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适宜性评价的玉蟾岩地区三生空间划定
1
作者 冯锐 魏博豪 +4 位作者 吴璨 姚磊 周兵 甘德欣 李小马 《农业与技术》 2023年第7期92-96,共5页
在空间资源适宜性评价的约束下科学合理地划定生态、生产、生活空间,以玉蟾岩地区为例,探究微观层面国土空间优化布局,从生态适宜、生产适宜、生活适宜约束为导向构建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体系,基于评价结果划定玉蟾岩地区的生态、生产、... 在空间资源适宜性评价的约束下科学合理地划定生态、生产、生活空间,以玉蟾岩地区为例,探究微观层面国土空间优化布局,从生态适宜、生产适宜、生活适宜约束为导向构建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体系,基于评价结果划定玉蟾岩地区的生态、生产、生活空间。结果表明,玉蟾岩地区生态、生产、生活空间的面积占比分别为55%、37%、8.0%;各类空间适宜程度方面,生态空间中,最适宜、适宜、较适宜的面积占比分别为33%、43%、24%,在生产空间中,最适宜、适宜、较适宜的面积占比分别为64%、27%、9.0%,在生活空间中,最适宜、适宜、较适宜的面积占比分别为66%、26%、8.0%;生态空间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部,以及玉蟾岩遗址保护区,生产空间主要以玉蟾岩遗址为中心呈环状分布在研究区中心,生活空间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东北部,以及玉蟾岩遗址南侧。本研究可为玉蟾岩地区的生态空间的生态保护、生产空间的产业发展、生活空间的建设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国土空间 玉蟾岩 适宜性评价
下载PDF
湖南道县玉蟾岩古栽培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2
2
作者 张文绪 袁家荣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16-420,共5页
1993年和1995年先后两次在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发现一万年以前的古栽培稻谷,这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古栽培稻。初步观察分析,粒长与普通野稻相近,粒宽介于粳稻和籼稻之间,长宽比、稃毛长度、稃肩角度等特征介于普通野稻和籼稻之间,... 1993年和1995年先后两次在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发现一万年以前的古栽培稻谷,这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古栽培稻。初步观察分析,粒长与普通野稻相近,粒宽介于粳稻和籼稻之间,长宽比、稃毛长度、稃肩角度等特征介于普通野稻和籼稻之间,稃面双峰乳突属“钝型”与粳稻相似,外稃顶端无芒。是一种兼有野、籼、粳综合特征的演化早期的原始栽培稻。故建议定名为“玉蟾岩古栽培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玉蟾岩 湖南 古栽培稻 道县
下载PDF
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早期陶器及其地层堆积的碳十四年代研究 被引量:30
3
作者 吴小红 伊丽莎贝塔.博阿雷托 +12 位作者 袁家荣 欧弗.巴尔-约瑟夫 潘岩 曲彤丽 刘克新 丁杏芳 李水城 顾海滨 韦琪.居 大卫.科恩 天朗.娇 保罗.戈德伯格 史蒂夫.韦纳 《南方文物》 2012年第3期7-15,6,共10页
位于湖南道县的玉蟾岩遗址包含大量灰烬,丰富的动物遗存,砾石和石片石器以及骨角器。从出土遗物,特别是人工制品来看,该洞穴应是一处旧石器晚期狩猎采集者的营地。洞穴堆积反映出人类的一系列短期活动或栖居,其间穿插着遗址被废弃的时... 位于湖南道县的玉蟾岩遗址包含大量灰烬,丰富的动物遗存,砾石和石片石器以及骨角器。从出土遗物,特别是人工制品来看,该洞穴应是一处旧石器晚期狩猎采集者的营地。洞穴堆积反映出人类的一系列短期活动或栖居,其间穿插着遗址被废弃的时期。微形态学研究显示堆积中的红色粘土条带是当时人类从洞外搬进来的。该遗址还出土了若干陶片,可以复原成2件或更多的陶器。多数陶片出自于1993和1995年的发掘。另有10多件陶片在2004和2005年的发掘中被发现。我们将在本文介绍该洞穴堆积的年代研究过程和结果,包括样品的采集、预筛选和前处理过程,以及最后对保存好的炭屑和骨头样品的测年。玉蟾岩遗址的年代为距今21000~13800年(校正后,后同),年代数据表明下层堆积中存在人类栖居的间断,陶片的年代为距今17,000~18,000年。这些陶片是在中国发现的制造陶器的最早证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蟾岩遗址 早期陶器 碳十四测年
下载PDF
玉蟾岩遗址微体螺类对探讨古人类活动特征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顾海滨 袁家荣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62-570,共9页
文章通过对玉蟾岩遗址出土的大量微体螺类的种类及生态类型研究,详细了解它们在不同文化层中生态类型及数量上的变化,找出它们在遗址中的分布和变化规律,并根据这种规律对生活在该洞穴的人类行为及其生活环境进行了综合研究。研究结果表... 文章通过对玉蟾岩遗址出土的大量微体螺类的种类及生态类型研究,详细了解它们在不同文化层中生态类型及数量上的变化,找出它们在遗址中的分布和变化规律,并根据这种规律对生活在该洞穴的人类行为及其生活环境进行了综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玉蟾岩遗址不同时期的文化层中,同时具备淡水和陆生两种类型的微体螺类,而且陆生螺类在文化层中自下而上是连续存在的,说明该遗址包含陆生螺类的古土壤始终发育着。因此古人在此生活期间,洞穴中不具备静水沉积环境;而且文化层中发现的淡水螺类不是洞穴内固有的生物,是伴随着人类的活动从外面带入的。2)在遗址的西部,淡水螺类大量增加,该处是古人在此洞穴生活时经常聚集的场所。3)12000年的玉蟾岩遗址区,正处于末次冰期的升温期,温度不断上升,水域面积不断扩大,适宜大量的动植物繁殖,给古人类在此生息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蟾岩遗址 微体螺类 淡水螺类 陆生螺类 人类活动
下载PDF
从玉蟾岩与牛栏洞对比分析看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志一 《农业考古》 2003年第1期76-88,共13页
关键词 玉蟾岩 牛栏洞 中国 稻作农业 起源 史老墩 遗址 堆积层 石器 动物化石 植物化石 陶片
下载PDF
玉蟾岩遗址发掘的伟大历史意义 被引量:8
6
作者 刘志一 《农业考古》 1996年第3期95-98,共4页
西方史学家,历来把中国远古文明的起源时间看得很晚,多数以殷商为起点。在此之前就是"野蛮时代"了。于是,中国远古文明必然是"源于西方文明东渐的产物"。自然要排在西亚、巴比伦、印度、埃及四大古文明之后了。后... 西方史学家,历来把中国远古文明的起源时间看得很晚,多数以殷商为起点。在此之前就是"野蛮时代"了。于是,中国远古文明必然是"源于西方文明东渐的产物"。自然要排在西亚、巴比伦、印度、埃及四大古文明之后了。后来虽然发现了仰韶文化,产生于6500年前左右,他们也认为是"西亚文明影响的产物"罢了,不算是土著的中华文明。这种观点持续了近百年,至今不衰。因为在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意义 远古文明 西亚两河流域 玉蟾岩 中华文明 古栽培稻 稻作农业 贾湖遗址 制陶术 考古发掘
下载PDF
永州玉蟾岩人工稻作发现的文明史意义论略——兼论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之特质 被引量:2
7
作者 赖功欧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6-20,共5页
湖南永州玉蟾岩的考古发掘,其打制石器与人工稻作等遗物,呈显了由旧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文化过渡的面貌,年代则约在一万年前。这一考古发现,强化了文明界定中的"耕作"原义;农耕文明作为中华文明的始源性特质,客观上无可怀疑。至... 湖南永州玉蟾岩的考古发掘,其打制石器与人工稻作等遗物,呈显了由旧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文化过渡的面貌,年代则约在一万年前。这一考古发现,强化了文明界定中的"耕作"原义;农耕文明作为中华文明的始源性特质,客观上无可怀疑。至少在12000年以前,湖南一地即有相当规模的原始农业和原始制陶业,完全可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业文明发源地之一。近百年来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最新的成果,大大拓展了学者们的视野,故不断有学者在将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开端确定于公元前一万年;有学者明确主张:中华古史,应从一万年前写起,中华民族有一万年的文明史。永州玉蟾岩人工栽培稻作的发现,也可视作一些考古学家与文化学领域的学者们,欲将长江文化系列作为中国文明起源的一个重要契机;中华文明,不仅源于黄河流域,也源于一万多年前的长江流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州玉蟾岩 人工稻作 耕作 新石器时代 文明史
下载PDF
玉蟾岩考古日记(续)
8
作者 张文绪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6年第9期1-12,共12页
本文为2005年第9期专稿《玉蟾岩考古日记》的续篇。
关键词 农业考古 人工栽培水稻 玉蟾岩遗址 考察日记
下载PDF
玉蟾岩考古日记
9
作者 张文绪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5年第9期1-9,共9页
关键词 玉蟾岩 日记 考古
下载PDF
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早期陶器探源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晓勇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1年第12期43-44,共2页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继发明用火以来的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也是人类步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就世界范围内而言,最早的陶器相对集中在东亚地区,考古专家在湖南省道县玉蟾岩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年代较早的的陶片。经多...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继发明用火以来的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也是人类步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就世界范围内而言,最早的陶器相对集中在东亚地区,考古专家在湖南省道县玉蟾岩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年代较早的的陶片。经多种科学方法测定,陶片的最早年代为距今17,000~18,000年。证明了中国是最早掌握制陶技术的地区之一。玉蟾岩遗址早期陶器材料为夹炭、夹砂陶,成型方法多为泥片敷贴拍打法,装饰方法用编织纹,烧成方式比较简单且烧制温度较低,基本反映了早期陶器的工艺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蟾岩遗址 早期陶器 原始制陶工艺
下载PDF
玉蟾岩神农氏族遗址与中华文明起源 被引量:2
11
作者 蔡建军 《求索》 CSSCI 2003年第3期234-236,共3页
关键词 湖南 永州市 玉蟾岩 神农氏族 遗址 中华文明 炎帝 黄帝
下载PDF
女书:玉蟾岩神农氏族的文化孑遗与中国文字起源 被引量:2
12
作者 蔡建军 《求索》 CSSCI 2003年第5期249-251,共3页
关键词 女书 玉蟾岩 文化孑遗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角下道县玉蟾岩遗址景观评价研究
13
作者 戴瑶 姚磊 《绿色科技》 2022年第23期52-57,共6页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遗址保护与乡村发展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协调遗址保护与乡村发展的矛盾至关重要。以道县玉蟾岩遗址为研究对象,采用AHP(层次分析法)确立了景观评价指标,结合专家评价法进行了因子权重确...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遗址保护与乡村发展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协调遗址保护与乡村发展的矛盾至关重要。以道县玉蟾岩遗址为研究对象,采用AHP(层次分析法)确立了景观评价指标,结合专家评价法进行了因子权重确定和一致性检验。景观评价指标权重结果表明:专家更注重遗址价值中科学研究价值的体现、遗址保护中遗址本体遗存程度以及遗址利用中遗址公园和博物馆的建设。最终综合指标权重结果对玉蟾岩遗址提出了保护与发展协同建议:一是加快玉蟾岩遗址相关工程项目建设;二是加强遗址地民生改善,助力乡村振兴;三是发挥区域联动性,加强景观资源间的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玉蟾岩遗址 景观评价 AHP法
下载PDF
喜读张文绪教授的《玉蟾岩考古日记》有感
14
作者 刘志一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3-36,共4页
关键词 玉蟾岩 日记 考古 古栽培稻 稻作农业 人民群众 世界 发祥地
下载PDF
湖南玉蟾岩遗址旧石器时代末期的动物群
15
作者 Mary E.Prendergast 袁家荣 Ofer Bar-Yosef 《湖南考古辑刊》 2011年第1期220-239,共20页
旧石器时代晚期末段(后简称旧石器时代末期)的遗址是定居和农业出现之前的重要阶段,然而这个阶段的动物群很少被详细地研究,因此目前对旧石器时代末期社会经济形态的认识还很缺乏。玉蟾岩是一个出土了丰富的动物遗存、早期陶器和稻米采... 旧石器时代晚期末段(后简称旧石器时代末期)的遗址是定居和农业出现之前的重要阶段,然而这个阶段的动物群很少被详细地研究,因此目前对旧石器时代末期社会经济形态的认识还很缺乏。玉蟾岩是一个出土了丰富的动物遗存、早期陶器和稻米采集证据的遗址,能够为我们了解新石器时代革命出现以前人类的生计形态提供一些启示。生活在这个阶段的人们能够专业化地狩猎正成年(prime-aged adults)鹿。埋藏学研究表明:猎物骨髓或油脂是当时人类饮食的重要构成。然而,我们需要更多的证据材料和遗址间的比较研究,才能判断这种生计策略究竟是区域性现象,还是时代或阶段特征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石器时代晚期 玉蟾岩 动物考古学 埋藏学 骨髓 油脂
原文传递
打造天下谷源玉蟾岩有机水稻品牌
16
作者 周德珠 《中国粮食经济》 2013年第7期62-63,共2页
食品安全问题是当前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提高稻米的安全生产能力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长期战略目标。然而,我国水稻生产形势相当严峻,生产资源的不合理使用,不仅造成了经济上的巨大损失,而且带来了严重的水资源污染、生态系统... 食品安全问题是当前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提高稻米的安全生产能力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长期战略目标。然而,我国水稻生产形势相当严峻,生产资源的不合理使用,不仅造成了经济上的巨大损失,而且带来了严重的水资源污染、生态系统失衡、农产品品质下降,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威胁。根据科学发展观理念,有机水稻种植模式应运而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玉蟾岩 食品安全问题 品牌 长期战略目标 水资源污染 农产品品质 科学发展观
原文传递
论历史时期的湘南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载田 钟顺清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69-74,共6页
历史时期的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发展变化有着紧密的依存关系。湘南道县寿雁镇玉蟾岩文化层中发现了一万四千年前的人工栽培稻谷种子。玉蟾岩遗址入选全国一九九五年度十大考古发现和中国 2 0世纪1 0 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玉蟾岩遗址文... 历史时期的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发展变化有着紧密的依存关系。湘南道县寿雁镇玉蟾岩文化层中发现了一万四千年前的人工栽培稻谷种子。玉蟾岩遗址入选全国一九九五年度十大考古发现和中国 2 0世纪1 0 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玉蟾岩遗址文化层的存在是以湘南优越亚热带暖湿季风气候、丘陵河谷平原宽广、土壤深厚肥沃、水源条件好等生态环境为背景。尽管古代的湘南乃蛮荒之地 ,但农业开发的历史相对较早 ,在全国的农业地位重要。随着湘南人口的增加 ,农业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 ,自明清以来生态环境逐渐恶化 ,尤其是建国以来的无节制开发 ,乃至水旱灾害愈益严重而频繁 ,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以史为鉴 ,湘南 2 1世纪的农业结构调整应特别重视生态建设问题。为此 ,必须振兴林业 ,大力发展牧业和渔业 ,下大力气调整和优化种植业内部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南 历史时期 农业开发 生态环境 农业结构 农业可持续发展 玉蟾岩遗址文化层
下载PDF
广东史前稻作农业的考古学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向安强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9-155,共7页
关键词 稻作农业 考古学 考古发现 文化遗址 农业起源 广东地区 考古资料 综合分析 农业文化 仙人洞 玉蟾岩 学术界 质体 水稻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稻作农业的起源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之恒 《农业考古》 1998年第1期206-211,共6页
长江中下游稻作农业的起源南京大学历史系张之恒农业的产生是新石器时代开端的根本标志,而稻作的起源则是农业起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发掘资料及研究成果,可将长江中下游地区稻作农业的起源和发展划分为... 长江中下游稻作农业的起源南京大学历史系张之恒农业的产生是新石器时代开端的根本标志,而稻作的起源则是农业起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发掘资料及研究成果,可将长江中下游地区稻作农业的起源和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驯化阶段、诞生阶段、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作农业 长江中下游 新石器时代早期 马家浜文化 长江中游 长江流域 玉蟾岩 河姆渡遗址 仙人洞 河姆渡文化
下载PDF
大米的历史、生产、消费及文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声俭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8,共2页
1大米的历史 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稻谷遗址是位于江西省万年县的仙人洞遗址和湖南省道县的玉蟾岩遗址,距今大约有12000~14000年;最早的栽培稻实物是在湖南澧县彭头山遗址出土,距今大约有8000多年;最早的炭化大米实物在河南省舞... 1大米的历史 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稻谷遗址是位于江西省万年县的仙人洞遗址和湖南省道县的玉蟾岩遗址,距今大约有12000~14000年;最早的栽培稻实物是在湖南澧县彭头山遗址出土,距今大约有8000多年;最早的炭化大米实物在河南省舞阳市贾湖文化遗址出土,距今大约有7000-8000年;最早的稻田在湖南省澧县城头山遗址出土,距今大约有650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址 大米 历史 彭头山遗址 生产 消费 湖南省 玉蟾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