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个作家的境界与追求——在“张炜文学周”研讨会上的发言 被引量:1
1
作者 宋遂良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4期8-11,共4页
各位同志、各位同学,非常高兴今天能来参加“张炜文学周”开幕式.张炜今年才36岁,才写了12年,就写了400多万字的作品.他这样写下去,写到我这个年龄,我不知他要写多少,可惜那时我也许看不到了.但我们今天看见他了,当我们离一个人远的时候... 各位同志、各位同学,非常高兴今天能来参加“张炜文学周”开幕式.张炜今年才36岁,才写了12年,就写了400多万字的作品.他这样写下去,写到我这个年龄,我不知他要写多少,可惜那时我也许看不到了.但我们今天看见他了,当我们离一个人远的时候,我们往往把他想象得非常丰富、非常独特,富有个性化,一旦靠近了,又觉得他很普通.张炜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的青年.我想时间会说明一切.张炜是一个典型的作家,一个真正的作家,作家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十年前我曾写过一篇文章,那时我就认为他能有大的成就.就象到了春天杏花就要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船》 隋抱朴 人远 芦青河告诉我 随笔散文 王三江 新写实 思想意蕴 人说 茅盾文学奖
下载PDF
当代青年农民形象十题
2
作者 梅蕙兰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1988年第3期34-38,共5页
文学是时代的产儿,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文学。形象是文学创造的中心,不同时代的文学会创造出不同的艺术形象。这是被艺术家们的创作实践证明的真理,也是亘古不变的艺术原则。赵玉林、郭全海、梁生宝都是带有不同时代烙印的艺术形象。作... 文学是时代的产儿,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文学。形象是文学创造的中心,不同时代的文学会创造出不同的艺术形象。这是被艺术家们的创作实践证明的真理,也是亘古不变的艺术原则。赵玉林、郭全海、梁生宝都是带有不同时代烙印的艺术形象。作家们也正是通过他们所塑造的人物充分地展现了他们那个时代的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全海 生宝 文学会 文学创造 高加林 王三江 亘古不变 艺术原则 时代烙印 润滋
下载PDF
反封建文学主题的深化(下)——二十世纪中国农村小说综论之五
3
作者 陈继会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1987年第3期6-15,共10页
三阶级意识的觉醒和反封建主题的多元发展 1 自三十年代起,随着阶级意识的觉醒,反封建的文学主题起了一个大的变化,呈现为一种多元的发展状态。
关键词 文学主题 综论 赵树理 阶级意识 现代作家 王三江 《山乡巨变》 一千八百担 《创业史》 老人仓
下载PDF
丁正泉小说现实主义艺术漫评
4
作者 孙菊梅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4期60-64,共5页
丁正泉是近年来我省出现的长于描写“农民问题”的作家。这位一九四五年出身在苏北大丰县的农民后代,“朴实、机敏,带一点农民式的诙谐。”(黄毓璜《向深处掘进》)从一九七九年至今,他创作的“农民小说”达三十余篇(另外还有一部同样是... 丁正泉是近年来我省出现的长于描写“农民问题”的作家。这位一九四五年出身在苏北大丰县的农民后代,“朴实、机敏,带一点农民式的诙谐。”(黄毓璜《向深处掘进》)从一九七九年至今,他创作的“农民小说”达三十余篇(另外还有一部同样是反映农民生活的电影文学剧本《哑姑》)。其中《拣豆》、《王菊花》分别获《雨花》、小说奖、《青春》文学奖。在笔者与丁正泉的一次交谈中,他强调自己深深赞同苏联当代作家舒克申的观点:“道德”就是“彻底的真实”。“这就是勇敢、诚实”,“这意味着要忧人民之所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艺术 舒克申 黄毓璜 当代作家 社会内涵 王三江 人物画廊 悲剧形象 高晓声
下载PDF
局长在连环情仇中没落
5
作者 钟国元 《公安月刊》 2000年第5期31-33,共3页
关键词 月月 女儿 王三江 丹丹 电话 电信
下载PDF
从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蜕变——谈张炜的中篇小说《秋天的思索》和《秋天的愤怒》
6
作者 李伟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4期19-20,15,共3页
作家有三种,一种是凭才气写作,一种是靠知识写作,还有一种是依生命写作.张炜显然属于后一种.在他近年的小说创作中,尤其是写过《秋天的思索》和《秋天的愤怒》后,他似乎更专注于对生命、自然的意义的寻求.这种寻求包融了强烈的社会责任... 作家有三种,一种是凭才气写作,一种是靠知识写作,还有一种是依生命写作.张炜显然属于后一种.在他近年的小说创作中,尤其是写过《秋天的思索》和《秋天的愤怒》后,他似乎更专注于对生命、自然的意义的寻求.这种寻求包融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作家思考的结果,愤激的结果,它是中国农民从未有过的一种新的觉醒,是农民不满足于经济上的初步丰裕而要求精神上的从传统人向现代人蜕变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融 王三江 个体人生 终极意义 悲剧意识 叙述方式 民族命运 现实主义精神 审美视野 《古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