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玉米淀粉工业废弃物生产单细胞蛋白饲料优良菌种的选育 被引量:7
1
作者 邹莉 朱万强 +3 位作者 陈立明 宋东国 丁俊男 张桂华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2-53,共2页
采用自然发酵法,从玉米淀粉生产废液和废渣中分离纯化到6株酵母菌,经鉴定它们分别属于裂殖酵母属(Schizosaccharomyces)、汉逊酵母属(Hansenula)和毕赤酵母属(Pichia)。6株酵母菌都能以玉米淀粉生产废液为营养基质生产菌体蛋白饲料——... 采用自然发酵法,从玉米淀粉生产废液和废渣中分离纯化到6株酵母菌,经鉴定它们分别属于裂殖酵母属(Schizosaccharomyces)、汉逊酵母属(Hansenula)和毕赤酵母属(Pichia)。6株酵母菌都能以玉米淀粉生产废液为营养基质生产菌体蛋白饲料———单细胞蛋白质(single-cell protein)。对各菌种SCP产量的统计分析表明:3个属的酵母菌生产SCP的能力具有显著差异,其中毕赤酵母属生产SCP的能力最强(P>0.05),是生产SCP饲料优良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P饲料 酵母菌 玉米淀粉工业废弃物
下载PDF
多种微生物净化玉米淀粉工业废水的协同效应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李素玉 李玉 +2 位作者 任娟 李光辉 杨淑春 《环境保护》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2-23,共2页
本研究用微生物技术净化玉米淀粉废水,结果表明多种微生物的协同效应可使废水COD去除率达到90%以上,净化后的废水COD值300mg/L以下,pH值7左右,达到了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每吨废水还可生产出适于用作饲料添加剂的SCP1... 本研究用微生物技术净化玉米淀粉废水,结果表明多种微生物的协同效应可使废水COD去除率达到90%以上,净化后的废水COD值300mg/L以下,pH值7左右,达到了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每吨废水还可生产出适于用作饲料添加剂的SCP1.646kg,更可将玉米淀粉废水变为生产蛋白质的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淀粉工业 微生物 协同效应 玉米淀粉废水 废水净化 有机废水 生物处理
下载PDF
白地霉净化和资源化玉米淀粉工业废水的试验条件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李玉 李其久 +4 位作者 尹依婷 李毅然 魏伯峰 王小禹 李素玉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81-84,共4页
玉米淀粉工业废水是高浓度有机废水.利用其培养白地霉不仅可以净化玉米淀粉废水,还可以收获有用的菌体蛋白.研究表明当白地霉净化和资源化玉米淀粉废水的最佳条件为:不经灭菌处理的废水中添加0.1%KH2PO4、24 h振荡培养白地霉时,玉米淀... 玉米淀粉工业废水是高浓度有机废水.利用其培养白地霉不仅可以净化玉米淀粉废水,还可以收获有用的菌体蛋白.研究表明当白地霉净化和资源化玉米淀粉废水的最佳条件为:不经灭菌处理的废水中添加0.1%KH2PO4、24 h振荡培养白地霉时,玉米淀粉废水的COD去除率为90%以上,每吨玉米淀粉废水可收获干燥SCP 1.6 kg以上,净化后废水的pH值为7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淀粉工业废水 白地霉 SCP(单细胞蛋白 single CELL protein) 净化 资源化
下载PDF
无机盐在酵母菌净化玉米淀粉工业废水中的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李素玉 任娟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3期283-286,共4页
玉米淀粉工业废水是高浓度有机废水 .在利用酵母菌净化此废水的研究试验中 ,向废水中添加无机盐 。
关键词 无机盐 酵母菌净化 玉米淀粉工业 工业废水 净化效率 废水处理 有机废水
下载PDF
利用微生物净化玉米淀粉工业废弃物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素玉 李春华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7年第3期53-58,共6页
玉米淀粉工业的主产品为淀粉,副产品有玉米蛋白粉、玉米油、黄浆、菲汀等,但是淀粉生产的同时也有大量的废弃物(废水和废渣)排放,严重地污染了环境,尤其是污染地面水环境.现行污水处理方法因经济性差等原因,在淀粉工业中应用甚... 玉米淀粉工业的主产品为淀粉,副产品有玉米蛋白粉、玉米油、黄浆、菲汀等,但是淀粉生产的同时也有大量的废弃物(废水和废渣)排放,严重地污染了环境,尤其是污染地面水环境.现行污水处理方法因经济性差等原因,在淀粉工业中应用甚少.利用微生物净化淀粉工业废弃物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生产出畜牧等行业急需的高级饲料—单细胞蛋白质及纤维素酶等产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淀粉工业 废弃物 微生物 SCP 净化
下载PDF
持续发展的中国玉米淀粉工业 被引量:5
6
作者 赵继湘 《粮油食品科技》 2007年第6期1-4,共4页
玉米淀粉工业是黄金产业,淀粉深加工产品众多,且附加值高。介绍了玉米淀粉工业近年来的生产发展情况,提出了保持玉米淀粉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措施和建议,供业内人士参考借鉴。
关键词 玉米淀粉工业 生产 消费 发展 措施 建议
下载PDF
玉米深加工业的发展和粮食安全形势
7
作者 赵继湘 《淀粉与淀粉糖》 2008年第1期1-6,共6页
近年来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促进了农产品加工工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也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和饲料工业的发展,加上其他诸如玉米产业发展过快,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等因素,由此引发了玉米消费快速增长,玉米供应偏紧,价格上扬... 近年来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促进了农产品加工工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也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和饲料工业的发展,加上其他诸如玉米产业发展过快,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等因素,由此引发了玉米消费快速增长,玉米供应偏紧,价格上扬。为确保粮食安全和合理调控玉米消费增长速度,2006年12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下发通知,暂停核准和备案玉米深加工项目,并对在建和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清理,要求加强生物燃料乙醇项目建设管理,提出“因地制宜,非粮为主”的政策,及“关于促进玉米深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无疑都是正确的、必要的,对指导玉米淀粉工业持续健康发展也是及时的,在此对玉米淀粉工业的发展和粮食安全问题的形势进行一些讨论,抛砖引玉,供同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深加工业 粮食安全问题 安全形势 持续健康发展 玉米淀粉工业 低水平重复建设 持续稳定发展 项目建设管理
下载PDF
高油玉米及其加工
8
《农产品加工》 2011年第10期54-54,共1页
高油玉米的综合利用收益最大的应属玉米深加工业和玉米制油业。在玉米淀粉加工业中,淀粉的销售用于保住成本,玉米油作为一种副产品,可给加工带来利润,而选用高油玉米作为玉米淀粉工业的原料则可给加工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改用高... 高油玉米的综合利用收益最大的应属玉米深加工业和玉米制油业。在玉米淀粉加工业中,淀粉的销售用于保住成本,玉米油作为一种副产品,可给加工带来利润,而选用高油玉米作为玉米淀粉工业的原料则可给加工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改用高油玉米做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深加工业 高油玉米 玉米淀粉工业 综合利用 经济效益 副产品 玉米 原料
下载PDF
玉米增值加工利用技术
9
作者 甘美年 《农家科技》 2015年第7期47-47,共1页
一、玉米制淀粉 玉米淀粉工业是玉米加工工业的基础。有了玉米淀粉方能开展玉米多层次利用。玉米籽粒含淀粉75%,蛋白质10.6%,脂肪4.9%。其加工工艺如下:1.浸泡。让玉米籽粒吸足一定量的水,使之软化。为了缩短浸泡时间,防止... 一、玉米制淀粉 玉米淀粉工业是玉米加工工业的基础。有了玉米淀粉方能开展玉米多层次利用。玉米籽粒含淀粉75%,蛋白质10.6%,脂肪4.9%。其加工工艺如下:1.浸泡。让玉米籽粒吸足一定量的水,使之软化。为了缩短浸泡时间,防止浸泡过程中微生物发酵,使蛋白质与淀粉易于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淀粉工业 加工利用技术 浸泡时间 玉米籽粒 微生物发酵 加工工业 加工工艺 蛋白质
下载PDF
玉米淀粉渣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国先 任志友 +1 位作者 段磊 计成 《农村养殖技术》 2011年第13期19-19,共1页
玉米淀粉渣是玉米淀粉工业的主要副产品之一,由于粗蛋白含量和总能较高,作为蛋白质和能量饲料原料应用于畜禽饲养中。据报道,玉米淀粉渣可以作为奶牛和肉牛的精料,在精料中的添加量以30%为宜;在育肥猪饲料中使用5%的玉米淀粉渣替代部分... 玉米淀粉渣是玉米淀粉工业的主要副产品之一,由于粗蛋白含量和总能较高,作为蛋白质和能量饲料原料应用于畜禽饲养中。据报道,玉米淀粉渣可以作为奶牛和肉牛的精料,在精料中的添加量以30%为宜;在育肥猪饲料中使用5%的玉米淀粉渣替代部分豆粕并添加赖氨酸,不会影响育肥猪的生长速度;玉米淀粉渣加阿散酸对黄羽肉鸡有显著的着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淀粉 生产性能 蛋鸡 玉米淀粉工业 粗蛋白含量 畜禽饲养 饲料原料 生长速度
原文传递
Several suggestions for developing recycle economy in cornstarch industry
11
《中国食品工业》 2008年第2期76-76,共1页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玉米淀粉工业 河北 生产管理 资源节约
下载PDF
An industrialized preparation technique of oxidized corn starch
12
作者 JIANG Wen-yong ZOU Hai-feng +2 位作者 YANG Chun LIU Bo WANG Hong-yan 《Journa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2007年第1期67-74,共8页
An industrialized technique of preparation for oxidized com starch using oxygen as oxidant was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The industrialized preparation parameters were optimized as follows: reaction temperature 85-... An industrialized technique of preparation for oxidized com starch using oxygen as oxidant was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The industrialized preparation parameters were optimized as follows: reaction temperature 85-95 ℃, oxygen flow rate 8-12 L/min, reaction time 210 min, the ratio of starch to water 1:5, 3.5 wt% of NaOH and 0.1 wt% of catalys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centration of hydrolysate-oxidaton product is 16-18 wt%. The powdered products were gained through dehydrated and powdered process using quadruple-effect evaporator, spray drying tower and guide shell mixer. The composting test indicates that the degradability of the oxidized corn starch can reach 76.4%. The complexation capacity of calcium ions reaches 108.5 mg per gram oxidized starch, and the detergency ratio (P) reaches 1.30 as build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RCH catalytic oxidation industrialized technique BUILDER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