利用优势(LER>1),且优势效应高于单施氮、磷肥。2)氮磷互作对玉米各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呈峰形变化趋势,中氮中磷(N_(180)P_(70))处理可显著降低花前干物质的积累量,增加成熟期干物质积累总量,促进花后干物质积累向籽粒转运,提高玉米收获指数。3)种间作用和氮磷互作可显著影响玉米产量,提高套作玉米有效穗和穗粒数,两种植模式中无论施肥与否,在套作条件下玉米的产量均高于净作,且在N_(180)P_(70)处理时玉米产量达到最大值,套作较净作增产幅度达1.65%~20.43%。本研究结果表明,套作模式下玉米氮磷配施以施氮180kg/hm^2、施磷70kg/hm^2时,种间促进作用显著,可改善其穗部性状,有利于成熟期干物质的积累和向籽粒的转运,最终获得较高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间作用 氮磷肥配施 产量 干物质积累与转运 玉米 玉米-大豆套作
下载PDF
种间距离对玉米-大豆带状套作土壤理化性状及根系空间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3
20
作者 任俊波 杨雪丽 +5 位作者 陈平 杜青 彭西红 郑本川 雍太文 杨文钰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903-1916,共14页
【目的】探究玉米-大豆套作种间距离对土壤环境及根系空间分布的影响,以期为作物根系调控养分高效吸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5种根系互作方式,其中玉米-大豆套作种间距分别为30 cm(MS30)、45 cm(MS45)... 【目的】探究玉米-大豆套作种间距离对土壤环境及根系空间分布的影响,以期为作物根系调控养分高效吸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5种根系互作方式,其中玉米-大豆套作种间距分别为30 cm(MS30)、45 cm(MS45)、60 cm(MS60),单作玉米行间距100 cm(MM100),单作大豆行间距100 cm(SS100),研究玉米-大豆套作下土壤理化性状及根系空间分布的变化规律。【结果】玉米蜡熟期(R4)至成熟期(R6)、大豆始粒期(R5)至成熟期(R8),套作处理日平均土壤氧气含量、土壤呼吸速率随种间距离增加呈先增后减趋势;其中玉米土壤氧气含量MS45处理最高,MS30处理最低,而套作后的土壤呼吸速率均显著低于单作;大豆土壤呼吸速率以MS45处理最高,较SS100处理高130.00%,而套作后的土壤氧气含量均低于单作。与单作相比,套作玉米土壤中>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套作大豆土壤中5—2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土壤NO_(3)^(-)-N显著增加,其中均以MS45处理最高,较单作分别显著增加19.26%、4.49%、18.07%。共生期间,与单作相比,套作各处理玉米、大豆根系空间分布呈非对称性,套作玉米根系横向能延伸到大豆行的空间下方,纵向能下扎生长更深,套作大豆根系明显偏向大豆带生长,套作玉米和大豆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干重低于单作;玉米收获后,套作大豆根系恢复生长,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进一步延伸,其中MS45处理的根体积高于单作。通过PCA分析,土壤养分含量和水稳性团聚体指标与根系形态参数呈正相关关系【结论】玉米-大豆带状套作合理的种间距离会促进土壤大团聚体的形成,增加土壤氧气含量,改善土壤通气环境及土壤养分状况,优化作物根系空间分布,促进根系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套作 种间距离 土壤氧气含量 土壤呼吸速率 土壤水稳性团聚体 根系空间分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